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第336节

“我们可以对胡狄首领、头人陈言,关中富庶,财帛粮秣众多,他们每洗劫一个关中郡县城池,就是为大魏立下了一份功劳。”

“这样一来,刘封忙于应付诸胡,疲于奔命,就没有精力来对付我们大魏了。”

司马师一怔,疑惑道:“以胡制贼,倒是好办法。只不过,刘贼刚入关中时,匈奴左部帅刘豹曾经带着匈奴胡骑打过一仗,结果差一点被围歼,现在只怕难以说动?”

第699章 诸葛亮: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郭槐慨慨而谈,把她对诸胡的见解向司马师如数说出。

“夫君有所不知,妾身在太原之时,与刘豹阏氏呼延氏有交往,这些匈奴贵族,最渴望的就是能和汉人一样有才识,能够成为奴役杂胡的坞堡主,能够成为和我们司马家族一样的世家大族.....。”

“要是大魏朝堂能够许以他们高官,给予他们厚禄和土地,那么这些胡族贵人,也会和那些内附汉化的胡人一样,听话的成为我们大魏的臣子。”

这些话里面,有些见解还算准确,比如匈奴贵族汉化,有些则是无稽之谈,比如胡虏会听话的成为魏国的臣子。

“此事事关重大,待我和父亲商议后再定。”司马师的见识,比郭槐要强了不少。

这些年来,在洛阳他也见过不少的汉化胡人,有些高鼻深目的胡人穿起了汉人的服饰,讲起生硬的汉话,但骨子里的胡性依旧未减,看向汉人的眼睛里仇恨之色不减。

郭槐见司马师犹豫,手掌轻抚上其胸口,幽声道:“夫君,是在责怪我未生下麟儿吗?旹儿虽然模样丑了些,但长大些就好了,这可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

司马师和郭槐前不久生了一个女儿,小名为旹。

巧合的是,历史上的妒后贾南风,小名也是旹,也不知道司马师、郭槐的这个女儿,以后取字时,会不会同样以“南风”为字。

贾南风。

司马南风。

世事瞑瞑之中,自有天定。

司马师、郭槐已是老夫老妻,彼此熟悉得紧,一夜自是无话。

这男女之情,除非天赋异禀,不然的话,夜夜春宵一般人肯定吃不消。

竖日一早起来,司马师带着郭槐的提议,来向司马懿呈报情况,他到来的时候,司马懿还未起床,人老了之后,他各方面的精力均大不如前。

等伏夫人帮着一番收拾之后,司马懿一边就食,一边听着司马师的叙述。

以胡制蜀。

司马懿对郭槐提出的这个新策略倒是很有兴趣。

在凉州战场上,魏蜀两国收编利用羌氐部落势力为己用已经是常态。

羌王彻里吉卢水胡一部,就是魏国收罗的对付蜀国的小弟,只不过,卢水胡太不争气,得意妄形冒进被刘封一举全歼。

刘豹在扶风郡被刘封打败过一回,仅以身免。

虽然靠着吃掉刘宣的右部又恢复了元气,但还能不能有勇气再和刘封较量,这还要打一个问号。

“子元,你和媛韶回一趟并州,主持收编诸胡事宜,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些胡儿只要愿意去袭扰关中,都不咎以往收纳。”

“另外,我记得前雁门太守牵招手底下编练有一支并州骑兵,牵招的几个儿子牵嘉、牵弘也都是可用之材,你好好的相待。”

“昔日吕温侯凭籍八百并州骑兵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吾儿当有温侯之志,壮吾司马氏之名。”

司马懿给司马师鼓劲加油,并以吕布的事迹来激励司马师,是因为他感觉到,最近身体已经发出示警。

不出意外的话,他怕是熬不过这两年了,眼下刘封这个大敌步步紧逼,司马懿只能寄希望,司马师这个大儿能够迅速的成长起来,成为司马家的栋梁支柱。

司马师听到吕布之名,一时激动得难以自制。

刘封之勇,如今已是天下闻名。

要想打败这个不可一世的狂妄对手,就必须使出非常的手段。

——

就在刘封准备反攻魏国之际,一封急报从襄阳隆中送来。

前来送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的三弟诸葛均。

诸葛均此次到长安,主要是找黄月英和诸葛果,这两人在宛城之战后,跟着刘封到了长安,一个忙着主持朝中工部机械科事务,一个则和关银屏、吕玲绮一起,游历关中渭水两岸的西北风情。

“元通,孔明....,孔明他重病,怕是不成了?”黄月英跌跌撞撞,神色惊惶的来到秦王府,向刘封诉说诸葛亮的情况。

距离上一次五丈原诸葛亮病重,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诸葛亮的年纪,也接近六十有五,这在汉代来说,已是古来稀之年,并不算短寿了。

但猛然听到这个消息,刘封心头一痛,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穿越以来,他虽然拜了刘备为义父,但两人之间更多的是礼节性的交往,实质的感情并没有多少,刘备在有了刘禅之后,对刘封也更多的是利用,而不是培养。

这一点,就从刘备一次次从刘封麾下抽走将校就可以看出,要不是刘封争气,仅前期赵累、傅肜、丁奉等人离开,估计就一蹶不振了。

相比之下,诸葛亮在认了刘封为弟子后,培养上面尽心尽力,不管是出使东吴,还是为数不多的共处时间,都能悉心讲解,让刘封这个对汉末三国知识一知半解的路人,渐渐的融入到了这个纷乱的时世中。

一师为师,终身为父。

在刘封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恩师,也是严父。

“师娘莫急,我这就安排车驾,我们马上动身,对了,请皇甫神医一起前往,也好就个照看。”

黄月英心急如焚,一时乱了方寸。

刘封只好把糜夫人、夏侯夫人两人找来,让她们安慰黄月英先静下心来。

按诸葛均的说法,诸葛亮这一次是早年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并不是得了什么急症,以诸葛亮的推算之能,遣诸葛均来关中,估计已经算好了来回的时间。

“师娘.....,伯约刚刚从凉州回来,待我通知他一下,一起跟我们去隆中。”刘封见黄月英心绪渐渐安定下来,遂出声提了提姜维的名字。

诸葛亮收徒有三。

大弟子刘封,二弟子姜维,三弟子马谡。

这三人中,马谡因街亭之败,心中有愧早亡,刘封、姜维两人这些年征战在外,在诸葛亮身边服侍的机会寥寥,现在恩师即将离世,他们到跟前见上一面,是人之常情。

“大师兄,老师他怎么了?要不要紧?”姜维听到恩师病危,急急从驿馆赶来,一进秦王府,就急声叫喊起来。

这些年,他一直在凉州河西走廊一带镇守,整个人气度和以前大不一样,脸庞晒得黝红,身躯也矫健了许多。

第700章 诸葛兵法十三篇

从长安至襄阳隆中。

最快捷的道路就是走武关道,和以往年久失修的山道不同,在刘封占领南阳郡,彻底消除了魏国对武关道的威胁后,这一条连接雍凉和荆州的官道显得越发的繁忙。

秦王的仪驾从西北向东南,一路急赶,沿途驿站早早准备好了吃食和草料,以备换乘和补给。

刘封除了在上洛暂歇了一个时辰外,其余时间都在路上奔走。

黄月英坐在后面的一辆八乘宽大马车内,神情哀伤,身子虚弱之极,要不是诸葛果扶着,她连坐也坐不安稳。

“母亲,父亲不是告诉三叔,他是老毛病,这次是旧疾复发......。”

黄月英听言,幽幽一叹道:“我以前就常劝他,要保重身体,不能太过操劳,他就是不听,这刘家的天下,自有刘家人来打理,轮不到我们诸葛家,你看现在元通治理大汉,比起你父亲之前又劳心又劳神,不知强了多少?”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这些年来,随着刘封新晋秦王,开府议事,蜀汉上下对他的认可度也越发的提升,这让黄月英颜面有光,心中得意。

诸葛果低头不语,不敢接母亲的抱怨。

站在她的角度,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夫君,说哪个不好都不行。

仪仗到襄阳地界时,襄阳太守庞宏、郡丞诸葛乔已经在谷城边界上迎接着。

庞宏是庞统之子,在历史上就做到了蜀汉的涪陵太守,为人刚正直率,后因与陈祇不睦被贬,自回涪陵时溺水亡于乌江之上。

刘封任秦王,陈祇遭到压制,庞宏得到重用,一个涪陵太守自然不是庞宏的上限,襄阳的位置比涪陵要重要的多,交给庞宏来治理,正好合适。

诸葛乔是庞宏的副手,在诸葛瞻出生后,诸葛乔多数的时间,是在徐庶的荆州刺史府做事,在诸葛亮患病之后,他向刘封请示,主动要求到襄阳任职,也是想要就近照顾养父。

“巨师,节哀,士元公仙逝,封在长安忙于对魏作战,无暇抽出空来送他一程,实在有愧之至。”

刘封下马上前,双手握住庞宏之手,迭声说道。

“殿下言重了,吾父离去之时,曾留有一言,提及若是无殿下相助,当年的涪城之战,他就已经早亡了,能够活到寿终,已是托了殿下之福。”

庞宏神情坚毅,朗声说道。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

庞统的年纪比诸葛亮还要大了两岁,虽然他不像诸葛亮那样操劳,但性子更为偏激,遇事也多往牛角尖里钻,这样的人能活到六十有七,已经是侥天之幸。

庞统病逝之后,荆州学堂为这位开脉的师长举行了隆中的葬礼,他的语录被编为《庞氏兵法九篇》,成为学堂的教材之一。

有这些身后的声名在,庞统走的时候很安详,他没有什么遗憾的。

“殿下,父亲留言,嘱咐我在此等候,还说不用过于担心,他只是因为士元公离去而感伤罢了。”

诸葛乔在刘封与庞宏说话时,已经和黄月英、诸葛果见了面,这时返身回来,向抱拳向刘封一揖,沉声说道。

刘封点了点头,脸色稍稍和缓了些,人在年纪大时,往往会有预知。

庞统是这样,诸葛亮估计也是一样。

一行人边说边往隆中赶去,到了诸葛躬耕地时,前面的茅舍犹在,一种久违的熟悉感觉袭上刘封心头。

这里是他真正融入这个波澜壮阔时代的地方。

当初一起前来的关兴、张苞等发小,如今已是独挡一面的汉军大将,当初跟在他后面的关银屏、张星彩、诸葛果等女童,则成了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茅屋前。

诸葛亮躺在一张竹榻上,正闭着眼睛晒着午后的阳光。

他的面容很是消瘦,已经不复往日圆润光滑的样子,黄月英瞧见诸葛亮如此模样,禁不住扑上前抱住哭泣起来。

“月英,你这是作甚。可是让一众小辈看我们老夫老妻笑话。”诸葛亮睁开眼睛,目光依旧睿智,就如他年轻时一样。

黄月英气恼的一掐诸葛亮的腰间,想要和以往一样,拧上一把,但她的手一抚上诸葛亮瘦削的身体,却发现那里除了骨架,再无其他。

“孔明.....。”

黄月英心中悲戚再也抑制不住,伏在诸葛亮头上哀哀泣了起来。

“果儿,快扶起你母亲。我和元通、伯约有话要说。”诸葛亮轻咳了一声,黄月英与他夫妻情重,有些私密的话,要等到无人时再说。

诸葛果依言,扶起黄月英,两人神情皆是疲惫之极。

这一路上,她们母女两个担心见不到诸葛亮最后一面,心中焦虑万分,现在见诸葛亮好好的在眼前,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诸葛亮示意刘封、姜维将他扶到轮车上,然后推进茅屋书房内。

“伯约,这是我这些年来撰写的用兵心得,算是诸葛兵法十三篇,你有隙的时候好好看看,或许可增些见识,不过,我之用兵,多谋而少断,比不上你大师兄。”

诸葛亮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帛书,递到姜维手里。

姜维激动的接过帛卷,道:“多谢恩师赐下兵书,维当和大师兄一道,为光复大汉舍生忘死,奋战不息。”

诸葛亮赞许的点点头,在三个弟子之中,姜维其实是最像他的一个,善用谋略,能用奇计,但遇上硬仗,恶仗,姜维就有些吃不住劲。

刘封是诸葛亮最看不透的一个弟子。

虽然名义上是其大弟子,但实际上刘封长期驻守在外,在诸葛亮跟前受教的机会很少,即便是两人交谈时,往往也是相互交流,处于平等的地位。

“元通,兵书什么的,我就不给你了,以你的本事,也看不上这些。我这里有一封书信,是写给魏国扬州刺史诸葛诞的,公休他是我的堂弟,若是有机会,可说服他归附我大汉。”

首节 上一节 336/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