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
苏良又不由得想起他思索许久的考成法。
“立限考事,以事责人,破格擢升,以举贤才。”
此法可大动吏治,更改当下官员的磨勘考课制度。
但他很清楚。
当下的官家并不愿动朝堂吏治,他提此策,还缺少一个合适的契机。
苏良想了想,道:“确实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咱们唯有等到执行过程中再加以调整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
随即,众人在青苗法文书上分别签字,将原件呈递禁中,又抄录三份,命人送往了两府三司。
两府三司的相公们若有异议,可直接去面圣。
赵祯可接受他们的建议,也可置之不理。
新法策略,无须中书下诏,只需赵祯手诏,便可令新法司颁发。
这样免除了许多复杂环节,使得效率提高了许多,同时也加大了赵祯的皇权。
苏良之所以一直建议官家与天下百姓共治天下。
乃是因他知道赵祯若能皇权专制,所做之事,定将都是利国利民,此对全宋变法大有裨益。
……
三月初一。
经由赵祯手诏,变法司颁布了全宋变法后的第二条新法法令:青苗法。
全宋即时施行。
赵祯与群臣设定的是至少间隔一个月,才能颁发一种策略。
但由于去年京东路、河北路的百姓遭遇大范围水灾,很多百姓急需青苗钱买地种田。
故而,青苗法直接紧挨着抑田亩兼并法,全宋施行。
至于此法策带来的效果,至少到年尾之时才能看得出来。
……
三月初八,科举放榜日,唱名仪式结束后。
无数人围挤在金榜前。
此次科举,共有一百七十四人进士及第,一百六十人赐进士出身,还有二百九十人赐同进士出身。
不得不说,张尧佐虽然品性不行,但看人的眼光还是蛮准的。
考生冯京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皆是第一名,连中三元,喜提本届状元。
此外,范纯仁、王安石长兄王安仁也都在金榜之上。
与此同时,榜下捉婿正式上演。
许多富绅达贵带着家仆出动,只要上榜未婚者,也带走再说。
捉婿之事,也并不是富绅达贵一头热。
很多寒门子弟金榜题名后,也欲娶一个富家千金,改变家庭情况,只要后者长得不是特别丑,双方各取所需,极易成事。
甚至有些进士,今晚便有可能洞房花烛。
这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主要原因。
一朝登榜,名利双收。
入仕,乃是大宋所有男人奋斗的目标,其余事,皆是不务正业。
就在这时。
四名衣衫破旧的老者突然抓住了一个站在金榜前的年轻人。
其中一名老者高喊道:“此人在科举中作弊!此人在科举中作弊!”
这道带着浓重南方口音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不远处。
翰林学士赵概听到这道声音,迅速扭过脸来。
此次科举,他全程监察,根本不会出现任何徇私舞弊的情况。
“他作弊!他作弊!”又一名老者高声道,引得无数人都围观了过来。
这四名老者,两人抱腿,两人抱手臂,使得被困的年轻人根本无法挣脱。
年轻人只能愤怒地喊道:“快走开,我压根就不认识你们!”
这时,赵概带着数名禁军士兵走了过来。
“放开他!”
四名老者见有官员来了,才放开了那名年轻人。
年轻人连忙朝着赵概拱手。
赵概微微点头,他认识这名年轻人。
其名为许同,生在官宦家庭,早有才名,考中进士并无意外。
他看向许同。
许同一脸懵,道:“赵学士,我……我根本就不认识他们,考场之地,谁能作弊,这四个老头简直就是疯子!”
赵概看向四名衣衫破旧的老者,问道:“你们称他考试作弊?可有证据?”
“有。”一名老者道:“他叫做许同,他爹叫做许重山,本是楚州兴化县知县,现在刚履任海州知州。我们有他作弊的证据,但……但我们只能告知官家。”
赵概一愣,没想到这四个老头对许同了解的如此清楚。
“告知官家?老夫乃是当朝翰林学士,本届知贡举,难道伱们信不过?”
四个老头嘴巴一撇,几乎同时道:“信不过。”
“难道就不能去登闻鼓院告状?非要在金榜之下闹!”
“我们也信不过,我们要见官家!”
赵概见周围百姓越围越多,想了想道:“跟我来吧,我立即向官家禀报。”
赵概深知官家脾气。
科举取仕乃是朝廷最紧要之事,容不得半点瑕疵,官家若知此事,定然会令四人觐见。
214.第214章 景明,此策若成,你足以配享太庙!
214.
2023-12-15
禁中后苑。
赵祯参加过金榜唱名后,正在偏殿休息。
翰林学士、本届知贡举赵概突然来报,有四名老叟在金榜下闹事,声称有举子作弊,且要求面圣才会道出证据。
赵祯不由得迅速来到了前殿。
科举乃是朝廷大计,容不得有半分污点。
片刻后。
赵概带着上榜进士许同和四名老者,来到赵祯面前。
四名老者见到赵祯,瞬间老泪纵横,跪在地上便嚎啕大哭起来。
一边大哭,一边道着委屈。
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撕心裂肺。
赵祯并听不清楚,但见四位老者的状态,便知他们定然是经受了巨大的委屈。
四名老者哭了近半刻钟才慢慢停了下来。
一旁的赵概,急得直跺脚。
赵祯令内侍为他们拿来毛巾,先擦了擦脸,而后才问道:“你们到底有何事,可尽向朕道来。”
赵概在一旁补充道:“四位,可令一人向官家道之,先告知你们的身份,然后再言其他。”
当即。
一名瘦弱的老者抹了抹脸上的泪珠,道:“官家,我们……我们终于见到您了!”
“我们是楚州兴化县的村民,我们……我们……我们不是来揭露他作弊的,而是……而是要状告他的父亲许重山。”
“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才去闹金榜,谎称他科举舞弊!”
“我儿曾来京城告御状,但刚欲敲响登闻鼓,便被人抓走了,然后就再无音讯,可能已经……已经被谋害了!”
“官家,楚州兴化县知县所谓的大兴水利之功完全是假的。”
“他为图政绩,毁掉了我们周边四个村子足足二百多家的庐舍坟墓,这让我们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我们多次进京告状,都被拦了下来!”
“此外,他去年九月所抓的一名贩私盐的刘姓商人,乃是误判。刘员外是个好人,根本没有贩私盐,查获一千五百斤私盐完全是假的,是他为了缩短年资升官……”
一旁,翰林学士赵概听得触目惊心。
官员政绩造假,也时有发生。
但像这种为修水利而毁庐舍、掘坟墓者,特别是以栽赃贩私盐为借口的,简直是前所未有。
当下,大宋朝廷对盐业全面垄断,禁止任何个人炼制、售卖私盐。
炼私盐三斤以上者,死罪;携带官盐入禁地售卖者,十斤以上,死罪。
其中,地方官员若捕获私盐售卖者,可缩短年资升迁。
一次查获一千二百斤私盐,可提前一年升官;一次查获一万斤以上,当年便可升官。
朝廷这种做法本是为了维护盐税的收入,哪曾想有官员竟然敢如此钻空子。
这时。
一名小黄门将许重山的资料文书呈递到了赵祯面前。
赵祯仔细一看,发现许重山由楚州兴化县知县提前一年升迁为海州知州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兴修水利和捕获私盐售卖者。
当即,赵祯看向许同。
许同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官家,我……不知,我皆不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