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29节

记者是无冕之王,总编是王中王。现代是这样,在当今的大明亦是这样。

申时行道:“臣在。”

朱载圳吩咐:“《大明时报》要对无名烈士纪念碑、哭墙从破土动工到完工的整个过程追踪报道。

要在报纸上写明兴建这两座建筑的用意。

还要在报纸上言明,今后每逢清明,孤会亲自前往无名烈士纪念碑、哭墙祭奠。同时鼓励百姓到时候一同前往祭奠。

吏部也要形成条文,今后入京述职的地方官,武将,进京后要先去碑、墙缅怀英烈和死于战火的百姓。”

爱国主义教育,在哪朝哪代都不过时。人,不可以忘本。

一众官员山呼:“太子英明。”

散了朝,朱载圳叫住了杨博。他走到了杨博的面前。

杨博道:“太子殿下,臣有罪。”

朱载圳道:“朝堂议事就是这样,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姻祖父,今日晚间我带着香香去一趟贵府,讨一顿饭吃如何?”

杨博连忙道:“太子、杨妃莅临寒舍,臣受宠若惊。”

朱载圳道:“嗯,朝堂上的事,咱们私下说便是。我会劝动姻祖父你的。”

傍晚时分,朱载圳领着香香来到了杨府门口。

杨博已经领着家人们等在了那里。

第208章 一举三得的生财之道

杨博是个很能生的人。他有一妻九妾,为他生了七子十四女。

他的长子,也就是朱载圳的老丈人名叫杨俊民。是今年春的金榜三甲第八十五名进士。现在户部担任主事。

杨家人朝着朱载圳、香香分别行了礼。

香香进了宫,成为了太子侧妃,杨家人都成了她的臣子。

众人进府吃了一顿饭。饭罢,香香留在席间陪亲人们说话。朱载圳则跟杨博来到了书房。

杨博给朱载圳倒上了一杯茶:“太子殿下请用。”

朱载圳道:“姻祖父,你早朝时为何反对我裁撤北直隶旧军?除了那四条明面上的理由,应该另有隐情吧?”

杨博微微点头:“的确另有隐情,只不过不能在朝堂上明言。”

朱载圳道:“让我猜一猜。隐情可能有三条。

第一条,卫所旧军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将领吃五实五。也就是说,五千人的卫所,指挥使要吃掉两千五百人的空额军田。

吃空额军田得来的银子,指挥使自己是吞不下的。要分出一部分给朝中文官。

一旦朝廷裁军,必定要查员额、军田两项。到时候将领们露了底,要牵扯出一大批朝廷文官。”

杨博对朱载圳大为佩服:“殿下真是洞悉入微。卫所军的陋规,自宣德朝后已经约定俗成。历任兵部的堂官、司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真要是裁军,一查员额和军田必定引出大案,兵部历任官员都要承担罪责。

别说拿了丘八们银子的官员要砍头。即便是臣,还有您看重的右侍郎唐顺之......臣等这些干净的人都要因失察之罪丢乌纱掉脑袋。”

杨博顿了顿,又道:“臣倒不是怕死。内阁的二严、徐、高如今臣服于太子您,那只是表象。

您当了大明有史以来第三位监国太子,必定要跟内阁发生争权的矛盾。

他们一定会借着裁军查账之事,标榜什么公事公办,清洗兵部。要知道,如今的兵部是您的兵部啊!他们清洗兵部,等于断了您的右臂。”

朱载圳微微点头:“嗯。的确是这样。我再说第二条隐情吧。

有戚继光的南兵在京,北直隶的旧军不敢造反。

然而那些偏远省份,南兵威不可及之地的旧军,会不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会不会觉得下一个被裁的就是他们?

那些外省旧军将领们,怕吃空额军田的事情败露被杀头,会铤而走险闹兵变。

朝廷刚刚经历了与鞑靼人的大战,需要的是稳定。一旦出现各地卫所军兵变的状况,就无法收拾局面了。”

杨博拱手:“太子殿下。说句拍马屁的话,臣对您佩服的五体投地。您几乎事事洞若观火。

的确是这样。裁了北直隶的旧军,像广西、甘肃、云南那些偏远地方的旧军会不会因兔死狐悲而造反?

那些丘八什么事儿不敢做?戚继光的南兵再厉害,也不能转战几万里,把大明地图上下左右转一个圈,到各地平叛乱。

这是一个变数。朝廷至少在一年内经不起这样的变数。”

朱载圳摆摆手:“什么洞若观火啊。姻祖父过誉了。我再说第三条隐情。各省都司,各卫指挥使,都与你私下交好。你们时常有书信往来,对嘛?

这批人保着你稳坐了五年的兵部尚书。现在你要保他们。”

杨博“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殿下,臣有罪。”

朱载圳道:“你有什么罪?我理解你!天下最难当的官儿,无非是兵部尚书。因为天下最难管的就是不讲理的丘八。

坐在这个位置上,光有父皇的信任还不成。还要有卫所军将领们的支持。你不私下跟他们交往,权力早就被架空了。

一个被架空了的兵部尚书,谈何为父皇管好兵权?”

杨博重重的给朱载圳磕了一个头:“殿下明鉴。臣求学时有一位名叫陈寿亭的同窗。他对臣说过一句至理名言。”

朱载圳问:“哦?什么至理名言?”

杨博答道:“什么叫走运,遇到明白人就叫走运——臣是一个走运的人啊。”

杨博的潜台词是:太子爷,您真是个明白人!

朱载圳道:“好了,我替姻祖父说了三条隐情。下面我要说说必须裁撤北直隶旧军的理由了。

我裁北直隶旧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要温水煮蛙,裁掉全天下的旧军。

裁旧军的目的,一是为了去除冗兵。这群人不能打仗,却顶着明军的名号,占着茅坑不拉屎。留着也是无用。

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制止土地兼并。

大明有制,军田不纳税。旧军将领们一边大吃空额军田,一边肆意吞并普通士兵的军田。许多士兵失田后沦为了将领的佃农、仆役。

人心不足蛇吞象。士兵的军田经过一百多年,被几代世袭的将领们兼并的差不多了。他们又把手伸向了民田。

王国光曾对我说过。天下田共分十成。百姓只占四成。皇族占两成。士族豪绅占三成。还有一成,在各地卫所军将领手中。

我不敢说让旧军世袭家族交出百年间兼并的土地。至少,得让他们缴纳田赋。

要让军田纳税,就必须裁撤了旧军,让军田变成民田。”

杨博若有所思:“这一层倒是臣没有考虑到的。”

朱载圳道:“好,讲完了原因。我再跟你说我裁军的方略。

我在裁军前,会请父皇旨意,过往不究。不查空额,不查军田账目;

且我能让旧军被裁撤后,找到一条比吃空额、兼并土地更赚钱的生财之道!

有这两条,他们还会造反嘛?”

杨博道:“那自然不会。不知太子爷所说的生财之道是?”

朱载圳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对杨博讲了一番。

杨博听后目瞪口呆:“太子真乃神人也!竟然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法子。

这样一来,虽被裁撤了,那些丘八却能过的更滋润;朝廷也能得益;百姓也能受惠。

用您的话说,这是拉屎摘瓜逮蚂蚱,一举三得啊!”

朱载圳道:“看来姻祖父支持我的方略?”

杨博道:“臣一万个支持!”

朱载圳道:“待北直隶旧军的军头们都进了京,借你的府邸,我请他们吃一顿饭。”

第209章 搞物流

跟杨博谈完事情,朱载圳准备领着香香回东宫。

香香眼泪婆娑,一句话不说。显然是不想走。

朱载圳道:“要不,你在家里住一宿?”

香香是属狗脸的,说变就变。一听这话立即破涕为笑。

哪曾想,杨博和长子杨俊民“噗通”一声给香香跪下了。

杨博给自己的孙女磕了个头:“太子侧妃不得在宫外过夜,这是宫制。若杨妃您一意孤行,臣将长跪不起。”

香香急眼了:“祖父,父亲,你们快起来啊。我走还不成嘛。”

朱载圳领着香香离开了杨府。

在回宫的辇车上,香香朝着自己的家望了又望:“太子哥哥,嫁给你,香香有家都不能回了。”

朱载圳摸了摸香香的脑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一入宫门深似海,父母亲友皆仆臣啊。”

香香靠在了朱载圳的肩膀上,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朱载圳宽慰她:“没事儿,以后我经常带你去杨府就是了。”

回宫之后,朱载圳先去见了嘉靖帝。

嘉靖帝道:“听黄锦说早朝时你要裁军,杨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你现在知道朕这些年的苦衷了吧?想办成一件事,实在是太难了。”

朱载圳道:“父皇,儿臣已经劝服了杨博。今后他会支持儿臣的裁军方略。”

嘉靖帝眼前一亮:“怎么劝服的?”

朱载圳将刚才对杨博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嘉靖帝听后目瞪口呆:“朕打十六岁就有裁撤卫所军的念头。几十年了都没做到。

如果按照你的方略去施行,裁撤之事易如反掌!

你这个监国太子,比我这个皇帝强啊!”

朱载圳道:“父皇过誉。儿臣只是有些小聪明罢了。您才是大智大慧。”

嘉靖帝站起身,走到龙案前,拿起一个木匣。

那个木匣放在龙案上有两年了。朱载圳猜测木匣里装的是兵符。

没想到,嘉靖帝打开木匣,从里面拿出了一枚护身符。

嘉靖帝道:“这护身符是朕从兴献王府入京前,你祖母送朕的。”

朱载圳问:“慈孝献皇后?”

嘉靖帝微微点头:“嗯。当时你祖母对朕说,这枚护身符是她在三清上仙面前祈福七七四十九天求来的。能保佑朕做个千古明君。

呵,朕辜负了你祖母的期望啊。千古明君没当上,倒在天下人口中落得个‘昏君’的考语。

今日,朕将这护身符转赠于圳儿你。”

首节 上一节 129/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