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34节

  根据刘荣的记忆,按照原本的历史时间线,大概十几年后,飞将军李广也会遭遇意见类似的事。

  可李广最终的选择,却是公报私仇——特意动用自己的人脉,将那小人物调到了自己麾下,然后一言不合就把人给砍了。

  只能说,刘荣对李广的负面影响,并非是某一件事所导致;

  而是一桩桩、一件件,甚至是一个又一个为刘荣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点,让刘荣很难对这个名垂青史的悲情人物,生出哪怕丁点正面印象。

  反观韩安国,单就是这无伤大雅的‘死灰复燃’一事,便让本就对韩安国期望颇高的刘荣,更笃定了自己看人眼光不差。

  如是想著,刘荣便低下头,继续看起那卷由韩安国奉上的奏疏。

  这篇奏疏,是刘荣这些年来,看过的最‘鹰派’的奏疏。

  全文堪堪千余字,却是出现了足足十多处‘汉匈仇怨已久,非一战所不能解’‘匈奴欺汉者甚,不战不足以血国耻’之类的描述。

  最妙的是,在呈上这封奏疏时,韩安国还明确表示:陛下看看这封奏疏行不行,需不需要更改;

  若是不需要,那臣就按照这个版本,在朝议之上再次上奏了……

  “田叔那边,近来如何?”

  见刘荣一边查阅著韩安国的奏疏,一边又问起内史田叔,周仁自也当即心下了然;

  稍沉吟片刻组织一番语言,便开口答道:“自内史改为大农,陛下又透露出拆解内史权责的意图,田叔便更忙碌了些。”

  “过去这些年,田叔在内史任上,本就有些心力憔悴——倒不是应付不了内史事务,而是田叔,实在太过老迈了些;”

  “此番内史改制,田叔肩上的担子,可就又更重了三分。”

  “长此以往,臣担心田叔,未必就不会暴死于任上……”

  周仁说话的功夫,刘荣也是再次看完手中疏奏;

  待周仁话音落下,刘荣几乎是同一时间将奏疏放回面前预案,略有些感慨的发出一声短叹。

  “是啊~”

  “田叔,毕竟是太祖高皇帝时的人物,故赵王、宣平侯张敖的门客。”

  “——能活到如今,本就是上苍赐福;”

  “若是将这么一位老臣、老者,给活活累死在任上,那朕百年之后到了地底下,可就没法给历代先皇交代了……”

  ···

  “既然韩安国品性没有不妥之处,资历、才智也足以胜任,那便劳卿亲自走一趟吧。”

  “明日朝议,让田叔上奏请辞。”

  “让田叔卸任荣养,以韩安国继为大农。”

  闻言,周仁自是拱手领命,同时暗下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正如刘荣所言:田叔,是开国时期的人物,已经很老很老了;

  老到牙都没剩几颗,只能吃肉羹之类的软烂之物充饥。

  真要让这么个老棺材瓤子累死任上,刘荣虽然不至于沦落到‘无眼面对历代先皇’的地步,但面上也终究有些不大好看。

  ——咋,汉家没人了?

  ——一个开国时期的人物,你愣是用到汉家第七代皇帝在位不说,还把人给活生生累死了?

  丸啦!

  汉家没救啦!

  后继无人啦!

  其实早在当年,内史晁错在吴楚作乱后,被先孝景皇帝朝服腰斩于东市时,新任内史的人选,就已经让朝堂内外为之头疼了。

  最终选择老臣田叔,也不过是孝景皇帝的权宜之计:在找到真正合适的内史之前,让这位老同志帮著撑几年。

  现如今,老同志也有些撑不下去了,与其再像当年那般,再找个老同志撑著,还不如一劳永逸;

  一次性解决内史的人选问题,为汉家选出一个能用十来年,且有机会更进一步,朝著御史大夫,乃至丞相发起冲击的能臣。

  梁内史韩安国,便是刘荣选定的新任内史。

  准确的说,是新任大农。

  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对内史的拆解,但刘荣新下却已经打定主意:将内史三分,各掌军、政、财。

  在过去,内史基本就是权责范围限定在关中范围内的丞相,凡是关中的事,就没有他内史属衙管不了的;

  这使得内史和丞相的职权出现大规模重迭的同时,又过度加重了内史的权柄。

  ——只要是在关中,内史就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包、无所不管!

  军、政且先不提——连财税都管!

  刘荣只想说:汉家有少府这么一个怪物,已经足够了;

  再多出一个名为‘内史’的怪物,尤其还是不属于皇帝私有的怪物,那就有些破坏汉天子的睡眠质量了。

  三分内史之权,各掌军、政、财,其中‘政’的部分,便是如今从内史更名而来的大农。

  在刘荣的设想中,大农比之过去的内史,将不再具备‘无所不管’的冗杂权柄,权力范围却又不再被局限于关中。

  日后的大农,将专门负责农事,而且是包括关中在内的整个汉室天下的农事。

  什么冬小麦的推广啊,粮食价格的监测、调控之类,都将在大农的职权范围之内。

  这样一个岗位,无疑很考验履任者的实践能力,也更能试出一个官员,究竟是夸夸其谈的键政家,还是有真材实料的实干家。

  至于军、财两部分,则相对简单些。

  ——原属于内史的兵权,即隶属于内史的中尉,将直接从原内史的权力框架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属衙,并且直接对天子负责。

  而内史原本的财权,即税收等事宜,则需要刘荣新设一个类似税务局之类的属衙,去专门负责。

  大致设想,刘荣也已经成竹在胸。

  “近些时日,朝堂内外于北墙战事,可还有其他异论?”

  内史的事大致搞定,刘荣便自然而然的关心起北墙战事。

  准确的说,是朝堂关于北墙战事的反应。

  战况的整体进程,和刘荣早先的预料相差不大。

  ——匈奴大军压境,程不识驻守朝那塞,除了一开始有些吃力,之后便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毕竟朝那塞,之所以被称为‘塞’,正是由于其地形、地势,可以起到扼守北地郡西北门户的战略作用。

  而一个被称之为‘塞’,可以扼守一郡门户的战略要地,显然符合关塞易守难攻的特点。

  最关键的是:作为边塞,朝那塞外围,根本无法铺开太多军队。

  就好比此番,匈奴右贤王伊稚斜率七万大军而来,却只能派出近万部队攻打朝那塞,其余六万余兵力,都只能做轮换只用。

  这一万上去打,打累了再换一万人,再打累了再换——总而言之,匈奴人在朝那塞外投入的进攻兵力,始终都维持在万人上下。

  再多,就要被地形拥挤活动空间,从而影响战斗力了。

  抵御一万人以内的敌人,尤其还是不善攻城的匈奴骑兵;

  本就手握近万兵力,又有郦寄派去的一万援军——若程不识还无法守住朝那塞,也就妄为如今汉家数一数二的名将了。

  而今,时间也来到冬十一月,凛冬腊月将至;

  即便相较于草原其他地区相对温暖,幕南也终究不在迟到。

  根据刘荣的估算,若依旧久功朝那塞而不能下,最晚冬十一月二十,匈奴人便要退兵回幕南。

  换而言之: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便是匈奴人强攻不下,悻悻而去。

  等到来年开春,自然是匈奴使团叩关请见,然后拿此战大肆敲诈汉家。

  刘荣甚至都能猜到彼时,匈奴使团敲诈汉家的说辞。

  左右不过‘我们放牧放的好好地,程不识非得来打我们,结果被我们打回朝那塞,缩头乌龟似的不敢出来’之类。

  而眼下,朝堂内外对战事进程的反应,却是刘荣格外关注的。

  “禀陛下。”

  “自朝那塞传回‘敌我皆有伤亡,然朝那塞并无失守之虞’的战报之后,朝堂内外对战事的担忧,便已是打消了大半。”

  “丞相刘舍、御史大夫岑迈等,更是已经开始准备开春之时,应对匈奴使团时的对策。”

  “即便还有些人担心朝那塞失守,以至于太宗皇帝十四年的故事重演,但恐慌情绪也已不再扩散。”

  “尤其是朝中重臣,自陛下明确表达态度之后,更是再也不曾有过对战事的悲观预测。”

  从周仁口中,得到朝堂不再因边墙战事而感到恐慌,刘荣也终是暗下长松了口气。

  战争,最忌讳的便是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拼死厮杀,后方中央却乱了阵脚,甚至被吓尿裤子。

  尤其如今汉家,正处于对匈奴的战略转变阶段,汉家日后对匈奴人,必定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战略措施。

  在这样的档口,刘荣需要长安朝堂出现更多的鹰派,或者说是激进派。

  如果能像后世那样,出现激进派觉得该打,保守派觉得激进派太保守的场景,那自然是更好不过。

  “继续监视千石及以上官员,尤其是有关北墙战事,以及程不识、郦寄二人的言论,都务必呈上。”

  “另外,将那些怯敌、畏敌,依旧认为我汉家应该继续和匈奴人和亲,而不是兴起兵戈的官员、勋贵录民于册,备朕不时之用。”

  对于和亲,刘荣的态度很明确:不可能和亲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和亲;

  只能是打打匈奴人,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这个样子。

  刘荣承认在过去,和亲是汉家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对于那些认为和亲并非坏事,决战时机依旧未到的声音,刘荣也能勉强理解。

  毕竟刘荣也不是什么独断专横的暴君,从来都不搞一言堂那一套——只要是有道理、有依据的言论,刘荣都能保持相当程度的包容。

  但能包容不同意见,并不意味著刘荣,就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好人。

  ——朕没表达意见时,你说和亲更好,朕不挑你的理;

  可朕都明确表示汉家变天了,再也不可能和亲了,你还揪著和亲二字不放?

  你是何居心?

  都不用去查——不是膝盖早就软透的怂包,就是暗下给刘荣使坏下绊子的逆贼!

  记住这些人,并在日后伺机加以惩治——至少留个心眼,别被这些人带到沟里去,刘荣做起来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别忘了;

  刘荣,也姓刘。

  刘邦的刘。

  刘恒的刘。

  刘启的刘……

  “替朕走一趟长乐,将韩安国任大农一事,禀奏太皇太后知晓。”

  “韩安国,也算皇祖母半个故人了。”

首节 上一节 334/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