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474节

  他的指尖终于触碰到了篮球!

  抓住了!

  全场,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但这还没完。

  在空中,姚明凭借着自己恐怖的核心力量,硬生生地扭转了身体的冲势。

  他的身体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滞空姿态。

  他的眼神死死地锁定着篮筐,手腕轻轻一抖。

  篮球听话地从他的指尖飞出,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

  “啪!”

  清脆的打板声。

  “唰!”

  悦耳的空心入网声。

  球进了!

  从冲刺,到起跳,到空中接球,到调整,再到打板命中。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当姚明落地时,整个球馆依旧是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刚才那一幕给彻底震撼了。

  他们看到了什么?

  一个两米二六的,拥有后卫般速度,前锋般弹跳,中锋般力量的超级怪物!

  这就是陆远,想要打造的完全体的姚明吗?

  “啪,啪,啪。”

  陆远轻轻地,鼓了鼓掌。

  “还不错。”他看着大口喘气的姚明,点了点头,“核心力量的运用,比我走的时候有进步。但是起跳的时机还是慢了一点。冲刺的步点也有些乱。如果你的对手是德怀特·霍华德,你刚才已经被他从空中给摁下来了。”

  他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

  但听在其他人耳朵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刚才那样神仙一般的进球,在他的眼里居然还有这么多毛病?

  这个男人的眼光,到底有多毒?

  他对完美的追求,到底有多么变态?

  姚明没有反驳。

  他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是更加炙热的信服的光芒。

  他知道,陆远说的,都对。

  也只有陆远能看到这些,连他自己都未必能察觉到的。

  “下一个,王治郅。”陆远的声音,再次响起。

  他用同样的方式,将球砸向篮板。

  但这一次,球的轨迹,完全不同。

  它不是高高弹起,而是以一个极快的速度,贴着篮板的下沿,平着飞了出去。

  落点,在罚球线附近。

  “大郅,我要你用你的脚步。在球弹地两次之内,接到它。然后,用一个你最不擅长的左手勾手,把它打进。”

  王治郅的眼睛,瞬间亮了。

  这是在考验他的脚步。

  他动了。

  他的脚步没有姚明那么暴力,却充满了节奏和韵律。

  他像一个在冰面上跳舞的精灵,只是几个轻巧的虚虚实实的晃动,就甩开了身前的空气,鬼魅般地,出现在了罚球线上。

  在篮球第二次弹起的那一刻,他恰到好处地伸出手,将球稳稳地抄在了手里。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充满了东方篮球的灵动和写意。

  然后,他没有丝毫停顿,身体顺势一个旋转,左手轻轻一勾。

  篮球,划出了一道比刚才更加柔和的弧线。

  “唰!”

  又是一声,空心入网。

  “脚步的节奏感,很好。”陆远依旧是先肯定,后挑刺,“但是,你接球之后,有一个零点几秒的停顿。你在犹豫。你在想,是用左手还是用右手。在真正的比赛里,这零点几秒已经足够防守人贴上来了。”

  “记住,大郅。你的脚步是你最强的武器。但它必须和你的大脑完全同步。要做到,脚到,意到,球到。让脚步成为你思考的一部分。而不是,思考之后才去迈动脚步。”

  王治郅,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陆远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一扇又一扇从未被发现的大门。

第344章 陆远的底气

  接下来。

  李冉。

  易建联。

  孙悦。

  朱芳雨。

  王仕鹏。

  ……

  每一个人,都被陆远,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点名。

  他给每个人设计的训练内容,都完全不同。

  却又都精准地切中了他们技术环节里最薄弱,或者说,最需要提高的那个点。

  他让易建联,在高速奔跑中练习急停跳投。

  这是为了,将他那恐怖的身体天赋转化成更稳定的得分能力。

  他让孙悦,练习在被双人包夹的狭小空间里,用单手送出跨越全场的长传。

  这是为了将他那天赋异禀的球场视野和传球能力发挥到极致。

  他让朱芳雨和王仕鹏,这两个CBA最顶级的射手,练习蒙着眼睛投篮。

  是的,你没看错。

  蒙着眼睛。

  用黑色的布条,将他们的眼睛完全蒙住。

  然后,让他们站在三分线外,凭着肌肉记忆和对篮筐的感觉去投篮。

  一开始,两个人投出的球简直离谱。

  有的砸在篮板上沿,有的甚至连篮筐都碰不到。

  但陆远,只是静静地看着,不发一言。

  李春江,巩晓斌他们,则在一旁,不断地用语言去干扰他们。

  “左边一点!”

  “不对,是右边!”

  “力气大了!”

  “没吃饭吗?用力啊!”

  这不仅仅是在训练他们的投篮。

  更是在训练他们的抗干扰能力和心理素质。

  要让他们在最嘈杂最混乱的环境里,依然能保持一颗射手的绝对冷静的大心脏。

  整个上午。

  训练馆里,就没有一刻是停下来的。

  没有战术演练。

  没有分组对抗。

  有的只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充满了无尽细节和巧思的个人技术打磨。

  陆远,就像一个最顶级的手工艺大师。

  在用他那双拥有点金石般魔力的手,将眼前这些已经足够出色的球员,当成一块块璞玉,进行着最精细的雕琢。

  而李春江他们四个,则成了最高效的执行者。

  他们将陆远的每一个意图,都一丝不苟地贯彻下去。

  并且用他们自己在过去一年里学到的东西,去丰富,去完善这些训练的细节。

  整个教练组,像一台配合默契,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

  而球员们就是那些,正在被疯狂输入全新程序的处理器。

  中午。

  当陆远终于宣布上午的训练结束时。

  所有球员,都像虚脱了一样瘫倒在了地板上。

  他们的身体,已经累到了极限。

  但他们的眼睛,却前所未有的明亮。

  因为,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那种进步不是数据上的。

  而是一种,对篮球全新的理解。

  他们发现,自己以前那些引以为傲的技术,在陆远的体系里,原来还有那么大的提升空间。

  一个简单的投篮,一个简单的运球,一个简单的传球。

首节 上一节 474/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