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第181节

  竟然引来了同龄人,第六代辽王的嫉妒。

  后来在张居正登科后,

  其祖张镇被辽王特召至王府,最终因过量饮酒而丧命。

  这一件事,也让张居正明白了人心的复杂和残酷。”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张居正以二十三岁的年纪,成功考中进士,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这是一项极高的荣誉。

  因为庶吉士,通常是从二、三甲进士中挑选出的年轻且才华横溢的人,

  他们是最有机会成为皇帝近臣的人,

  同时,也是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

  当时朝中大臣,大多喜好谈论诗文,

  张居正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治国之道并不在诗词之中。

  所以,

  张居正也很少与他的同僚交谈,

  他只是默默钻研典章古籍和探求治国兴邦之道。”

  武则天看到这些,忍不住向身旁的狄仁杰问道:“狄国老,你说朕重视诗词文章,是真的错了?”

  狄仁杰并没给武则天留面子,直言不讳的说道:

  “回陛下!诗词文章固然能陶冶情操,培养气质,但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不能过分倚重。

  张居正的做法,正是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务实与远见。”

  武则天微微颔首,说道:“朕,明白了。”

  “张居正刚入翰林院时,内阁首辅夏言和严嵩之间的政治斗争正日趋激烈。

  这场斗争在次年达到了高潮。

  夏言因严嵩的陷害而入狱,

  最终惨遭处决,

  成为明朝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公开处决的首辅大臣。

  严嵩随之继任首辅之位,

  嘉靖朝,

  从此正式进入了严嵩专权的黑暗时期。”

第177章 低情商:忍者神龟,高情商:能屈能伸

  “经过在翰林院两年的深入学习和观察,

  张居正的见识与才华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并顺利晋升为翰林院编修。

  尽管这依旧是个芝麻小官,但它却为张居正提供了更多参与政事的宝贵机会。

  而这一年,

  张居正上《论时政疏》提出对时局提出看法,

  并指出了朝政存在的五大弊病,

  同时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改革主张。

  和当年王安石一样,

  张居正的这些针砭时弊的言论,

  未引起嘉靖皇帝和权臣严嵩的足够重视。

  不久后,

  庚戌之变爆发,俺答军队直逼北京城下。

  这一仗让张居正彻底认清了朝政,也彻底认清了严嵩的面目,

  至此,他对严嵩失去期望,开始亲近时任礼部尚书的徐阶。

  但在随后的杨继盛案中,徐阶明哲保身、沉默不言的态度,令张居正感到极度失望。

  他对时局的愤懑和失望郁积在胸,

  于是在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

  张居正选择了告病返乡。”

  “虽然远离了京城的政治漩涡,

  但张居正并未忘记对政局败坏的深深忧虑。

  北边俺答的持续侵扰,

  南边倭寇的疯狂抢掠,

  基层官员的普遍贪污,

  以及民众怨恨的不断加深……

  凡此种种,

  如何能让一个胸怀抱负,志存高远之士真正静下心来生活呢?”

  “张居正坚信:非得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扫除廓清,不足以弥天下之大患。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大明将会是死路一条!

  倘若世间无此‘磊落奇伟’之士,

  那便由我张居正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苏治解说到这儿时,视频画面里出现了张居正的身影。

  背景音乐在此刻,也由悠扬变得激荡起来。

  视频里的张居正,动作坚定的锁上了自己的小院门,

  随后缓缓地转过身去,

  留给了观众一个决绝的背影。

  那背影,在风雨之中,显得如此渺小。

  可在观众心里,

  那背影却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如此的傲骨嶙峋!

  看到这里,

  朱元璋和朱棣,忍不住同时赞了一句:

  “好风骨!”

  “愿我大明从此后,多出几个这样的人物!”

  刘邦、刘彻和刘秀看到这儿,顿时也忍不住齐齐喝了一声:“彩!”

  吕雉更是直接赞扬道:“此人无愧为大明柱石!我大汉,可有与此相媲美之人?!”

  她这话看似是反问,其实是一种激将计。

  要知道,汉初三杰放在历史上,个个都是最顶尖的人物。

  张居正虽然牛皮,但跟他们三个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

  文人之间从不缺乏竞争。

  果然,

  听了吕雉的话后,

  萧何、张良、陈平等人,心头齐齐一凛,恨不得现在就把自己平生所学全都施展一遍!

  眼见吕雉一句话,就让整个朝堂的文官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刘邦忍不住再次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

  给吕雉偷偷竖了一根大拇指。

  吕雉嘴角一翘,没有说话,继续抬头去看视频直播了。

  “在野三年,

  让张居正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明王朝的种种弊端,

  他深知,大明正在滑向灭亡的深渊!

  他坐不住了,

  他必须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切!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张居正重返政坛。

  但那时嘉靖皇帝依旧沉迷于道教修坛炼丹,朝政被严嵩父子把持。

  朝廷上下唯严嵩马首是瞻,

  以致‘凡有陈岂,云集其门,先得其意而后闻于陛下,中外之臣不畏陛下,惟知畏嵩也’。

  只要皇帝不发话,朝廷就是严嵩说了算。

  面对这样的现实,徐阶却依然选择韬光养晦以自保其身。

  张居正发现自己依然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于是他再次选择韬光养晦,回到家乡。

  直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他才再次北上复官,继续在翰林院任职。”

  “张居正再次回京后,

  时局依旧有丝毫改变,

  但他自己,却产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几年的官场生涯以及恩师徐阶的熏陶,

  使张居正学会了内抱不群、外欲浑迹,其政治谋略开始逐渐显现。

  因与徐阶走得近,

  所以许多人将张居正视为徐党,

  但同时,他又与严嵩父子的关系,也保持得相当融洽。

首节 上一节 181/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