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217节

万一这股风暴,就把自己卷死怎么办?

所有的官员,上到尚书、学士,下到员外、书办,但凡是个人,就疯狂的搜

索检查自己的私人文档里有没有谩骂、吹捧、抨击、赞美小郑郑诛和,大郑朱成功的公文和私人书信。一大群文官,特别是翰林学士更是恨不得一把火烧了存放官府文档的档案库,把里面他们写的赞美郑诛和、抨击郑诛和的文案全都烧了,以免接下来的事牵连到自己。

不管是大郑遭殃,还是小郑倒霉,抑或着反过来,皇帝脑子被驴踢了,看好这回婚事,好坏都可能牵连到这些已经封存的文档,真是让文人们愁断白头。

当然,文人显然没有火烧档案库的本事,只能在家里把大郑小郑一起骂。

怎么就这么损呢?

下次整坏事的时候能不能提前通知一下?

其实如果郑成功嫁出去的是自己的嫡孙女,那一切就都好办了。你老小子敢和皇帝抢女婿,真是反了你了,马上给丫驳回,送回思明州静养。

但郑成功鸡贼的嫁了一个远房分支,这就很难办了。

你拦吧,没品,万一这分支是给嫡孙女打前路呢。

不拦吧,要出事。

大家都摸不清楚,这国姓爷是想干啥?单纯恶心一下皇帝,好报这么多年的闲置之仇吗?

政事堂里,吏部尚书徐元文就突然灵光一闪:

“这老家伙,分明像是来骗廷杖的。”

如此一说,大家纷纷恍然大悟。

“对,怎么看都像是骗廷杖,故意的。”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表示赞许。

都知道郑成功不受待见,他还要故意派个远房分支出来,似乎在背后昭告天下,大郑与小郑要在海上结盟的本意,至于这个女儿到底嫁不嫁的出去,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就是被皇帝挡回去又如何?又不是嫡孙女,也不影响双方的事实结盟。

所以朱安宁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表态。

事实上,郑诛和第一时间就给皇帝写了奏折,阐明自己的心意。

“...臣夙兴夜寐,以求复朝鲜、日本藩国,卫护东屏之道...”

郑诛和表示,我这都是为了国家办事。

“...福建海商,舰船数千,东西南北奔走,荷千万之财,运八方财货,我欲进军朝鲜,亦有求于此...”

和郑成功联合,不是为了他的女儿,而是为了联合福建海商,增补财政,进攻朝鲜。

“...越明年,二国宣慰司将尽起大军,有事于朝鲜,复疆土,固东藩...”

今年就打朝鲜立功给你看。

圣武帝看着信,是纠结的实在难受。

有那么一瞬间,他真想坐着船杀到日本,把郑诛和这小子吊在树上狠狠地打屁股。

旁边的王皇后看从小看养到大的皇帝把眉毛拧成了麻花,就知道他肯定心里上下不定拿不出注意,是既喜欢这个年轻孩子,又对他的出格举动大为不满。因此王皇后仔细想想,感觉现在也没有别的年轻男人能竞聘公主,万一这次弄丢了未来女婿,以后可怎么办?

她拿起郑诛和的上书,突然看到一首诗,赞叹道:“这诗写的不错。”

圣武帝扭头看过去,念叨起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这诗,当然是郑诛和写(抄袭自郑板桥)的。

诗歌的意思也很简单。新竹想生长,要靠老竹子的扶持。老竹扶新竹,明年自然还有更多的新竹,一派生机勃勃。龙孙是个典故,指的是竹笋,风池指的自然是三省,也就是现在的京师朝廷。

“诗倒是写的还不错。”圣武帝越咀嚼,越觉得这首诗话里有话。

新竹肯定是郑诛和自己,而旧竹扶持指的是郑成功,这说的是他要靠郑成功在大海上维持局势。明年再生新竹,环绕的却是朝廷,这说是他要报效国家,并不准备大郑和小郑勾结起来独霸一方。

这是向自己表忠心呢。

圣武帝一辈子没有出过海,对于大海的想象,自然全靠各种奏章和风闻,看到郑诛和竟然都在信里写诗,话里有话,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果然吴王府在大海上仍然是独霸一方,令人忌惮啊。连日本的小郑都要委曲求全。

旁边的王皇后就不一样了。

圣武帝经过多年补课,还算半个文盲,王皇后那就真的是只读过几年女先生,她不懂龙孙是竹笋,就是觉得郑诛和这小子在给自己表忠心。他一定生一堆小龙孙环绕她这个凤凰。

“行了。吩咐外庭,颁下诏书去。郑家小子作为尚御备选,竟然未经父母之命,私自订试婚约,诚可惩戒。然而其父母毕竟已经年老体衰,又未曾读书,朕便为其父母代为处置:夺郑诛和扶桑伯之爵,罚俸三年,命其今夏立功自赎,到京师复命。至于那郑家女子...且先摆着。”

看在郑诛和写信求饶,还有郑成功庞大压力的威慑下,圣武帝便捏着鼻子认了。

处罚措施非常严厉,首

先扣俸禄,其次还要夺爵,刚热乎俩月的扶桑伯又丢了。而且郑诛和必须今年夏天再立功劳,赎下这场风波,还要到京师里拜见陛下,否则这回事可过不去。

至于郑成功嫁女儿的事,圣武帝只感觉如芒在背,直接驳回,面子上不好看,他卡的郑成功都退休了许多年,要是在这事上计较的太严厉就太刻薄。因此圣武帝的办法,就是先挂着不办,以后再说。郑诛和家里女人多,也不差这一个。只要别生出事端,等真嫁闺女的时候,命令这些女人各自滚蛋即可。

等风波过去的差不多,或者郑成功突然脖子一歪死了,皇帝再去下手处置。

这时,负责传旨的太监回来问:

“外朝说,听闻二国宣慰使又送来黄金砂五百斤,日本屏风、漆器、画扇、名刀、皮类、珍珠玛瑙、东珠等财物数船,价值十余万。户部尚书请问,能否归于国库...”

圣武帝随即大怒:

“什么?哪有钱?你们看错了,滚滚滚!”

这笔钱,自然是被圣武帝藏进内帑,给皇后她们置办些衣物、首饰,备着下次作战用。

随着皇帝的意解,这件事勉强算是有了个结尾。

对于郑诛和来说,丢了伯爵的爵位好像也不算大事,反正以后还是会给的。而被皇帝亲口承认为‘尚御备选’,似乎更加的引人注意。这可是皇帝亲口御选的备用女婿,基本上就是告诉世人,别他娘的再跟老子抢女婿了。

都给老子滚滚滚。

《新竹》这首诗,也在京城里流传开来。

一首短诗说服皇帝,诗歌寓意积极向上,用词简单朗朗上口,不禁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模范。以后给皇帝写诗就按照这个模板来,简单上口好懂,而且能博得陛下欢心。因此,这首不怎么出彩的诗,竟然被人挂在国子监的墙上,供众多备考学生仔细琢磨,怎么写才能让半文盲的陛下看懂,这就是鲜明例子啊!

还是女婿懂岳父。

大家纷纷这样说,但不知是讽刺岳父文盲,还是讽刺女婿就这白话诗水平。

唯一受伤的大概就是这首诗的原作者,著名画家郑板桥,本名郑夔。

他今年刚刚呱呱落地。

作者的话: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大家的月票!感谢ST7274的打赏

第三百六十四章 典型母系社会

正月十五日,马千户带着殖民船与六百余位殖民者,出现在台湾东北侧的一个大海湾。

这里就是今日的台湾省宜兰县,这里被土人称之为噶玛兰,有一条奔涌流淌的兰阳溪,这块占地面积320万平方公里,可开垦五十万亩地的小平原,也就被称为兰阳平原。

“奶奶的,我真是疯了。”马千户喘着粗气,把身上的袍子脱掉,只穿着里衣,抱着酒桶慢慢的趟着水。想他一个堂堂的二国宣慰使辖下的...官商,竟然会主动带着移民到这鬼不拉屎的地方来开垦,一定是做决定的时候灌了马尿。

周围的人也叫苦连天,他们都是江淮一代的移民,吃不惯热带的暴晒。

之所以不找福建人,是因为福建人在台湾杀的土人到处跑,名声比较臭,而郑诛和不想走福建人那般杀杀杀的路子。所以第一批里没有福建人。

刚下船,他们就遭到土人的包围。

“准备开枪,不对,开炮!”

“笨!忘了那句话吗?叫君子...君子...君子不为祸先!”马千户给了下属一个脑瓜,禁止他们去猎杀土人。

大家朝天放了几枪,把土人吓跑了。

郑诛和与马千户强调过很多次,到新地方殖民,千万不要乱杀人,尤其不能搞屠杀。若非忍无可忍,尽量和平的与本地人交融,然后使其汉化,服从宣慰司的领导,从文化上消灭他们的独立性,再引入大量汉人移民,充实这块土地。这是他的移民总方略。

郑诛和还说,他们和洋鬼子不一样,这叫不能背上殖民的历史原罪,啥是历史原罪?在马千户粗浅看来,就是乱杀人不好,不能学曹操、司马懿。

马千户以前觉得郑诛和脑子简直有问题,不杀还怎么抢占地方?

但看着郑诛和在日本混的风生水起,不但中国人投奔他,朝鲜、日本、生女真,乃至不远万里的苦寒之地,都有部落跑来投奔他。

他下属的儒生还感慨,这就是仁者无敌啊。

马千户对郑诛和就心悦诚服了。这一招虽然有点憋屈,可是效果却出奇的好。

当然,郑诛和也说过。如果要杀,就保证杀的干干净净,一根毛都不剩下。要保证连尸骨都找不到。更要连他们的房屋、寺庙和遗迹也都一起彻底消灭破坏。

在马千户看来,这就是好人做不成时,要做歹人。做歹人的最高标准,就是官府逮不住证据。

傍晚时分,马千户带着人和礼物,跑到这家部落门口准备打好关系。

没想到,被引着引着,噶玛兰人就把马千户引到了他们的女巫祝的闺房,很显然,这是准备让老马与这部落里的女巫祝结婚。

“嗯?咋回事?我老马可是有家室,我...”马千户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场面,可双拳难敌四手,被送进草窝棚中。

窝棚里,一个衣着简朴,半露着奶子的女人惊喜的看着马千户,没想到还有这么壮实的汉子。

噶玛兰人,属于典型的母系社会,噶玛兰人还停留在比奴隶制更加原始的部落阶段。这里奉行的是长女继承制,女人主要做巫祝,而舅甥则负责武力作战,维持家族的威望。

她们倒是有一夫一妻的概念,但丈夫普遍属于家庭地位比较低的一方,甚至可能丈夫都只是走婚来的,明年便走了。

在这样原始的部落里,一个小部族也就几十上百人。

而这家自称‘栋社’的噶玛兰部族,恰好就是上一个和女巫走婚的男人走了,要挑一个新来的继续走婚。

恰好马千户带着船只和战士来了。他长得膘肥体壮,分明是上天赐予的猛男种子。噶玛兰人就把他迎入自家的草窝棚,让马千户与本族的女巫头领完婚。

热带的女人倒也洗漱的干净,名叫‘一兰’女巫头领作为这里的头头,相貌身材也算不错。马千户眼一闭,就解开裤子笑纳了这场奇特的走婚。

第二天,马千户又向土人展示自己的大船和火枪,赢得阵阵叫好。

第三天,马千户就开始学习土人的语言和习俗,然后与自己的妻舅,这个部落的武力首领达成交易。他给部落五十桶酒,部落将海岸的地方交给明国人,让明国人建立城镇和贸易点。

第七天,马千户就带着半生不熟的语言到外面游说,把附近的十几个‘社’都认个脸熟,然后开始到处推销他那不值钱的东西,和土人立约换购土地,很快就将海岸的一大部分给圈占。

然后,在勾搭上一兰女头领后,马千户又开始跑到其他部落走婚,靠着生冷不忌的勇猛,还有一身肥膘的威武,很是拿下了好几个女巫。

顺带签订攻守同盟。

马千户晚上累了,就回来和部下们盘算:“这附近也就七八十个土人的社,我估摸算了一下,可能就几千人。咱们没必要和他们打打杀杀,福建人刚到台湾的时候,杀了不少土人,到现在都没和好。哥几个听我一句话,先劝土人跟咱们一起种地。这边一年三熟,过两三个月,他们就知道咱们的好了。”

没有那么多虚的计划,就是先种地。凭借优势的水热条件,先种一茬水稻。土人没有种地的本事,只能在旁边看。

等他们想学种地的时候,就是穿上汉家衣装,为汉家效力的时候。

众人也纷纷认可。

毕竟他们也凭借着壮实的体格,在本地勾搭上了有家产的女人。殊不知,双方的婚姻观其实大不相同。

另一边,送朱安宁去日本的船路过鸡笼山,朱安宁就先去鸡笼看了自己的嫁妆田。

结果就看到一大片的荒地,啾啾被气得直啾啾叫。

然后她就让船只向南,去看看未来夫君的扶桑县经营的如何。

等她赶到时,这边岸上已经修好了一条临时码头,岸边盖起典型的汉式木屋,有几百汉人和本地女人成双入对的出入。

“本地官长是谁?”朱安宁派人去问。

于是,朱安宁看到的,赫然是一个头插鸟羽,身穿土布裙,更像是土人的蒙古鞑官。

“马千总管这是...”朱安宁有些绷不住,但好歹没笑出来。

她听说过马千户,只是不晓得是如此‘英雄’。

马千户却神情认真,学着噶玛兰人的腔调:“回夫人,这叫融入其中!我等初来乍到,要学学土人怎么在这里生活。等我们混熟了,再把汉人引过来筑城垦田,反客为主吸收这群噶玛兰人。这就是大将军的方略。”

这女人,长相也忒妖冶了。

首节 上一节 217/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