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68节

  比如在平壤以北,就有大批朝奸活动,为小西行长充当耳目,增加了我天兵进军难度。

  不知道殿下左右的两班官员,又有何感想?

  第二件事,倭寇发榜安民,免除徭役,很多百姓甚至为之乐业,岂不讽刺?”

  林泰来这话讥讽的就是极为腐朽的朝鲜国“两班”贵族群体,在场官员人人不满,但敢怒不敢言。

  朝鲜国实行的是《庶孽禁锢法》,嫡子和庶子区分极为严格,只有嫡子才能继续世袭两班贵族。

  而贵族家庭的庶子根本不算贵族,只能下沉去当平民,这心里落差可想而知。所以倭兵来后,很多有文化的庶孽干脆就投倭了。

  另外就是两班贵族对百姓、奴婢的压榨严重,所以有些地方居然出现了百姓觉得倭寇比两班大人仁慈的情况。

  林经略上来就贴脸开大,气氛一时僵住了。

  国王李昖讷讷不能言,左右陪臣脸色铁青。

  已经在两国间往来数次的崔五魁连忙出面,对着朝鲜国君臣打圆场说:

  “经略公只是因为局势而激愤,又兼心直口快,友邦不必惊诧,还请入城安歇!今晚经略公设宴款待!”

  等与朝鲜国君臣分开后,崔五魁忍不住对林泰来说:“经略公何必让他们难堪。”

  林泰来很有社交智慧的答道:“若有人受了这等难堪羞辱,还肯来结交我,才是可用。”

  不过林泰来才回到经略幕府没多久,接伴使李德馨又匆匆跑了过来。

  “今晚宴席的席位有问题。”李德馨说。

  林泰来诧异的说:“有何问题?”

  李德馨急切道:“经略大人与敝国王上怎能东西对坐?按照礼法,敝国王上应当背北而面南。”

  林泰来反问道:“那你说我怎么坐?若贵国国王背北面南,那无论我坐在东、西边还是南边,岂不像是臣属位置?

  关键这是在大明国土上,我能那样坐吗?我能当外国藩王的臣属么?”

  李德馨:“.”

  狡辩是狡辩,但却不好驳斥。

  林泰来不耐烦的说:“实在不行,就取消晚宴吧!当前军情紧急,一切从简也是情有可原。

  再说贵国国家沦丧,君臣罢去酒宴也是理所应当。

  九连城这里即将成为大军过境之所,贵国君臣还是尽早前往北边的宽甸堡暂居吧!”

  李德馨愕然片刻后,颓然道:“也行吧。”

  到了晚上李德馨又又来到了经略幕府,不过这次非为公事,而是私下里来的,还带了另一个人。

  “此乃敝国右议政柳成龙也。”李德馨向林泰来介绍说。

  这名字还挺耳熟,林泰来想了想后,问道:“是南人党首领?”

  好像历史上的此人跟李如松交往密切,算是李如松在朝鲜的头号密友,靠着李如松一步步成了朝鲜国宰相。

  柳成龙:“.”

  这话怎么接?还能让人更尴尬点么?

  林泰来让家丁上了茶,又道:“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道明来意吧。”

  柳成龙从袖中掏出一张平壤地图,展示在林泰来面前,答话道:“特来佐助经略大人收复平壤京。”

  对一场战役而言,一份详细地图的价值不言而喻。

  说完这句后,柳成龙就淡淡的看着林经略,等着人生地不熟的林经略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然后“不耻下问”。

  林泰来先是错愕了一下,又低头看了看地图,然后起身从旁边架阁上取下一卷图册。

  展开后对柳成龙说:“似乎本部院手里这份地图也不差。”

  柳成龙:“.”

  套路进行不下去了,这还怎么往下继续?

  “别走流程了,直接点!”林经略不耐烦的说,“我可以扶持你当领议政,打压其他党!

  而我就要四条,驻军、租借港口、关税、矿山开采!”

  柳成龙问道:“如何扶持?”

  林泰来回答说:“我请求贵国国王给你一定军事权,让你率领部分贵国官军跟随我大明天兵行动。

  等到收复国土,你就自然而然获得大量军功,再进一步岂不轻而易举。”

  柳成龙和李德馨面面相觑,林经略大人提出的前景确实很诱人,经略大人确实有这个能力。

  但索取的条件也确实难受,驻军、港口、关税、矿山四大项都疑似卖国,叫他们一时无法决定。

  林经略挥了挥手,送客说:“你们回去仔细考虑吧!

  如果你们不愿意,那我就去问问西人党的尹斗寿,或者北人党的那个郑什么来着。”

第686章 大明的恩情

  右议政柳成龙与吏曹判书李德馨这两个南人党骨干回到住处后,就“林泰来四条”一直商议到半夜。

  最后李德馨下决心道:“先答应了他再说!”

  柳成龙“疑惑”的说:“什么叫先答应?”

  李德馨分析说:“现在我们其实别无选择,如果不答应林经略的条件,而其他党人又肯答应,那我辈就彻底被动了。

  所以现在只能抢先先机,将林经略的条件答应下来,以获取林经略的全力扶持!

  反正国土尚未收复,那些条件不用立刻兑现。至于将来的事情,等到将来再说!”

  这意思就是,先把好处捞到手里,以后实在不行就再想法子抵赖。

  于是柳成龙叹道:“即便是饮鸩止渴,看来也只有如此了。”

  及到次日,柳成龙和李德馨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再次去经略幕府拜访。

  但是到了大门外,却见西人党首领尹斗寿从里面走了出来。

  柳成龙和李德馨心头一紧,不知道尹斗寿和林经略谈了什么,或者说谈成没有。

  但他们也很清楚,就算是上前询问,尹斗寿也不会明确回答。

  故而两人只是在大门与尹斗寿对视了一眼,就一言不发的错身而过。不直接厮打起来,就算是南人党和西人党对经略幕府的尊重了。

  柳成龙和李德馨进入幕府时,却见身穿麒麟服的林经略整装待发,便问道:“经略大人这是要去哪里?”

  林泰来答道:“正要去拜见贵国王上,问候起居,以彰示我大明之礼数周到。”

  李德馨:“.”

  林经略你对“礼数周到”这四个字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作为数次打交道的“远接使”和“接伴使”,他可太明白林经略的外交礼数了。

  不过柳成龙听到林经略要去见国王,就连忙说:“昨日所说四条,我答应了!”

  林经略与王上会见,肯定要交流军国大事和合作事宜,正是顺便推荐自己上位的绝好时机。

  林泰来看着柳成龙,“这四条是昨天提出的,你今天才来答应,那就要再增加一条!司法权!

  在朝鲜的明国人如果犯了事,只能由明国官员根据大明律例审判。”

  柳成龙稍稍愣了愣,怎么还有临时增加的?

  林经略不怀好意的说:“怎么?你又要回去考虑?”

  “不必再考虑了,我个人全部答应!”柳成龙咬牙说,“只要我能执政。”

  他很清楚,如果这次再不答应,说不定下次又要增加一条!反正驻军、港口、关税、开矿都答应了,也不在乎再多一条司法。

  柳成龙本以为,林经略会让自己写个字据之类的,但是并没有,林经略似乎就是要一個口头约定。

  “我知道了,等下我见到贵国王上时,会推荐你辅佐天兵。”林泰来淡淡的说。

  从幕府出来,林泰来便前往公馆,会见朝鲜国王李昖。

  “殿下昨日睡眠如何?饮食能否习惯?”林经略象征性的问候说。

  李昖很政治正确的答道:“受大明天朝庇护,终于可得一席安枕。”

  “唉!”林经略叹了口气,“殿下倒是睡得安稳了,但我却忧思难眠。”

  李昖无语,有这样聊天的么?这话让别人怎么接?

  不过寄人篱下的李昖还是问了句:“不知忧从何来?”

  林泰来再次叹口气,答道:“每每想到,未来一年需要耗费至少三百万以上银两,不得不忧从中来。”

  李昖:“.”

  即便他是朝鲜国王,三百万两银子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竟有如许多?”李昖不得不质疑了一句。

  林泰来立刻接话说:“殿下安坐,请听我列出计算,动用十万兵力东征究竟耗费几何。

  首先就是粮草,先前与李德馨会商过,一年需运送八十万石粮草到朝鲜。把成本往少里算,就折算为一百万银两好了。

  然后是官军饷银,每人月饷一两,每月衣帽银、犒赏银等算五钱,合计每月一两五钱.

  这样每人一年饷银十八两,十万兵就是一百八十万银两。

  所以只粮草和饷银加起来,就已经是二百八十万两了。

  再加上其他项目,比如战马损耗、阵亡抚恤、骡马购买、紧急造船等等,一年三百万两已经是说少了!

  我大明耗费这数百万两银子巨资,可都是为了殿下!”

  扛不住这么大恩情的李国王很想装聋,大声说“听不见”,但是林泰来就差把数字糊到脸上了,躲都躲不开。

  他只能说句不要钱的片汤话:“大明皇帝陛下之深恩厚德,委实铭感五内,难报万一也!”

  林泰来突然又说:“其实贵国如果有诚意,要报答也不是没办法。”

  李国王愕然道:“我国民弱国贫,即便竭尽钱粮,也拿不出多少来回报这三百万两银子的恩情。”

  林泰来郑重其事劝诫说:“殿下错矣!农耕米粮为国家之根本也,关系到千万百姓之性命,无论如何也不能伤害根本。

  我大明向来仁慈,更不会以恩情收割贵国钱粮,陷贵国百姓于生死之间也!

  所以还是用矿山、港口、关税这些不伤害国家根本的东西,来报答大明皇帝陛下的恩情。”

  李国王被说得有点懵懂,习惯性的说:“待与诸臣商议。”

  林泰来也没指望今天就能按着李国王办事,只是先打个草稿而已,然后就开始说起另外事情:

  “此次大明官军进入贵国境内,需要贵国有力陪臣辅佐,总管贵国军民配合大明官军之事。

  这两日与数位贵国官员谈过,感觉右议政柳成龙最有胆略、亦识大体,最为合适。”

  对此李昖没有迟疑,痛快的答应说:“可。”

  大明官军有绝对主导权,肯定是林泰来点名要谁,就只能派谁,不可能有其他选择。

首节 上一节 668/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