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第133节

诸亮伸手比了一个朝下劈砍的动作。

“如此杀他,那反而是便宜他了……本王要让他身败名裂,合族陪葬!”

朱棣此刻杀气充盈胸间,黄子澄的小人行径已经彻底惹怒了他。

原本记忆中虽然有这号人,但朱棣却从来没在意过,毕竟很多事,都已经由于他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如此也好!亮也觉得,这黄子澄应该让他受尽煎熬之后再死,才比较对得起他干的这些破事!”

诸亮对朱棣的话也表示深以为然。

贺忠良他们剿贼的速度很快,还不到一个时辰就收兵回营了。

“启禀王爷,末将输率燕山卫左千户所奉命剿贼已竞全功,前来缴令!”

贺忠良当先禀告,而千户钱大贵贺百户刘平山等人跟在贺忠良身后,正一脸愕然的看着封思齐的尸体。

“损失如何?”朱棣问道。

“共歼灭贼人一百一十六,无俘虏,我方战死七人,伤者二十八人!”

贺忠良虽然是面无表情的汇报,但心里的震撼到现在都还未消失。

那群贼人个个都是好手,悍不畏死还武艺高超,但却在燕山卫士卒的手下毫无还手之力就被剿灭了。

燕山卫士卒出色的个人战力,远不如其小团队娴熟的配合更让贺忠良感到吃惊。

十人一组的燕山卫士卒,长短武器配合无间,在战阵上就如同一台绞肉机一般,搅碎遇到的一切之敌。

这时候,贺忠良总算是知道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天下强军,比起燕山卫,京师里那些号称精锐的亲军,简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战死者和伤者的抚恤一定要尽快发放,不能有一点折扣!”

朱棣很严肃的说道,这抚恤政策才是燕王三卫士卒们悍不畏死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末将遵命!”贺忠良此刻已经知道,自己多半会成为这燕山卫的统领了,心里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

能够率领如此强军征战四方,简直就是每一个武将的终极梦想。

“钱大贵!”朱棣又招呼了一声。

“啊!末将在!”正看着封思齐尸体在胡乱猜测的钱大贵急忙回应。

“找人将封将军的尸体收殓了,本王会让王府的奉祠官前来安排下葬的事!”

朱棣没有解释什么,有些事知道的人太多也不见得就好。

“末将遵命!”

钱大贵虽然心里满是疑惑,但朱棣的话,肯定比圣旨还要圣旨,他转身就去安排了。

等到封思齐的尸体收拾好时候,朱棣升帐,让人击鼓聚将。

整个燕山卫百户以上的武将全部到齐后,朱棣宣布了封思齐的死讯,当然肯定是遇刺而亡。

第212章 育种计划顺利

接着朱棣又宣布,由贺忠良暂代燕山卫指挥使一职。

对于朱棣的任何决定,几乎所有的武官都是无条件的认同。

这等恐怖的威望,更让贺忠良感到震惊无比。

贺忠良就这样直接被丢在了燕山卫稳定局面,朱棣和诸亮就回了王府。

至于这所谓的刺杀,两人连聊起的兴趣都没有。

他们现在关注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京师对于吕本被杀一事,最后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由于回到王府就有些晚了,朱棣也懒得再去吵醒徐妙云,干脆就在书房睡下了。

第二天,朱棣还没等来京师的反应,却先等来了气鼓鼓的徐妙云。

“娘子!这是谁惹你生气了?”

朱棣有些好奇的问道,一般来说,徐妙云都是雍容大度的,很少会生气。

“还不是你找来的那个姓方的!”

徐妙云坐下,顺手将一本账册扔到了桌子上。

“哪个姓方的?”朱棣愣了一下,虽然他记忆力超群,但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人他都记得。

“就是那个种地的!”徐妙云翻了个白眼,还是有些气咻咻的。

“种地的?哦……是那个方正林吧?他怎么了?”

朱棣这会想起来了,这个方正林就是自己兑换了几种粮食种子之后,找郭资要来的那个劝农大使。

“他怎么了?好好的花园被他把所有的花草拔的干干净净,还修建了许多奇怪的小房子,弄了一群太监宫女整天忙着种地……”

徐妙云说起来就生气,最近几个月因为忙着带孩子和照顾青雅,她基本没去过花园。

结果昨天心血来潮之下,想去花园看看,结果却看到了一片狼藉。

一问之下,原来是一个叫方正林的老者,说是奉了王爷之命干的,徐妙云当场就炸了。

身为女人,她本就喜欢花花草草,他对燕王府的花园一直都很满意,但现在却被毁了个干净。

她一生气就找来方正林询问,结果让她更生气的事情发生了。

这个方正林不仅不悔改,还振振有词的告诉徐妙云,王爷之前给的银子用完了,现在还需要更多的银子。

而且,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还拿出了账本给徐妙云过目,以示清白。

徐妙云这一翻看,顿时就肉疼了,朱棣之前给方正林的经费并没有过徐妙云那里的账,导致她现在才知道。

短短几个月,用在育种上的银两已经高达数千两。

这其中,光是修建不同温度的暖房就花去了一千多两。

徐妙云看到这育种如此败家,也顾不得其他了,所以才会直接跑来找朱棣,希望他能终止方正林浪费银子的举动。

徐妙云没有想到,朱棣一听这事,居然马上来了兴趣,拉着她就去了花园。

花了半天时间,朱棣将每一间暖房,每一块育种地都认真仔细得查看了一遍。

他发现,自己兑换的四种高产作物居然奇迹般的全部育种成功,这可把他给欢喜坏了。

当即拍出了一千两银子赏赐给了方正林,就连每一个帮忙的太监宫女,也是人人二十两的赏格。

然后,朱棣才把强忍着不满的徐妙云拉到一边,给她仔细讲了讲这几种高产粮食对北平,甚至对整个天下百姓的意义。

一番科普之后,徐妙云直接被朱棣描绘的景象给吓到了。

亩产二十几石的红薯和土豆,产量能翻五倍以上小麦和水稻……

徐妙云不傻,而且熟读史书,她知道如果这些是真的,那么困扰无数中原王朝最大的粮食问题,就会在自家夫君手中被终结。

从此后,再也不会有饥荒,再也不会饿死人,光是这一点,自家夫君都可以成为“圣人”了,这是何其恐怖的事情?

想到了这个,徐妙云的态度顿时大变,马上表示要全力支持方正林的育种,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朱棣问了一下方正林,发现现在其实已经可以找地开始种植了,于是他一声令下,西山就划出来了上千亩田地开始试种新粮食。

另外,朱棣还遣人给王仁送过去了土豆,他记得在草原上,似乎这玩意挺能长。

这土豆要是能在草原成功种植,那草原人就可以彻底结束四处游牧,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了。

到那时候,围绕着土豆,就可以建立起一处又一处的聚居点和城池。

甚至可以说,土豆种到哪里,大明的统治就能延伸到哪里。

试种粮食的事情还没安排完,新任北平提刑按察使瞿应行就轻车简从的来上任了。

既然谁都知道瞿应行是自己的人,朱棣也就大大方方的为瞿应行接了风,还特意调了一小旗的亲卫加强他的安保力量。

因为朱棣有些担心,会有漏网的吕本党羽会迁怒瞿应行,再搞出什么刺杀的戏码。

时间又过去了好几天,可是京师那边依然没有就诛杀吕本这事有任何动静。

“诸亮,道衍大师上次在给我的回信里说到了一些事,我思前想后觉得还是需要找人去查探一番!”

朱棣一直没有等来京师的圣旨,这天干脆找来诸亮商量起了下一步的安排。

“要查探什么,王爷吩咐就是了,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

诸亮有些好奇的问道。

“据道衍大师所说,黄子澄和齐泰似乎在尽力遮掩某件事情,好像与漳州府的民乱有关……”

“我记得漳州府那边,似乎我们并没有安排什么人手,所以我想着要不要调些人过去秘密调查一番……”

“现在暗卫又基本属于休眠状态,我在考虑到底值不值得为这事浪费我们的资源!”

朱棣所顾虑的,其实倒不是真的浪费资源,而是休眠的暗卫一旦启动,按照事前的规范,活动时间都不能超过两个月就必须返回北平……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尽量减少暗卫这个组织暴露的风险,毕竟现在朱棣并没有造反,在情报活动上就不能太过于明目张胆。

反而如果是真要到了历史上奉天靖难那个程度,反而就不用顾忌这些了,那时候每一个暗卫的作用都会用到极致。

就算暴露出朱棣有个谍报组织也无所谓了。

第213章 解除燕王兵权,禁足王府

朱棣的话说完,诸亮就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他才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亮觉得,道衍大师既然提到了漳州的民乱,那其中肯定有所猫腻……”

“既然黄子澄他们费尽心思想要遮掩,那不如我们就去把他揭开,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朱棣一想,觉得也有些道理。

“那好吧,干脆不要动用潜伏的的暗卫了,就让马和那边派人去调查!”

朱棣这样安排,也是因为马和现在的活动范围,已经几乎涵盖了整个大明的沿海州府。

不仅如此,托北平西山特产的福,重金砸下,现在马和实力大涨。

麾下已经有千料战舰六十五艘,五百料战舰一百八十七艘,至于武装商船更是超过了五百艘。

沿着大明的海岸线,马和占据了数十座海岛作为基地,麾下掌握的军民数量也超过了十万之数。

现在的马和,已经是大明海疆不折不扣的“霸主”!

朱棣不知道的是,此刻的京师奉天殿中,正围绕着他展开着一场异常激烈的争论。

朱元璋高踞御座,面上无悲无喜。

“陛下!微臣以为,燕王这就是罔顾法纪,目无朝廷,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刑部侍郎商暠,此刻正站在殿上慷慨陈词。

“卫所指挥使也就罢了,连堂堂一省按察使,也说杀就杀,如果不严惩,就会寒了全天下官员的报国之心……”

“试问如果以后所有的藩王都如此行事,那这些藩王的封地的地方官,还有谁愿意去做?”

“商大人此言未免过于危言耸听了,难道说,资敌谋反之人都不该杀?”

首节 上一节 133/3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