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第443节

  一旁的朱明赶紧走上前来,替老朱斟满一杯热茶,同时苦口婆心地劝说道:“早就跟您说了,这种事情交给其他人去调查就行了,你何必亲力亲为呢?瞧瞧你现在这样子,要是再这么下去,怕是连洪武三十一年都撑不到。”

  老朱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但脸上依然充满了愤怒与失望:“咱当年创立大明之时,一心想要打造出一个清正廉洁、没有贪官污吏的王朝。可谁曾想到,如今这大明的贪污腐败现象竟然如此严重,实在是令咱痛心疾首啊!”

  朱明安慰的说道:“有贪污好好治理就行,现在的洪武大明,比起前几年来说,情况明显好了许多,不然的话,你也不用手痒去其他朝代查贪官。其实相比起大明后面的几个朝代来说,现在的状况还算好的了。如果真的将所有人都拿下,整个朝廷岂不是立刻就要陷入瘫痪状态?”

  朱棡急忙说道:“父皇,以前您去大明其他皇帝那里的时候,也总是高喊着要将所有贪官统统处死,但最终不也是没办法做到么?所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一步一步慢慢来才好。”

  老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吐出后,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唉……看来也只能如此了,还是按照我们之前商量好的办法行事吧。你们看,这上面凡是被画上标记的人,贪污数目巨大,还都是阿谀奉承,没有真才实学之辈,可以用来杀鸡骇猴。”

  说完,他用手指了指面前那份名单。

  站在一旁的朱棡听到父亲这番话后,一直紧绷着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应道:“既然父皇已经决定好了,儿臣自当遵从。一切就按照您说的办便是。”

  此次朱棡亲自率领大军出征,身先士卒,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凯旋而归。

  这一仗不仅让满朝文武亲眼目睹了朱棡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大的领导能力,更是让众人深刻感受到了他背后所蕴藏的巨大实力。

  本来,朱棡也打算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大力整顿朝堂秩序。

  第二天清晨。

  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户洒在了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映照得一片明亮。

  朱棡身着华丽的龙袍,气宇轩昂地走进了朝堂。

  大臣鱼贯而入。

  令众大臣惊讶不已的是,多日未曾露面的朱元璋居然也在此时现身于朝堂之上。

  端坐在龙椅之中,身上依旧散发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惊人杀气。

  所有大臣见状不由得心头一紧,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历史上那位杀伐果断、威震天下的洪武大帝。

  此时此刻,偌大的朝堂之上竟是安静得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人敢轻易出声打破这份沉寂。

  就连平时那些喜欢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官员们在此刻也是紧闭双唇,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上朝——”

  随着这声高呼,原本寂静无声的朝堂顿时变得庄严肃穆起来。

  由于老朱在场,其他所有人都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不敢有半句言语。

  老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令人胆寒的冷笑,声音冰冷地说道:“诸位身为大明的国之栋梁,今日竟无一人奏事?也罢,既然如此,那朕倒有些话想要说一说。朕游历过诸多朝代,其中包括威震天下的大秦王朝、雄风盖世的大汉王朝、繁荣昌盛的大隋王朝、盛世辉煌的大唐王朝、文风鼎盛的大宋王朝,以及本朝大明的数个朝廷。你们不妨说说看,在这些朝代之中,究竟哪一个朝代的贪污现象最为严重呢?”

  老朱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惊雷炸响在朝堂之上,原本安静的大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许多大臣们脸色煞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身体更是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对于老朱的过往事迹和喜好,这些大臣们可谓是心知肚明。

  这位铁血皇帝在位几十年来,对贪官污吏毫不留情,斩杀的人数不胜数。

  粗略估算一下,几乎每天都会有数名贪官被送上断头台。

  众多大臣心里都很明白,老朱此次驾临本朝,必定会大力整顿朝堂风气,然而谁也未曾料到,这一天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特别是那几位平日里贪污受贿最为猖獗的官员,此刻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发软得如同筛糠一般,身体不停地打着哆嗦。

  面对老朱的质问,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无人敢轻易开口回答。

  见此情形,老朱怒目圆睁,猛地一拍龙椅,咆哮着吼道:“居然没人敢答话?朕告诉你们,就是咱们的大明王朝!咱们的大明王朝乃是历朝历代当中,贪污之风最为盛行、最为严重的!”

  老朱的吼声震耳欲聋,在殿内回荡。

  整整一刻钟时间,朝堂上没有一丝声音。

  老朱环视众人:“焦尚书!”

  焦芳身体一颤,立刻跪倒在地:“臣在!”

  老朱拿着笔记本淡淡的说道:“焦尚书不愧是朝廷重臣,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朕大开眼界,名下产业众多.朕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调查清楚,能不能给朕补充一下、”

  “臣罪该万死!”

  焦尚书知道自己的情况,从肯定了老朱等人的身份后,感觉自己时日不多。

  连日遣散族人,让人给自己打造了几副棺材。

  “来人,带下去严加拷问。”

  老朱面沉似水地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般扫过下方群臣,然后再次开口点名。

  每一个被叫到名字的大臣听到那熟悉而又威严的声音时,身体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一般,几乎要瘫倒在地。

  因为他们心中很明白,自己做过的事情。

  虽然早有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一天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那些尚未被点名的大臣们更是噤若寒蝉、胆战心惊,全身上下早已被冷汗湿透。

  每个人都在默默祈祷着千万不要点到自己,同时懊悔不已:为什么昨天回到家中的时候,没有去听听小曲儿放松一下心情,或是好好享用一顿丰盛美味的佳肴呢?

  就这样,在极度紧张与恐惧之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直熬到了中午时分。

  终于,老朱停下了点名的举动。

  众人纷纷抬起头来,望向朝堂上方。

  只见原本早晨满满当当挤满人的朝堂,如今已然空出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位置。

  看到这番景象,在场的大臣们心中皆是五味杂陈。

  老朱缓缓说道:“想不到时间过得这般快,转眼间便已到了午餐之时。既然如此,诸位爱卿便一同前往御膳房用膳吧。”

  当大臣们来到御膳房后,一个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摆放的精致饭菜,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有人喃喃自语道:“恐怕这便是传说中的断头饭了吧……罢了罢了,管他那么多呢,趁着现在还有机会,赶紧多吃上几口吧,说不定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口福了。”

  另一个人附和道:“说得极是啊!就算是面临死亡,能够在临行之前品尝一次御膳,也算得上是此生无憾!”

  更有甚者直接豪迈地喊道:“可不是嘛,像咱们这种能用御膳当作断头饭的人可是寥寥无几啊!”

  于是乎,许多大臣索性抛开了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开始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地大吃大喝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桌上的菜饭便被一扫而光。

  但这些大臣似乎仍未满足,甚至还要求再加餐添菜。

  一时间,整个御膳房内弥漫着一种既悲壮又滑稽的氛围。

  御膳房

  “师傅,饭菜不够了。”一个小太监急切的说道。

  “什么情况,这些大臣难道昨天没吃饭吗?”御厨非常的疑惑。

  自己可是按照标准提供的午餐。

  正常来说,还有剩余。

  “赶紧把火升起来!”

第315章 大秦虽大,就是缺油

  众多大臣们纷纷挺着那圆滚滚好似怀胎数月般的肚子,步履盘跚地返回朝会之地。

  他们心怀忐忑,静静地伫立着,等待着老朱的最终审判。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就在众人焦虑不安之时,朱棡与朱棣二人终于现身于大殿之上。

  只见朱棡步伐坚定,昂首阔步地径直走向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并稳稳当当地坐了上去。

  朱棡目光迅速扫视全场,当落在那些大臣们圆鼓鼓的肚皮时,不禁微微一愣,随后赶忙揉了揉自己的双眼,似乎想要确认眼前所见并非幻觉。

  “各位爱卿,你们……你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个个怎么都变成这般模样!“朱棡满脸惊愕地开口问道。

  听到皇帝发问,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总不能说,大家准备共赴黄泉,走之前饱餐一顿。

  片刻之后,才有几位大臣小心翼翼地回应道:

  “回陛下,老臣并无大碍。“

  “启禀陛下,今日之御膳实乃美味至极,微臣一不小心便吃得有些过量了。“

  “陛下莫怪,微臣许久未曾品尝到如此佳肴,一时没能忍住,故而多食用了一些,还望陛下恕罪。“

  不过,大臣的心思,明显不在朱棡身上。

  见到老朱迟迟没有出现。

  其中一位胆大些的臣子忍不住出声询问:“陛下,敢问太祖他老人家.?“

  朱棡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道:“父皇他老人家近日事务繁忙,无暇前来参与今日朝会。“

  闻听此言,原本紧绷心弦的大臣们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心头瞬间涌起一阵狂喜。

  老朱竟然没有现身!

  这无疑让众人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暂且逃脱了一场可能危及生命的劫难。

  只要从今往后大家在行事时能够谨小慎微、如履薄冰,避免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那么这件事情说不定就能如同过眼云烟一般烟消云散,再也无人提及和追查。

  毕竟,如今所处的正德年间的大明朝与昔日洪武时期相较而言,着实有着天壤之别。

  倘若依旧依照洪武大明时期那严苛到极致的律法来处置当下之事,恐怕在座的诸位大臣无一能够幸免。

  若朱棡果真如此铁面无情地执行下去,那么整个正德大明的朝廷将会瞬间陷入一片混乱,甚至有可能直接陷入瘫痪状态。

  念及此处,那些原本始终惴惴不安、心弦紧绷的大臣们,那颗一直高悬于半空之中的心方才稍稍安稳了几分。

  而当他们回忆起今日上午那些被强行拖拽而去的大臣之时,更是不禁心生感慨。

  这些人当中,要么就是贪污受贿行径极其猖狂之辈,要么就是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无耻恶徒。

  他们在民间早已臭名昭著,声名狼藉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被拉去菜市口,也算是给大明剔除毒瘤。

  此时此地,那些历经波折、幸运地得以留存下来的大臣们如梦初醒般意识到,今天早上所经历的一切事件,竟然只不过是一出精心策划的杀鸡儆猴之戏码而已。

  只不过,这一次被当作“鸡”而惨遭宰杀的人数多得惊人!

  虽然如今有了猜测,但谁也无法否认这样一番雷霆手段所产生的成效是极其显著的。

  剩下的这些大臣们,无一不被吓得胆战心惊。

  心中不禁感慨,太祖比史书中记载的还要恐怖,不由得对那些洪武年间的官员感到同情。

  朱棡目光犹如鹰隼一般,缓慢而又沉稳地扫视着整个朝堂。

  眼神锐利无比,仿佛能够洞悉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大臣们的任何细微举动,都难以逃脱他的法眼。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极淡且不易为人所察觉的轻笑。

  并没有开口说话。

  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彼此心照不宣。

  朝会依然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着。

首节 上一节 443/5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