鼙鼓揭天破宋来 第109节

  “哈?”张巡的脚步都给他说停了,咱们张二怎么净遇上这些“妙人”啊。

  “不混个大名头,朝廷也不会让我绑了官匠来啊。”谢拉还头头是道的,道理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南宋的道教发展好像还挺繁荣的,据说还是什么神霄派,而且龙虎山、茅山之外还有灵宝符篆,不知道谢拉哪一派。

  “你这是恃宠而骄,不,恃功而骄。”

  “骄不骄的过时再论,反正你得赔我一座观。我那师兄啊,一辈子行善积德,哎呀—————.”眼晴一眨,竟然给他挤出两滴眼泪来。

  得了,徐道明那确实是殉国了,常州第一个殉国的其实不是张巡,应该就是谢拉的师兄。朝廷当初是追封过得,但彼时正打仗,道人们流离,部分道士还被抓了医匠,一片混乱,无从得知了。

  “你会写吗?你写好了拿给我署名。”张巡只好答应下来。

  “我不会啊!”谢拉倒是理直气也壮,眼泪一抹,教张巡自己写。

  瞎,能咋办呢,谢拉替张巡蹈死冲阵,几当锋锐,别说一个真人,替他保一个货真价实的知州知府都是应当的。

  于是谢拉就拿著张巡的上书,出现在了临安陆秀夫的家中。陆秀夫当然认识谢拉,听说他拿张巡的信来,心里面还打颤呢。什么样机密的事,得派替身过来专门送。

  等瞧见是说帮谢拉活动一个什么真人,陆秀夫以手加额,属实是没有想到。

  请谢拉在家里随便放开了吃,就让一个家人带著谢拉去办,顺道弄两个会铸造金殿的官厅坐匠给谢拉。按宋朝的说法,就是发给宫观充役了。

  张巡的上书在临安,算是最优先级处置的。政事堂和二圣几乎只是草阅,就把这事给批准了。谁会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来否了张巡啊。

  人家是拿碗喝宋嫂鱼囊,谢拉就坐在户部和御前军器所的官厅面前,捧著汤盆炫,送外卖的小伙子都看呆了。一边炫,还一边吃肉饼呐。真饭桶,反正都挂陆秀夫的帐,谢拉也是半点没有客气。

  由于是陆相公的家人带来的霄玄子真人,官厅内的小吏不敢怠慢,把数千名坐匠的名籍簿册都取了过来。谢拉也不清楚自己师傅或者师傅的师傅,是从哪个官厅请来的匠人。

  索性大手一挥,铸造过铜佛的跟他走,铜钟的也走,会造青铜单眼的一样走。除了制造襄阳炮的工匠人家没让,谢拉基本上把官厅内上得了台面的大铁工和大铜工一股脑儿的包圆了。

  一百多人全部签发给先帝御赐观额的天庆观,工钱还得朝廷出呐,观里只负责用。

  有了这一百多大工,谢拉觉得肯定能够重铸出一座金殿来了,开开心心的辞别陆秀夫,拿著官贴和朝廷的救书回常州。

  因为朝中的事情实在繁忙,而且三边之议大起,陆秀夫没有心思再管什么天庆观,什么金殿的事。匆匆写了一封信给张巡,就掏了二十两银子给谢拉,让他走人。

  那感情好,有二十两银子,足以雇船把连工匠带家属,超过五百人的一大帮都送回常州。半路上吃喝啥的,也都能够应付。

  至于回了常州?那不是有张巡呢嘛。张巡说好了要赔谢拉一座金殿的,吃点喝点那都不算啥。

  军匠们和之前不一样了,之前说迁移去常州,那估计各个都得跑。现在说去常州,托庇于张二节帅魔下,那各个欢喜。临安这两年乱了多次,再傻的人也知道,得找个有实力的靠山,才能在乱世求存。

第266章 266.重设宗产重修观

  不是?

  你小子把御前军器所给打劫啦?赵王爷家里那点工匠,你来一出卷包会,全给裹挟来啦?怎么一回事啊?

  张巡望著谢拉从杭州拉回来的数百人众,属实是惊讶。因为当初自己问陆秀夫要襄阳炮的工匠,陆秀夫扣扣索索的,始终没给。只拨来了百十名普通的军匠,聊以制作弓矢、衣甲。怎么谢拉一去,把整个军器所都干完了?

  我那姐夫难道也信什么茅山道?不应该啊。陆秀夫肯定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那一拨人,比较看不上什么僧僧道道的。

  “以后叫我霄玄子。”谢拉哼著歌儿走进了老张家的厨房,丢下数百人交给张巡照管。

  “呸。”张巡背地里暗骂了谢拉一句,但是这些军匠都是大宝贝,得好好抚慰一番。

  坐下先给每家十贯安家费,另外再支五斗米,算了支一斛吧。然后总览名籍,等都确认之后,张巡就把这些人交给初九,让他在城内拨出一处营房来,专门安置这些军匠。

  有几个大铜工,便出列询问张巡,来之前他们听谢真人说是来施造宫观的,

  如果要铸造神像,或者大钟什么的,时间可长。

  按他们的说法,得先在原地挖大坑,然后先做木模,把木模安置在坑里面,

  左右都填满细细筛过的沙子。保证没有半点空隙,才能够灌铜水,并且得同时一起灌,免得先后灌进去的铜水不均匀有气孔。

  不用和张巡说得这么仔细,金殿的事,张巡只负责给钱重铸。什么时候重建好,那是谢拉的事,反正钱张巡赔补过了。

  见张巡确实不急,一众工匠安下心来。但是又有几个工匠询问,说他们虽然是军匠,但主要负责制作震天雷和青铜单眼。不知道为啥谢真人也把他们给提来了,他们可不会铸造大铜钟,小的倒是可以。

  哈?

  “你都带回来了什么工匠啊?”这会儿谢拉已经捧著两笼屉的馒头出来了,

  正坐在台阶上吃。

  几个小孩瞧见了,他还和小孩们分馒头,挺欢乐,这小子至少不护食。算他有点良心。

  “铜匠铁匠啊,要不然是什么?”谢拉头都没抬,和孩子们逗乐。

  “唔··—...””

  离谱·—·

  对了,张巡转头就让人把先前常州城里面制造的大号炮抬了出来。这玩意儿就和日本战国时代的那个大筒差不多意思,显然是因为日本没有铸造大炮的技术,所以放大火绳枪,搞出来的特化品。

  现在常州的工匠也没见过大炮,而张巡当初的嘱附是把青铜单眼放大个几倍。所以就弄出了这么个玩意儿,手持不方便,当炮使又太小。

  连个方便持握的木柄都没有,只有一个不太像样的木托,当初施放,得两三个人抱著才能完全顶住他的后坐力。

  诸位,想想办法,再给这玩意儿放大个几倍。

  几个军匠心说这事或许能办,那就心安理得的领张巡的安家费,跟著初九去营房安顿。反正现在宋蒙暂时都没有发起进攻的可能性,打仗的概率很小,不急著立刻就弄出来。

  打这么几年,连两浙素称富庶之地,都打得精穷。湟论是被兵的两淮、荆湖和四川了,农业生产直接停滞,甚至倒退。

  带宋现在连恢复三边,重整江防的巨额投入,还不知道从哪儿著落呢。陆秀夫和文天祥这会儿正在朝廷里舌战群儒,四面开弓,吵得没日没夜。

  带元就更完蛋啦,死了那么多人,替补都没处替补。一般的壮丁好抓,可是百战精兵,精骑甲士那得靠积累。一波送完,别说什么南征了,光是震北方蠢欲动的地方豪强,就得提起十二分的心力。

  南北两面都累的半死,一个低血压直冲高血压,一个脑溢血正在icu,谁也别笑话谁。

  反正张巡没有乐观到出了ICU,直接进KTV,那只有缅A能这样。大起大落,天天这样整,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啊。

  总而言之吧,城外的天庆观终于重新开始营建。只是可惜了当初那些天官的壁画,也不知道是哪些画匠画的,按谢拉的说法还是先徽庙在时施画的呢。

  要是搁二十一世纪,妥妥的国宝。现在全给张巡拆了个干净,得另找像样的画工,来进行绘画了。

  得照著张巡的面貌画星君。

  这不是张巡说得,是负责去办这事的张家子弟自说自话来著。当初在天庆观外,数千人瞧见星君下凡的奇景。各个都觉得张巡是二郎真君,百万子围城,都给张巡打跑了,这不是真君什么是真君?

  争土地的诉讼还在继续,但是常州内外方圆数十里的村落、集镇都在有条不的重新建造和恢复。连张巡家在城外的大宅和祠堂,也是如此。

  张逞派人回来,把大嫂真氏,还有三个孩子,不,是四个孩子都给捎去了扬州。张巡二姐有个女儿赵韵娘现在也养在张家,张巡没有家室,独自照顾不妥当,就跟著大嫂一道去扬州了。张桢还不舍呢,说留在常州念书也行。

  瞎,咱这好大侄儿也是淳朴的性子。

  顺道张逞还捐回家一万贯钱,说是捐给宗族,重新修筑义仓。之前张家的义仓里面有五千国的粮食,守城一年全部耗尽。现在得把宗族的产业重新置办起来,张逞张巡两兄弟如今是老张家最出息的,义不容辞。

  对哦,不仅得恢复常州,还得恢复老张家自己的族产。这份产业也算最终的退路,就算哪天真出了点什么事,朝廷也不可能抄没先太师魏国公张讳守公的祭田。这可是臣构的功臣,臣构专门封赠过得。

  抄祭田,那和打臣构的脸,骂臣构是昏君没啥区别。

  既然张遥掏了钱,那张巡也掏,去往浙东地方没有被兵的郡县购买粮食。五千困暂时是不要想了,至少恢复到一千困粮食。等今年秋收之后,又可以囤积一批。得保证即便是全年受灾,一门宗族也不能有人饿死。

第267章 267.老旧势力大抱团

  之所以陆秀夫完全没管谢拉,由著谢拉把户部等处的工匠打包跑路,是因为朝廷内的争执已经到了一个小高(屏蔽)潮。

  文天祥不是上书要重设并加强三边嘛,按照文天祥的计划,朝廷中枢就只剩下浙东和福建两块地盘。浙东也即杭州以南各郡,福建那不需要多介绍。

  带宋老赵家繁衍了三百多年,滋生出来多少吃闲饭的?虽然宋代的爵位是降等承袭,过了五代人几乎就和常人无异。但是依附于皇权生活,并享受各种财富和权利的人,还是滚雪球一般的膨胀。

  这是无解的问题,食利阶层膨胀到一定数量级,社会无法供养,爆炸,天街踏尽公卿骨,新诞生食利阶层大幅度减少并且剥削相对克制,知道抚民养民,到第二代开始膨胀·—·——

  围绕在临安赵宋皇权之下的食利阶层,在得知文天祥试图把三边权限扩张到如此地步,毫不犹豫的全部抱团起来,共同抵制这个方案。

  往往大变到来之前,旧有的食利阶层是最先抱团的,反而下面的老百姓还蒙味无知著呢。这也是一个朴素的事实,不论是哪朝哪代。

  即便知道自己的提议会遭受反对,文天祥也没想到会反对到这地步。

  也确实,如果就剩一个杭州以南和福建,搜刮来的财富不仅得供应中枢运转,还得养活那么多的寄生于皇权之下的吸血虫,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李庭芝和汪立信也先后上书,都表达了恢复三边,重整江防的必要性。

  带宋想要活下去,那就得保住淮河防线和鄂州重镇,可为了保住这些边关,抽食利阶层的血那是万万不可的。

  要么苦一苦百姓,要么就苦一苦边关。反正不能苦一苦临安的大老爷,尤其是依附于赵宋皇权的吸血虫们。

  真的,不当一次人类,不知道人类的多样性。

  确实有一些人觉得可以不给边关花钱,但边关又必须要守住。马儿不仅得往前跑,屁股后面还得拉金币,这就是骑马的这些人的想法。

  从合理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白痴啊,神经病都不会有这种近乎于臆想的天真。可事实就是食利阶层绝不愿意减少自己的享受,又遮住自己的眼睛,告诉自己边关能顶住。

  这种事也不是南宋独有的,明朝末年不也一样嘛。官军欠欠到卢象升大骂官军只有个人的样子;欠到熊廷弼说瞧见士兵典卖一切,枯稿草腹,泪流满面;

  欠到洪承畴说贼寇马七步三,官军马三步七,并且赢弱,根本无力作战。

  朝廷哄闹起来,二圣,尤其是谢太后天天接见到宫中来哭诉的勋戚亲贵。这些人生怕文天祥真的操作起来,让他们明天少喝一杯,少吃一口,去供应三边。

  三边的小赤佬算个什么东西,我明天要吃的花炊鹤子和旋可不能少一筷子啊。

  要是阿剌罕当初打破独松关,带著上万骑到临安余杭门外溜一圈就好了。

  子的大刀在头皮上刮来刮去,他们这帮吸血虫才会舍得把鲜虾蹄子脍换成酒煎羊,只吃羊,就算是过苦日子咯。

  如果不是文天祥如今威望正高,而且在外头还有张巡一镇兵马奥援,按照带宋的惯例,这会儿已经串联起来,一定要把文天祥给干下去了。

  怎么著也得让文天祥出判广州,做个什么观文殿大学土,最好一辈子不回临安,就病死在广州任上。

  也有人想要把张巡魔下的侍卫亲军和御营前军给调回来,可人家根本不鸟枢密院的调令。什么鸟调令?有我张二哥哥的令好使吗?

  现在朝廷能够直接控制的,唯有冯骥一营五千,仇子真一营六千,这两路人马受张巡的影响较小。连麻士龙的赣军一万余众,现在都受张巡的影响,当然更主要是听文天祥的招呼。毕竟是文天祥从江西带出来的。

  另外临安还有四方守城厢军,当初张孝忠挑剩下的老弱病残。与其说是守城厢军,不如说是各衙门,各宫观,以及各个权门拿来役使的苦力罢了。平时没命的劳作,战时被鞭子驱赶著上城墙放箭,

  要不为啥一旦有风吹草动,临安就人心大乱啊。不就是人人都知道临安没人守御嘛,靠守城厢军?那不如看看有没有什么道爷的五雷正法,能不能把忽必烈一道雷劈死。

  从祥曦殿朝会上退回政厅的陆秀夫和文天祥口干舌燥的,另外两位宰相贾余庆和吕师孟则好上不少。

  吕师孟已经上了两次自请外出的表,现在元军溃败,吕文焕带著吕家一多半的旧部势力跑路大都。事实上吕师孟已经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不需要求和了嘛,还留他作甚。

  不过他爹吕文福还有一镇两万杂兵,属于朝廷拉拢的对象,那即便兵部尚书·金书枢密院事干不了,以大学士的身份出知福州或者泉州什么的,都属正常。

  既然已经决定要暂时脱身中枢,吕师孟肯定就当个木胎泥塑,万事不开口。

  况且他先前干了不少事,这会儿且得夹起尾巴做人呢。

  贾余庆原任临安府尹,后来改任参知政事,把临安的位置让给了李芾。眼下不过是备位而已,根本不掌什么权。陈宜中和留梦炎则还是奉朝请,始终被压著,即便左丞相的位置空著,也没法宣麻拜相。

  可奉朝请一样能上朝,一样能和陆秀夫争论,甚至形成新的小团体。就和张巡认为权力的来源绝非简单的那顶官帽子一个意思,在临安这地方,权力的形成很复杂。

  陆秀夫能够力压群雄,那是因为他有三百多个进士好门生,其他势力挑子,他自己也能够撑起朝廷。文天祥更直接,他在外头有全宋唯一一付家当的支持,而且威望极高,等闲压不住。

  至于陈宜中和留梦炎,那自然是有二圣,尤其是谢太后的支持。并且还是得到各旧势力的支持响应,愈发的张大起来。

第268章 268.北虏是否还南下

  清君侧什么的,那是矛盾爆发到不可调和的阶段,才会发生的事。宋朝三百年虽然不是没有这么危急的时候,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不至于。

  臣构时代的苗刘兵变就算是激烈冲突的主要表现了,正常情况下都是那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吕宰相,扶持新君登基的水平。

  明刀明枪的杀起来,在带宋有点难度的,

  实际执掌中枢权势的文官势力集团,也不希望因为兵事而导致武人在中枢做大。大伙儿在文官的斗争框架里面玩,那还有点规矩,真要是逼急了,或者说是使阴招,掀棋盘的事·—

首节 上一节 109/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