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851节

  姚广孝自然明白。

  当世界神话体系提出后,肯定会被很多人所挑刺,因为这里涉及到许多国家的宗教信仰。

  有些信仰浓厚的地方,不服是肯定的。

  都是神明,凭什么你家的神明比我家的更为高贵。

  这都是你杜撰出来,做不得真。

  你说四大部洲,怎么还缺少了一块。

  当这个时候,东胜神洲突然被发现,事态就会变得反转。

  原来神话里的故事,都是真的!

  当然,会提出疑问跟质疑的,必定是知识渊博者。

  不过知识渊博的人都已经信了,其他人还有什么不可相信的。

  对于东胜神洲,或者说美洲的存在,姚广孝没有质疑。

  太孙都已经开出上千万贯的悬赏,还有世袭万户侯出来,当跟你开玩笑呢。

  况且远征军的存在,也没有特别的隐瞒,虽未刊登邸报,但有路子的都能知晓,姚广孝哪怕只是回来一天,也能听到稍许风声。

  “融合他国神话,则必然要更加真实,贫僧虽通佛释道,可对于这世上万国,大部分都是陌生的,还需借些助力。”姚广孝认真的说道。

  既然是世界神话体系,那肯定是要把所有的神灵都纳入进来。

  这并不是自行想象,随便杜撰就可以,要找到每个地方精通宗教的人才,配合之下才能完成。

  如此才能达到同化的效果。

  “你放心,我已经给曹国公下过令旨,自当会收集这方面的人才带回大明,锦衣卫这边也准备了许久。”

  自当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朱英就已经在做准备了。

  李景隆下西洋,这么好的机会,当然是要把握住。

  就现在来说,中原及周边的神话,包含佛教这块,也足够姚广孝写上很久了,再到李景隆回来的时候,就可以继续补充。

  洪荒神话体系,是以中原神话为基础,再从周边散开,确定了核心,编纂起来就容易许多。

  姚广孝点点头。

  他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先前太孙说的佛道之争,便是洪荒神话体系的主流。

  以故事话本的形式写成白话文,更容易传播。

  有朝廷背书,完成后完全可以发在邸报上,占据大的篇幅。

  一次放不下,也能通过连载的方式。

  京师邸报远销海外,根本不用担心对外传播的事情。

  “不用急着开始,法师这才刚回来,可以休息几日先。”

  “为了方便法师,我会下道令旨,册封法师为詹士府少詹士,方便法师行走及查阅书籍,调动相关人员。”

  朱英笑着说道。

  其实他想开个玩笑说老詹士的,不过感觉这样有些冒犯。

  编纂洪荒神话体系,对大明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加上姚广孝前往高丽,不管是打倭国,还是与李成桂分庭抗礼,这都是有大功劳的。

  征讨倭国的时候,高丽确实牵扯了倭国方面很大精力,不然大明也很难一帆风顺。

  高丽一直对大明边境时常骚扰,姚广孝在高丽稳定了大明边疆,自然有功。

  姚广孝有些恍惚。

  当年他在天界寺的时候,一门心思想要当官,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不甘心只能是剑走偏锋追随燕王。

  如今兜兜转转回到京师,已然可到正四品。

  当真是世事无常啊。

  “谢殿下隆恩,贫……臣定然会竭尽全力,编纂神话体系,不让殿下失望。”

  姚广孝得到正四品的官职,没有想象中的激动,或许更多的是感叹。

  不管是跟随燕王,还是在高丽担当国师,在权力上早就已经超过这个品级。

  至少从现在开始,太孙亲口册封下,他已然是大明臣子,入官籍。

  朱英看着原本有些老态龙钟,现在重新散发出火力的姚广孝很是满意。

  把才能用在正道上,才是对大明最好的贡献嘛。

  在处理完神话体系的事情后,朱英可没有时间闲着。

  毕竟现在已经二月开春,帖木儿进犯大明吐蕃的事情,也是到了该要给他个教训的时候了。

  领兵的是徐辉祖,而兵员的调动在此前早就有所安排。

  三十万大军当然不可能说全部从京师这边调动,不然京师的安全谁来守护。

  加上徐辉祖在内,京师这边总共也就数千人出发。

  临出发前,朱英自然还要作些安排。

第713章 :出征吐蕃,针对帖木儿的对策

  徐辉祖想要领兵出征吐蕃,其实朱元璋是不怎么同意的。

  是徐妙锦找了朱英,这才同意让徐辉祖领兵。

  朱元璋的意思是徐辉祖为徐达长子,没必要如此奔波。

  其实朱英知晓老爷子的意思,虽说徐达的女儿全部嫁给了皇室,包括徐妙锦都已经成为太孙侧妃,但实际上徐达在军中的威望特别高。

  朱元璋知道徐辉祖是很有军事天赋的,但他不想徐辉祖继承徐达旧部,或可能会成为第二个蓝玉。

  蓝玉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战功,跟其继承了常遇春的旧部有着很大关系。

  朱元璋早年在红巾军成势之后,就基本上很少带兵亲征了,徐达跟常遇春便是他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当时军队里的声望,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要比朱元璋高的。

  其中徐达的名声,还要压制常遇春三分。

  哪怕是当初让徐辉祖外出练兵,朱元璋都刻意避开了徐达旧部所在地区。

  后来徐辉祖去历练,其实就是让他镀金一下,回来就直接继承了国公的爵位,担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从地位上来说自然是尊贵无比,实际上手中并没有掌控多大的兵权。

  收割兵权,皇权压制将权,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徐辉祖也没多少不服。

  只是朱英出现,军队改革后变化太大了。

  首先是老兵大面积被替换。

  朱元璋都已经七十多了,最早的一批将士存活下来的,也年轻不到哪里去,尤其是徐达旧部,除开有爵位的,基本上已经九成都换了下去。

  倘若是之前,大明是没有办法安置这些多退役老兵的,但现在就不同了。

  有些功劳的就变成了治安所,治安司的差役,甚至是所长等武官,吃的也是官粮。

  还有些身体有残疾的,收容到各地的军事学院充当教习,教官。

  退役的待遇高,且关于退役士兵回到户籍所在地,当地的官府是要帮忙安排工作的。

  这么下来,朱英对军队的大换血,没有丝毫波澜升起。

  许多老兵对于太孙更是感恩戴德。

  大半辈子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打下这朗朗乾坤,朱英也没让他们寒心。

  新生代的兵员,都会在各地创办的军事学院完成基础的操练,政治教育,文化课程,根据情况大约三到六个月后,才会被安排进入卫所。

  这些年轻的士兵们,可不会说去崇拜徐达,常遇春这些将领。

  他们之所以自愿来当兵,那是因为太孙殿下给出的丰厚待遇,还有未来那可能成为军官的憧憬。

  不可否认,能够招募到如此多兵源,邸报舆论作用占据了非常有力的效果。

  在京师邸报,包括是各地的邸报上,都必须留出一定篇幅,专供军队的招兵宣传。

  宣传方向,是朱英定下的基调。

  简单点说就是塑造英雄的同时,还展现利益。

  大多数百姓可不会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什么为国争光,保家卫国,若是说这些,许多百姓基本上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完全不会引发半点想法。

  利益怎么展现。

  比如在邸报上宣传,某某士兵,曾经是哪个村乡,因为吃不上饭而当兵,现在于大明最新政策下,退役到地方担任治安所所长,麾下差役上百。

  再比如某某士兵,立下泼天功劳,担任百户,从此光宗耀祖。

  这是看得见的,也是普通人搏一搏,真能得到的。

  像是各地府城的邸报上,很多宣传的人就是当地人,有些还是同村。

  这样的诱惑自然就更大了。

  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大面积撤换老兵不但没有使得大明的总兵力下降,反而是略有提升。

  最近两年卫所的变化很大。

  这其中主要体现在新兵跟长官间的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因为吃空饷,贪污,受贿,虐待士兵等情况,使得新兵对上官进行举报。

  新兵们可都是接受过正规专业的思想培训,怎么可能像老兵一样惯着你。

  从前的兵跟着上官,那就是跟卖身一样,让干啥就干啥,哪怕是造反也跟着一起干了。

  现在的兵还没进去,就受到了思想教育。

  军事学院的教导会告诉他们。

  你们效忠的是国家,是陛下,是太孙,而不是你们的长官。

  服从长官命令,是你们的天职。

  见到任何危害国家安全,影响国家利益的事情,要坚决抵制,上报朝廷。

  许多老一辈的军官,还带着从前的思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矛盾激发自然是极为尖锐。

  很多军队毒瘤被剔除之后,换上了新生代的军官,比如说大明军事学院,亦或是各地军事学院结业的学子。

  这让曾经老辈将领的威信下降,朱英对军队的掌控力加强。

  从前将军喊一声反了。

首节 上一节 851/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