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第492节

朱七牛笑着点头:“来,诸位,满饮此杯。”

“王爷请。”

“王爷请。”

“谢王爷。”

一杯酒喝完,朱七牛又让人抬上来一个箱子:“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会,本王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啊,生怕你们回到故乡后过得不好,故而代三位先帝略备薄礼,你们每人一份,切莫推辞。”

杨士奇笑问道:“王爷家里金钱无算,想来这薄礼也不是个小数目吧?”

“不是太贵重的东西,每人不记名存钱票据一张,可取钱一百万圆,另有你们各自老家的宅子一座,商铺两间。”朱七牛道。

“嚯,这可真不是一般的厚礼啊,王爷实在是太大方了,有了这些钱,我又可以多去风月场所逛一逛,疼爱一下那些无依无靠的美人了。”孟毓崇还是一贯洒脱不羁的性格,搓了搓手,第一个上手拿起了自己那份临别礼。

他虽然带了这个头,但周光等人还是不太想接朱七牛的礼物。

朱七牛不得不好说歹说,这才让他们收下了。

“好了,诸位,山不转水转,后会有期,时间也不早了,大家早些启程吧,一路保重。”朝着一众共事了一二十年的同僚们抱了抱拳,朱七牛眼眶微红的说道。

万三重等人连忙抱拳回礼。

“我等告辞,王爷保重。”

然后他们就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却直到马车完全消失在视线尽头,他们也没有多问哪怕一句朱七牛接下来的安排。

这是因为……他们足够信任朱七牛!

共事多年的众人,默契程度早已不是言语能形容的了。

一直到看不见他们的马车了,朱七牛还是没有急着回去,家丁来问,朱七牛只摇了摇头。

“回去那么早又能怎么样呢?你家王爷我现在可是一闲人。”

摇了摇扇子,朱七牛又叹息道:“对为了这个帝国奉献了几十年光阴的他们而言,这样的结果也不知是好是坏,退养老家后,他们能做些什么呢?”

家丁……不敢接话。

……

陆续分开后,万三重、周光等踏上了各自不同的回家之路。

但相同的是,在即将看不见偌大钟山的地方,他们全都停下了马车,庄重的朝着钟山方向跪了下去,磕了九个头。

第140章 眼见他起高楼

朱七牛为万三重等人送别时所说的每句话,很快就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了朱允炆的案头上。

来给他送情报的乃是锦衣卫指挥使颜子瑜。

静静看完全部情报,朱允炆有些伤感:“这些大臣皆是文官,哪个不是两榜进士?哪个不是饱学鸿儒?哪个不是为国为民?哪个不是立功无数?这样的结果对他们而言真的好吗?”

颜子瑜道:“虽然似乎是凄凉了些,但若是留着他们,朝堂之上就分了党派,若是陷入内斗,会拖垮大明的,如今皇上登基,新朝新气象,没有回过头去清除他们已然不错了,这都是为了大明啊!”

朱允炆点了点头:“是啊,最起码他们都是容养回乡,而不是被罢官驱逐,还有皇叔送的铺子、房子和钱,晚年应该会过得不错才对。”

颜子瑜面色一狠:“皇上若是觉得不解气,或是想要更保险,锦衣卫这边也不是不可以……。”

朱允炆拍了下龙案,长身而起:“住嘴!你好歹也是曾经参加过科考的文人,熟读四书五经,精通诗词歌赋,怎地这么心狠?

他们都退了,你还想赶尽杀绝?昔日苏东坡被政敌那般针对,动辄贬谪,可见政敌恨他恨得牙痒,可他们也不曾对他下过杀手!

莫非是锦衣卫当久了,你已然忘了自己的人性?”

“臣也只是想为皇上分忧罢了。”

朱允炆‘哼’了一声:“此等事情以后千万莫再提,以免坏了我们君臣情谊。”

“是。”

“朕非但不想杀他们,还要赏赐他们,我要给他们各提一品官阶,让他们衣锦还乡,还要给他们赏赐钱财,并允诺他们百年之后可配享皇爷爷、父皇和皇兄陵寝,享后代帝王祭祀。”

“是。”

想了想,朱允炆笑道:“皇叔虽然心里不忿,但跟临终前的皇兄一样,还是选择为了大明而妥协,之前他准我继位时是这样,如今他主动撤去那些高官、把位置给我让出来还是这样,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敬重的人啊,可惜他不愿在我手下做事。罢了罢了,且这样吧,等我做出成绩,再去请他出山。”

颜子瑜:……

……

朱允炆为万三重等人追加封赏的事儿传开后,自然为他在士林之间创造了极大的好名声。

一时之间,歌功颂德者多如过江之鲫,大有前宋真宗、仁宗时的氛围。

朱七牛虽然无心过问朝政,但这么大的事儿也不可能没有耳闻。

对此,朱七牛不置可否。

又过了段时间,齐泰、黄子澄、李景隆、方孝孺、仁义侯从全国各地陆续汇聚而来,正式接任了万三重等人的职位,合上了永乐一朝的旧书籍,拉开了洪熙一朝的正式新篇章。

洪熙,永乐十年后的朱允炆的年号,改元的第一年即洪熙元年。

可惜呀,永乐一朝能臣干吏太多,许多还是三朝元老,他们大部分都跟朱七牛有关联。

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他们这一走,以朱允炆的这点人手,竟有点填补不过来。

这直接导致许多政务都有点乱套,不少心思险恶的官趁机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搞得朱允炆头疼不已。

索性他便把那些说话好听、会读书会写诗、跟他聊得来的官陆续任命了下去,填补空缺。

如此一来,大明整个庞大的机器倒也继续运转着,貌似也没啥大问题。

于是朱允炆对自己的能力越发迷之自信,也不全身心的投入朝政了,时不时就参与些小爱好——讲学。

讲学之事,自古有之,哪怕是上古贤王、都君临天下了、也时不时就会召集大能讲课,学习更多道理。

到了大明朝,太祖那里不用说,他不希望别人给他上课。

太宗倒是也优待士大夫,但他太忙,而且是当太子时就很忙,召集人讲学之事也就做的不多。

武帝朱雄英那就更忙了,后面更是直接御驾亲征,讲学之事嘛,他才没那个闲工夫,一些盼望着靠讲学当官升官的文人士大夫老不喜欢他这样了。

因此朱允炆时不时就开一下讲学的行为,在文人士大夫这里老多好评了,那些人都快把他吹成上古尧舜都远远不及的明君了。

他也就越发喜欢和这些人待一起。

讲学之余,文气十足的朱允炆也会跟这些人聚在一起谈诗论道,喝酒闲聊,有时候一搞就是一天,要不是晚上宫门落锁,这些人必须离开,他还舍不得人家走呢。

这其中,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是他最喜欢的人,刚一见面就一见如故,后面更是如胶似漆,天南海北哪哪儿都能聊到一起,以至于在朝政之事上,朱允炆都快对他们言听计从了。

除了他们外,不少原本寂寂无名的官员和民间士子都因为朱允炆的求学热忱而出名。

但凡是能被他邀请去讲学、论道的,都不等出宫,就已经名满京华了。

一来二去的,三十多年都没有太大发展的大明文风竟然在洪熙一朝空前繁荣,各种诗词歌赋、话本、戏曲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往出冒,其中不乏精品。

便连朱七牛得知后,也誊抄了几幅挂在书房里。

不难预料,如果照此发展的话,就算洪熙一朝的政绩一般,百姓过得一般,但朱允炆也势必会被文人们吹成一代明君,甚至超过前面三位先帝。

……

洪熙元年四月初六日,经过好一段时间的相处,黄子澄非常肯定当今皇帝和其他三位先帝截然不同,是个明事理的好皇帝,对自己也格外器重,值得自己为他赴汤蹈火。

于是在这一日,因为被压在小县城二十年而自以为空有才华无地施展、因此被擢升后格外想要表现一番的黄子澄、向皇帝提出了遍邀重臣参与一向重大讨论的请求。

第141章 今日果然如此

当颜子瑜、伍超风等一开始追随朱允炆的五位重臣一起出现在武英殿中,见到方孝孺、李景隆、黄子澄、仁义侯、齐泰都在,却再没有其他臣子时,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次要议论的事恐怕不是一般的大事。

十人互相行礼寒暄了几句,便都各自在一旁站定了,心中各自思索着,偶尔交流也是用眼神。

从他们的站位不难看出,他们是隐隐分作三派的。

第一派当然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三大名臣了。

第二派则是朱允炆在潜邸时的五位老臣。

第三派嘛,则是地位略显尴尬的仁义侯和曹国公李景隆。

之所以地位尴尬,是因为仁义侯毕竟是归化的琉球人,此前一直没有进入大明高层,至今也不是很被‘本地人’接受。

李景隆则是纯纯的被皇帝特赦的罪犯,当年其一战连累数万将士惨死、还差点因为保护虎蹲炮不利而被东瀛逆袭的事儿是其一生都没法抹除的伤疤和污渍,朝中不少大臣都拿其当笑话看,背地里没少指指点点。

他二人都不受待见,也就自然而然的暗中走到了一起,隐隐与其他官员对抗着,争取着自己的权势和利益。

等了片刻,皇帝过来了,众人连忙行礼。

“诸位爱卿免礼,都坐吧。”朱允炆笑道。

武英殿有给大臣坐的凳子了?

就算是以前内阁大臣经常过来一起办公时,那也只有几个跪坐的蒲团和矮桌罢了。

皇帝为何有此一说?

齐泰他们正疑惑着,一帮太监过来了。

他们两两一组,抬着高大的太师椅和茶几,不一会儿就在龙案下方摆了两溜凳子,每两个凳子中间还摆了个茶几。

又有宫女过来奉上茶水和点心,直接将其布置成了一般人家客厅的样式。

齐泰、方孝孺、黄子澄可喜欢这种优待了,纷纷露出笑脸。

皇上是爱我们的啊!

李景隆和仁义侯不置可否,说不上高兴或不高兴。

二人在乎的地方根本不在这上面。

颜子瑜等五个潜邸时的大臣则是纷纷皱眉。

历代皇帝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才提起来的君权,这就要轻易放掉吗?

大臣若是奏事时能在皇帝面前大咧咧坐着,将来会不会就有可能直接犯上作乱?

君子不重则不威啊!

“皇上,这不妥吧,我等站着就可以了,还是把凳子去了吧。”新任工部尚书刘翰文抱拳道。

朱允炆摆了摆手:“周朝之时,莫说君臣同座了,就是同榻而寝也不算什么,而周礼就连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也十分推崇,何以到了大明就不行呢?此事无需再议,都坐吧。”

“这……。”刘翰文还要说什么,颜子瑜往前走了两步,似不经意的撞了他一下,他微微一怔,这才住嘴。

众人陆续落座后,朱允炆问道:“黄爱卿,你让朕召集重臣议事,不知要议的是什么事?”

“乃是削藩之事!”黄子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

朱允炆吃了一惊。

其他人也纷纷转头看向他。

“黄大人,你终究还是提了这一茬啊!”齐泰苦笑道。

黄子澄道:“齐大人,削藩之事你我曾一起商议过,你是支持我的吧?”

“是。”

首节 上一节 492/5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