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来语重心长的说:“未来的朝堂环境就是这样,要么适应环境,要么被淘汰。
帮助你们谋求官职,那并不是真正帮伱们,让你们适应环境才是真正的帮助。
我拿出赵用贤当作你们的练手对象,就是为了帮你们尽早适应环境。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希望我的苦心你们能理解!”
周应秋举起酒盅,大声的说:“今天就是我等结义之日!多余的话就不必说了,干了这杯酒,然后去弄赵用贤!
不愿意做的人,现在退出就是了,想必九元兄也不会强求!”
最后在座众人没有表示退出的,小圈子文化就是这样,谁也不愿意让自己成为被排斥的那个人。
就算是比较端方的王禹声,如果离开这个圈子,他又能去哪混?清流圈子也不会收他。
林府这场聚会散伙后,林泰来却没歇着,趁着夜黑风高,又流窜到了宁远伯府。
宁远伯世子、都督同知李如松看到大半夜不睡觉、上门骚扰的林泰来,还是有点懵的。
到底有什么要紧事情?不能明天再说吗?
林泰来莫名其妙的问道:“你我之间的交情如何?”
“当然是莫逆之交!”李如松毫不犹豫地答道,不管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这时候肯定只能这样回答。
林泰来又说:“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友谊还可以进一步加深。”
如果换成别人这么说,李如松肯定以为是来索贿的但林泰来这人吧,并不是为了收钱而收钱的人。
“还能怎么加深?”李如松也有点好奇了。
林泰来答道:“你我之间的交情里,不能只充斥着金银、酒肉,需要多些新内容。
一起干点坏事就非常能促进双方之间的友谊,比如说,一起构陷、羞辱某位名声正直的大臣。”
李如松更好奇了,继续问道:“谁啊?”
林泰来不加遮掩的回答说:“户部左侍郎兼太仓总督孙鑨。”
李如松:“.”
老弟你走错门了吧?这里是宁远伯府,不是首辅家的申府。
这么高端的政治斗争,哪能是武官参与进去的?你要想让咱当炮灰,直说就好了!
林泰来拍着胸大肌保证说:“放心!只是让你重在参与,不会让你陷入危险的!你还信不过我林九元的信誉么?”
及到次日早晨,林泰来林修撰终于跨进了翰林院登瀛门。
他先去了西边院落的状元厅,看到自己的桌椅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很明显有人提前擦洗过,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这翰林院里管杂务的司务厅,对自己还是比较尊重的。
从状元厅往外走的时候,碰巧遇上了万历十四年的状元唐文献。
唐状元心情十分复杂,因为他已经得知,林泰来将魔爪伸入了他老家松江府华亭县。
在嘴上则调侃说:“九元君为何不在早晨练大枪了?状元厅外许久不见枪花,甚为怀念。”
林泰来答道:“今天已经练过了,在都察院大门外练的,然后才来这翰林院!”
唐文献无语,你怎么不去午门外练?
与唐状元说过话,林泰来又习惯性的来到了中庭。
果不其然,去年馆选的这批新人庶吉士正在列队听讲,称为早课也。
林泰来溜达了过去,站在队伍外面,负手而立。
月台上的田一俊田学士瞥见在边上装逼的林泰来,下意识的说:“怎么?不上来讲两句?”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林泰来立刻一个冲刺加跳跃,直接跳上了月台,转身对众新人庶吉士说:“我就讲两句啊。”
田学士:“.”
自己真踏马的嘴贱!一时间没想起,林泰来是真敢上来讲的!
此时林泰来已经开口道:“作为翰苑人物,也要时常关注文坛动态,避免出现孤陋寡闻、闭门造车的弊端!
我今天上来,是想给诸君传达一下去年苏州文坛大会精神!”
底下有人起哄道:“最重要的精神,不就是你被推举为文坛第一副盟主吗!”
林泰来连忙谦虚几句:“我被推举为第一副盟主虽然也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在文坛大会上,最重要的事情是粉碎了一个文坛反贼集团!
该集团主要骨干有沈鲤、赵用贤、孙继皋、顾宪成、邹迪光五人!
在这五个人里面,竟然有三个人出身翰苑,这让我很痛心!
所以我希望诸君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不要步其后尘!
尤其赵用贤此人,更是逆流而动,上京师为礼部侍郎!
我希望诸君能与赵用贤主动划清界限,不要同流合污,更不要为虎作伥!”
底下有人不服说:“赵前辈十三年前就拿过廷杖成就,直声震天下,哪是如此不堪?”
林泰来不屑一顾的说:“那有没有人告诉过你,赵用贤的老师是张居正?赵用贤的名声和地位,是踩着老师张居正得来的?
如果他真是为了正义,踩过老师后大可辞官不做,但为什么现在还在追求名利?”
那人反驳道:“你这是诛心之论,以恶意揣测人心,自然看谁都是恶!”
林泰来懒得和小虾米辩论,又指着旁边的田学士,质问道:
“田学士现在也算是你们的教习老师,你们谁敢当着田学士的面说一句,赵用贤做得对么?”
田学士:“.”
你林泰来这样辩论,是犯规的!
这时候,有个杂役跑过来说:“林修撰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陈学士找你过去!”
第537章 斗争之余的工作
人在翰林院,对于掌院陈学士的面子,还是要看着情况给的。
故而听闻陈学士召唤,林泰来便结束了讲话,转身向正堂公房走去。
进屋行礼后,林泰来主动问道:“掌院有何吩咐?”
陈学士板着脸说:“听闻你回京后,行止无状,尤其口出狂言,在各部造成恶劣影响,极为有损翰林声誉!”
林泰来迟疑着问道:“我说过的狂言不计其数,实在太多了,不知掌院提醒的是哪一句?”
陈学士差点被噎的接不上话,先愣了一下后,才拍案训斥道:
“昨天你在户部大言不惭的说,十日之内废了左侍郎兼太仓总督孙鑨!
这实在不像话!乖张!轻狂!目无尊卑!我们翰林的体面都被你丢尽了!”
可能是影响实在太恶劣了,林泰来站在这里,足足被陈学士训斥了一刻钟。
好不容易等到训斥结束,林泰来正要往外走,但是才走了几步,就突然发现了一个华点!
自己昨天确实说过十日之内要废了户部左侍郎孙鑨,但自己还说过,十日之内要废了礼部左侍郎赵用贤。
这两个言论,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孙鑨和赵用贤都是左侍郎。
如果不看实权只看政治地位,赵用贤排名甚至还要高过孙鑨。
非要打比喻,孙鑨相当于排名靠前的全国委员,而赵用贤则相当于主席团候补委员。
那为什么陈学士揪着“废掉孙鑨”的不当言论进行训斥,却只字不提“废掉赵用贤”的言论?
想到这里,林泰来暗骂一声,跟这帮老官僚说话,确实费脑子!
他停住了脚步,看向陈学士,意味深长的问道:“掌院怎么看待赵用贤?”
陈学士答道:“我听说赵用贤企图要兼职翰林学士,而且希望很大。
林修撰,你也不希望赵用贤插手翰林院吧?”
借着反张居正这个风口发展壮大的清流势力,目前骨干主要盘踞在科道、吏部、礼部,同时占据了刑部、工部两个尚书。
翰苑词臣因为独特的选人制度和前后辈传承体系,导致清流势力在这里发展起不来。
尤其去年,林泰来进入翰林院后,对于思想倾向于清流势力的翰林一一点艹,搞得翰林们风声鹤唳。
但如果与清流势力合伙的赵用贤插手进来,那情况就有点麻烦了。
林泰来自然能想明白这個道理,便对陈学士回应道:“陈学士!你也不想隆庆五年的赵用贤排在了隆庆二年的你前面吧?”
众所周知,词臣十分讲究前后辈关系,真的是按资历排次序的。
比如当今首辅和次辅,申时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许国是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
所以出现入阁机会后,申时行优先度就在许国前面,原首辅张四维离开后,申时行又优先为首辅。
想打破这种前后惯例,大致只有三种可能,第一是皇帝特简,第二是有特殊功勋,第三是排名靠前的人丁忧了。
但赵用贤这次直接上位礼部左侍郎,显然不存在上面三种情况,所以肯定让陈学士这样的隆庆二年一代人很不满。
隆庆二年堪称黄金一代,有非常多的人还在朝廷熬资历。
状元罗万化还在当南京吏部右侍郎,榜眼黄凤翔还在当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探花赵志皋在当.跳过。
凭什么你赵用贤这个隆庆五年扑街一代的人,超越了这么多隆庆二年的黄金一代?
更别说赵用贤居然还想兼职翰林学士,这肯定更让陈学士不满了。
再说了,如果能干掉赵用贤,陈学士不就能想想左侍郎了?
陈学士别有所指的说:“前几天我与赵少冢宰相聚,叙了叙同年之谊。”
这意思就是,在赵用贤的问题上,你我立场是一致的,有赵志皋在中间做担保,可以互相信任。
林泰来便指着外面听训的新人庶吉士们,说:“我知道了,掌院伱去联系庶吉士董其昌、周应秋吧!”
陈学士疑惑的问道:“我联系他们两个作甚?”
林泰来答道:“关于赵用贤的事情,我已经交给董其昌、周应秋他们去办了!
故而掌院你找他们就行,看看他们需要你做点什么。”
陈学士:“.”
堂堂的掌院学士,难道只配与你林泰来的小弟直接合作吗?
林泰来莫名其妙,这次带你飞,怎么似乎还挺不满意的?
虽然你是熟人赵老头介绍来的,但赵老头终究是自己的小弟啊!
所以四舍五入后,你陈学士也约等于小弟的朋友,匹配给小弟们合作不是理所当然吗?
当林泰来与陈学士谈完出来的时候,翰林院庶吉士早课结束了。
董其昌和周应秋迎上来问道:“陈学士找你作甚?”
林泰来淡淡的说:“没什么,经过我对陈学士的极力推荐,你们两位有望今年提前结束庶吉士学习,正式留任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