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校园网红横扫娱乐圈 第97节

  陆士宁闻言笑了笑:“我看护工反馈说,他这段时间表现挺好?”

  徐晓蕾眼睛一亮:“你是不知道!头一个礼拜,他每天回来都蔫头耷脑,没少抱怨。可后来不知怎么就想通了,甚至直接搬过来住!说什么‘老人醒得早,住这儿方便照顾’。这变化,连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说到这儿,她语气带上了一丝恳求,“小陆啊,他真的是在努力改变。如果……我是说如果,最后试戏还是差那么点意思,能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陆士宁脚步微顿,侧头看向徐晓蕾。随即,一个明朗而笃定的笑容在他脸上绽开:“当然。如果他真的有用心照顾老人,我想他一定符合我的要求,他就是我要找的‘阿安’。”

第212章 主角风波

  推开韦轩所在的房门,陆士宁和徐晓蕾刻意放轻了脚步。

  房间内光线柔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一种老人特有的、难以言喻的生活气息。窗边,一位满头银发、身形佝偻的阿婆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薄毯。她眼神有些浑浊,望着窗外的树影,嘴里无意识地发出些含混的音节。

  而韦轩,就半蹲在轮椅旁,背对着门口。他一手拿着一个颜色鲜艳的摇铃,另一只手正极其轻柔地、以一种近乎按摩的方式,揉捏着阿婆枯瘦的手背。

  “阿婆,看这个,红红的好看吧?”韦轩的声音刻意放得很低,带着一种徐晓蕾从未听过的、近乎哄劝的耐心和温柔。那声音里没有表演的痕迹,只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昵。“摇一摇,叮铃铃……好听吧?今天太阳好,等会儿推你出去晒晒?”

  阿婆没什么反应,依旧望着窗外,但那只被韦轩揉捏的手,似乎微微放松了些。

  这时,韦轩似乎感觉到身后的动静,下意识地回过头。看到陆士宁和徐晓蕾的瞬间,他明显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迅速站起身,脸上瞬间有些发热,似乎为自己刚才那副模样被自己老妈和外人撞见而感到一丝窘迫。

  “妈!陆导!你们来了……”他声音有点紧,连忙放下摇铃,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那点刚刚流露出的、与老人相处的自然感,在面对陆士宁审视的目光时,瞬间被紧张取代。

  陆士宁没说话,目光在韦轩和轮椅上的阿婆之间扫视了一圈。他看到了韦轩眼中未褪尽的紧张,也看到了阿婆那只似乎因为失去揉捏而微微蜷缩起来的手。房间里很安静,只有老人轻微的呼吸声。

  “嗯,来看看。”陆士宁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他走到阿婆轮椅前,微微弯下腰,放轻声音打招呼:“阿婆好,精神看着不错。”

  阿婆缓缓转过头,浑浊的眼睛看了陆士宁一眼,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又转了回去。

  韦轩站在一旁,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能感觉到陆士宁的目光,扫过房间的每个角落,也扫过他。他努力想让自己显得自然点,但身体却有些僵硬。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陆士宁直起身,目光终于落在韦轩脸上。

  “不辛苦,应该的。”韦轩连忙摆手,声音还是有些干涩。

  陆士宁点点头,随意地在房间里走了两步,目光掠过叠放整齐的衣物、床头柜上温着水的保温杯、还有阿婆身上干净整洁的衣服。他状似不经意地问:“听徐姐说,你后来直接搬过来住了?”

  “是……”韦轩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因为阿婆她……睡得早醒得也特别早,有时候天没亮就醒了,会哼唧或者想翻身。护工大姐虽然很负责,但也不能时时刻刻盯着。我住得近一点,晚上或者早上能及时过来搭把手,省得阿婆一个人难受。”他解释着,语气渐渐平稳下来。

  “晚上睡这里,习惯吗?”陆士宁问得很家常。

  “刚开始不习惯,这边晚上也挺安静的,但总能听到点声音……阿婆的呼吸声,或者隔壁房间的动静。后来……也就习惯了。”韦轩老实回答。

  “照顾这样的老人,最难的是什么?”陆士宁的问题开始切入核心,语气依然平静,但眼神中带着考量。

  韦轩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他看了一眼轮椅上的阿婆,眼神复杂。“最难……大概是沟通吧。”

  他声音低了些,“阿婆现在说话不太清楚,也不太能听懂我们说什么了。有时候她不舒服,或者想要什么,只能哼,或者着急地拍打东西。刚开始我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就慢慢学着观察她的表情、动作,还有发出的声音的不同,去猜她可能想要什么。猜不对的时候,她也会发脾气……”

  韦轩顿了顿,露出一丝无奈又包容的笑意,“还有就是……耐心。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可能同样一件事,比如喂饭,今天她配合,明天就怎么也不肯张嘴。你得一遍遍地试,哄着劝着,不能急,一急她更抗拒。”

  陆士宁静静地听着,目光没有离开韦轩的脸。他能看到韦轩在讲述时,眼神里流露出的那种真实的、带着些许疲惫却又掺杂着理解和接纳的情绪。那不是表演出来的状态,更像是一种在琐碎、重复甚至有些挫败的日常相处中,逐渐滋生出的责任感。

  “发脾气的时候,你怎么办?”陆士宁追问。

  “就……等呗。”韦轩挠了挠头,“等她那股劲儿过去。或者试着转移她的注意力,像刚才那样拿个亮的东西晃晃,或者放点她以前可能听过的老歌。实在不行……就只能让护工大姐来,她们经验更足。”他没有刻意美化自己。

  陆士宁的目光最后落在韦轩揉捏阿婆手背的那只手上。他注意到韦轩的指甲修剪得很短很干净。“刚才看你给她揉手,她好像挺舒服?”

  “嗯!”韦轩眼睛亮了一下,像是被肯定了,“护工大姐教的,说这样揉揉能促进血液循环,阿婆的手脚总是冰凉的。而且……她好像挺喜欢这种感觉的,每次揉的时候,她就不太哼唧了,会安静一点。”他说着,又下意识地想去揉阿婆的手,但意识到陆士宁在看着,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停住了。

  房间里再次陷入短暂的安静。轮椅上的阿婆似乎有些不耐烦了,喉咙里发出咕噜声,手也开始无意识地拍打轮椅扶手。

  韦轩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立刻蹲下身,重新握住阿婆的手,动作熟练地轻轻揉捏起来,嘴里还低声安抚着:“阿婆乖,不急不急,我在呢……”那姿态,那语气,仿佛已经重复了千百遍。

  陆士宁看着这一幕,看着这个曾经被他认为“浮躁”、“骄狂”的年轻人,此刻蹲在轮椅旁,专注地、耐心地照顾着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神志不清的老人。他脸上那份专注,是任何表演技巧都无法替代的。

  那一刻,陆士宁心中最后一丝关于“阿安”人选的疑虑,彻底消散了。

  他没有再问更多的问题,只是对徐晓蕾点了点头,声音温和:“徐姐,可以了。让韦轩休息一下,三天后进组。”

  韦轩猛地抬起头,揉捏的动作都顿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陆士宁。那眼神里有震惊,有狂喜,更有一种尘埃落定般的巨大疲惫。

  他张了张嘴,“陆导,不用试戏了吗?”

  陆士宁笑道:“已经试过了。”

  韦轩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眶微微有些发红。

  徐晓蕾对于儿子的转变很开心,开口道:“太好了,咱们去吃点东西吧。”说完又看向自己的儿子,“走吧轩轩,和陆导咱们一块吃个便饭,陆导开了一早上车,肯定饿了。”

  而韦轩刚想答应下来,却又轻轻摇摇头:“妈,你和陆导去吃吧,你们聊的东西我也听不懂。我就今天最后再陪老人家一天,算是好好告个别吧。”

  “这……”徐晓蕾有些为难地看向陆士宁。

  陆士宁赞赏地点点头:“行,那徐姐,咱们走吧。”

  养老院一间用于家属接待的小包间里,陆士宁和徐晓蕾简单点了些饭菜。待工作人员离开,徐晓蕾立刻从包里取出一张支票,面额赫然写着:壹仟万元整。

  陆士宁只瞥了一眼,便淡然开口:“徐姐,这支票你直接转给姚宏姚总吧。算作你追加的宣发费用,我给你5%的投资份额,不占你便宜。”

  徐晓蕾心头瞬间被巨大的喜悦充盈。至于这5%最终能否回本,她根本不在意。能搭上陆士宁这条线,这一千万又算得了什么?

  ···

  简单用餐后,陆士宁回到家中,拨通了姚宏的电话,简要说明了资金的情况。

  电话那头,姚宏沉默片刻,语气带着关切和一丝犹豫:“小陆啊……是不是资金上有困难了?这点钱叔帮你解决,份额就不用给了。”他显然误会了,以为陆士宁是在“卖角色”。

  陆士宁失笑,解释道:“姚总,您误会了。当初徐晓蕾提出一千万时,我并没有答应直接给角色,只承诺给韦轩一个机会,条件是让他去养老院照顾老人一个月,我要看他的表现。”

  姚宏这才松了口气,但随即又不无担忧地问:“那韦轩……表现怎么样?他那戏霸的名声可不是空穴来风,你可得擦亮眼,别被他糊弄了。”

  “我去看了,”陆士宁语气肯定,“这一个月,没白待。我在他脸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嫌弃。相反,老人被他照顾得状态很好。最开始护工还会帮帮忙,后来完全不需要护工插手了。”

  “所以,我拍板定了韦轩演阿安。徐晓蕾按当初约定给了支票。我让她直接转给你,这笔钱就用作我们国内的宣发预算。从我个人的投资份额里,划给她5%作为回报。我不占这个便宜。”陆士宁说了自己的安排。

  这5%的份额,陆士宁心中自有盘算。这部电影的成本,相比前世并未虚高,立项时按1500万规划。其中大头是演员片酬,罗婧以200万友情价出演女主,这数字若传出去,足以惊掉圈内一地下巴!在当下动辄千万片酬的时代,200万请动罗婧,堪称天方夜谭。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蔡心蕾竟敢开口要价500万,还美其名曰友情价。陆士宁直接挂断电话,转而邀请老搭档曹琳出演阿安的母亲。在他这里,高片酬行不通,角色契合度才是首位。预算有限,他宁可选调教新人,也绝不虚增成本去覆盖演员的巨额片酬。

  因此,徐晓蕾这一千万作为新增的宣发预算,陆士宁只给她5%的份额。按他预估的票房前景,这5%的回报大概就在一千万左右,他说的不占她便宜并不只是说说。

  然而,姚宏并不知晓陆士宁的盘算。他只觉得徐晓蕾这一千万换5%,多半是亏本买卖,因此始终怀疑陆士宁是在“卖角色”。

  他心里嘀咕:“徐晓蕾多精明的一个人,能上赶着做亏本生意?”念头刚起,姚宏猛地一愣,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难道……她盯上的根本不只是这个主角?”

  姚宏越想越觉得可能,这心思,恐怕和王辉带资进组如出一辙。“这些老狐狸,算计得真是一个比一个深啊!”

  不过姚宏也没再多说,“那行,小陆你自己定就好了,需要帮忙你尽管说,叔这边全力支持你!”

  陆士宁笑着说道:“那我在这里谢谢姚叔了,对了!之前不是说要给圣锦一部戏嘛,我这边想请冯语导演来掌镜,不做电视剧,我写了个电影剧本给圣锦。”

  姚宏心头一热,问道:“那投资……”

  陆士宁说道:“之前想着做电视剧,我和你包了算了,现在要做电影,尤其里面的一些情节还是得让西影把关,所以这部电影我要40%,西影和光芒各30%。姚总您看怎么样?”

  姚宏笑道:“没问题,那你和冯导说了没有?”

  陆士宁说道:“还没呢,不过我想,这样的一部电影,她肯定不会拒绝。”

  姚宏再无顾虑:“有你这话,我想西影肯定也不会犹豫。”

  ···

  翌日上午,豆瓣等影视信息平台悄然更新。《姥姥的外孙》演员表首位赫然变动,韦轩:饰阿安。

  消息经媒体扩散,瞬间点燃网络。网友的吐槽如潮水般涌来,对韦轩本就所剩无几的路人缘,此刻更是消耗殆尽。

  “韦轩戏霸风波才过去几天?这就空降陆士宁电影男主了?”

  “懂的都懂,韦轩背景硬得很(手动狗头)”

  “女主罗婧!配角曹琳、楚然、王辉、丁念云!这神仙阵容搭个韦轩?陆导你清醒一点!”

  “呵呵,还以为陆士宁是清流,结果也向资本低头了。当初坚持用姚圣锦邵琦的骨气呢?”

  “所以姚圣锦和邵琦呢?被踢出局了???”

  众多网友涌向姚圣锦和邵琦的社交账号评论区,纷纷留言打抱不平,急切询问是否与陆士宁产生矛盾。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邵琦。他在微博发布长文。

  “本来陆哥让我不用回应的,但是网上的讨论越来越大,甚至有很多网友自行脑部了阴谋论,在征得了导演的同意后,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消息,那就是我接到了陈肃导演的戏约,并已经开始为角色提前准备。希望大家不要再诋毁陆哥,如果他真的需要我来演他的角色,那我不会有丝毫犹豫。”

  陈肃是谁啊?早年以文艺片跻身中国第五代导演之列,近年扛鼎主旋律大片重任。上一部《无界归程》的成绩还历历在目,邵琦能拿到他新电影里面的角色,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这边网友还在消化邵琦的重磅消息,那边姚圣锦的微博又添新图:一张慵懒惬意的下午茶照片。焦点却落在咖啡杯旁露出一角的剧本封面上,标题清晰可见:《天才枪手》,编剧:陆士宁。

第213章 开机

  天才枪手?这是什么电影,除了当事人知道故事情节,网友们都急得团团转,先前的流言蜚语,已在这接连的官宣下不攻自破。

  邵琦与姚圣锦的“缺席”,并非陆士宁不用,而是各自奔赴新程。姚圣锦手中那份《天才枪手》剧本,编剧虽属陆士宁,导演一职却已花落别家。

  光芒影业旋即官宣,影片将由冯语执导,其余角色将面向市场公开试镜。此消息一出,沉寂多时的经纪公司瞬间活络,光芒的关注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喧嚣之外,陆士宁的身影已出现在潮州牌坊街。得益于牌坊街管理公司这两年专门设了“影视联络处”,只需提前一周提交脚本,便能以远低于广州永庆坊的价格拿到封街许可。老宅虽属私人,屋主却普遍欢迎剧组,日租三五千,还附带全套的老家具。

  陆士宁的对牌坊街,满意至极。他已经大概在脑海中想了一下拍摄范围,从哪边开始拍。

  牌坊街最北端作为起点,一株盘根老榕把整条窄巷的日光滤的很有电影感。这里离韩江只有200米,清早会有江雾飘进来,在他的设想下,男主童年骑楼门口搭在榕树下,拍放学回家的这一幕。

  接下来就是载阳茶馆的二楼骑楼长窗,茶馆本身就在骑楼里,二楼木窗推开就是一整排石牌坊的屋脊线。原片里男主偷看姥姥在屋里包石榴的场景,可以原样移植到茶馆二楼。窗外是牌坊剪影,窗内是潮绣桌布和朱泥壶,镜头一推就能同时交代“家”和“老城”。

  往巷子里再走30米,有一处空置的清代大夫第,甲第巷尾的“四点金”老宅门楼,门楼还保留着“四点金”格局:凹肚门、石鼓、木屏门、天井。剧组只需把石榴树种在天井,就能1:1复刻泰国姥姥家的内景,而且老宅的天井光更柔和,拍特写不容易过曝。

  这三点一线,就能把《姥姥的外孙》最核心的“姥姥的家”完整搬进潮州古城。

  想到这里,陆士宁便不再着急,沿着骑楼街面逛了起来,这一段骑楼底层多是前店后坊,前面卖手打牛肉丸,后面就是作坊。

  到时候剧组可以借一家歇业的铺面,把男主“推着姥姥穿过市场”的长镜头一次完成,从牌坊下到骑楼,再拐进作坊后门,市井声、牛肉丸敲击声、潮汕方言叫卖声全部实景收音。

  陆士宁一边走一边逛,步子慢了下来,像被谁轻轻按了暂停键。

  阳光穿过榕树的叶隙,落在石板路上。就在铜钱光斑的尽头,一个穿少年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银发齐耳的外婆。少年抬头,冲他笑出一口白牙,那是阿安,前世电影里的阿安。

  “陆生,”阿安用带着潮阳口音的普通话喊他,“这条巷,旧时叫‘府学前’,我阿嬷每日四点就要来这口古井打水,洗番薯叶做护国菜。”

  外婆拍拍外孙的手,补一句潮汕话:“伊识条屁,古井早干咯,现在都用自来水。”

  陆士宁忍不住笑出声,那阿安也笑,推着轮椅与他并肩,像把两条时间线对折在一起。

  他们经过载阳茶馆,二楼木窗吱呀推开,一个穿斜襟衫的老婶探出头来:“阿安,今日有南乳花生,给你阿嬷带一碗?”

  阿安响亮地应:“好哩!多撒芫荽!”

  陆士宁侧过脸,看见外婆从衣襟里摸出一方红手帕,颤巍巍递给窗里的老婶,那动作他分明在泰国版里见过,只是手帕从泰丝变成了潮绣。

  再往前,肉丸铺的师傅正抡着两根粗木棍捶打牛腿肉,砰、砰、砰,节奏像心跳。阿安忽然停住,指着案板上方悬的篾匾,“陆生你看,那匾写着‘手打四十载’,我阿公当年也在这做过学徒。”

  也因为这砰砰砰的声音,榕树的光斑忽然一阵晃动,像老式胶片跳帧。再抬头,巷子里只剩陆士宁一人,轮椅碾过石板的辙痕却新鲜地留在地上,延伸到那扇半掩的朱漆大门。

  陆士宁深吸一口气,举起手里的取景框对准了巷子,至此,外婆家的取景已经完成。

  ···

  十二月十号,剧组总算正式开机了。比原计划拖了小十天,问题出在剧本围读上。罗婧老师年纪在那摆着,实在没法像小年轻似的,一遍又一遍连轴转地耗,读一阵子就得歇歇。

  天刚蒙蒙亮,才六点多,陆士宁就带着一帮人在府学巷口、状元坊那棵老榕树下忙活了。地方选得好,正对着三座气派的石牌坊,圈出个小广场。

首节 上一节 97/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