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260节

  你林泰来多大的官职,敢直接称户部尚书为党羽?

  而且申首辅差点就问出一句政治伦理题目:不知首辅党羽的党羽,算不算首辅的党羽?

  不过想了想后,很会做人的申时行还是没有问出来,给彼此留一点余地。

  毕竟申首辅觉得自己两个儿子都不太像能支撑门户的,将来说不定要靠林泰来庇护了。

  及到次日,万历十四年的武科会试放榜了,榜单就挂在了兵部大门外。

  先前因为第一名争议太大,所以迟迟未能公布结果,但昨天形势明朗,兵部自然就没有理由拖着了。

  往年的武试结果,除了考生本人之外没什么人关注,但今年居然多了不少闲人来看榜。

  这科录取了百来名武进士,但大部看榜的人只对前两名有兴趣。

  第一名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林泰来,第二名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郑国泰。

  对于这个结果,看榜的人就直接议论起来,有人高谈阔论说:

  “我就知道,第一名肯定是林泰来,毕竟他天天在街头打人,西城打完东城打,东城打完又回西城打。

  更有力战数十厂卫官校和打出都察院两次大场面,还有一人放倒奔马的事迹,武勇之名响彻京城,热度居高不下。

  如果不让他当第一名,质疑就太多了,只怕朝廷也难以服众。”

  另一人点头同意说:“听说那郑国泰在考场中表现极其出色,其实与林泰来不相上下,也是难得的好汉。

  但吃亏就吃亏在名声不响、热度不行,所以说,现在要想取得成绩,只有实力不行,还要会炒作扬名。”

  先前那人又道:“如果是放在往常,武科考试就算结束了,会试第一就是天下第一。

  但今年据说朝廷要增加殿试,考选出一个正式的武状元,不知是个什么章程。”

  另一人插话说:“我倒是听说过消息,如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走个过场。

  殿试之日请天子阅览一遍文场墨卷,武试第一直接点为状元。如是这样,武试第一的林泰来就是默认的状元了。”

  又过一日,任命王之垣为户部尚书的诏书下来了,这次大司徒之争尘埃落定。

  此时的申首辅虽然不如那些前任们强势,但比起后面一大帮拉垮首辅还是强了不少的,对中枢的控制力还可以,所以诏书才能这么快就出来。

  林大官人从外面浪完回王家时,王家门子恭恭敬敬的禀报说:

  “我家几位老爷今日设宴,庆贺大官人勇夺武试魁首。”

  林泰来反问道:“到底是庆贺你家老爷荣升大司徒,还是庆贺我这个武试榜首?”

  门子“嘿嘿”的笑着说:“双喜临门一起庆贺,反正都是自己人的事。”

  因为有林泰来这个只口头结亲,还未过门的男宾在,所以今天就没有女眷列席了。

  十九岁的林泰来落了座,酒过三巡后,忽然对三十五六岁的监察御史王象蒙说:“世侄在都察院有什么差遣?”

  王象蒙:“.”

  世侄?世侄?世侄?

  王司徒代为答话道:“他目前没有外差,林小哥可要指点他?”

  林泰来便说:“我看可以让世侄去做西城的巡城御史。”

  都知道京城的管理体制很复杂,设了东南西北中五个巡城御史,都由都察院派出,算是监察御史的外差之一。

  巡城御史专管京城地面的司法,基本上外地县衙负责的那些案子,在京城都由巡城御史来办。

  王象蒙很不满意的说:“这个差遣有什么好做的?吃力不讨好,多做做错。”

  比起巡按御史、巡盐御史这种,巡城御史实在是没多大意思。

  但王司徒听到林泰来的话后,却没质疑这位置好不好,只是对林泰来说:

  “纵然想让象蒙侄儿去做西城御史,但也不是说安排就能安排的,只怕要费一番周折。”

  林大官人非常自信的说:“现在没人想当西城御史,世侄如果想去坐这个位置,别人巴不得让位,没什么难的。”

  看林泰来说的如此轻松,王司徒先是诧异,又想了一会儿后,忽然秒懂,赞同的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有的时候,思考问题需要一点逆向思维。

  不要以为林大官人天天打人就完全没有后果,这里毕竟是京师不是苏州。

  只怕如今在西城御史公案上,不知积压着多少份林泰来打人的案卷.

  关键是这些案卷很难结案,连被告都抓不到,还谈什么结案?

  如果大批案卷不能结案,那么这西城御史的考核成绩肯定非常难看。

  所以说,如果哪位御史想去当西城御史,绝对没人抢,都会给让位置。

  王象蒙突然大惊失色,对林泰来开口道:“难道你想用我的前程,来换取你的案底被消除?”

  他已经彻底想明白了林泰来的意图!

  想让自己去当西城御史,然后假公济私、包庇枉法,把关于林泰来的案子都消掉。

  但这种操作肯定瞒不住别人,京城里这么多眼睛盯着。所以最后他这个西城御史会被当成代价,牺牲自己谢罪辞官。

  简单来说,就是牺牲一个七品御史,平息别人的怨气,换取林泰来的彻底平安。

  王司徒又想了想,说:“也不是不可以。”

  王象蒙顿时有点懵逼,这还是自己的亲伯父么?

  前几天司徒伯父还勉励自己,要在御史岗位上要谨言慎行,安稳熬资历来着。

  王象蒙悲愤的说:“七品的命也是命,任意牺牲不合适吧?

  再说还有很多打人事情是发生在东城的,只消除掉西城的案底,也不完整啊。”

  林泰来打个哈哈说:“事不宜迟,世侄最好明日天亮之前考虑清楚。”

  然后就起身离席,回房去休息了。

  王象蒙苦着脸,对王司徒说:“伯父!我在御史位置上,已经将近三年了。

  再熬一熬,就可以熬成资深掌道御史了,如果就此放弃,岂不前功尽弃?”

  一百来个监察御史虽然都是七品,看起来似乎一模一样,但其实在内部也是有等级区分的。

  这百来个监察御史分为十三道,可以类比为六部里的各司。

  每道都会有个资深御史作为掌道,称之为掌道御史,也是有资格上殿的。

  至于普通御史和资深御史的最大区别,就是迁转调动时的品级。

  普通七品御史调到地方,六品算平调,五品才算升。

  而资深御史尤其是掌道御史虽然也是七品,但如果调到地方,五品被视为平调,四品才算是升官。

  还有更厉害的九年资历的科道官,调到地方直接从三品!

  这就是为什么科道官清贵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七品御史位置上不动地方,还是没人敢小看的原因。

  如今王象蒙已经熬了三年了,他还想再熬三年。

  最好三年又三年,直接满九年!那样一外放至少四品按察副使或者上等大府的知府。

  王家头号林吹王之猷说:“林小哥应该还不至于如此坑人吧?”

  随即对仆役吩咐道:“去请十五妹!”

  虽然王之猷是个林吹,但感觉自己不如十五妹更懂林泰来。

  不多时,王十五娉娉袅袅的从内院过来了,得知情况后,对王象蒙嘲笑道:“这么蠢的侄子,我都不想要了!”

  王象蒙不服气的说:“我只是心疼自己,又哪里蠢了?”

  王十五嘲笑道:“明明是林君要白送你一场功劳,你都不敢收,还斤斤计较你那三年又三年。”

  “什么功劳?”王象蒙十分懵逼。

  王十五解释说:“你当了西城御史,要是能把林君抓到西城察院问案,刷清一堆积压案件,是不是功劳?

  如今都察院颜面尽失,你要是能帮都察院找回场子,是不是功劳?”

第290章 林君有什么错

  次日王象蒙就迅速行动起来,毕竟准姑父说了,时间比较紧张,这几天就要完成。

  先是到了西城察院,西城巡城杨御史将王象蒙请进来,有点不爽的问道:“你忽然来访,有何贵干?”

  最近西城察院里,就是林泰来的案子最多,但林泰来受到了王家庇护,无法缉拿归案。

  而对于司法官员来说,考核的硬指标就是结案率,林泰来一个人就能毁掉他一年的业绩。

  所以杨御史看到了王家人王象蒙,肯定心里不爽,更别说他还以为,王象蒙今天目的是为林泰来求情。

  王象蒙不慌不忙的对杨御史说:“我听说杨兄生病了,所以前来探视。”

  杨御史莫名其妙的说:“我哪里生病了?”

  王御史又道:“我本来以为你生病了,所以想着,可以暂时代理你来主持西城察院。

  既然杨兄身体无恙,那就算了,我再去寻求其他差遣吧。”

  “别!”杨御史忽然醒悟了过来,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王象蒙不知怎得,忽然想象到了林大官人的嘴脸,下意识模仿着反问道:“杨兄到底有病没病?

  “有病!我有病!”杨御史毫不犹豫的答道,“我近日痰火攻心,气血翻腾,双目发黑,时常昏阙,正要请求休假。

  既然王老弟体谅我,那我就举荐王老弟来暂代西城察院。”

  王象蒙递给杨御史一支笔:“那杨兄快给都察院写个申文吧,林泰来他赶时间。”

  杨御史:“???”

  没听错吧?伱是说谁赶时间?

  从杨御史这里拿到申请,王象蒙又马不停蹄的来到同在西城的都察院,然后找到了左佥都御史赵焕。

  这位赵佥宪也是个山东人,所以比较好说话,正好又负责都察院内部工作。

  听到王象蒙的来意后,赵佥宪看向王象蒙的眼神充满了同情。

  可怜的小王御史,一定是被王家放弃了,所以被推了出来,代替林泰来做出牺牲。

  如果是正式的工作调动,程序上比较长,但若只是御史内部之间临时代理,相对就简单了。

  “你确定如此?”赵佥宪问道。

  王象蒙受不了别人看自己像是看可怜虫的眼神,催促道:

  “确定确定,赵前辈高抬贵手则个,林泰来他赶时间。”

  赵佥宪叹口气,你们老王家内部的抉择,他这外人也不好强行介入。

  从都察院拿到批文后,王象蒙就回到家里,去侧院把林泰来喊了起来。

  睡眼朦胧的林大官人清醒过来后,诧异的问道:“世侄这么快的吗?”

  王象蒙对林泰来说:“我明日就可以接管西城察院了,然后又该如何?你是要去西城察院投案自首么?”

首节 上一节 260/7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