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484节

  “此外,广源州等地,虎豹出没,还有着山蛮!”

  “尔等也不想,被虎豹吃了,被蛮人抓走吧?”

  “所以,想去广源等地的,从今天开始,都得跟着俺操练起来了!”

  他说着就拍了拍手。

  禁军士兵们,将一张张弓弩,一柄柄长枪,抬了出来。

  “愿意去广源州的,现在可以报名了。”

  “签下自愿前去广源的契书,然后再签下自愿借钱二十贯,购置弓弩兵刃的契书。”

  这将官说着,就贪婪的看向在场的数百名壮丁。

  这些人,在他眼中,每一个都是行走的军功。

  因为,朝廷那边已经给了他旨意。

  押送这些人,顺利抵达归化州,存活率保持在九成以上,就给转官一级。

  他现在是从九品的三班借职,转官一级就是三班奉职了。

  这样的赏格,基本就相当于,一次纲马的成功押送。

  押送纲马,是军中出了名的好差事。

  因为只要成功完成任务,将马匹押送到目的地,就给转官一级。

  但他的这个差事,比押纲马轻松多了。

  毕竟,人比马聪明,只要不苛待、虐待,生病了及时给药,一般都能活下来。

  而他超额完成了任务,押送的四百五十人,没有死一个,全部安全抵达归化州。

  所以,他还能额外减磨勘两年。

  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朝廷的旨意里,还给了他和他的部下任务。

  给他的部下的任务是——每训练好三个青壮——让他们掌握好基本的射手和基本的行伍阵列,通过经略安抚使司的考核的,就视同斩首一级。

  而给他的任务,则是阶梯式的赏格。

  他押送的这四百五十人,有一半顺利完成了训练,通过考核,就再转官一级。

  这就是可以从三班奉职迁为右班殿直了。

  这可是正九品的武臣职差!

  此后,每多五十人合格,就可以减磨勘一年。

  若是四百五十人,全部愿意去广源州,且全部训练合格,那么,加上之前减的两年磨勘。

  他这一趟下来,他可以直升左班殿直还有余。

  相当于几个月,就完成了三级跳。

  基本上,等于在战场上立下了斩将夺旗的大功!

  要是磨勘的话,没有十年,想也不想要!

  更紧要的是——这些人,日后在战场上,若立了功劳,他也可以分润,基本上斩首或者俘虏十人,就算他斩获一人了。

  自然,这将官对这个事情无比上心!

  没有大宋将官,可以拒绝这样的好事——这可是升官发财啊!

  注:归化州、顺安州的侬家人,以稻米和鱼类为主食。

  注2:两宋押送纲马,一直是军队里最火热的差事,没有关系背景的人,根本抢不到!

  因为,只要顺利完成纲马任务,就转官一级。

  这是因为过去押送纲马,死亡率很高,所以就改变了政策,给押送的军官和军人,定下指标,完成的就升官,所以军官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纲马死亡率大大降低。

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

  402.

  2023-11-08

  南方的广西,热闹无比的时候。

  大内也热闹了起来,庆寿宫里来了客人。

  还是稀客!

  “老身见过官家!”

  一位年纪和太皇太后差不多的妃嫔,在赵煦面前,盈盈一福。

  赵煦赶紧站起来,说道:“淑妃娘娘乃朕长辈,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这位,自然就是那位仁庙的爱妃,与太皇太后从小就在宫中长大的周淑妃了。

  在宗法上,算是赵煦的曾祖母了。

  当然,她并不是仁庙的皇后,只是任命的妃嫔而已。

  而且在仁庙在世时,只被封为婉容。

  她现在的淑妃头衔,是元丰五年,魏国大长公主嫁与郭献卿时,由赵煦的父皇,推恩加封的。

  周淑妃再拜,就笑着道:“老身早听太皇太后,说起官家,太皇太后言,官家精俊聪慧,颇具祖宗法度,如今看来,太皇太后所言确实不假啊!”

  “娘娘夸赞,朕愧不敢当,皆是太母、母后保佑拥护,日夜教导之功!”赵煦说道:“朕还年少,尚需太母、母后多多辅弼,保佑拥护、教导呢。”

  周淑妃听着,心下一黯。

  已经知道,这个小官家很不好对付。

  难怪,这朝野上下见过他的人,都不敢小觑他。

  还好,这个小官家纯孝仁圣,对亲戚们一向很好。

  这样想着,周淑妃就道:“老身今日冒昧来见官家,是代老身那个不孝的女儿和女婿,来给官家谢恩的。”

  “驸马郭献卿,本属无德之人,幸先帝不弃,蒙恩点为驸马。又幸官家大德,推恩入太学,以鸿儒教化!”

  “驸马对公主说,官家再造之恩,点化之德,终身难忘。”

  “此生此世,都不敢忘记官家教诲,一定在太学洗心革面,认真读书,不负官家,不负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赵煦听完就笑了起来。

  看看人家,多会说话?

  不愧是大宋宫廷的长青树!

  赵煦记得,在现代的史书记载中,这位娘娘后来活到了九十多岁。

  在这古代,简直是奇迹。

  而在赵煦的记忆里,这位娘娘的性子素来平和,生活俭朴,很少出门。

  整个绍圣、元符时代,她都没有摆过任何仁庙妃嫔的架子。

  于是,赵煦道:“娘娘言重了,驸马是魏国大长公主之夫,也是皇考亲自选的驸马,不看僧面看佛面,朕自然会照顾的。”

  嗯,他识趣就照顾一下。

  不识趣?

  大不了强行下诏,让魏国大长公主与之和离。

  反正,现在的理学还在萌芽,民间和离的情况很常见。

  王安石甚至亲自主持了自己的儿媳和离的事情,甚至还主持了其改嫁的典礼,将之当成女儿一样,风光大嫁!

  也就是皇家,出于种种考虑,才强行打压公主们的婚姻,剥夺公主和离的权力。

  但皇帝是可以任性的。

  四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驸马还不好找吗?

  想和皇帝结亲的勋贵,可以绕大内一圈。

  旁的不说,苗家、燕家还有刘家,就都是很好的联姻对象。

  也正好,可以用这几家新兴武将家族,来给人做榜样。

  可惜啊。

  赵煦的姐妹不多,就三个妹妹,都很小。

  按照现代的医学知识,她们最好等十八岁以后,再安排婚配。

  这样,就起码得等十多年。

  周淑妃笑着道:“所以,老身常常和太皇太后说啊,官家聪俊仁孝,将来定可治平天下,振兴祖宗社稷,将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等着享福就可以了。”

  于是,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

  周淑妃在庆寿宫中,没有久留,只待了一刻多钟,就拜谢而去。

  她出了庆寿宫,回到自己的宫阁。

  她的女儿魏国大长公主,立刻迎出来:“母妃,怎样了?”

  周淑妃道:“官家还是肯给老身几分薄面的。”

  她回忆着御前的事情:“只要驸马在太学认真悔过,认真读书,官家大抵就不会再计较了。”

  魏国大长公主听完,顿时开心起来,说道:“多谢母妃!”

  周淑妃叹息一声,坐下来,道:“汝啊,以后可得多管管驸马,别什么事情都让驸马做主!”

  “他这个人,有些事情真的不适合做。”

  “母妃的提醒,儿臣会记住的。”魏国大长公主点头。

  “正好,此番驸马去太学,有了太学鸿儒的教导,想必定会有所改观。”

  最起码,在太学的封闭环境下,他再也不能出去和别人鬼混。

  “嗯。”周淑妃点点头。

  她也看到了这一点,知道那位小官家是留了体面的。

  不然训斥一顿,就将之赶出庆寿宫。

  第二天,御史台的乌鸦们肯定会群情激愤,踩着驸马的脸,来给自己邀买一个不畏权贵的名声。

  如此一来,驸马颜面尽丢,甚至贬官、勒停、编管某地。

  更可能牵连她的外孙。

首节 上一节 484/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