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70节

  有人站在刑场之上大喊。

  “建奴,我等汉人,与尔不共戴天!”

  下一刻,绞索升起,一排排的站立着的囚犯被吊在了半空中,轻轻晃荡。

  【伪奏稿案,标志着乾隆皇帝重新捡起了父皇雍正的文字狱,并将文字狱推向了新的巅峰!】

  大秦世界,咸阳城皇宫大殿之中,一片寂静。

  秦始皇冕旒之下的脸庞上,射出了两道精光。

  这一刻,这位华夏千古大帝,发自内心的怒了。

  砰的一声,秦始皇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面前的御案上。

  “大清,好,好一个大清。”

  “哼,朕的大秦,怎么就和这个大清差了如此之多的朝代?”

  扶苏双目赤红,猛然站了起来。

  “这乾隆皇帝,这个满清,简直该死,该死一万遍啊!”

  以性格温和而著称的大秦皇太子,此刻浑身散发着惊人的煞气。

  在场所有的大秦群臣,同样是群情汹涌。

  “这异族鞑虏,实在是欺我华夏太甚!”

  “建州女真此举,与五胡何异?”

  “恨不能生在后世,否则我必屠建奴,方消此心头之恨!”

  汉初世界之中,刚刚回到长安皇宫之中的刘邦,表情一下子变得无比阴冷。

  “弘历……好,好个弘历。”

  刘邦说话的语气极其平静,但他话音落下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这一刻,所有人都感觉到,这位大汉开国皇帝心中那冲天的杀机。

  站在刘邦身旁的刘恒,双手拳头紧握,青筋暴起。

  就连一直以来都被人认为过于懦弱的太子刘盈,也是义愤填膺,身体气得颤抖。

  刘邦长出一口气,平静地发了一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你应该庆幸,你的清国没有和朕的大汉处在同一时代。】

  紧接着,一大堆的弹幕犹如潮水般汹涌而出。

  【汉武帝刘彻:女真是吧?朕必派精锐将士,屠尽尔等先祖!】

  【光武帝刘秀:谁和朕说一下女真的祖地在哪?】

  【唐太宗李世民:女真是靺鞨后裔没错吧?大唐的这条世界线中,将来再无任何靺鞨人的生存之地!】

  【宋太祖赵匡胤:哈哈,朕突然觉得朕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好了,因为朕真能杀女真人!】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唔,各位,我们大元也是异族,但朕可是坚决推行汉化的,你们不能把大元和这个满清看成一样的!】

  【明太祖朱元璋:朕突然觉得,之前的犁庭扫穴还是让建奴死得太轻松了一点,有必要让锦衣卫研究点新的杀人方式才好。】

  华夏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这一刻怒气值不约而同地达到了满值。

  更有许多人,言辞激烈地破口大骂,直接问候了大清历代先祖,因弹幕和谐规则而无法具体在此描述。

  大清世界之中,乾清宫大殿也是一阵寂静。

  康熙皇帝坐在皇位上,注视着面前飞速闪过的一条条弹幕,脸上的表情异乎寻常的平静。

  脚步声响起,一名全副披挂的将军昂首挺胸地走入大殿之中,朝着康熙皇帝跪下。

  “儿臣胤祯见过皇阿玛,此番出征青海,幸不辱命!”

  正是刚刚从青海得胜归来的十四皇子胤祯。

  康熙皇帝没有开口。

  胤祯等了一会没有得到答复,有些疑惑地抬起头,又顺着康熙皇帝的目光看向了金幕,看到了金幕上不断闪过的一条条弹幕。

  胤祯看了一会,眉头皱起,有些疑惑地发问:

  “父皇,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这些先朝皇帝们发了疯一般咒骂大清?”

  康熙皇帝默然半晌,揉了揉太阳穴,有些疲惫地开口。

  “也没什么,无非就是大清没有选择融入华夏罢了。”

  太子胤禛此时也回过神来,一声冷笑:

  “融入什么融入?父皇宽仁了这么多年,这些汉人什么时候感激过父皇,感激过咱们?”

  “既然他们不知好歹,到了弘历当皇帝的时候还是死性不改,放不下这所谓的仇恨,那大清就不该融入。”

  “大清是满蒙一体的大清,想要做些什么,何须这些汉人说三道四!”

  群臣也纷纷醒悟过来,齐声开口赞同。

  “对,咱们旗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想怎么统治大清就怎么统治大清!”

  “旗人的规矩就是规矩,汉人有什么资格说不?”

  “汉人不过是旗人的牛马牲畜,乾隆陛下就算全部都杀了又如何?”

  “陛下不必为这些无聊的弹幕费神,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奈何咱们大清,咱们也无需理会他们!”

  十四皇子胤祯看着面前群情激奋的大臣们,一愣一愣的,心中满是疑惑。

  弘历?

  乾隆?

  自己才离开京师去青海打了一仗,金幕之中,究竟播放了什么了不得的内容?

  康熙听着群臣的话,目光缓慢地在大殿中那些汉人大臣身上掠过。

  这些汉人臣子们,少部分也在慷慨激昂地支持着大清。

  但大部分人却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或许,他们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心中的某些情绪,也如同火山内的岩浆一般,开始涌动起来了吧?

  老皇帝突然觉得十分疲惫,身体又一次缓缓靠在了龙椅的椅背上,心中无声叹息。

  六十年的宽仁,终究还是要彻底毁于一旦了吗……

  这金幕,真的是……可怕啊!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乾隆皇帝再度捡起文字狱这个文化恐怖武器之后,立刻就将其运用得登峰造极。】

  【乾隆四十二年,江苏扬州无赖蔡嘉树租借徐家土地,按照约定徐家可以在一定年限之后赎回。】

  【然而徐家在时间到之后赎回,蔡嘉树却霸占不还,产生纠纷之后蔡嘉树前往官府诬告徐家,称徐家家主徐述夔所著的《一柱楼诗》之中有忌讳之词。】

  【相关官员不敢隐瞒,立刻将此案呈奏京师。】

  画面之中,乾隆皇帝听完军机大臣陈述后,立刻拿过这份奏章,细细阅读。

  镜头并未立刻转向奏章,而是锁定了这位军机大臣。

  此人容貌颇为俊美,隐约有一股阴柔气质,脖子下面还有一颗黑痣。

  【领班军机大臣,钮钴禄·和珅。】

  乾隆皇帝目光落在了其中一句诗上,并将其低声念出。

  “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乾隆皇帝的表情立刻变得阴沉,双目中透出了杀机。

  “此乃反诗!”

  和珅忙道:

  “陛下,臣也觉得是反诗一首,但江苏布政司使陶易却不以为然。”

  说着,和珅又拿出了另外一份奏章,正是来自于江苏布政司使陶易。

  “……臣以为,此诗中的诗句乃是作者自我激励,期望未来能成就一番事业,只不过巧合之下用了‘明’‘清’二字,并非作者对大清心怀怨念,还请陛下明察!”

  乾隆皇帝呵呵一笑,脸上的笑容中带着几分狰狞。

  “这个陶易,真是枉费了朕对他如此信任,竟然能说出这么愚蠢的话来!”

  “好,他陶易不是觉得徐家没问题吗?那就让他和徐家一起去死好了!”

  说完,乾隆提笔,在陶易的奏折上批示了一行字。

  “陶易乃反贼逆党,斩立决!”

  “徐氏家族三代处斩,四代以下及其家中妇女流放宁古塔,全部家产充官。”

  “凡徐氏亲朋者,着有司严查,涉反诗者一律从重从快处罚,不得有误!”

  做完批示之后,乾隆抬起头,看着面前的和珅,淡淡道:

  “和珅啊,你去把纪昀叫来。”

  和珅赶忙躬身道:

  “奴才遵命!”

  很快,一名汉人大臣快步跟随着和珅来到房间之中,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

  “臣纪昀,见过陛下!”

  【大清内阁学士、礼部汉人侍郎、《四库全书》总编撰纪昀,字晓岚。】

  乾隆看着纪昀,语气颇为平静。

  “《四库全书》如今进展如何了?”

  纪昀忙道:

  “回陛下的话,如今已经编制了三千二百三十二册,但从全国各地搜集到的书籍实在过多,还需要继续甄别和编制。”

  乾隆嗯了一声,淡淡道:

  “烧毁了多少部反书啊?”

  纪昀恭声道:

  “如今鉴别出来的反书总计十万零三十二册,名单已经递交军机处了。”

  和珅忙道:

  “军机处早将所有反书名单册子印发全国省县,令各地官员追缴销毁。”

  “按各地上报汇总,销毁的书籍应当在八百万册左右。”

  乾隆脸一沉,对着和珅斥责道:

首节 上一节 670/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