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167节

作者的话: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突然封城了,GG。

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为五星天皇吧

作者的话:今天突然被封起来,悲...然后突然犯了胃病,脑袋不是很清醒,所以没有推主线,而是推了下理论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这套理论就是近代列强国家们常常使用的理论,我其实也没有改什么,毕竟历史证明在这一期间,说再多也没用,殖民就是殖民。我唯一改的,就是把它们和明末清初各种创新思想续起来,尝试着让这种理论在中国也讲得通,让主角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明末清初的思想变革,还有清中晚期的思想变革,都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思想转变,在许多方面都在尝试突破儒学的桎梏,探寻新道路模式。可惜探索虽然多,但成功的却没有。

第二百七十六章 江户不平等条约

当郑诛和带着军队出现在江户城北侧的时候,整座城市瞬间轰动,数以万计的人向外逃亡,还误以为是叛军已经杀到江户城了。

郑诛和骑着马进入城时,放眼望去满目疮痍,道路残破,路边的房屋十不存一。还活着的人看到明军旗帜,才慢慢的出来在路边围观。

这还是那个号称人口百万,流动人口数十万的日本大都会吗?

当军队抵达江户本丸城门口时,德川纲吉急忙命厨子掏空仅存的一些粮食来设宴,招待郑诛和。这时,他只有郑诛和一个希望可以依靠了。

宴会上,德川纲吉慌慌张张的追问郑诛和:

“为今之计,怎么办?”

郑诛和看到德川纲吉这不成器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是来殖民日本的,结果现在都快成德川纲吉的爹了,给钱给物,还要帮他镇压叛乱分子。

郑诛和就毫不客气的拍桌子:“将军应当效仿汉武帝,下罪己令。以此来宽慰天下人民!您应当承认,不应当颁布生类怜悯令、不应当大建佛寺、不应当奢靡浪费。此时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下人心。”

废除生类怜悯令,这不是要了德川纲吉的命吗?

已经推行了两年多,又建了许多佛寺,这些就跟德川纲吉的命根子一样,他怎么可能废除。

所以德川纲吉惶恐却又忍不住的反驳:“不不不!唯有这条不可。生类怜悯令乃是我的性命根本,我绝不能废除。大建佛寺,那是为了获得佛祖与菩萨的恩赐。至于奢靡浪费...倒是可以引以为戒,让大奥的女人少花点吧。”

不过其实大奥已经跑空了,所以花多少都无所谓了。

郑诛和不高兴的继续拍板子:

“那为今之计,只能武力镇压了。但我的军队原本要进攻满清的苦兀岛,还要维持朝鲜王国的安全。我只能在关东战一个月,再加上前面帮你驱逐德川光圀的军队,我算是仁至义尽了。后面的事你自己...”

眼看德川纲吉就被吓坏了。

“唉,你这是说什么话?”黄百家突然站起来,驳斥郑诛和,“日本国乃是大明国的朝贡国,忠贞不二,怎么能这样呢?我来和将军谈。”

德川纲吉大喜,面对生气的郑诛和,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应对。

但精通儒学的他,可以和黄百家好好聊一聊。

这便是谈判的基础手段,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先起个高调子,然后慢慢往下减。

黄百家起手便是割地:“我觉得,幕府可以将伊豆大岛、松前藩等地赠予二国宣抚司。等日本、朝鲜安定了,我们再还给幕府。”

“可!”德川纲吉急忙同意。

“与此同时,大明在虾夷地准备开拓根基,进军满清之东,东西夹击。但虾夷地苦寒,需要和南边的南部藩、仙台藩贸易互补不足。”

“可!”这都是小事。

“那在江户城开辟一块地方,建设二国宣抚使衙门...”

“可!”

德川纲吉全都同意,这些事情就算不同意,明国人不也在搞吗?还不如全盘承认,赶紧让郑诛和出去剿灭叛军。

最后再谈了几个小规定,得出了一份和约。

这一揽子条约,合并在一起,就是德川幕府签订的日本第二个不平等条约《江户条约》。

条约完整的规定:

1,幕府割让伊豆群岛,包括伊豆大岛与其南侧的六个主要岛屿,最远割让到距离江户287公里的八丈岛,深入到大海远端。事后又发现了更深入大海的青岛、须美寿岛、鸟岛等,全都都并入其中。不只是割让岛屿,岛屿上的属民也一并都转移国籍,变更为中国属民。

2,割让松前藩领土,承认北海郡(北海道岛)及往北的领土均属于大明所有。

3,在日本东北地方的南部藩的八户港、仙台藩的仙台港,开放为通商口岸,但只允许持有郑诛和发布的通商腰牌的商人在港口中往来商贸,在二港设置商务领事。每年的贸易额由郑诛和与仙台藩和南部藩来沟通。所获得的贸易收入,幕府、两藩和二国宣抚使郑诛和均分。

4,以江户城浅草寺以南的朝鲜王后府邸、明国行人司衙门等所在的三十余个町(约二十平方公里),组合成二国宣抚使衙门驻地租界,由明国人自己治理,幕府不得擅自插手。

5,允许二国宣抚使衙门在仙台藩、南部藩有限征兵,并募集屯垦民兵和民女。

6,在关东与东北,明国人犯罪,交由明国人自己治理。

7,二国宣抚使衙门每年向幕府赠予十万两金小判、等值十万两的丝绸绢帛,七成归于幕府,三成赠予将军,同时向将军私人赠送价值五万两的江南货物,成为定制。

8,德川纲吉正式授予郑诛和镇守府将军的职位,匡扶江户幕府,镇压叛乱大名,有佐二之权(所谓佐二,即副职的权力)。

顺带一提,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和德川纲丰签的《诹訪分国密约》,条约规定如果郑诛和扶持德川纲丰当幕府大将军,则德川纲丰在大阪,关东全部交给郑诛和。

协约签署完毕后,德川纲吉不但觉得受到羞辱,反而高兴的不行。

反正伊豆大岛、松前藩早就已经租借给郑诛和了,大家也没期待能要回来。用不存在的领土,换来每年郑诛和的二十五万两钱币与物资,德川纲吉简直是血赚。

而且仙台藩、南部藩与郑诛和暗通款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南部藩旁边的弘前藩还经常打小报告,状告南部藩阻止他们与明国人贸易。

至于设置领事、明国人犯罪归明国人管,在江户设置衙门,这都是好事啊。让幕府自己来管反而惹出麻烦,不如各管各家,明国人管明国人。全是好事!

至于明国人往江户租界、大龍镇守府移民,那显然也不是现在的将军管得上的事。

唯一让人感觉到危险的,还是最后一条,也就是郑诛和被正式授予了幕府第二人的职位权力,这意味着他可以亲自动手镇压各地大名。但德川纲吉也顾不得了。

因此整个条约从上往下,对幕府全都是利好!

反正局势已经糜烂如此,德川纲吉是恨不得把老婆都送给郑诛和,让他帮忙平定叛乱。

作者的话:今天下午终于搞清楚了我的助学贷款为什么还不上的问题,国家给我免了。感谢色孽大魔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投票投币支持。

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这军制不行,我

傍晚时分,明军从本丸附近后撤,撤退到了位于江户城北侧的吉祥寺。

这是一座十分庞大的日式寺庙群落,规模之大可以说是江户罕有。

当然,现代人对这里的印象可能特别一点。

因为这里是东京大学、东京国立美术馆、东京艺术大学、东京西洋美术馆、东京科学博物馆、国立科学博物馆、上野公园等一系列文化院落的聚合体,是当代日本独一无二的绝对文化中心,也就是东京文京区的核心大学城地带。

而当明军蛮横的进入吉祥寺驱逐所剩无几的和尚们,并开始分配僧房当院落的时候,郑诛和走上高台,眺望西侧。

所见的,是两座极其庞大辉煌的大型日式庭院。靠南的一座是加贺百万石前田家的上屋敷,靠北的一座就是被他骗回家的德川光圀的水户藩上屋敷。而这一切,包括脚下的吉祥寺院落,在今日所遗存的遗迹,就只有一座加贺藩屋敷御守殿门,还孤零零的在东京站立着,在夕阳的晚照里,等待历史旅人的敲门。

历史的错位真的非常有趣。

“怎么了?等下要视察一百四十门大炮的停放、驴骡驽马的喂养,还要检查火药存放的情况,晚上入夜后检查各军营的人数,可不能休息啊。”跟在旁边的水鹿祐不解风情的催促。

时间表里卡的很死,后院的驴子又不合时宜的传来要求吃饭的嘶鸣。

“你比驴还会催人。”郑诛和瞪了水鹿祐一眼,下楼去检查大炮的停放。

明军四千五百人,一个宣

抚、一个总兵、三个千户,四千五百人。共配备一百四十门大炮,人炮比32:1。平均每三个小旗,就能分到一门千斤炮。在火力分配上,所有人就地转型火枪兵,百分百配备十三年式步枪与刺刀。

这一点,即便是郑诛和也遵从旧制。戚继光、明末辽东军,基本都维持着30:1的人炮比例。只不过他们那个炮的质量远远不如郑诛和好。

大炮的转移运输,炮车和驴骡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后两样,那它就只能放在城头打个响。满清入关那几十年,明军就烂的没能力组织大炮运输,只能把大炮放在城头上防御。

因此,检查大炮,除了观察炮口炮身的情况外,还要注意炮车的维护,驴骡的喂养。所以每千户、每百户下辖的大炮,都必须停放在指定位置,驴骡和炮车也是同理。

而郑诛和下楼视察的时候,其实士兵们还在运炮,所以现场一片混乱。

明军应到四千五百人,实到五千人。秦昭义的一千五百辽西老兵没有多少炮,都是新配的,所以他们运作最不得力。

何麒正和李洮的炮兵有自己的放法,林重藩的朝鲜炮兵也有自己的方法,大家的炮车顶在一起,让现场相当混乱,驴叫马嘶,令郑诛和无奈。

还剩下五百人呢?

那五百人,是阿丽娜格蕾从大龍堡带来的四等海军陆战队,夹杂着一部分的炮手,暂时充当做郑诛和的亲军营。

“都他妈的给我站住,你们千户、百户在哪?让他来指挥。”郑诛和拿着马鞭进去一通打,才让挤在一起的兵们分散开。

不过这里的兵按照分属,全都属于火器营,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一喊千户、百户,更加混乱了。有几个部队的兵,甚至语言都讲不通,令人头疼。

最后还是秦昭义闻讯赶来,骑着马分配驻地,让火器营的炮兵把大炮分棚摆放,清晰炮车,喂饱驴骡。

这时,隔壁的骁骑还在喂马,马与驴互相喊叫,吵的人耳朵疼。

为什么又有千户、百户,又有镇标、亲军、骁骑、神机之分呢?

因为前者是训练单位,或者说编制。

后者才是战时使用的临战单位。

这是一桶超级大酱缸,连古代人自己都时常分不清楚,就更别提郑诛和这个现代人能搞懂了。

简单来说,千户(千人)、百户(百人)、总旗(五十人)、小旗(十人),虽然构成了明军的基础编制,但随着时代的演进,这套老分法已经不能满足军队正常使用,于是被迫退居二线,变成士兵日常生活的编制。类似于公务员里的职级,正科副科、正处副处,匹配的是工资水平。

作战时就抽调各部队的精锐,组成专门负责某军种的营。骑兵组成的骁骑营、炮兵组成的火器营,还有各部队火枪兵组成的大神机营,这是作战时临时抽调各军的精干力量组成的部队。军队里打硬仗的部队可以统称为标兵。标兵就是正兵,是也就是八百标兵奔北坡的那个标兵。

其次还有援军营,负责打辅助。

奇兵营,负责常备驻防、进攻。

游兵营,负责机动支援等等。

这套体系,是随着明朝作战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作战结构,各地的状况不一,都是什么合适改什么。它对应着公务员的职务,匹配的是实际负责的工作。

看起来有点眼熟,很像清朝的编制,其实这就是清朝继承自明朝的老古董。

这套两个编制一个军队的终极形态,就是隔壁的八旗。八旗制度在训练单位和战时单位之外,又套上了八旗的奴隶制人身依附,以及八旗自身的混乱归属,三花聚顶、三化归一,可谓是把酱缸搅和到了极致。

搞不懂?

搞不懂就对了,明军自己都搞不懂。

能搞懂的人,那指定有大问题。

就好像大多数明军,都知道安徽省和江苏省理论上共用一个省会南京,但不晓得安徽巡抚的驻地既不在安庆也不在徽州,其实在凤阳;江苏巡抚的驻地既不在南京也不在苏州,其实在扬州。

谁要能准确说出这两省的省会,那妥妥的就是奸细,是鞑清派来的五十万。

连明朝官员自己都分不清,吏部抄写官员告身的时候还天天写错。许多派往安徽、江苏的傻蛋傻乎乎的跑到南京,才发现自己的职务根本就不在南京,白白过了到任期限,甚至可能因超期被免官,以至于安徽和江苏官员的到任期限与贵州官员一样长,一半时间赶路,一半时间找自己的衙门在哪。

安徽巡抚在凤阳、安徽布政使在南京、安徽漕运操船巡抚在淮安、安徽提刑按察使和长江巡抚在安庆、安徽指挥使在徽州。

江苏巡抚和两淮盐运使在扬州、江苏布政使在苏州、江苏河道提督在淮安的清江浦、江苏提刑按察使在泰州、江苏和安徽学政都在南京、江苏指挥使在镇江

以上的这些部门,都是南直隶两省的重要实权部门,尚且不能聚在一起,散装到极致,鬼分得清楚。

郑诛和把主要大将都喊到军营里,开始当场逼着他们改军制。

“兵法说,军队以能聚能散为贵。老子肯定是做不到能聚能散了,那就只把精锐聚集起来。以后所有兵都是火枪兵,就以这一为基础,开始改。”郑诛和搓着牙花,决定临战前彻底改一改这破规矩。

虽说老办法能用就别改,但当秦昭义的部队补充进来时,就乱起来了。这军队越来越多,再不改,后面补充进来的只会更加搞不清楚。

所以痛定思痛,郑诛和决定今天晚上就开始改。

早改好过晚改,晚改好过不改。

何麒正皮一把,拿郑诛和开涮:“兵法还说,军令有所不从...”

“哪条兵书这么写的?罚你给我找出来。”郑诛和俩眼一瞪,立刻让何麒正熄火,耷着脑袋不敢掺和。

经过几个人一整夜的冥思苦想,终于搓出来一个基础的编制。

首节 上一节 167/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