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412节

  “五月十七日,董承再邀杨彪、孔融入府.”

  郭嘉一边说着,曹操看到此处,便已是面色发黑,抬起头道:

  “无须再言,董承此贼结交众将,必欲谋反!”

  如果说单纯是会客,那他自然不会生疑,可董承汇聚和结交的都是一些什么人?

  不是校尉,便是偏将,除了吴硕之外,皆掌兵权!

  如果不是想要造反,董承干嘛要和这些偏将打交道?

  而更让他惊讶的是,董承结交诸将的举动,竟然在天子赐衣之后。

  这代表了什么?这件事的主谋不是别人,正是刘协!

  一想到荀彧今天让他入宫道歉,曹操便沉声道:

  “吾不在京中之时,荀彧可与董承有何交往?”

  如果荀彧也参与其中,那他就必须怀疑荀彧让他入宫,不是想要道什么歉。

  而是想效仿十常侍杀何进那般,在宫中设伏将他谋杀!

  不过他如此问话,却让郭嘉神色一异,有些奇怪道:

  “主公这是何言,令君岂会与这些逆贼相交?”

  “从始至终,董承邀请的都是朝中旧臣。”

  “似我等主公麾下,皆无一人在其邀请之列!”

  郭嘉尚不知曹操方才和荀彧密谈之事,只觉曹操突然蹦出一句有些异常。

  因为他判断董承谋反的依据,就是董承没有结交荀彧等人。

  若是董承真有结交,他反倒还把不准这些人是准备谋反!

  而现在曹操此言,莫非是对荀彧的忠诚度产生了怀疑?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这么想着,他又忙对曹操拱手直言道:

  “主公须知,令君对主公一片忠心,决计不会背叛主公!”

  “在下判断,必是天子赐衣之时,将诏书藏于其中。”

  “在彼等眼中,令君便是主公臣属,岂会邀请文若加入其中?”

  他这么一番劝说之后,曹操自是转怒为笑道:

  “只一玩笑之语而已,奉孝何以这般上心?”

  “吾与文若相交数载,岂会不知文若为人。”

  “但惧文若心思正派,乃为刘协小儿所用尔!”

  这句刘协小儿,显然是在试探郭嘉的对刘协的态度。

  但郭嘉显然没有思虑太多,直接摇头道:

  “文若兄虽尊王命,却也知孰轻孰重。”

  “便是天子真下诏与文若兄,文若兄也断然不应。”

  “此事嘉敢以性命担保,主公自可放心!”

  “然则现在董承等人已然,尚不知同党多少,主公当尽早思虑应对之策!”

  见郭嘉没有过激反应,曹操顿时抚须一笑道;

  “吾观董承等人,不过跳梁小丑,今有奇佐在侧,吾又何须惧之?”

  “既是罪证皆在此处,奉孝便令校事一一逮捕归案。”

  “待审问清楚之后,尽皆斩首示众,此患可解也!”

  虽说董承结交了不少将军,但他还真不放在眼里。

  就算这些人同时造反,他也有自信一天之内扫平叛乱。

  他现在最看重的,是现在的颍川士人是否可靠!

  因为颍川派皆以荀彧马首是瞻,现在荀彧敢威胁他,那其他士人呢?

  但经过他试探,似乎现在只有荀彧一个人有心。

  那这件事便简单不少,等官渡之战结束,他便寻机处理荀彧。

  至于董承等人,现在直接抓捕归案拷打至死即可!

  然则他话一出口,却见郭嘉急忙摇了摇头道:

  “主公,在下所虑之事,并非董承势大。”

  “而是现在刘备此前动作有些蹊跷,恐与董承联合。”

  “现在刘备陈兵寿春,又以秦瑱镇守江东!”

  “一旦我等对董承等人动手,便会导致刘备西进!”

第308章 腹背受敌,贾诩献策

  听着郭嘉提出的可能性,曹操细长的眼睛就是一眯。

  刘备!又是刘备!明明现在他的大敌乃是袁绍!

  可似乎朝廷之中的所有事情,又都和远在淮南的刘备有关系!

  他现在就像是被架在火上,无论转向那一边,都会导致背面烧焦。

  “那依奉孝之见,某又当如何处置此事?”

  思虑片刻之后,他将问题甩给了郭嘉,这个他最信任的奇佐。

  而郭嘉见曹操问他如何处置,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因为现在曹操面对的形势远比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更为严苛。

  在原本历程中,官渡之战曹操虽然内忧外患,但并没有足够阻挠他的敌人。

  无论是袁术、吕布还是刘备,都是老曹手下败将。

  故此,曹操可以从紧张的局势中抽身解决后方的忧患!

  可现在,刘备就陈兵在寿春,阴恻恻的就在那里等着。

  他们如果选择先抗衡刘备,袁绍就会从背后狠狠来一下。

  如果全力迎战袁绍,刘备显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现在董承在这其中又担任了一个很关键的角色。

  此人很可能已经联结了刘备,如果现在他们动了董承,该怎么保证刘备不会出手?

  所以,这就需要他来谋划出一个全盘策略。

  既要保证把董承等人除去,还要保证那边不会有任何反应。

  可这其中牵扯过于复杂,饶是郭嘉也想不出对策。

  如此仔细想了一会儿,他便对曹操建议道:

  “此事事关重大,绝非一人可虑之。”

  “不妨招诸位前来商议一番,看看如何解决此事。”

  这是郭嘉罕见没有给老曹确切答案,但曹操见之,并不责怪,相反还笑道:

  “也罢,吾观奉孝恐是操劳过度暂无良策。”

  “待思虑清楚之后,再来汇报却也不迟。”

  “有我在都中坐镇,料彼等不敢妄为!”

  郭嘉见老曹拒绝让众人议事,便微微挑了挑眉头,随之拱手应诺,告辞而去。

  直到他离去之后,曹操脸上的笑容方才淡去,又对府外道:

  “来人,与我去将董公仁与娄子伯唤来商议。”

  他当然不是不想商议对策,只是不想和郭嘉等人商议!

  因为荀彧一心让他尊天子,甚至让他去给刘协认错。

  但现在董承的行为,却证明了刘协正在暗中谋划他!

  在这种情况下,招众人议事就要把荀彧叔侄招来。

  而荀彧一旦知道此事,鬼知道又会闹出什么事!

  所以他这一次并不准备用颍川派谋臣来谋划这件事。

  除了颍川派,他麾下程昱不在许县,算来算去也就只有董昭和娄圭了。

  对了,还有一个贾诩,老曹想着,又唤道:

  “顺便将贾文和一道与我招入府内!”

  随着他命令一下达,没多久三个谋臣便相继到达。

  众人一至,曹操也不废话,直接便将郭嘉报来的情报告知了众人。

  娄圭与董昭一听,皆是面露惊色,唯独贾诩沉默不语。

  看着众人反应不一,老曹便多看了贾诩一眼道:

  “如今我军强敌在外,董承又欲谋反,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面对他的眼神,贾诩像是没看到一般,直接拱手回应:

  “彼等皆宵小之辈,有曹公在此,不足为虑!”

  这当然是一句废话,毫无建设性,可却也回应了曹操的眼神。

  而董昭与娄圭互相看了一眼,便对曹操道:

  “董承今在朝中党羽遍布,当尽快处之。”

  “不然大战一起,彼等作乱,恐会至曹公顾此失彼。”

  二人如此言说,曹操便不耐烦的一挥手道:

  “正因如此,吾方招诸位前来商议该当如何应对。”

  “方才奉孝与我言之,董承或许已经拉拢刘备。”

  “现在袁绍南下在即,刘备又已平定江东!”

  “我军位于两军之间,兼有董承密谋诸事。”

  “吾欲捉拿董承等人,又恐刘备趁势进军。”

  “彼等同党尚不知有多少,若是刘备与之里应外合,我军如何阻之?”

首节 上一节 412/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