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69节

  “朕还没让你停呢。”

  弘历一咬牙,继续抬起了右手。

  啪,啪,啪!

  耳光声不断响起。

  胤禩浑身颤抖,根本不敢躲避,硬生生地忍受着。

  很快,这位八皇子的脸颊就肿了起来,犹如猪头一般。

  就连掌嘴的弘历,也感觉自己的手抽得非常酸痛,但他完全不敢停,依旧一巴掌一巴掌地甩下去。

  终于,康熙开口了。

  “行了。”

  弘历松了一口气,转身朝着康熙皇帝重新跪下。

  康熙淡淡开口:

  “八皇子胤禩,毫无孝悌之心,着令即日起居家反省。”

  “不得朕命,不许出门口一步!”

  胤禩浑身颤抖,脸颊上不断传来火辣辣的疼痛,让他涕泪横流。

  但他只能用力磕头。

  “儿臣遵命!”

  一旁的胤禛看着这一幕,又惊又喜。

  群臣则是一片震惊。

  所有人都没想到,刚刚放出来还没几天的八皇子,竟然又被幽禁了!

  那些八皇子的党羽们,更是失魂落魄。

  本以为八皇子被释放是他们绝地逢生的开始,没想到一次次的反击过后,竟然迎来的是这种结局。

  大殿之中又一次陷入沉默,众人心思各异,情绪极其驳杂。

  看着胤禩狼狈离开大殿,康熙的表情越发疲惫。

  这一刻,他似乎又老了几岁。

  老皇帝将身体再度后靠了一些,用尽可能温和的语气开口。

  “弘历,你至情至性,朕……很喜欢。”

  “但你要记住,治国之道并非儿戏,更不应该朝令夕改。”

  弘历低声道:

  “孙臣明白。”

  老皇帝挥了挥手,道:

  “回去吧,去看看富察家的那个小女娃子,好好照顾她。”

  “朕的皇后……已经是无法挽回了,但你还有机会。”

  “去吧,现在就去。”

  弘历用力地磕了一个头,站了起来,快步朝着大殿之外走去。

  他要去找他的女人。

  那个眼神明媚,眉宇之间尽是温柔的女子。

  他现在就要见到她,将她搂在怀中,倾述对她的思念和爱恋。

  告诉她,他这一次,绝对不会让金幕视频之中的悲剧重演!

  康熙看着少年弘历的背影在视线中消失,嘴角微微掀起。

  年轻,真好啊。

  一切都还有希望,一切都还能再来,一切都还来得及弥补。

  老皇帝微笑着抬头,将目光重新投向金幕。

  败家子弘历,对吗?

  但朕,还是很喜欢这个孙子!

  金幕中,视频依旧以和之前不变的速度,播放着一幕幕画面,传出一句句旁白。

  【如果说富察皇后的死改变了乾隆皇帝的心性,从儒家的宽仁转向法家的严厉。】

  【那么另外一件事情,则彻底让乾隆皇帝抛弃了内心之中所有仁慈的想法。】

  【这便是乾隆十六年的孙嘉淦“伪奏稿”案。】

  画面中,已经是一名中年男子的乾隆皇帝表情阴沉,注视着傅恒呈送上来的一份云贵总督密折。

  密折上面的一行行文字随着镜头的切换出现在金幕上。

  【……近日云贵境内多有不臣言论流传,臣追查之下得此稿,发现内中所言极其狂妄,还请陛下圣裁。】

  【……满清者,女真建奴后裔也。勾结流匪李自成,引诱叛贼吴三桂,窃据大明社稷,奴役千万华夏百姓……】

  【……胡虏岂有百年之运乎?满清入关将近百年,我等有志之士当奋身而起,效仿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孙嘉淦。】

  乾隆皇帝目光落在了最后这个作者的名字上,视线良久都没有移开。

  “孙嘉淦……是他?”

  “他竟然写出这般大逆不道的文字?”

  【孙嘉淦,乾隆初年汉人名臣,出了名的直言进谏,被乾隆皇帝十分倚重,甚至称赞为“朕之魏征”。】

  【其人已经在几年前死去,如今却有这般文稿流传于世,让乾隆皇帝大为震怒。】

  乾隆抬头看向面前的领班军机大臣傅恒,冷冷道:

  “给朕查,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查清楚,这文稿究竟是不是孙嘉淦所写!”

  傅恒恭敬领命离去。

  镜头一转,傅恒带着一大堆的密折走了进来。

  “陛下,已经查明了,这文稿并非孙嘉淦所写,乃是有人托名伪造。”

  乾隆闻言,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放松不少。

  若是这文稿真是孙嘉淦这位极得乾隆信重的汉人大臣所写,对乾隆的打击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傅恒脸上的严肃表情并没有消失,顿了顿之后又开口道:

  “但军机处发各省总督、巡抚、将军共同协查境内忤逆文稿,发现这文稿在汉地十八省之中皆有流传!”

  “如南昌、福州、广州、扬州之中,更是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不仅如此,臣还查到,早在两三年前,这文稿就已经在诸多汉人士子之中秘密传播了。”

  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混账东西,这些人难道就没有看到朕的宽仁,没有看到大清对汉人的体恤吗?”

  “他们怎么就愿意听信这种流言,让流言传播到这般地步,都无人向朕告发!”

  傅恒默然半晌,小心翼翼地开口:

  “臣听说,在南方汉地,尤其是在江南一带,一直流传着‘反清复明’的口号。”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秘密组织活跃在那里,或许江南的人们,还记恨着大清呢!”

第368章 文字狱和四库全书,历朝皇帝被乾隆引得暴怒!

  乾隆听着傅恒的话,脸上的表情越发阴沉,似乎想起了什么。

  【乾隆想起的是当年清军在江南进行的多次大屠杀事迹。】

  金幕画面中,开始出现了一幕幕清军士兵屠戮江南大明百姓的画面。

  【清军南下,一路遭遇了极其强烈的抵抗,北方以济南府为首,南方以江南为最。】

  【时任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毫不留情地下达了命令,对反抗激烈之地,一律屠城!】

  【济南府四十万人,屠城之后幸存者不足十万。】

  【扬州城被清军攻克之后,连续屠城十日,能活下来的居民十不存一。】

  【嘉定城因抵抗无比激烈,被清军先后三次屠城,让这座城池一度成为了空城。】

  【多尔衮死后,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都意识到了这般暴行所导致的仇恨,对江南地区以怀柔为主。】

  【然而,这般滔天血仇,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被遗忘的。】

  【仇恨的火种在江南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悄然在汉人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安静地燃烧着,等待着复仇的机会。】

  【这便是伪奏稿后几年内迅速传遍汉地十八省却没有被清廷察觉的幕后真相。】

  【得知真相的乾隆皇帝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是承认错误,真诚忏悔,从此融入华夏。】

  【还是维护祖辈的行为,继续压制江南、乃至整个汉地所有省份的仇恨?】

  【乾隆皇帝并没有犹豫太久,就给出了这个注定要改变大清历史的答案。】

  金幕画面中,乾隆表情平静,对着傅恒开口。

  “准备笔墨,给朕拟旨。”

  傅恒赶忙取来纸笔,一边听着乾隆口述,一边飞速书写。

  “……凡传播伪奏稿者,杀无赦,全家诛连。”

  “……有汉人官吏助其传播者,族诛。”

  “……印刷、贩售、运输伪奏稿者,抄家处斩,妻女发配为奴。”

  “……各地总督、巡抚、知府、县令及吏员,追查不力者,免官处死。”

  “……各地旗人,当协助官府追查,有先斩后奏之权。”

  “钦此!”

  傅恒飞速写完,双手托着旨意,呈送到乾隆案头。

  乾隆面无表情地用红笔在上面做出批示,随后拿出了玉玺,砰一声,盖上了血红的印戳。

  紧接着,是一幅幅画面的飞速闪动。

  许多汉人士子,被一群群地押送上了刑场。

  刽子手们用力斩下,一颗颗脑袋落在地上。

首节 上一节 66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