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海月和郑诛和再打出一个惨胜,谁断了腿或胳膊,皇帝就真的茶不思饭不想,只想上吊了。
所以一听到济州岛大胜,郑诛和以轻微的代价,只用二十天就拿下了一座出乎意料的坚城后,皇帝立刻封赏李洮为千户,还赠予散官,表示恩宠。
李洮向皇帝献上了郑诛和与李海月写的各种奏折与战情文书。
“好!好小子,打的好啊。”
圣武帝拿着从李洮那里得到的厚厚一本书,一边看一边称赞。
众所周知,皇帝不太识字,虽然后来也上了经筵补习班,但效果也就是能认个大白话。
所以郑诛和把这次的战例,以分章节、分内容的方式写了一本小书。快笔小楷,还大量使用简化字,让圣武帝读起来赏心悦目,不但理解起来轻松,而且不会让皇帝觉得自己是文盲,瞬间俘获了皇帝的心。
以前,许多将领的文书写的天花乱坠,战事都讲不清楚,皇帝看的一头雾水,将信将疑。
现在皇帝看爽了,也深刻理解郑诛和的手榴弹战术、堑壕战术等的战时作用,自然高兴得不行。
这一高兴,皇帝就准备大手笔封赏。
郑诛和想要的,他全都给。
不但给,还要加倍给。
这一决定,被他带到朝会时,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大臣纷纷建议不要这么搞。
不只是文臣,李润兴为首的军方大佬们也有些不满,感觉给的待遇太高,已经快追上开国功臣了。这么搞,让其他军头怎么想?
但圣武帝不从,他说:“朕圣心独裁已定,不需再谏了。”
李润兴还想阻拦一番。
“你们管老子怎么封官?谁要是能打下济州塞,我就给他封一样的官!”
接着,皇帝和大臣直接在朝廷上开始对骂。当然,主要是皇帝问候对方的亲娘家人,大臣委婉的问候皇帝的智商和知识水平,双方经过激烈而不友好,坦率也不诚恳的疯狂对喷,一直吵了四个时辰,从早上干到下午,皇帝实现了对喷百人斩,把朝臣都骂了一遍,满意的命令开始下诏。
这次朝廷认真起来,动作自然十分迅速。
翰林院的学士们打听完郑诛和的事迹后,马上开始动笔。
一封极长的官方圣旨也迅速出笼。
“奉
(顶格)天承运
(顶格)皇帝制曰:二国宣抚使、武毅将军郑者,身辟荆棘、粗布褴褛,开疆土于海外,斗群凶于绝境,是所功高,劳辛于太公,战苦于归义。惟其治理,远则群狼环伺、汹汹不期而至,近则负弓而力耕、荷盾以安睡,一年而丰收,三年仓储殷实,能供国家之用,法制严明,恩惠百姓,是国家褒美之柱石也,可谓古之遗爱...”
一开头,就把郑诛和大大夸赞一番,在海外就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先祖。然后又夸他堪比开辟齐国的姜太公,收复河西的张议潮。接着再描述他的处境有多辛苦,不向国家要钱,还能反过来给国家输送资金,简直如同孔子夸赞的郑国名相子产。
写的是比较夸张,而且许多描述与现实不能说有所偏差,至少也是毫不搭边。
但翰林学士们能拿到今年的全额工资,可都是从郑诛和的上供里抽的钱,所以写起来也是非常卖力。
古之遗爱,这是专属于名相子产的称号,而且出自孔子之口。能把这句
称号赠给郑诛和,除了郑诛和的确亲自判案,惩罚奸凶之外,也是大家在了解济州岛上民众苦难遭遇后的激愤,和对郑诛和以民心判案的夸奖。
“...先战于汉城,隔江犹唱白马篇;后战于济州,吊抚百姓有遗风。朕闻国家于辅弼之臣,其绩卓著于朝,而报未孚于众望,是朕不能爱焉...”
这是一段套话,表示不能让功臣流血又流泪,本皇帝要大大的加赏。
“...闻其治于海外,于朝鲜则立济州郡,辖济、巨济、南海、珍四县。于苦兀国则立北海郡,辖函馆、潜龙二县,室兰卫所。故并为二国宣抚司,以郑为二国宣抚使,都督日本、朝鲜事,有持节专征之权,勋、散等各提一级,诰封如故。将佐各立...”
这是最核心的肉戏部分。首先,朝廷承认了郑诛和的二国宣抚司,对于他所设立的各个政区都给予承认。对于北海道岛,他们觉得可以叫北海郡。
不但如此,各种权力也都给,从此以后他就是随便写一封上奏,然后先斩后奏的打日本,打完再议也是合理的。而且宣抚司的官僚都可以自行任命,再上报给朝廷。
总之,按照皇帝的意思,郑诛和就是大大的忠臣。
已经近似于唐朝时的节度使了。
也就意味着,郑诛和以后就是持节镇守一方的大员。在地位上已经快追上曾经的云南王沐家,和对台湾有特殊管辖权的郑成功一家。只要继续勤勉的打下去,最次也是个世袭北海王。
到这时候,娶皇帝的女儿最大的障碍已经扫除。
这当然被有识之士觉得放权太多,容易产生祸患。
但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在讨论着郑诛和的战绩。
二十天攻下一座三千鞑虏坚守的巨大棱堡,而自身死伤合计也不到三千。破城后扒皮抽筋,虐杀战俘,也是一点都不仁慈。
相比起‘古之遗爱’,很多人觉得郑诛和更像是‘古之恶来’。
但无论如何,这是郑诛和的成名之战,从此以后,连云贵边境、甘肃西域,都知道有这么一位猛男,矗立在北海之滨了。
作者的话:郑国名相子产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可以搜一下,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古之遗爱是孔子给的最高评价,有同样评价的是诸葛亮和慕容恪。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施琅?奴才而已
朝廷议了又议,热度很高,在民间掀起一阵讨论郑诛和战绩的浪潮。这时,那些无耻书店老板马上搬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书,雇佣穷酸书生开始照着上面的文章抄袭,改编成小说,趁着热度在的时候狠狠赚了一笔。
像这样的行为对他们来说简直是驾轻就熟,《残唐五代演义》这本书,就是书店老板们借穷酸书生之手,抄袭着三国演义写的,还假托罗贯中的名义拿出来卖,在明朝就搞出了真假作者分不清楚的抄袭闹剧。模仿西游记,枪手们写了东西南北各种游记,模仿水浒传,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将等粉墨登场。模仿三国,从夏商周到南北宋,假书应有尽有,还都挂罗贯中的名。
类似的行为不止一次的出现,导致罗贯中的名誉受到极大损害。
地府里的罗贯中可能也没搞懂,为啥突然就被迫多写了好几本书,质量还稀烂。
虽然不是没有枪手一战成名,靠着抄袭和模仿,把自己写成了小说大家,比如写杨家将的福建人熊大木,这是一个高产的打字机,把汉唐宋各个朝代的历史演义写了一个遍。
但总体上,明朝世面上充斥着大量速成、质量低劣的小说作品,大片篇幅直接原文照抄四大名著,情节烂俗,人物奇差,靠着各种噱头骗读者购买。
所以,在郑诛和毫无授权的情况下,各个书作坊只用了十几天,就速成出好几个版本的《二国宣抚东征记》,书里有郑诛和、何麒正、李洮,三人桃园结义的梗。郑诛和外号及时雨,何麒正外号胖麒麟,李洮外号鬼子头,开头的发家致富全抄水浒传。然后再把西游记的几个段落抄进来,有那白骨精日本王后,女儿国朝鲜王后,大徒弟是单枪将曹娘子,二徒弟是大刀女虎妞,三徒弟是小算盘三丫头。郑诛和又化身唐僧,和几个女人开始一场金瓶梅般的市井纠缠。
总之,这几个版本的书的情节烂俗,人物魔幻,后来被郑诛和下令全国禁止,把那几家书商抓出来打三百大板。
结果日本人那边民间太崇拜郑诛和,反而藏了许多版本,到最后也没藏住,被扒拉出来送进了博物馆,供后世民众们看新鲜。
李洮也不知道,自己鬼子李的外号,在民间又有许多发扬,说书先生都说他是恶鬼转世,能止小儿夜啼。
他拽着地狱骨船,沿着海岸线慢悠悠的夸耀了一番二国宣抚司的功绩后,才趁着傍晚时分,接近旅顺口水师,把地狱船都放在上风口,让它们
慢慢靠近满清水营。
清晨,水营里的小兵到海边抓鱼虾打牙祭,却愕然看到一艘仿佛三途川里开来的地狱船般的可怕船只在岸边搁浅,吓得人立刻就晕了过去。
慢慢的,许多人都闻风赶了过来,吃惊的发现,这船还不止一艘。
“两...仨...”
足足数十艘船,沿着海岸在水营附近纷纷搁浅。
营地里的满人吓坏了,他们握着刀,红着眼在海岸边四处巡逻,追捕敢这么做的混蛋。
而汉人、朝鲜人则凑在一起,掩饰不住眼里的讥讽。
有人认了出来:“这是图把儿,董鄂家的小儿子!他是济州岛守将,怎么会在这儿?”
又有人喊:“这有一封信,说一个姓郑的狗子,打下了济州岛,还羞辱我们,要再打汉城?”
眼看满人越来越怒,有人去报告了水师提督。
满清安东省旅顺口水师营的统帅,自然是于1652年就已经投降清朝的施琅负责统帅。他是满清阵营里少有的福建出身的水师老将,先前满清水师能打的王缚蛟之流苦苦支应,靠的就是施琅的精妙指挥。
不严谨的讲,能打败施琅的只有郑成功,郑经之流的二代们都已经废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英才,却因为当时台湾安平政权的内部尖锐矛盾而转身投清。
“吵闹什么?”
施琅走出营门,一看那地狱船,也吓得浑身一哆嗦,脑后凉风飕飕,鞭子都要翘起来。
满人们扬着书信激愤不已:“提督,打吧!”
“不准!我乃是太子少保、靖海侯、安东水师提督施琅!我不发令,谁敢乱动?”施琅气得火冒三丈,他一边挥皮鞭抽打兵将,一边震怒的斥责是哪个狗杂种在煽动军队?
满人水手自然不乐意了,与施琅的亲军推搡起来。
激动之间,水师里突然奔出来一个普通水手,他腰间缠着一条红带子,意味着他和察哈尔副总兵童死国一样的皇亲国戚的远支宗族。他上来就是一拳,打的施琅眼冒金星,然后嚣张的怒斥:
“你狗屁太子少保,你个汉人还敢在我们满人面前嚣张?兄弟们,今天就是说破大天来,咱也要出渤海、杀郑贼,为董鄂家的图把儿报仇!老祖宗在上,谁敢说不行,谁就是奸臣!”
虽然战功卓著,功封太子少保,但施琅一直没有加入汉军八旗,但他也不是汉人。
他是满清内务府里的汉人包衣奴才,属于算不上正式八旗,也不算汉人的中间奴才群体。一般来说,投降的汉人将领都会安置在内务府这样的地方当包衣奴才,继而抬入外八旗。而施琅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被皇帝批准抬旗。
小道消息称,这是因为清廷没有第二个水师将领,所以不乐意让施琅再进一步。
也因此,面对军队里掌握着大权的几个满人水师佐领的催逼,施琅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办法掌控住这支水师!
只需要满人们互相串联,他就轻而易举的被架空了。
几个满人佐领和汉人佐领互相对视,满人佐领有人扮红脸,有人扮白脸,软硬兼施的想逼迫施琅出兵。
“施提督,还是救一救吧。”
“您要是不去,兄弟们不定还要做什么昏头事呢?”
施琅咯咯的咬着牙,感觉牙都要要碎了。
他的内心疯狂的怒吼着:这是兵变!这是矫制!这是对他这个水师提督莫大的羞辱,他堂堂太子少保,竟然被一群满人兵丁催逼着出营!
如此闹剧,也只有在满人聚集的地方才会出现。只要几个没心眼的满人群聚起来,就是冲到部堂里面打六部尚书,他们都敢干。反正康熙也不会真的杀了他们,最多流放到宁古塔。
但是那几个汉人、朝鲜人水师佐领,竟然都夹着尾巴缄默不言,由着满人们胡闹,催逼着水营赶紧打开营寨大门。
结果大门真的开了!
一群底层士兵,竟堂而皇之的架空主帅自己开着船出去了。
“你们想胡闹,至少给陛下上个奏吧。你们不认我,还不认陛下?”
施琅咬着牙呵斥这些胡闹的家伙,试图尽最后一份力。
然后他自然是被痛殴三拳,驱逐到了旗舰的马厩里关了起来,六十九岁的老人,坐在污秽横流的角落里直叹气。
谁让...他是落人四等,排在满洲皇族、满洲、蒙古人、汉军旗后面的奴才呢?
作者的话:感谢远望,感谢大家!
第二百四十二章 竖子不讲武德!(
李洮带着朝廷的封赏回到济州岛,引得众军欢呼不已。
郑诛和召集众将,感慨道:“自出兵以来已经接近一个月了。你们打的辛苦,我们也辛苦。这次出阵,所有将士赏十两银子,有功绩者加倍赏赐,李洮为先锋且登城第一,赏二千两。何麒正督导民人挖堑壕、林重藩聚拢民众效力,各一千两...
”
有钱的阔佬不会在乎这仨瓜俩枣,郑诛和拿出了五万金小判打赏各军,引得欢呼一片。
但郑诛和自然不会全发,他只发了三分之一,然后又告诉各军主将:“剩下的钱,等打完了满清水师与汉城再继续发。谁赞成,谁反对?”
不去,自然就不发了。
大家无奈看看李海月,李海月能有什么意见,她赞同。
于是,才修整了不到一周,明军就驾驶着船只,载上大炮出海北上,和王缚蛟会和。
王缚蛟一听是伏击对手,再看看这阵势,主动请求担任主将。
“王总兵,若是战败...”郑诛和有些不放心,但考虑到军队里只有王缚蛟有几次大规模水战经验,因此只能选择他。
“我若败了,请斩我老头,悬在京师东门上。”王缚蛟也发狠,发誓起来。
公元1691年,圣武十四年元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