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380节

黄百家捋捋胡须,有些犹豫应该怎么和朝廷讨价还价新设立的一大堆行政区。

不可否认,郑诛和越来越嚣张跋扈,甚至颇有自以为王的架势。但所有的好坏都是对比出来的。瞧瞧郑侯爷经营起的事业,和他本人的谦卑,朝廷多少也得追加些认证吧。

其他那些在各地的大军头难道就不跋扈,不自以为王了吗?

他们能给朝廷卖米吗?

米,何其珍贵。

江户城的米价在郑诛和大力打压之后,出现了很畸形的情况。米一直在售卖,然而由于和其他地方存在价差,故而往往价格降低的并不多。特别是朝廷也开始向二国都司摊派运米的任务后。

随着台湾、大吕宋与扶南的稻田开垦,二国都司的商人们注意到了一种情况。假如他们购买函馆造的快船,在各地之间只需数日往返时,千里籴米似乎并非一个愚蠢行为。

从暹罗国采购大米,然后再卖到广州福建的贸易路线已经被踩出来了,那如果更加扩大,从吕宋卖到福建浙江,从台湾卖到江浙山东,不也能赚得巨利。

这种有利可图的商业运米

路线正在逐渐开发。

这是二国都司在朝廷面前讨价还价的底气。

但也是一种危险。

......

宴会结束,日光城外到处都是扎帐篷居住的贵人,围绕着郑诛和一家的帐篷环出一圈又一圈,百鸟朝凤般聚集。

但是这一片帐篷的主人,郑诛和却不见了踪影。

外人无法察觉,但家里人却很快注意到这种情况。鹤姬好奇的去追问,但得到的答案是,郑诛和正在忙重要的事。

只有一个小姑娘用她的警觉,骑着马追逐到了城外的草场。

在这里,约八百骑的队伍正在迅速整备。即便是在秋季,士兵们也裹得相当厚实,避免寒夜的侵袭。每个人都带着长矛、短火枪与手枪,挂着胸板甲,用黑布缠绕着口鼻。

郑诛和与秦昭义巡查着每个士兵,务必确保他们不会在奔袭中出现纰漏。

马上,她就被发现了。

“义父,我..我能不能..”节姬试图和偶像讲讲道理。

但郑诛和马上将节姬拎起来,交给站在马场外的湖女:“这丫头你看好,我去去就回,顺利的话,明天早上就在白河关了。”

湖女微笑着抱住节姬,送别自己的丈夫。

日光城之行不仅仅是一场给德川家康的招魂葬,给关东武士办的入门礼,给二国都司新一步的机构调整进行的铺垫,它更是郑诛和迷惑磐城国那群和尚的欺诈面具。

秋风劲爽,寒夜肃杀,郑诛和给秦昭义一个信号,她马上发出了拐角,带着亲军骑兵打马狂奔。

从日光城向东北方向奔袭二十里,就是佛国众先前的本城大田原城。这个较为独立的地理单元还没有被明军征服,里面都是对佛国忠诚度颇高的平民百姓。

因此,郑诛和与骑兵绕过大田原城附近的村庄与河流,直扑向它背后的白河关。

白河关,是进入东北地方的险要要冲,其山川险峻,且仅有这一条路方便大军通行,因此德川幕府将自己的亲戚分封于此,布防诸侯作乱。

然而此时,白河关却已经竖起叛旗,各路义军武士正在合力绞杀和尚。

“臣御庭番二番头松平清照,恭迎大将军。”原白河藩的继承人,松平清照匍匐于路边,在天明时分迎接郑诛和的到来。

第六百六十二章 干爹的力量

自从松平清照领取了御庭番的任务,要在磐城国发动底层武士们加入造反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最大化的发动武士们站起来。

要知道,大量武士在杀人的同时,自身也是佛教徒。如果不是和尚抢了饭碗,他们肯定不至于与和尚开战。

目前能加入他这里的武士数量逐渐饱和,但如何夺回白河关呢?

思索之后,松平清照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计划,他作为已经被和尚发现的敌对者,主动提出去投奔和尚们。

听起来不可思议。

然而当亮崇大和尚得知,在磐城国给他捣蛋的松平清照希望谈判,用他手上的两三千武士,换得他祖传的白河藩时,亮崇大和尚竟然真的在两次通信后,允许松平清照暂时先去白河关据守。

亮崇的想法是,敌视自己的人愿意反正,肯定是为了他的祖传藩国。那就把藩国给他,以挽回磐城国武士的敌对之心。

他们总不能再投奔明军吧?

前面还有大田原城的和尚们帮忙看守,问题不大。

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对于军事指挥来说真是灾难性的愚蠢。

郑诛和轻轻松松的抵达白河关。

黑夜昏昏,白河关灯火通明。

这个狭窄到只允许五个人并肩而行的关口,已经改旗易帜。

东北武士们看着曾经碾压他们如踩虫子的郑诛和,纷纷匍匐于地:“大将军样!”

毕竟按照湖女提炼的那一套话术,郑诛和已经是有德者,要取代德川幕府的人。

郑诛和则夸赞松平清照:“你做的很好,能想出这个骗术,区区一个藩主委屈你了。就在御庭番里好好干吧。”

松平清照大喜的继续跪拜。

白河藩算什么,白河关又算什么,与郑诛和的肯定相比,十五万石的藩国毫无价值。

“臣愿世代为大将军前驱。”松平清照指天发誓,根本不在乎他是德川家康的子孙。

郑诛和点点头,然后给秦昭义发信号。

秦昭义自然迅速的出动,率领骑兵开始北上,沿着熟悉的道路清理那些和尚们。

此消息一夜间迸发,引起了关东与磐城国的巨大震动。

大田原城所在的那珂川地区,作为数个河流分割的多个小河谷盆地,本身就不是特别好攻取。特别是在这里的民众对佛国还有较高支持度的情况下。

因此,所有和尚都知道,郑诛和的军队已经出现在了日光城。但他们同时又自我麻痹,认为郑诛和就算进攻大田原

城,也会陷入佛教徒战争的汪洋大海,不可自拔。这里地形破碎,郑诛和肯定也没粮食长时间在这里作战。

可是郑诛和却在他们放松警惕的一刹那,突然神兵天降,一昼夜急行军出现在他们的背后,也是磐城国和尚们的背后,在那珂川盆地与中通平原之间的白河关上,竖起了明军旗帜。

这里可是佛国众南北两翼沟通交流的唯一路径。

想象一下,一个众所周知的大魔王带领军队追击你,当你准备和兄弟背靠背坚守的时候,那个大魔王却突然出现在你和兄弟之间,从背后向你喷出火热的鼻息。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就是和尚们现在的体验。

中心开花般的迅速突破,立刻大大挫败了和尚们的战斗意志。

没两天,大田原城所在的那珂川盆地便逐渐丧失斗志,李桂和巴彦哈愣一个指挥步兵轰炸攻城,一个指挥骑兵分割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分割解决破碎盆地的各个居民点。

五天后,大田原城的和尚主动开城投降。承认自己的失败。

而在磐城国,亮崇大和尚身边的武士也迅速脱离,如潮水般南下涌动着投向大将军的旗帜之下。

......

东北地方又一次赢来了郑诛和这位大魔王。

在仙台藩的北方,何麒正已经第三次发信警告伊达纲村,再拖延下去,他就率兵进入仙台平原。

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攻克了北上平原的北上、一关等各个壁垒,逐渐逼近仙台。

“又是当年的情况,又是一模一样的反应...又是一模一样的摧枯拉朽...”

伊达纲村的大脑被震撼到了。

上次明军长驱直入仙台藩,是直接在海边的盐釜港重兵集团登陆,然后南征北战四处吊打各路诸侯,连南陆奥二十万联军都被打的稀碎,幕府直属的旗本军团死的不成建制,只能拉米泽藩的上杉家臣团去凑数。

那次伊达家好歹是明军的同盟,虽然吃了亏,但至少家族与藩国保住了。

如今,伊达家死不愿意版籍奉还,怎么办?

那可是版籍奉还,直接将伊达家拆分,变成一个个行政州县。伊达纲村自己,霎时间从数千计的家臣们的主君,变成江户城里闲居的废物。

“高姬,我的高姬呢?”

此时此刻,伊达纲村突然想起来,他还有个被鹰司信子领养的,十岁的女儿高姬。

高姬在去年回到了仙台藩里暂住。倒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因为她在江户城遭到的舆论攻击有些多,许多人都还在复述指责高姬被鹰司信子领养后,却口误揭穿了鹰司信子怀孕真相的事。这本是前年发生的破事,当时郑诛和还多次宽慰高姬,不要因为些口误就有心理压力。

明明都已经是两年以前的事情了,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却被那些无聊的人硬生生的把这件被人闭口不提的宫廷旧事给挖了出来,再次曝露在阳光下暴晒。令市民们嘴长舌短的咀嚼着被啃过很多次的残羹剩饭取乐。

再加上鹰司信子已经生了亲儿子,高姬感觉自己在江户城里日渐尴尬,就申请回家省亲,躲在仙台城避风头。

郑诛和知道这回事,但他也不能下死命令清理舆论。毕竟他说的越多,民众感兴趣的就越多,等于起反面作用。只能等时光流逝,小报纸嚼无可嚼的时候再回来。

有时候,不讨论就是一种保护。

“高姬,高姬,有没有办法,能和大将军联络上?”伊达纲村仓皇的追入高姬的闺房。

而在仙台闲散了数个月的高姬,对于亲生父亲的上门求助不为所动。她圆润的眼睛盯着半头白发的伊达纲村,很无聊的反问:“难道父亲以为,版籍奉还之事还有可以反复的机会吗?你看关东的忍藩、佐仓藩,多少大名都接受了改易的现实。”

高姬就是想告诉伊达纲村,他打不过郑诛和的,别瞎想了。

投降吧。

然而伊达纲村被十岁的女儿奚落,突然又震怒起来:“不,我绝不。我从九岁接手仙台藩藩主,从小与那些贪婪的叔叔们斗争,我不信还会输在这里。”

如此说着,伊达纲村试图下令,剥夺领地内总数约为六千人的中国人的家产,让他们赶紧滚出仙台藩。

然而伊达高姬却急忙派出侍女去诫告执行者,命令他们不许执行,否则干爹郑诛和来了就要杀人。

伊达纲村又下令,进攻海边的盐釜县,夺取这个盐产地。

伊达高姬又派遣侍女告诫负责人,不需执行,否则干爹郑诛和就会杀了他全家。

仅有十岁的伊达高姬,只派遣自己的几个侍女,居然已经能阻止伊达纲村的各种命令。

这当然与她自己的聪明才智无关。一切都是因为,在她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恐怖的干爹,正在步步逼近。

第六百六十三章 6.6万平方公里

仙台

藩。

随着何麒正第三次警告仙台藩,他率领的军队也已经逼近仙台城的北侧关隘。

到底打不打?

仙台藩的藩士们聚集在一起,争论不休。

由于伊达家采用家臣合议制,故而富田氏绍、太刀上一门等家臣自己就已经讨论出了结果。

明军不可战胜。

因此他们选择版籍奉还。

近期明军正在大力吸纳各藩的有才之士,加入他们的文武两个系统。对于各藩士来说,这反而是好事,足以让他们更进一步。

以富田氏绍、岩田沼、太刀上一门为首的仙台藩各谱代藩臣,联合起来,在明军抵达仙台藩之前,组织起了高达两六千万人的庞大军团,四面八方的将仙台城团团包围起来。

“什么...你们也背叛我...”伊达纲村在天守阁上,看着乌泱泱的反叛军,整个人瘫软做一团。

整个仙台藩由于地处东北地方,处于人少地多的区域,因此在对藩士的待遇上,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尽量取消实封地改发禄米,而是对所有家臣尽力实行知行地持有制度。只要是仙台藩藩士,就有较大概率获得实际封地。

不止如此,仙台藩还并不执行幕府的一国一城令,光是地势险要的大城堡,他们就有多达二十五座,其余支城、支藩,联合起来形成了巨大的伊达家体系。

这种近似于中世纪分封制度的状态,的确为仙台藩提供了强大的家族组织力,数量庞大的伊达氏支流,以及各种家臣盘根错节的联系,使得幕府都很难拿这个大家族有什么办法。伊达纲村初上位时,引发了两位重要伊达氏血脉重臣的内讧,进而引发持续十年的伊达骚动。幕府的惩罚,也仅仅是断绝流放这两个分家。

但也正因为这种分封为上的制度,让仙台藩的权力长期被把持在合议制的家臣团手中。

仙台藩的藩士体系分为七等,一门、一家、准一家、永代着坐、太刀上、大番士、组士,以及杂色的足轻、职人等。一门、一家中,那些支藩大名、重臣普遍拥有三万、两万石的封地。

首节 上一节 380/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