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798节

  他上前一步,依照唐代的故事,对着燕达拱手一拜,然后才郑重的从燕达手中,接过了兵符、印信,将之一一郑重的放入带来的玉匣中,这才面朝宣德门躬身三拜。

  随着李清臣完成了对兵符的回收。

  献俘礼,随之开始。

  狄咏的兵马,依次向前,列队来到搭建好的献俘台前,将带回来的战利品:交趾大将、大臣的首级、印信、甲胄、依仗等纷纷丢向了献俘台。

  狄咏更是第一个,高举着已经在广西各地宣首示众,已经风干的李常杰的头颅,丢向了献俘台。

  而在这个时候,礼部的官员们,引领着来朝谢罪的交趾王弟崇贤候李太德来到了城楼上。

  当他亦步亦趋,持芴来到了赵煦身前十余步的地方,就被御龙直拦了下来,不能再前进了。

  李太德当即就跪下来,叩首拜道:“罪臣奉兄静海军节度使、交趾国王干德之命,拜谒陛下,恭祝陛下圣躬万福。”

  说着,他就深深俯首。

  赵煦居高临下,看向李太德。

  这是赵煦第一次,见到那位来朝的交趾王弟。

  不过,刑恕早早的就代表赵煦,与这位交趾王弟接触过了。

  同时,章惇、高遵惠、吕嘉问等,也都通过奏疏,和赵煦报告了交趾国中的情况。

  所以,赵煦对这位交趾王弟的兴趣不是一般大。

  “卿免礼!”赵煦微笑着。

  李太德微微颤颤,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罪臣不敢。”

  “朕赦卿无罪!”

  他这才起身,眼眶发红,泪珠打转,哽咽着道:“陛下厚德,于罪臣恩同再造……”说着就放声大哭,掩面而泣。

  赵煦嘴唇微微一抿,心中对此人的演技打了个差评。

  太浮夸了!

  不过……

  赵煦眯起眼睛来,想起了这位交趾王弟的背景和资料,也想起了刑恕对他的评价。

  知道,这个家伙恐怕是故意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根据多方报告,这位崇贤候,作为如今的交趾国王李乾德(宋人称:李干德)的弟弟,这么些年来,可一直是生活在重压和监视下的。

  因为,如今的交趾国王,不仅仅没有继承人。

  连女儿都没有!

  而李乾德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三十岁的国君,没有子嗣,就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一旦其发生意外,王位毋庸置疑就会落到现在在赵煦面前的李太德身上。

  或者说李太德的子孙身上。

  交趾,号称小中华,论对中原的关心,不比辽国差。

  当年,熙宁战争,李常杰传檄大宋州郡,打的旗号就是来拯救被‘王安石邪法祸害’的百姓的。

  错非交趾人军纪败坏,到处烧杀抢掠,甚至干出了屠城的事情,尽丧民心。

  搞不好,郭逵南征的时候,要遇到麻烦。

  这说明人家对大宋这边的情况,心知肚明。

  那么问题来了,李乾德能不知道,大宋仁、英相传,结果闹出了濮议的事情?

  他会希望看到,自己死后,也出现类似濮议这样的事情?

  答案显然不会。

  那么,没有儿子的李乾德,会怎么对自己唯一弟弟李太德?

  赵煦对此,无比清楚——不把李太德往死里整,将他整死,就已经算是李乾德很有兄弟手足之情了。

  所以,李太德在交趾国内的处境,可想而知

  最妙的是——根据各方情报,李太德现在就有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

  问题来了。

  李乾德在看到自己弟弟那个在襁褓里的儿子后。

  他会有什么想法?

  赵煦对此非常清楚!

  最好死在外面,别回来了!

  你的儿子,朕就勉为其难收养了。

  放心,朕会好好教育他的,也会让他当一个明君的。

  至于你?

  青史之上,不会有你的名字!

  于是,赵煦笑的无比灿烂。

  还有比李太德更好的傀儡人选吗?

  于是,赵煦看向冯景,道:“冯景,且将李爱卿扶起来。”

  作为交趾的宗主国,赵煦对自己的宗藩是亲善的,也是和蔼可亲的,更是无比关心的。

  同时,他对怎么扶持傀儡,渗透、控制,也略有心得。

  谁叫,他在现代留学的时候,见过那个将傀儡控制、渗透、遥控发挥到极致的阿米利卡的种种骚操作呢?

  虽然说,如今的条件,阿米利卡的好多操作都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但,孔子都说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作为孔子他老人家的在世传人,儒家的大掌教。

  赵煦难免有些技痒。

  正好,其实现在的大宋控制的安南、广西地区,与交趾人现在控制的地盘,在经济上可以高度互补。

  同时,交趾人还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为大宋做很多事情。

  所以呢,赵煦几乎是顷刻间,就将过去那点小小的不愉快,抛之脑后。

  政治的世界,没有恩怨,只有利益!

第569章 寿宴(1)

  丝竹管乐之声在耳畔悠扬的响着。

  赵煦缓缓睁开眼睛,看向了坐在自己身前的身影。

  “母后!”他从床榻上醒来。

  睡前的记忆,在脑海中浮现。

  献俘礼、太庙、祭祀……

  于是,赵煦自嘲的在心中道:“朕的身体在生理上,还是太小了啊。”

  没办法,他虽然一直有在努力锻炼,注意营养均衡。

  可是,他终究还是太小了。

  身体实在难以支持长时间的高强度政事活动。

  所以,勉强在太庙主持完了祭祀后,登上回宫的撵车,就实在撑不住,在撵车上睡着了。

  他隐约记得,一路上是向太后抱着他回宫的。

  向太后伸手握住赵煦的小手,微笑着道:“六哥醒来了?”

  “嗯!”赵煦点点头,问道:“儿臣睡了多久了?”

  “不久,也就一个多时辰。”向太后微笑着问道:“六哥可要用些膳食?”

  “嗯!”赵煦点头。

  于是,一直在向太后身后小心翼翼的侍奉着的文熏娘便盈盈一福后,从殿中取来一盅早就已经熬好了的肉粥,向太后接过来,拿起一个瓷勺,先吹了吹肉粥,然后尝了尝味道,才对赵煦道:“六哥,且尝尝母后煮的肉粥味道。”

  赵煦当即乖巧的张开嘴巴,任由向太后,一勺一勺的喂着他。

  很快,一小盅肉粥就吃的干干净净,他拍拍肚子,对向太后开心的道:“母后煮的肉粥,最是好吃,不像冯景那厮,总是差些味道,叫儿臣吃不爽利!”

  向太后取出一块手帕,给赵煦擦了擦嘴角的粥痕,笑着道:“母后的肉粥,哪比得上御厨的大厨们?”

  赵煦答道:“御厨们只是手艺精湛而已,空有其术罢了,怎及母后亲手为儿调羹熬煮的吃食?”

  向太后顿时就被感动了。

  这个孩子,每每总是能说出这样的,让她深感满足、幸福的话。

  所以,尽管她其实不太喜欢与人争执,更讨厌勾心斗角。

  但为了这个孩子,她坚持了下来。

  不止风雨无阻的参与听政,哪怕有时候身体不舒服,也会出现在庆寿宫。

  更是会看几乎所有的重要人事任命、升迁。

  只能说,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赵煦微微低头,问道:“母后,庆寿宫的寿宴怎么样了?”

  向太后笑起来:“现在,姑后正在受群臣之表呢!”

  赵煦哦了一声。

  大宋制度,帝后圣节,群臣都要写御制诗来称贺。

  太皇太后又是個爱面子,喜排场的主。

  去年,因为赵煦的父皇驾崩,所以没有收到御制诗。

  今年,终于有机会了,可不得好好看看?鉴赏一二?

  向太后却接着说道:“吾方听说,集英殿说书苏辙,写了一封颇为应景的御制诗,博得了满堂彩呢!”

  “苏辙诗赋,自是不俗!”赵煦点头颔首。

  到底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章诗词,自不弱人,事实上,要不是苏轼的光芒太耀眼。

  苏辙的文章,单拿出来,也可以秒杀掉无数人。

  旁的不提,单单是苏辙年轻的时候,写给韩琦的那一封拜帖,就堪称中古年轻人拜谒贵人的范文。

首节 上一节 798/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