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校园网红横扫娱乐圈 第93节

  ···

  “《少年的你》韩国定档!11月5日登陆CGV等400银幕,创华语青春片最大发行规模!”

  “记者获悉,由冯语执导、陆士宁编剧,姚圣锦、邵琦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在韩国正式定档11月5号。发行方确认,首周末排片量达400块银幕,系华语青春题材在韩最大规模发行。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官网显示,影片预售率已冲进当周前三,Naver观众期待值高达9.26。”

  “截至目前,《少年的你》在爱奇艺的分账票房已来到1.8亿,成为网络大电影历史之最,正式在韩国定档,票房神话继续?韩国影评人李在赫在《Cine21》撰文称:姚圣锦与邵琦的表演张力,足以让韩国观众重新审视华语青春片。”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韩国19-25岁观众占比达63%,与内地受众高度重合。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韩国发行商采用中国口碑宣传铺垫,社交媒体预热-影院大规模排片的三步走策略,或将成为中小成本国产片出海新范本。”

  消息传来,国内网友的关注点却意外“跑偏”。

  “海报这胳膊P得……遮住脸直接《壮年的你》!”

  “我们的是少年,不是猛男啊!”

  然而,提前观影的韩国观众反响截然不同,纷纷在Ins等平台晒图分享。

  “原来不是偶像剧,是血淋淋的校园暴力。”

  “之前以为是甜甜爱情片,结果哭着出来。”

  “奔着姚圣锦去的,结果全场被那位男演员圈粉!”

  大量国内自媒体迅速搬运这些“真香”反应,引发国内观众热议。

  “港片时代后,终于轮到我们的青春片去韩国‘上课’了。”

  “韩国观众打出9.67分,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成绩摆在那儿。”

  韩国网友的反差评价,也让国内观众对《少年的你》在韩国的票房表现,充满了新的期待。

第205章 角色动力学

  “大头,来!”陆士宁蹲在猫窝旁,伸出手指轻叩地板,声音带着诱哄。然而窝里那只大脑袋的金渐层只是慵懒地掀了掀眼皮,瞥了他一眼,又若无其事地把头埋进毛茸茸的爪子里,尾巴尖儿都懒得动一下,一副“莫挨老子”的安闲姿态。

  一旁的安甜忍不住笑出声,肩膀轻颤:“瞧见没?被嫌弃了吧!哈哈哈!”

  陆士宁站起身,对着猫窝方向无奈抱怨:“刚接回来那会儿,它可不是这样!一点动静就吓得钻床底,现在倒好,我拍手拍得手都酸了,它连看都懒得看我一眼!”

  说着,他不甘心地几步上前,俯身一把将软乎乎的大头捞进怀里,手指刚触到那身暖融融的皮毛想揉两把,怀里的大头却像触了电似的猛地一拧身,后腿在他胳膊上一蹬,灵巧地挣脱出去,落地后头也不回地窜到阳台角落的猫爬架顶端,居高临下地睨着他,眼神里还带着点小嫌弃。

  “噗嗤——”安甜看着陆士宁瞬间僵住的手臂和一脸懵的表情,笑得前仰后合,几乎喘不上气,“强扭的瓜不甜!想让它认你?多在家待着,耐心点,它才不会见你就跑呢。”

  陆士宁悻悻地收回手,走到沙发边,十指交叉枕在脑后,整个人放松地陷进柔软的靠垫里,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行!听你的。正好,最近没啥事儿了,好好待着。”

  安甜白了他一眼,“你都多久没回去上课了,这学期都过半了。”

  陆士宁仰天长叹:“我这劳碌命哎,明天就回去,赵启明老师都问我好多次了,现在他肯定知道我回来了,躲不掉了。”

  安甜走过来挨着他坐下,轻轻将头靠在他肩上,声音带着心疼:“我看你啊,从来京城开始就没好好休息过,像个陀螺似的。”

  陆士宁顺势搂住她,下巴轻轻抵在她散发着馨香的发顶,声音也放得又低又柔:“嗯,这回听你的。就在家,哪儿也不去,好好陪你。”

  ···

  第二天清晨,北电校园里还带着未散的薄雾。陆士宁把车停好,裹紧了外套,迈步走向导演系教学楼。

  当他推开教室门走进去时,原本有些嘈杂的低语瞬间停滞了一瞬,随即响起一片压低的、带着惊奇和兴奋的窃语声。无数道目光或好奇或探究地落在他身上。

  今天的第一堂课,正是导演系分量极重的“三大件”之一:剧作课。

  讲台上,袁瀚老师正准备开讲,看到走进来的陆士宁,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一个温和又带着点调侃的笑容:“哟,小陆回来了啊!亚洲内容大奖的最佳编剧,我这课讲得都有点心虚了,毕竟我从业这么多年,可还没捧回过那么权威的奖杯呢。”

  陆士宁连忙摆手,脸上是真诚的谦逊:“袁老师您说笑了,我那就是运气好,撞上了。能在北电,在您的课上继续学习,才是我的荣幸。”

  袁瀚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暗自点头。这份谦卑的态度,正是陆士宁区别于他人的地方。

  他不再打趣,正色道:“好了,小陆,之前的课你缺了,要是有跟不上的地方,随时下课找我。现在......”

  袁瀚目光扫过全班,“趁小陆也在,我再重申一遍咱们这门课的核心目标。剧作方法课,更是导演思维训练课!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把你们都培养成职业编剧,而是让你们掌握剧本这个核心工具,用它把‘可拍摄的戏剧动作’想透彻、写精准、改到位!脑子里要牢牢刻进一个观念:剧本,就是预剪辑的影片!”

  说完开场,袁瀚进入正题:“今天讲角色动力学。注意,在导演系的语境下,理解角色不是演员那种‘写个人物小传、贴几个性格形容词’就完事了。我们要把角色当作一个精密、可计算的戏剧引擎!”

  他的粉笔在黑板上敲了敲,发出笃笃的轻响:“这个引擎,必须在每一场戏里输出压力、选择和变化,推动整个故事机器的运转。怎么驱动它?靠的是三个核心维度:需求、欲望、恐惧。”

  袁瀚特意看了一眼认真听讲的陆士宁,放慢语速:“再强调一遍:需求,是角色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的、必须被填补的心理空洞,是导演要深挖的东西;欲望,是角色明确追求的外部目标,它往往是为了掩盖那个深层的需求;恐惧,则是角色最不愿面对的核心创伤或真相,一旦触碰,立刻会激起强烈的防御反应。”

  “需求+恐惧,构成了人物内在成长的弧光;而场景级的冲突爆发点,则由角色的‘欲望’直接提供动力。看,这就是一个最基础的戏剧引擎模型。”

  “而在具体创作时,”袁瀚话锋一转,粉笔在黑板上画下几个形象的符号,“我们通常会给角色加载不同的变量参数。比如:旧伤——过去发生了什么,导致他如今竖起防御高墙?未愈之伤——此刻仍在心理深处隐隐作痛、流血不止的点?自我欺骗——为了逃避痛苦,他给自己编造了什么逻辑谎言?面具——戴上这个谎言后,他对外呈现出怎样的伪装?扳机——哪些特定的言语、物品、情境,会像扣动扳机一样,瞬间引爆他的旧伤?”

  “把这些变量加载到角色这个引擎上,我们就能清晰地拆解他在剧本中的每一个行为,将其转化为可运算的戏剧向量。确保每一场戏,都能提供压力-选择-变化’的实时数据反馈!这样,故事才能像一台精密的发动机,持续输出戏剧能量,而不是靠堆砌形容词和背景故事来自我感动。”

  陆士宁听得入神,眼睛越来越亮。这种将剧本创作高度系统化、模型化的方法,对他而言简直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角色的行为可以像代码一样被赋予变量评分?场景冲突的强度竟然有量化标准,小于1代表冲突不足,大于8代表角色濒临崩溃。

  甚至能用时间轴配合情绪色谱,+3狂喜,-3崩溃,以折线图的形式直观展现角色状态起伏,分析导演刻意让角色情绪在某个压抑区间,比如-2,长时间徘徊制造张力的手法……这些闻所未闻的知识点,让他感到无比新鲜和兴奋。

  袁瀚停下来,目光扫过全班,最后落在陆士宁身上。他看到陆士宁正微微蹙眉,若有所思地盯着笔记本上刚刚记下的要点,笔尖悬停在纸面上,显然在飞速消化和思考。

  袁瀚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好了,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刚才讲的内容,有疑问随时提。五分钟后,我们开始课堂训练。”

第206章 角色履历表

  五分钟的讨论时间转瞬即逝,袁瀚耐心解答了几个同学的问题后,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

  “好了,今天的课堂训练相对简单,”袁瀚环视教室,“角色履历表写作。但要求和之前不同,我不需要你们拆解经典,而是运用刚才讲的角色动力学和变量思维,自己设计一个模板,然后根据这个模板,去丰满一个你构想中的角色。”

  听到这个要求,陆士宁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下来。角色履历表?这对他而言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因为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剧本围读前一天会把角色履历表,发给演员、摄影、美术。后期补拍时,会拿这张表对戏。

  陆士宁写过无数张,只不过以前冯语导演更凭经验,是基于剧本节点拆解角色。袁老师的要求有点不同,先建立系统化的模板,再用模板去塑造角色。这正合他意,脑中那个盘旋许久的故事,此刻也成了他练手的工具。

  教室里响起一片键盘敲击声。陆士宁迅速打开文档,指尖在键盘上按下。他依照剧组最实用的规范,拉出了一个横向A4大小的四栏九行表格,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第一栏:角色卡。具体内容分别是姓名+年龄+职业+剧本定位。列好表头后,陆士宁在下一行就开始写具体内容。

  阿安,22岁,无业,自私、冷漠、功利的外孙。

  第二栏:外部履历+核心驱力

  老城区普通家庭出身,资深游戏宅男。

  初始欲望:获得爷爷同款“百万遗产”

  隐性欲望:成为家人心中排名第一的被爱者

  第三栏:欲望-阻力-行动时间线。在这里陆士宁打算先写两幕,用来应付课堂训练。

  第一幕A,场景:医院见爷爷和堂妹。显性欲望:复制堂妹致富路径。主要阻力:外婆的陌生感、对行为的自我嫌弃。关键行动:拍房屋照片挂网出售。价值位移:利己 100%。具体物件:爷爷送的银腰带(相比堂妹获得的遗产,不值一提,激发出他内心的欲望)

  第一幕B,场景:被外婆赶出门。显性欲望:继续执行计划。主要阻力:外婆抗拒、观音像事件。关键行动:向堂妹取经。价值位移:利己90%。具体物件:观音像(冒犯了外婆的禁忌)

  第二幕A,场景:入住外婆家。显性欲望:用时间换取信任。主要阻力:外婆警惕、舅舅竞争。关键行动:包红包、装摄像头、陪卖粥。价值位移:利己 70%利他 30%。物件:红包、摄像头。

  陆士宁的动作行云流水,快得惊人。不仅仅是因为他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因为从《苦尽甘来遇见你》开始,在冯语的教导下,他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导演思路。

  《苦尽甘来遇见你》让他摸清了剧组运行时部门的配合,导演如何统筹全局。那《少年的你》则让陆士宁在短时间内,粗略地走完了整个大学导演课的流程,之前全凭自己脑海中的记忆,才让这部片子没有出任何问题,这也导致了他成为了冯语口中的天才,似乎电影什么样,已经在他脑海里过了一遍。

  而这门课开始后,似乎把在《少年的你》经历过的一切又重新系统性的串联在一起,让他脑中对这个故事不自觉地拆分出他想要的东西。

  第四栏:能力-缺陷-资源表。

  能力一:护理技能,初始水平:0,终极水平:熟练(日常洗澡、化疗陪护),来源:堂妹指导+实践

  能力二:情感表达,初始水平:负值(冷漠),终极水平:正值(主动牵手、许愿),来源:和外婆相处后的反馈

  能力三:经济资源,初始水平:无,终极水平:20万(外婆存折),来源:外婆遗留

  能力四:家庭地位,初始水平:边缘,终极水平:情感中心,来源:外婆临终前“手指第一”认证

  接着是关系动力图和关键物件履历,陆士宁指尖飞舞,将阿安与外婆、堂妹、舅舅等人的情感张力网,以及银腰带、观音像、存折等象征物件的意义,一一填入表格。

  下课铃响起,同学们纷纷起身活动,涌向走廊或洗手间。角落里的陆士宁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空间,键盘敲击声依旧密集,屏幕上那份关于“阿安”的角色履历表已几近完整。几个本想趁课间凑近搭话的同学,看到他完全沉浸的状态,也识趣地收住了脚步,反正来日方长。

  当大部分同学还在为幕序设计的第一幕绞尽脑汁时,陆士宁的文档里,一份结构严谨、细节丰满的角色履历表已然成型。当然,在幕序设计部分,他只展示了前两幕。如果老师问起,他可以借口说还在构思后续的具体情节设计。”

  袁瀚走下讲台,开始逐一查看同学们的课堂训练成果。大部分学生还在摸索阶段,表格设计略显生涩,角色设定也相对简单,停留在欲望和阻力的初步设定上。袁瀚耐心地点评着,指出逻辑不通顺或变量缺失的地方。

  当他踱步到教室角落时,陆士宁刚好保存好文档,袁瀚的目光扫过,一个排版清晰、内容详尽的表格文档,比起其他同学,内容丰富了很多。

  “小陆,做完了?给我看看。”袁瀚语气平和。

  陆士宁将笔记本屏幕转了过去:“老师,你看下。”

  袁瀚接过电脑,扶了扶眼镜,目光落在屏幕上。起初,他的表情是惯常的审视,带着一丝看看优等生作业的随意。然而,仅仅几秒钟后,他扶着眼镜框的手指顿住了,眼神骤然变得专注。

  他的视线飞快地在表格间移动,阿安的人物设计,通过这样的一个表格,瞬间鲜活,尤其是关系动力图和物件履历,设计得丝丝入扣,物件不仅是道具,更是推动情节关键道具。

  袁瀚滑动鼠标滚轮,回到幕序设计部分。那里只有清晰的两幕:医院探视和被外婆赶出家门。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探究,看向陆士宁:“就写了这两幕?”

  陆士宁点点头,语气平稳:“嗯,课堂时间有限,后面的具体情节还在构思中。”他回答得滴水不漏,完全符合课堂要求。

  袁瀚没再追问幕序,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份履历表本身所吸引。这哪里像一份仓促的课堂作业?这分明是一个成熟导演在项目筹备期,为重要角色精心准备的、可直接下发剧组的人物设定蓝本!

  其结构的系统性、变量的丰富性、细节的精准度,以及对角色内心驱动和成长弧光的把控,远超一个学生的水平,不愧是在韩国拿奖的编剧,就冲这份表格,陆士宁的能力窥一斑而知全豹。

第207章 徐晓蕾的邀约

  袁瀚沉默地看了足足五分钟,教室里的议论声仿佛都远去了,他内心的震动远大于表面。

  最终袁瀚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小陆,我冒昧的问一个问题,当然你不愿意回答也没有关系,这是你下一部戏的角色吗?”

  陆士宁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点头:“是的老师,这是我下一部电影的男主角。”

  “陆士宁,”袁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周围几个竖起耳朵的同学耳中,“这份角色履历表……”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最恰当的词,“非常专业。”

  他没有说“很好”或者“优秀”,而是用了“专业”这个词。在北电导演系剧作课上,从袁瀚口中说出这个词,分量极重。

  袁瀚把电脑递还给陆士宁,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仿佛在斟酌词句:“你的模板设计,对角色变量的把握,尤其是对价值位移和角色终极转变点的具象化呈现……很有想法。”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屏幕,“剧情上面的东西我教不了你,如果你对方法上的运用还有不理解的话,你可以找我聊聊。看完你的主角履历表,我很期待你的这部电影。”

  陆士宁郑重地点头:“谢谢老师,有不懂的地方,我一定来请教您。”

  周围的同学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瞬间泛起涟漪。窃窃私语声再也抑制不住。“下一部电影男主角?”“他已经在筹备新片了?”坐在后排的一个男生更是飞快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舞动。

  “重大消息,你叫我声‘爹’,我告诉你”

  “-滚啊!神经病!”

  “陆士宁回来上课了!”

  “-这算啥重大消息,他早上开车来上课,我们班都传遍了。”

  “关于他下一部电影的。”

  “-爹!”

  袁瀚转身走向下一个同学,不断点评着同学们的课堂训练,那些原本在他眼中还算不错的构思,此刻却再也难以激起心中的波澜。

  ···

  中午放学铃响,教室瞬间热闹起来。陆士宁收拾好背包,刚走出教室门,一个身影就迎了上来,笑容爽朗:“陆哥!还记得我吗?王哲!”

  陆士宁看清来人,脸上立刻露出熟稔的笑容:“当然记得!考试搭戏那次,你演的商人,印象深刻!”

  王哲笑得更开心了:“去食堂?一起?”

首节 上一节 93/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