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前三份试卷是要直接呈给皇帝看的,谁都不想让对家文章被放到皇帝面前。
所以双方其他人纷纷下场,唇枪舌剑的激辩起来,冷寂了两天的文渊阁终于热闹起来了。
足足吵了半个时辰后,忽有太监抵达文渊阁,询问道:“皇上已经御临文华殿,为何还不见试卷呈上?”
首辅作为总读卷官,还是有拍板特权的,趁机一锤定音道:“人臣岂敢让君父久等?就选第八十八号试卷!”
申时行虽然为人表面宽厚和蔼,但在能出手的时候,绝对不拖泥带水。
而且他总觉得,第八十八号试卷里那种“反道德绑架实用主义”的味道,很有林泰来的风格。
毕竟林泰来在首辅面前时,没少对朝政高谈阔论,申首辅对林泰来的一些思想也有所了解。
所以把第八十八号试卷扔到皇帝面前,也可以作为对皇帝的一种试探。
大臣们已经好几個月没见到皇帝了,今天可算能一窥天颜。
十几名读卷官趋步上文华殿,又一起山呼万岁,心内百感交集。
好几个月不山呼万岁,居然有点生疏了。
按照惯例程序,礼部尚书作为今年大比的总提调官兼知贡举,负责向皇帝进行考试工作总体汇报。
沈尚书莫得感情的念道:“陛下以大圣之资,居君师之位,抚盈成之运,当中兴之时,有深仁厚泽之培植,如甘霖化育万物,得人才生长之盛。
今科天下士就试者五千人有奇,三场拔其由尤者具额以俟宸断,得三百四十八人张之甲榜.”
也不知道哪位前朝老前辈写的套话,还挺好用的,现在也不落伍。
已经看两天卷的众大臣也昏昏欲睡的听着,就当是蓄养精神了。
大家都以为走过场的时候,忽然沈尚书就图穷匕见!
“首揆申时行以一己之私,排斥针砭内阁执政时弊之试卷!
实乃背弃公心,丧失信念,堵塞言路,对国家取士极为不负责,辜负了陛下之托付,请陛下俯鉴明察!”
众人惊愕,没想到沈尚书在这个时刻,突然暴起发难。
没等别人反应过来,沈尚书拿出了殿试第六十六号试卷,高高举起!
此时此刻,沈尚书的气势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连宝座上的万历皇帝都有所感应。
申首辅侧头轻声呵斥道:“沈鲤!你逾越规矩了!”
按规定就是只呈上三份试卷,剩下的一等试卷只作为备卷。如果皇帝对三份试卷不满意,才会拿其他备卷来看。
结果你沈鲤自己又私自偷偷带了一份过来,简直坏了几百年的规矩!
沈尚书不理申首辅,只对万历皇帝说:“臣所言皆为实情,恭候圣裁!如果犯规,甘愿领罪。”
堂堂一个礼部尚书,被申时行这帮人在科举事务上骑脸输出了这么久,如果不给点反应,真把老虎当病猫?
你申时行已经连续把持了南直隶解元和会元,难道还想继续把持殿试?
为了清流势力的荣耀,为了礼部尚书的尊严,今天要拼尽所有力量,将意志投射到殿试皇榜上,不惜一切代价!
万历皇帝没想到交锋竟然这么激烈,一时间也有点迟疑。
很明显,沈老师这是急眼玩命,不留后路了。
申时行也顾不得体面,直接对皇帝反驳说:“沈鲤亦有私心,第八十八号试卷文思不合沈鲤心意,故而极力贬斥!”
此后太监从沈鲤手里取了第六十六号试卷,放在皇帝面前的御案上。
万历皇帝也是受过完整教育的,迅速把所有试卷浏览了一遍,尤其是那些被标准出来的优秀句子。
包括前三份试卷,以及沈鲤私自带来的第六十六号试卷。
科举考试有时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万历皇帝在黑了首辅的六十六号和反清流的八十八号之间,反复斟酌了一会儿。
从刚才情绪可以看出,申首辅比较淡定,而沈老师则十分激动,仿佛已经输不起。
可以判断出,这次殿试结果对申首辅似乎不痛不痒,但对沈老师却有巨大的作用。
皇帝终于提起笔来,在黑了申首辅的第六十六号试卷上写了六个字——第一甲第一名。
然后好事做到底,把反清流的第八十八号试卷剔除出来,扔给了沈尚书,回头放回备卷里。
这个第一甲第一名,就是俗称的状元了。
申首辅脸色如常,心里嘀咕了一声“该死的帝王平衡之术”。
这第六十六号也不知道是清流势力哪个后辈小弟,顾家班的高攀龙?叶茂才?薛敷教?回头在官场上慢慢收拾!
而沈尚书彻底放松了下来,胜利的喜悦填满了身心。
他要让世人都知道,首辅从来不能一手遮天!他沈尚书说的!今布帮首辅也不行!
按正常流程,虽然前三名试卷定下了,但此时不会开拆前三名试卷的弥封。
一般谁也不知道三鼎甲的具体名次,要保留最后的悬念。
一直到金殿传胪大典上,才会拆开前三名试卷,露出三鼎甲的真名和对应名次。
但是,这次显然是个不正常的殿试,太多不合常规的地方了。
在君臣集体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时,第一甲第一名试卷已经无法继续保持神秘了。
万历皇帝亲自动手拆开了状元试卷的弥封,低头看了一眼,表情有点懵逼,下意识的惊呼道:“直隶苏州府吴县林泰来?”
殿中大臣集体沉默了,这个在试卷里阴阳怪气黑了申首辅的六十六号竟然是林泰来?
卧槽尼玛!心胸宽广的首辅也差点御前失仪骂娘了。
卧槽尼玛!强力举荐六十六号的沈尚书头脑一片空白!
同时他又手忙脚乱的拆开了手里的第八十八号试卷,只见卷头写着“直隶常州府无锡县高攀龙”。
这个在试卷里反清流的八十八号,居然是顾家班的高攀龙!
君臣看到真相,都惊呆了!
林泰来小作文黑首辅,高攀龙小作文反清流,这是什么魔幻的老六剧情?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会玩吗?
最魔幻的是,沈尚书是林泰来的“举主”。
如果不是沈尚书赌上了一切,不惜犯规把六十六号试卷带到皇帝面前,林泰来就没可能再得一个第一名。
突然遭到严重打击的麻木感过去后,被万众瞩目的沈尚书终于撑不住了,一时间怒极攻心,嘴角渗出了血迹,身体摇摇欲坠。
值殿的锦衣卫官害怕沈尚书御前失仪,连忙好心的上去扶住。然后就看到沈尚书两眼紧闭,直接昏了过去。
低调到毫无存在感的户部尚书王之垣看着这一幕,不由地叹口气。
林妹夫的连元有点费大臣啊,会试献祭了许阁老,殿试献祭了沈尚书
第428章 苟还是狗?
在慌乱中,沈尚书被太医抬到偏殿去救治,这就像是一个缓冲。
众大臣震惊过后,脑中的懵逼渐渐散去,工于算计的理智逐渐回归。
没想到在这史上最严殿试,林泰来也写出了能称得上精妙的八股文,这是什么缘故?
难道是林泰来一直隐藏实力,终极扮猪吃虎,从一开始就隐忍不发,欺骗了天下人?
还是另有原因,有高人在暗中相助?毕竟某个职业的人没有不想要祥瑞的,这就是动机。
比起前一种令人三观尽碎的可能性,大臣们宁愿相信后一种。
想到这里,十几名大臣不约而同的冒着仰面视君的风险,齐齐偷眼瞥向宝座。
高居宝座的万历皇帝冷不丁就迎上了十几道小眼神,愕然之后忽然有所感悟。
不到三十岁的青年皇帝还没那么沉稳,像是一个被怀疑偷人的良家,忍不住叫道:“朕未曾泄题!”
申首辅也不禁陷入了深思,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皇帝绕过了所有人,直接串通了林泰来?
一直在低调避嫌的王司徒此时感到,自己终于可以出面了。
于是立刻跳了出来,带头山呼道:“幸有圣皇在世,德泽苍生,方得亘古未有之九元人瑞,臣为天下贺!”
主要是王司徒觉得,此时局面还是有点不稳定,所以率先跳出来,先把“祥瑞”坐实了再说。
既然都是祥瑞了,那就没有再收回祥瑞的道理吧?那样就太不吉利了。
万历皇帝又受了一番大臣朝贺,文华殿里好不热闹。
但工作还没有结束,文华殿热闹完后,众大臣又回到了文渊阁,继续为三百多份试卷定名次,并开拆弥封和填榜。
等到金殿传胪大典之后,这张榜单将会张贴于长安左门之外,也就是俗称的皇榜或者金榜。
按照老惯例,金榜上的前三名还是空着,等到了传胪大典时再填上,虽然状元人选已经提前泄露了。
临近黄昏时分,十几位读卷官结束了所有殿试工作,出宫各回各家。
然后殿试名次的相关消息,就随之而开始逐渐扩散。
往届这个时候,前三名试卷并不开拆。大家通过排除法可以知道前三名是谁,但并不知道前三名各人的具体名次。
而状元人选作为悬念,留到传胪大典才会揭晓。
可是今年就稀奇了,君臣好奇心太大,居然提前拆开了状元试卷弥封。
万历十七年乙丑科殿试状元的名字还没有等金殿传胪,就已经提前流传出来了。
林泰来今天就在户部尚书王府消磨时间,王司徒也是读卷官,只要回了家,林泰来就能第一时间知道消息。
临近天黑的时候,王司徒笑呵呵的出现,由衷钦佩的对林妹夫说:“以后你就可以取号九元了!”
林泰来连忙把王司徒迎进书房,仔细询问今日情况。
听王司徒说完了过程后,林大官人觉得觉得自己很有点幸运,叹道:
“幸亏我先前就断定,申相在殿试上没有太多争强好胜之心,不太能作为依靠。
而礼部尚书沈鲤则相反,他必须要在殿试上证明自己,他比申相的决心要大得多。
他一定会寻找疑似自己人的试卷强力推举,就算不入三鼎甲,至少也是二甲前五。
不过最后能夺取状元,还是有一些侥幸成分。”
目睹了全过程的王司徒也赞同说:“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旦到了天子面前,双方进入短兵交接的时候,申相就会稍稍退让,犯不上与沈鲤死磕到底。
另外高攀龙的试卷也是個意外,冥冥之中不断推动着争斗升级,也不知道那高攀龙怎么想的。”
林泰来随口道:“这就要问他自己了,或许是想投机,或许是与其他同伙分别两头下注。”
说完了后,林泰来起身就往外走。
王司徒问道:“你要去哪里?”
林泰来转头答话说:“去拜访申相。”
于是王司徒故作不满道:“你是王家亲戚,遇到喜事不与自家人庆祝,为何还要往申府跑?”
林泰来又冷静的解释说:“如今还不到庆祝的时候,毕竟传胪大典没有举行,皇榜也没有张挂。
历朝历代又不是没有临时调换名次的先例,说不定就有小人还想作祟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