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365节

  整日奔波在各县建设的老许,看来是与京兆府越来越不能分割了。

  上官仪觉得让许敬宗一辈子都在京兆府任职,才是一段最好的佳话吧。

  “无妨,老许你吃吧,今天这顿下官付银钱。”上官仪笑呵呵拿起一个烤包子递给他。

  许敬宗将烤包子掰开,撕开一角的面皮,带着羊肉的汁水将面皮送入口中。

  上官仪又道:“其实还有一件事要与你说。”

  许敬宗微微颔首。

  “我儿子出生了,叫上官庭芝。”

  “庭芝……”许敬宗点头道:“好名字。”

  其实当初的三人中,郭骆驼成婚算是较晚的,上官仪成婚更晚,去年才成婚现在才得了一个儿子。

  许敬宗早就成家了,是三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个。

  两人低声交谈着,许敬宗心中清楚,就算是上官仪成了御史,也不会为京兆府排除异己的。

  他本就是个正直的人,身为朋友要说不羡慕是假的。

  许敬宗不想逼迫这个朋友为京兆府做什么,虽说以前他就与自己不像是一路人。

  先前,许敬宗也想着太子殿下是不是忘了还有上官仪这个人,今年上官仪先是去了门下省,又是调任御史台,一年来连续提携两次。

  太子殿下很少提携人,近来唯一的一次提携就是张大安,更不要说一连提携两次了。

  两人都是东宫门下的人,东宫门下的官吏能够越走越高,自然是好的。

  正吃着,就见到酒肆内有人争执起来。

  京兆府少尹就坐在这里,敢在长安地界闹事,当真是瞎了眼。

  许敬宗没有表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叫来了店家询问道:“怎么了?”

  店家回道:“回许少尹,那位挨打的是新罗来的使者,叫作金春秋,近来不是高句丽屡屡拒绝向大唐归还前隋的将士尸骨,那些人将这个新罗使者当作高句丽人了,说是口音一样,坊间对高句丽人早就不爽利了,就打了起来,实在是劝不住。”

  许敬宗拿出腰牌递给这个店家,道:“你去京兆府领人,将这个新罗使者带去京兆府。”

  “喏。”

  店家双手捧着腰牌脚步匆匆离开。

  等京兆府的人到了,那位新罗使者就被带了下去。

  见没了用饭的兴致,上官仪给店家付了钱,先行离开了。

  午后,京兆府内,新罗使者就这么被押了进来,听他用生疏的关中话不停解释着。

  许敬宗拍了拍桌,道:“新罗使者?”

  对方作揖行礼道:“外臣金春秋见过上官。”

  似乎是觉得自己的礼数不周到,金春秋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更低了。

  许敬宗神色了然,道:“倒是少见新罗会派使者来。”

  金春秋笑道:“外臣奉新罗女王命,来使大唐,愿与大唐交好。”

  见到这个人谄媚的笑容,不知为何……许敬宗心头一阵作呕,这人笑起来实在是谄媚了。

  许敬宗控制着拳头,心头莫名有一种冲动,想要一拳打在这张脸上,让他谄媚的笑容先消失。

  许敬宗问道:“你为何在坊市打架。”

  金春秋又行了一个大礼,道:“外臣没有打架,是他们打外臣。”

  说着话,金春秋递上一块银饼,依旧是一副谄媚笑容,道:“早就听闻京兆府有一位十分厉害的人物,当面便是许少尹了?”

  许敬宗看到桌上一块巴掌大小的银饼,稍稍抬首道:“还想收买老夫?”

  “外臣不敢,外臣只是……”

  “你们新罗就是这等风气吗?”

  “不是的,不是的……”

  金春秋正要解释,许敬宗大袖一挥,吩咐道:“拿入大牢,去查没他的住处。”

  “喏!”

  李治看着金春秋被带下去,这个使者还一路咋咋呼呼的。

  许敬宗疑惑道:“晋王殿下,你怎在这里?”

  “治一直在这里呀。”

  “殿下随意,老夫还有要事去办。”

  临近夜里,长安更冷了,李承乾正在给还未出生的儿子做着摇篮,其实这种事交给工部去做就可以了,但摇篮这东西就是要自己动手造出来更有意义。

  “就当是孤一时兴起,无需多言。”

  宁儿见劝说不得,只好任由殿下忙碌了。

  李丽质带着卷宗而来,道:“皇兄,今夜太冷,中书省的人都回去了。”

  李承乾颔首道:“嗯,休沐了就让他们早点回去吧,反正休沐不一定休息,就算是休息也要做好随时回来加班的准备。”

  难怪朝中都说太子严苛,自从太子殿下年满二十岁之后,朝中越来越忙。

  “稚奴,你怎么一回来就找饭吃!”

  刚回来的李治,被姐姐一喝又停下脚步。

  小福从厨房探出来道:“晋王殿下再等片刻,马上就能用饭了。”

  看弟弟委屈地坐在厨房边,李丽质询问道:“怎么?那许少尹不给你饭吃?”

  李治摇头道:“是弟弟总是容易饿。”

  小福将一碗碗的菜肴放在桌上,而后端上一大盆的黍米饭,还有一些羊肉包子,她大喊道:“用饭了!”

  嗓音在东宫回荡,一群孩子便冲着前殿跑来,纷纷寻了自己的位置坐下,第一时间拿起了碗筷。

  李治往嘴里送着饭食,道:“皇兄,今天许少尹抓了一个人。”

  李承乾微微颔首。

  “抓了新罗的使者。”

  “新罗人?”

  “好似挺有钱的。”李治问道:“皇兄,新罗人很有钱吗?”

  李承乾摇头道:“不清楚。”

  李丽质道:“用了饭食,你们两个去钦天监把明达领来。”

  李治与李慎同时点头。

  这两个弟弟的饭量越来越大,一顿能吃两碗,还能再吃一张饼。

  饭后,苏婉看着殿下刚做好的摇篮,伸手摇了摇,憧憬着出生后的孩子,躺在摇篮中是什么样子的。

  宁儿正在给未出生的孩子织着新衣裳,东宫上下都在为孩子的出生做着准备,等孩子出生之后,这孩子该有的一切也都有了。

  李承乾瞧着地图,强大的大唐帝国要一次次迈向巅峰,这个帝国要从如今的巅峰迈向另一个巅峰。

  西北,东北,西南,岭南,李承乾将这个四个位置圈起来。

  李丽质坐在一旁安静地批复着奏章,等殿外传来了熟悉的话语声,便知道是明达回来了。

  小兕子端着一碗饭走入殿内,打算坐在皇兄与皇姐的身边用饭。

292.第292章 贞观十四年

  292.

  小兕子吃着面条,目光就看着桌上的奏章,皇姐与皇兄正在批复着,虽说看不懂,不过眼神明亮。

  等小兕子将碗中的面条吃完,李丽质伸了懒腰,站起身稍稍活动了一番筋骨。

  李承乾翻过一页卷宗看着。

  苏婉扶着腰,一手也扶着肚子走到窗边,稍稍将窗户打开一些,也能让外面的风吹入,让殿内多一些新鲜的空气。

  安静的殿内,只有书页偶尔翻过的声音。

  李承乾拿起一旁的茶碗,喝下一口茶水。

  苏婉安静地坐下来继续织着衣裳,道:“今晚的风挺大的。”

  宁儿低声道:“恐怕要下雨了。”

  安静的殿内,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外面果然下起了雨,冻雨不停拍打在窗户上。

  小兕子坐在椅子上,双脚悬空着正在晃着。

  东宫窗户都是把手的,而且很严实,只要关上了窗,就不会有风漏进来。

  李丽质将几卷奏章整理好,道:“今年出征回来的人口该有七万左右。”

  李承乾颔首道:“孤也统计好了,此番大战几乎要把关中的储备掏空了。”

  “要恢复过来至少还需要三年。”

  “大军最快也要来年夏季才能回来。”

  “夜色深了,你领着明达去休息吧。”

  李丽质牵着小兕子回去了,李承乾坐在书桌边看着如今各县的情况。

  出征的府兵回来之后,按照兵归府,将归朝的规矩,除却一部分需驻防的兵马,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回来生产。

  来年才能加入生产中,而后还要再等一年才能看到效益。

  宁儿帮着整理着卷宗。

  苏婉已将寝殿重新整理好。

  其实丽质的预估还是过于积极了,从现实来看关中想要恢复元气,恢复到大战之前,岂止需要三年,大概是在五年,六年?

  其实郑公是希望将各县的人都安排入作坊,参与生产的。

  因如今的父皇越来越信重郑公,依照郑公所言不能让国家太过安逸,将那些习惯了闲散的闲汉全部放入作坊,就算是绑也要绑进作坊内。

  在如今的形势来看,郑公的意见是不错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各县的生产力都在提高。

  宁儿拿起一旁的茶碗道:“殿下,夜深了。”

  李承乾道:“嗯,夜深了,确实不该喝茶。”

  翌日,李承乾在东宫外晨练,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水,早晨雨水停歇的时候,地面上又结起了薄薄的一层冰。

  今天休沐,李承乾可以不紧不慢地在东宫用早饭,这是一年之中难得的清闲时候。

  李渊喝着黍米粥,配着腌萝卜吃着。

  爷孙俩坐在一起,时而听到筷子碰到陶碗的动静。

首节 上一节 365/4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