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第182节

  即使在严、徐两派关系紧张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严嵩也从未将他视为过敌人。

  这其中,张居正对严嵩父子所写的恭维文章,无疑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适当地放低姿态,却并非真正的屈服,而是一种策略。

  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

  “能游走于严嵩和徐阶这两大政坛巨擘之间,

  张居正的心机手段,自然非比寻常。

  虽然我们无法探知所有的历史细节,

  但从其为人处事的精明和卓越的政治谋略中,我们可以还是可以略窥一二的。

  正是因为有这些高超能力傍身,

  张居正才能在之后的数十年里,青云直上,如日中天。

  当他进入内阁的时候,

  才年仅42岁,

  已然成为大明政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徐阶终于战胜了严嵩,

  严嵩被迫退休,

  其子严世蕃遭到处决。

  徐阶接任首辅,朝廷的氛围顿时为之一清,仿佛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这股新的政治风潮下,张居正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两年后,经徐阶推荐,张居正被任命为裕王府讲官。

  这一职位应该是徐阶的刻意布局,

  也为张居正未来在隆庆朝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后隆庆朝领导班子多出自裕王府邸官员,

  张居正在裕王府为官这段时期,

  积累了宝贵的人脉资源,政治声望也随之水涨船高。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世宗走到了他生命的终点。

  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徐阶与张居正联手起草了遗诏。

  他们纠正了嘉靖时期的一些弊端,如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等,

  同时为因冤案而受罚的朝臣恢复了官职,

  这一举动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

  “然而,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

  那就是当时的张居正,还并未正式进入内阁。

  徐阶召他密谋遗诏事宜,便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徐阶不可能看不到问题所在,但他偏偏还是这么做了。

  他这样做,自然会有他的考虑。

  我们大概猜测其中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这体现了徐阶对张居正的信任和器重;

  另一方面,徐阶可能也想借此机会,削弱其他内阁大臣的影响力。

  因此,同在内阁的高拱,对徐阶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这也为二人日后针锋相对、势同水火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第178章 为了变革,他得罪了全天下的权贵

  “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继位。

  张居正被擢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正式进入内阁,

  成为明王朝权力核心的一员。

  但隆庆年间的内阁并不稳定,甚至可以说是混乱,以至于首辅之位都时常易主。

  徐阶被高拱取代后,张居正为次辅。

  但在隆庆朝中后期,高拱与张居正的合作还是相对和谐的。

  这主要是因为两人都怀有改革弊政的雄心,

  且都具备强硬的政治手腕,

  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英雄相惜的感觉。”

  “张居正能够在如此混乱的政治环境中屹立不倒,并逐渐攀升至内阁次辅的地位,得益于他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即使在阁臣之间争斗激烈,甚至发生公开冲突的情况下,

  他依然能在朝堂上游刃有余,

  这种圆滑和政治智慧,在专业的政客中也堪称一流。

  比起高拱,张居正还要更工于心计。

  但朝廷的权力格局,不允许长时间存在两个并驾齐驱的领导者。

  因此,高拱和张居正之间必然有一人要退出权力的舞台。

  由于隆庆皇帝对高拱怀有特殊的信任,张居正即便有心争夺也无从下手。

  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隆庆六年(1572年),

  隆庆皇帝驾崩,太子朱翊钧继位,是为万历皇帝。

  张居正看准时机,

  联合宦官冯保和李太后成功排挤走高拱,

  终于登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

  也开启了自己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十年!”

  “张居正他并不是百姓眼里的好人、好官,

  但同样,他也不是完全的坏人。

  他是一个复杂的官,是一个毁誉参半的臣。

  张居正作为首辅期间,

  他的权力空前壮大,

  甚至到了皇帝都不敢直呼其名的程度。”

  有百姓忍不住吐槽起来,

  “这样的人,不就是所谓的权臣吗?”

  “而且他还贪污,要生在洪武帝时期,怕是已经被剥皮实草了吧?”

  “好人?好人能完成改革吗?!王安石变法最后成了什么样,你们心里没点逼数吗?”

  “能上名相榜,张居正肯定是有巨大贡献的。

  但他又有权臣和贪墨的嫌疑,

  也难怪苏上神要说他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复杂的人。”

  在百姓们的议论声中,视频继续播放,

  “张居正或许没有于谦那样高尚的品德,和力挽狂澜的伟大。

  但从实际政治影响和作用来看,

  他的贡献却更为深远和广泛。”

  “张居正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便是他所推行的改革。

  早在嘉靖年间,张居正便通过《论时政疏》初步展现了他的政治主张。

  而在隆庆二年(1568年),

  他又进一步呈上《陈六事疏》,以更为恳切和全面的建言,详细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及改革方案。

  这份奏疏不仅标志着他改革思想的成熟,

  也成为了他后续推行全面改革的初步蓝图。”

  “针对当时官场的积弊,

  张居正主要提出了六条挽救时局的改革主张:

  1、省议论:少言空谈,务实躬行;

  2、振纲纪:整肃纪纲,严肃法章;

  3、重诏令:令行禁止,重视效率;

  4、核名实:整顿吏治,严明考核;

  5、固邦本:轻徭薄赋,安民富民;

  6、饬武备:整顿军备,加强国防。

  尽管这些建议直击时弊,非常有针对性,

  但在那时候,张居正的政治地位尚不足以支撑他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直到万历年间,他才获得了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的历史机遇。”

  “我们都知道,财政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但自从明朝建国开始,财政便一直是困扰大明朝的难题之一。”

  看到这句话,老朱的嘴角不禁抽了一下,随后低声咕哝了一句:“怪我咯?”

  旁边的马皇后冷不丁回了一句,“难道不是吗?”

  顿时把老朱噎了个半死。

首节 上一节 182/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