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259节

  但这种感觉是模模糊糊的,完全凭借经验和直觉,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思路。

  一直低着头控制情绪的首辅申时行,这时候才抬起了头,殿内对现状最通透的人可能就是他了。

  毕竟所有大臣里,申首辅是与天子打交道最多的人,同时也是最了解林泰来的人。

  但就连他这个首辅,刚才也只觉得林泰来那状文就是故意搞笑的,却不料杀机突然就降临了。

  就好像上次收拾李植一样,关键时候不经意的几句话,就让李植彻底废了。

  仔细回想起来,林泰来的状文仿佛有一种魔力,引诱着皇帝一步一步往指定的方向前进。

  林泰来越是嚷嚷“陛下不要毫无原则的加封郑国泰啊”,皇帝越是会思考,加封又怎么了?

  申首辅可太明白了,万历皇帝的逆反心理有多严重。

  而且刚才大家内心都在嘲笑这状文太土鳖了,但现在反过来想,状文里那种底层小农幼稚语气,反而成了一种保护色。

  君临天下、统治万方的帝皇,怎么会跟一个幼稚小农民计较?他只是为了自己一亩三分地利益斤斤计较,其实没什么坏心眼子。

  正当殿内鸦雀无声的时候,年过七十的吏部尚书杨巍好像刚睡醒一样,奏道:“先前诏令推举户部尚书,吏部提名宋纁、王之垣二人。”

  众人无语,你这老天官也挺能抓时候的。

  吏部尚书在外朝排名第一,如果要奏事,吏部天官应该是第一个。

  但刚才你这个老天官在边上打瞌睡,从头到尾一言不发,这会儿跳出来开始奏事了?

  万历皇帝冷不丁听到这个事情,随口问道:“朝中都推荐谁?”

  杨巍一本正经的奏道:“王之垣先后遭到十八封奏疏弹劾,其中方万山上了两封。”

  “那宋纁呢?”万历皇帝听到方万山的名字,皱了皱眉头又问。

  杨巍答道:“不知为何,满朝没有一个弹劾宋纁的,臣也为此奇怪,或许是众望所归。”

  心情还在逆反的万历皇帝冷笑道:“真真是好人缘。”

  又不容置疑的开口道:“升王之垣为户部尚书!内阁草诏!”

  清流势力除了方万山,还有些人在殿上,但这时候已经不敢再出手争夺户部尚书了。

  就连他们的最强武器道德绑架,这时候也已经丢失掉了。

  申时行连忙代表内阁,出列接旨,心里又一次惊涛骇浪。

  林泰来曾经说过,参加武试时,可以搂草打兔子再弄个户部尚书。

  当时出于种种考虑,自己不想参与户部尚书的争夺,也不觉得林泰来有能力插手这种事。

  毕竟这可是最顶层的博弈,你林泰来连个着手之处都没有,怎么上桌参与博弈?

  没想到林泰来说到做到,真就简简单单的就把户部尚书弄过来了。

  吹逼的人见得多了,但吹完逼还总能实现的人,就是凤毛麟角了。

  万历皇帝再次发问:“先不说其他小事了,郑氏册封皇贵妃,郑家升授都督同知,尔等以为如何?”

  这次万历皇帝问的是“以为如何”,不是“可不可以”,说明已经下定决心。

  还是有数人站出来反对说:“叩请陛下先册封皇长子生母,以及皇长子生母家人!”

  反正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都知道皇帝封赏郑氏和郑家只是投石问路,为立皇三子为太子铺路。此乃礼教大事,不能轻易妥协。

  万历皇帝看向首辅,点名问道:“申先生伱以为如何?”

  申时行忽然灵光一闪,答道:“林泰来虽然名为臣家里门客,其实视若晚辈。

  如今林泰来与郑国泰势若水火,在郑家之事上,臣自觉应当避嫌,不便表态。”

  这个回答,充满了糊弄的意思,但首辅如今需要的就是糊弄。

  在大明政治游戏里,内阁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缓冲区。

  在这种尖锐的对立下,首辅最怕的就是连个糊弄的理由都没有。

  万历皇帝不满的冷哼一声,但又没什么办法,首辅没有直接顶撞就不错了。

  如果真逼着首辅违逆朝臣意愿,当众支持皇帝破坏礼法,那结果肯定就是首辅请求辞职,撂挑子不干了。

  现在万历皇帝对申时行还算满意,不想逼申时行走人。

  眼见今天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万历皇帝也没兴趣再说什么,直接起身走人了。

  申时行暗暗叹口气,今天这关可算过去了。

  林泰来曾经说过:“并不是在下的任性,而是为了申相你任性,等申相明白何为仁义的时候,就会回来和在下一起任性的。”

  因为当初自己批评林泰来刻意针对郑国泰,实在太过于任性。

  现在申时行总算明白,林泰来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简单说,先和郑家结了仇,那么在国本和礼法问题上,就有借口不支持郑家了。

  比起那些硬邦邦就是反对郑家的大臣,起码多了个理由。

  所以还要感谢林泰来故意和郑国泰交恶,送来了一个糊弄皇帝的借口。

  难道林泰来在听到郑国泰要参加武试的时候,就算计到了这一步?

  皇帝走了,这次朝会也就散了。但是大家都知道,皇帝很可能要在国本问题上出幺蛾子了,今天只是个开始。

  有人问兵部张大司马:“武试第一就是林泰来了?”

  张大司马反问道:“难道还能是郑国泰?”

  那人又问道:“如果今科要增加殿试,最终会不会另出一个武状元?”

  张大司马一语双关的说:“天知道。”

  大臣们三五成群的议论,感觉今天上殿的人都没落个好,细细想去,最大的受益者都不在文华殿里。

  比如近日被弹劾了十八遍的户部左侍郎王之垣,今天又是闭门谢客的一天,午后坐在池塘边柳树下喝茶。

  忽然看到礼部员外郎王之猷从月门一路狂奔的冲了过来,巾帽歪斜也顾不上扶正,毫无仪态可言。

  王之垣没好气的说:“怎么了?是锦衣卫来抄家了?还是咱家谁被发配充军了?还是林泰来的仇家打上门了?”

  “户部尚书!”王之猷喘着粗气先喊出了四个字,又补充说:“天子口谕,升你为户部尚书,以后你就是王司徒了!”

  这是山东新城王家第一个做到七卿级别,成为朝廷最核心的那十来个人之一的人。

  王之垣愣了下后,下意识的说:“我好像什么也没做。”

  这也不是他谦虚,而是真心实话。

  王之猷纠正说:“不,你说了两个字的台词——休想!”

  王之垣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喜悦,便起身道,“我亲自去告诉林泰来。”

  此时快到下午了,林大官人还在屋里睡觉。

  王之垣重重拍了拍屋门,林大官人被吵醒了,打着哈欠开门。

  王之垣关心的问道:“你莫不是生病了?为何如此困乏?”

  林大官人答道:“近日天天出门卖力气打人,昨日更是在都察院挥舞公案力战数十禁卒,非常消耗体力,故而疲惫不堪。”

  王之垣感觉自己问得都多余,又说:“天子已经下旨了,将老夫升为户部尚书。”

  林大官人却又打了个哈欠,有点不以为然的说:

  “王司徒若早听我言,上个月就当上户部尚书了,何至于费尽周折的拖到今天?”

  王之垣:“.”

  也许自己来的也多余,跟这种不通人性的神仙,根本没法分享喜悦!

  当夜王家男女主人共坐一堂,关起门来大摆家宴,庆祝王少司徒变成了王司徒。

  这种内部提前庆祝,不能请外人。本来还要把林泰来也请过来,但是林大官人睡醒了后就溜出门,不知干什么去了。

  王家头号林吹王之猷叹道:“这林泰来真是个谪仙,我不只是说诗才。”

  王象蒙话里有话的说:“你是说武曲星吗?”

  王十五插话说:“你们过誉了,林君的手段其实也就那样,不足为奇。”

  王之猷打趣说:“不足为奇?这话也就十五妹你敢说了,还是你替林泰来表示谦逊?”

  王十五便解释说:“林君最厉害之处就是能精准猜测出皇帝的心思,这才是成事的根基。

  至于其他手段,相对于猜透皇帝心思,都是小技而已,平平无奇。”

  笑呵呵的王司徒开口道:“我方才仔细复盘,林泰来之前所有看似张狂无脑的举动,其实都是故意卖破绽而已。

  主要目的就是勾引对方,让对方误以为抓住了把柄,找到了机会,果断站在了郑国泰一边。”

  王十五也说:“林君先前告诉我们,参加武试的郑国泰是假的,只是为了让我们安心而已。

  其实林君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打算揭破假郑国泰,他想的更深。”

  王之猷问道:“林泰来最后会不会揭发郑国泰使人替考的事情?”

  王十五非常肯定的答道:“那要看郑家老实不老实,是否还妨碍林君夺取武状元。

  林君留着这个把柄,对付方御史都不肯用,就是为了郑家。”

  求个月票啊!

第289章 双喜临门

  当晚林泰来真没出去鬼混,而是偷偷去了申首辅家里,并仔细打听了今日文华殿的具体情况。

  毕竟首辅位置最好,对场景观察最仔细,而且解说方面也是最专业的。

  申时行忧心忡忡的说:“今日之事,于国家而言,要有大麻烦了。

  国本之争不是可以让人妥协的小事,如果天子执迷不悟,可能会闹出嘉靖朝大礼议那样的事故了。”

  申时行的判断力还是可以的,已经预感到国本之争可能要和当初的大礼议一样旷日持久了。

  偏生现在是他坐在了首辅的位置上,未来不免要受到两面挤压,这可太考验糊弄事的能力了。

  如果实在糊弄不过去,为了保全自己名声,那就只好辞职走人,让别人去头疼了。

  讲完了大的方面后,申时行又说:“是只对你来说,今日情况大体还好,但也不是没有隐忧。”

  林泰来虽然猜到了,但总不能不给首辅一点发挥余地,所以还是藏拙了,假装问道:

  “形势一片大好,还能有什么隐忧?”

  申时行答道:“天子虽然重惩了方万山,责罚了辛自修,但并没有直接赦免你,故而你还是小心为上。”

  林大官人随便说了句:“谨受教!”

  然后又催促道:“关于王司徒之事,烦请申相速速草诏批发,免得夜长梦多。”

  申时行笑道:“伱怎得比王家人还急?”

  林大官人叹道:“收个党羽不容易,不得不抓紧点。”

  申时行:“.”

首节 上一节 259/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