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71节

  “当年的伪奏稿,在全天下传播了何止十万册?”

  “如今发现了十万反书,总数量怎么可能只有区区八百万册!”

  “继续让刑部追查下去,务必要将所有反书禁绝!”

  和珅不敢怠慢,赶忙应下。

  纪昀在一旁察言观色,从袖子之中拿出了两张图画。

  “陛下,此乃臣在校对《明史》时,发现的两张明太祖画像。”

  “大家对明太祖的长相有所争议,臣思来想去,不敢专断,还请陛下圣裁。”

  说着,纪昀将两张画像放在了御案的左右两边。

  镜头适时移动,呈现出了两张画像。

  左边这一张画像上,是一位英明神武,五官端正,神采飞扬,头戴大明皇冠,豪情万丈的中年男子。

  

  右边这一张画像上,则是一位五官丑陋,脸上满是麻子,双目细长怪异,下巴更是弯得如同新月般,怎么看怎么觉得让人心生厌恶的猥琐男人。

  

  两张画像上都有同样的文字【明太祖朱元璋像】。

  乾隆盯着这两张画像,沉默了好一会之后对着纪昀道:

  “依尔之见,哪一张画像才是真的?”

  纪昀干咳一声,小心翼翼地指着右边那张极其丑陋的画像,赔笑道:

  “臣以为,这张画像应当更贴近现实一些。”

  乾隆皇帝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不少,淡淡道:

  “你是个汉人,竟然选了一张更加丑陋的画像?”

  “莫非你也觉得朱元璋天生丑陋不成?”

  纪昀一脸大义凛然:

  “陛下说的这是什么话?臣作为《四库全书》的总编撰,奉陛下旨意修订天下书册,自然是要做到尽善尽美,求真求实!”

  “朱元璋虽是汉人,但相貌丑陋乃是人所共知,臣又怎么能罔顾事实,为朱元璋洗白开脱呢?”

  “这是臣作为文人的风骨,更是臣对大清和陛下的忠诚!”

  乾隆皇帝的嘴角终于露出笑意,朝着纪昀缓缓点头。

  “好,你算是个难得忠心的,朕让你来当这个《四库全书》的总编撰,的确是没有看错你。”

  “继续努力,朕哪天心情好了,给你弄进汉八旗里,给朕和大清世世代代当奴才!”

  纪昀受宠若惊,露出了感激涕零的表情,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臣谢陛下恩典,虽世世代代粉身碎骨,不足为报也!”

  乾隆挥了挥手,道:

  “下去吧。”

  纪昀兴奋地带着那张极为丑陋的朱元璋画像离开了。

  和珅看着纪昀的背影,沉默片刻之后轻声开口:

  “陛下,此人数典忘祖,背弃同胞,不足为信!”

  乾隆皇帝哼了一声,嘴角却越发翘起。

  “怎么,你还指望《四库全书》的总编撰是一个正直有风骨的汉人?”

  “若他不是这样的人,朕还不用他了呢!”

  “哦,对了。朕听说你最近好像在让人弹劾他?”

  和珅忙道:

  “奴才就是看着他那谄媚的嘴脸心烦,想要教训一下他。”

  乾隆摇了摇头,淡淡道:

  “你是朕的奴才,他连奴才都算不上,你和他计较什么?”

  “朕留着他有用,没了他,谁来帮朕继续编撰《四库全书》?”

  “将来啊,朕少不得还要给他一个什么文忠文达之类的谥号呢,你就别打他的心思了。”

  和珅欲言又止,过了好一会才咬牙道:

  “陛下,若是朝中都是这般阿谀谄媚之徒,实在是影响大清风气啊!”

  乾隆表情突然变得冷厉,双目眯起,盯着和珅。

  “你还有脸说他?这些年你贪了多少,自己心里没数吗?”

  “你那宅子里多少珍藏,多少金银,难道还要朕派人去给你查抄一下,全部登记在册?”

  和珅额头冷汗滚滚,噗通一声直接跪了下来,连连磕头。

  “奴才知罪,还请陛下饶命!”

  乾隆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和珅。

  直到和珅额头都磕出血来了,才冷声道:

  “滚出去!”

  和珅不敢再说,只能仓皇离开。

  【除去文字狱之外,乾隆皇帝为了彻底断绝华夏文明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抗精神,还采用了另外一招,那就是《四库全书》的编撰。】

  【这是一套史无前例,超越了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的超级图书,它本该是华夏文明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和辉煌,但乾隆皇帝的险恶用心却摧毁了这一切。】

  【《四库全书》之中,所有宣扬华夏文明,可能会对大清奴役境内汉人造成威胁的书籍全部被列为禁书,在全国范围内查抄烧毁。】

  【在长达数十年的编撰过程之中,无数记载着华夏先贤历史事迹的珍贵书籍被摧毁,彻底从华夏历史上消失。】

  【其中,又以明朝相关的书籍,受到的牵连最为严重。】

  【大清之前的明朝历代皇帝,自朱元璋以下,一律被安上了各种各样奇怪的毛病,并大加渲染,务求给人“大明全是奇葩昏君”的印象。】

  【根据不完整的统计,至少有上千万册相关书籍、史料、诗词,在《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中被彻底销毁。】

  【通过文字狱和《四库全书》的编撰,乾隆皇帝达到了他的目标,从精神和文化两方面实现了对治下亿万汉人百姓的控制。】

  【同时,乾隆、嘉庆以及之后的历代清朝皇帝、皇族后裔,对参与了《四库全书》编撰的诸多汉人大加赞赏表彰,希望能借此洗脑一代代的汉人,让这些对华夏文明刨根掘底的叛徒们成为后世汉人的偶像。】

  【《四库全书》总编撰纪昀,极其罕见地以汉人之身得授正一品大臣,谥号“文达”。其余参与编撰的汉人官员、学者,同样极尽封赏。】

  【这是乾隆皇帝在巩固皇权和满蒙八旗统治上的重大胜利,但他对汉人和华夏文明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也彻底断送了大清未来发展的所有可能性。】

  【自乾隆朝之后,大清内部的文化、科技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间完全陷入了停滞乃至倒退。】

  【从这个角度而言,乾隆皇帝固然缔造了大清全盛时期被誉为“华夏最美版图”的超级王朝,却也亲手埋下了大清衰落乃至灭亡的祸根。】

  【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乾隆皇帝亲手做下的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影响着大清,一步步将大清推向衰落,最终灭亡。】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欠债后人偿还,世间道理,便是如此简单。】

  【当这位皇帝意气风发地巩固着统治的时候,他又怎么可能知道,他的子孙后代们将会在统治这个帝国的时候,承受到多少载入史册,史无前例的耻辱?】

  【这也是本系列视频将乾隆皇帝列入败家子系列的最重要原因。】

  看到这里,金幕之前绝大部分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露出了笑容。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朕很喜欢这句话!”

  扶苏闻言点头,脸上浮现出期待的表情。

  “也不知道这个满清会不会在接下来的盘点视频里爆发一次‘安史之乱’级别的叛乱。”

  “若是那样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秦始皇哑然失笑,对着扶苏问道:

  “你不是一直以来都觉得,黔首百姓才是战乱之中最为受苦的人吗?”

  “朕现在都还记得你看到安史之乱时那种痛心的表情呢。”

  扶苏表情一正,严肃地对着秦始皇开口:

  “若是其他华夏朝代遭难,儿臣自然于心不忍。”

  “但这满清遭难……哼,儿臣认为,不过是报应到了!”

第369章 康熙的心声,仁者无敌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看着金幕,表情沉凝。

  “这个乾隆皇帝,只得到了治国之道的皮毛,并未得到精髓啊。”

  杨勇抿了抿嘴唇,道:

  “儿臣觉得,其父亲雍正或许是更好一些的皇帝。”

  隋文帝点了点头,淡然道:

  “雍正的诸多政策,在视频之中只是一笔带过,在没有得知大清实情的情况下,朕也不好判断是对是对。”

  “但雍正皇帝的各项政策,出发点大多是为了解决国家的弊病。”

  “这乾隆皇帝嘛,征服准噶尔尚且可以说是贯彻满蒙一体国策,但四次对缅甸战争就完全只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好大喜功了。”

  “这样的皇帝,通常都有着极其强烈的掌控欲,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是如此。”

  “用文字狱这种方式来迫害和禁锢百姓,是这种喜欢一意孤行的偏激性格会做出来的事。”

  “勇儿,你要引以为戒。”

  杨勇正色道:

  “父皇放心吧,儿臣绝对不可能像这个乾隆一般,儿臣可是汉人的皇帝!”

  隋文帝露出了笑容,欣慰点头:

  “对,我们啊,绝对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大清世界,乾清宫大殿之中,气氛又变得微妙起来。

  弘历已经离开,故而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太子胤禛的身上。

  胤禛脸色阵青阵白,无可奈何地朝着康熙皇帝跪下。

  “父皇,是儿臣教导无方,让弘历变成了这种性格。”

  康熙皱起眉头,表情很不好看。

  作为一个偏向仁慈的皇帝,再加上隔代亲的加成,康熙对弘历自然是颇为偏爱的。

首节 上一节 67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