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发布《识别校园霸凌减少悲剧发生》的文章,对校园霸凌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出校园霸凌通常具有实施者占客观优势、主观蓄意或恶意、通过多种手段欺压他人以及造成受害者身心伤害等特征,还介绍了区分校园霸凌与打闹冲突的方法,强调明确校园霸凌定义和形式有利于精准施策,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本卷完)
第178章 柳暗花明
RM日报社论吹响了号角,其他媒体也蜂拥而上,光明日报,京城日报这些省级报纸也迅速响应,网络上顷刻间被密集的校园霸凌讨论文章淹没,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舆论洪流。
对风向嗅觉极其敏锐的广电局长李新杰,盯着这铺天盖地的报道,心头猛地一动。他迅速抓起电话,拨通了黄勇的号码。
看到屏幕上跳动的名字,黄勇有些激动,“李局!是有消息了吗?”
电话那头传来李新杰沉稳中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确切的通知还没下来,但我预感......快了。你们可以着手准备宣传物料了。正式的书面审查结果,等流程走完会第一时间送达。”
“太好了!太感谢李局了!”黄勇连声道谢,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回实处。
李新杰的预判精准无误。就在不久后的会议上,历经多年的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终于表决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将未成年人行政拘留年龄门槛下调至14周岁,并将校园欺凌明确界定为违法行为,同时规定学校负有强制上报欺凌事件的义务,否则将严肃追责。这部沉甸甸的法律,为反霸凌斗争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堤坝。
而陆士宁的《少年的你》,竟在命运的奇妙安排下,精准地撞上了这个节点。
···
“老黄!审查结果下来了!我们熬出头了!”姚宏几乎是撞开办公室门的,手里紧紧攥着那份审查通知,声音激动得有些变调。
黄勇此刻反而显出一种经历过大风浪后的平静,甚至带着点调侃:“行了老姚,看看你这火急火燎的样子,能不能学着我稳重点?”当初李局打电话来的时候,他就知道结果大差不差了。
姚宏哪顾得上这些,飞快地扫了一眼日历:“今天都22号了!我看就定30号上线!留足一周时间预热造势,够不够?”
黄勇的笑声透着尘埃落定的轻松:“你和老孙商量定吧,我们西影的使命算是完成了,剩下的交给你们光芒了。”
“成!我这就去找孙总敲定细节,回头也跟小陆说一声!”姚宏风风火火地挂了电话,积压多日的阴霾一扫而空。
···
中影办公室内,气氛却降至冰点。杨旭刚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亲手推波助澜、让《少年的你》深陷舆论漩涡,本想至少将其死死摁住几个月。
谁能料到,短短两周,风云突变!那部被他视为眼中钉的电影,非但没有沉没,反而被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托举起来,稳稳接住了那面从天而降的“金色盾牌”。
手下小心翼翼地试探:“杨总,要不......咱们再想想办法?给他们的宣传添点堵?”
杨旭刚像看傻子一样剜了他一眼,声音冷得像冰:“现在?你动一下试试?这电影一上线,官媒的表扬稿能把它淹了!这时候伸手,是想找死吗?”
手下被这森然的语气吓得一哆嗦,立刻噤若寒蝉。
···
9月24日,《少年的你》官方抖音账号悄然上线。发布的第一支视频,没有冗长的铺垫,只有简洁有力的介绍。
“电影《少年的你》主题推广曲《玫瑰少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9月30日,爱奇艺,不见不散。”
陆士宁之所以选择蔡依林的这首歌,主要是他觉得太契合了,尤其副歌部分,在他看来这首歌很有力量,与他镜头下陈念和小北在黑暗中倔强生长的灵魂,产生了惊人的共鸣。
对于蔡依林和五月天的两个版本,他更中意后者,两人对于这首歌的演绎是完全不同的。蔡依林版本更像是鼓励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而五月天的版本则是告诉你要有勇气要振作。
视频画面剪辑自电影片段,光影交错间,是少年沉默的对抗与无声的守护。网友们刷到这个视频时,初时还以为是哪个剪辑大神的混剪作品。
直到看清账号名称,“《少年的你》官方”?
这部电影最近的消息,应该就是三个人剃寸头了,流出来一张合照。时隔这么久,终于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仅仅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少年的你成功登顶热搜,下面的讨论也热闹非凡,作为第一部与霸凌相关的电影,噱头直接拉满。
“终于有电影把校园霸凌的话题拍给大众看了!可现实绝对比电影残酷百倍,怎么可能拍得出来,那些藏在教室角落、操场暗处的暴力,是多少人一辈子逃不出的噩梦。”这条高赞评论道出许多人的心声。
对这个题材的惊喜之余,担忧也随之蔓延:“突然空降过审,怕不是删得面目全非?难怪前期捂得严严实实。”
更有人感慨题材的敏感性:“这种片子能见光就是胜利!陆士宁够胆,敢捅这个马蜂窝。”
“网络电影啊?一听这标签,质感先打三折”
“冯语导演,陆士宁编剧,姚圣锦+邵琦,这四人的第二次合作,有《苦尽柑来遇见你》作背书,我觉得可以相信。”
视频里邵琦粗粝的寸头、带伤的颧骨也引发讨论,“这狂野的糙劲儿太对味了!只求邵琦的演技撑得起男主的角色。
作为电影灵魂的主题曲,《玫瑰少年》陷入巨大争议旋涡。
大部分网友还是比较喜欢,觉得副歌部分很有力量感。
“‘最好的报复是美丽’配上姚圣锦雨中特写,我鸡皮疙瘩炸了!”
有一小部分网友觉得陆士宁江郎才尽了。
“上了北电果然洋气,歌词中英文杂交?江郎才尽就玩拼接”
“怎么说呢,配合电影画面震撼,但单独塞进歌单......总觉得情绪差点”
“副歌听着不错,其他的就不怎么样了”
热搜榜首的喧嚣仿佛一层无形的压力,《玫瑰少年》并没有像陆士宁预想中的那样引起网友的讨论。
也没有当初《如愿》那般,歌曲一上线就接连打破多个记录,连带着电影都火热到不行。
之所以《少年的你》还保持着高热度,完全是因为这个题材能被拍成电影,大家的讨论在也都放在校园霸凌相关的话题上。
第179章 电影上线
9月30日晚上7点,《少年的你》正式在爱奇艺上线,孙振海也知道这部电影的意义非凡,直接给了最顶级的全端推广资源。
通知推送、开屏广告都是其次,在首页、电影频道首页等黄金位置为《少年的你》提供海报展示、轮播图推荐。
同时,还联动VIP会员、泡泡、娱乐等各大业务线资源,吸引不同类型用户关注。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影院投放了贴片广告。
姚宏盯着实时飙升的话题指数,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敲在他紧绷的神经上,正常情况下他很少对一部电影这么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新政策下来的这个节骨眼,作为霸凌题材的第一部电影,他不用想也知道,上面绝对是高度关注。
他必须亲自盯着,一旦和之前一样,再被人牵着鼻子走,那这电影估计就凉凉了。
姚宏拿起内线电话,声音带着严肃:“数据组,盯紧所有平台的舆情动态,尤其是对邵琦演技和《玫瑰少年》的争议点,有任何异常波动立刻报我!公关预案都准备好了吗?A、B、C三套方案随时待命!”
窗外霓虹闪烁,映着他眼中交织的亢奋与焦虑。是振翅高飞还是粉身碎骨,还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华清嘉园那间屋子的气氛却截然不同。陆士宁盘腿坐在沙发上,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课程表。
安甜蜷在旁边的沙发上,膝盖上摊着清华的教材。她瞥见他偶尔扫向手机屏幕的目光,轻声问:“紧张吗?”
陆士宁合上电脑,揉了揉眉心,将安甜拉进怀里,下巴抵着她柔软的发顶。“说不紧张是假的,”
他声音闷闷的,“但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交给观众吧。”
···
无数得知电影上线的网友,第一时间点击了播放。令人意外的是,《少年的你》并未设置付费点播门槛,爱奇艺VIP会员即可直接观看。这波操作,瞬间赢得不少好感。
快捷酒店的房间里,宋涛和余梦这对卡车司机夫妇,正通过电视屏幕观看这部电影。自从陆士宁为他们写下《异乡人》,他们的抖音账号就成了无数奔波在路上的同行的精神驿站。得知陆士宁新作上线,他们毫不犹豫地打开了播放。
片头,西影厂、光芒影业、爱奇艺的标识依次闪现。
紧接着,肃穆的黑色背景上,一行行白色文字缓缓浮现:
“校园欺凌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和学校是抵御的前线,而家长、公安机关乃至社会则构成了守护校园安全的后盾。”
“愿以此片汇集起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的力量,伸出你我双手,守护光明和希望。”
余梦轻声感叹:“小陆这孩子,真是有心了。年纪轻轻,就能这么有担当。”
宋涛点点头,“小陆这是做好事。看完咱们发个抖音,帮他宣传!他做的事,有意义。”
画面亮起,是熟悉的教室场景。英语老师在白板上书写着。当她转过身,余梦立刻认出来:“是爱纯!和小陆演过情侣那个!”
姚圣锦饰演的陈念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有没有同学知道,was和 used to be的区别?”
台下有声音回答:“was是过去的意思。”
陈念微微颔首,声音清晰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其实两者都是曾经的意思。但不同之处,如果用used to be的话,就有一种失去乐园的感叹。”
与此同时,北京电影学院一间专业的放映室内,灯火通明。赵启明、徐国璋等一众北电教师齐聚一堂,目光聚焦在银幕上。
徐国璋和大家介绍道:“这部电影名义上是冯语导演,但全程掌镜和核心把控的,是陆士宁。咱们这位明星新生,最近可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大家都好好看看,”徐国璋环视众人,“有什么想法随时交流。等军训结束正式开课,得给这孩子开开小灶。天赋难得,咱们得多关照。”
所有老师都纷纷点头,陆士宁前段时间艺考的故事,大家都有所耳闻,所以想看看这个“天才”导演的第一部戏,究竟怎样。
电影播放,所有老师都噤声凝神,赵启明,这个海外归来的博士,第一次接手的班级,就有着陆士宁这样重量级的人物,他自然要好好了解了解。
看到开头姚圣锦对英语用词的解释,“过去?”“失去乐园?”,赵启明便觉得陆士宁这孩子有点东西。
陈念带着学生朗读英语,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畏畏缩缩的女生,眼神里闪过一丝恍惚的共鸣。朗朗读书声戛然而止!
画面猛然切换!邵琦带着欣喜又极力克制的笑脸,与姚圣锦同样复杂的表情交织闪现!
紧接着,屏幕瞬间陷入一片纯粹的黑暗!时间仿佛凝固,然后又响起“This is our playground(这是我们的乐园)”的尾音,在寂静中隐隐回荡。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声的喊口号声突兀地响起!屏幕这才缓缓亮起,揭示出现在这是陈念的回忆。
仅仅一分多钟的开篇处理,就让放映室里的赵启明眼中迸发出惊喜的光芒!从课堂上意有所指的英文单词解释,到回忆与现实间的转场剪辑,这怎么可能是一个新人的手笔?
若非徐国璋言之凿凿,他真要以为是冯语亲自操刀了。在座的老师们也暗自惊叹,这种回忆切换极易造成割裂感,处理不好会让观众觉得前面的镜头都是毫无意义的。从这段来看,陆士宁的天赋可见一斑。
然而,更让他们心头一震的,是电影那冷酷的叙事节奏!仅仅过了一分多钟,那个刚才还和陈念一起拎牛奶、带着怯懦笑容的女生胡小蝶,竟毫无征兆地跳楼了!
巨大的视觉与心理冲击力,让放映室内瞬间一片死寂。没有冗长的铺垫,只用半分钟高三教室压抑苦读的群像镜头,甚至霸凌者尚未清晰露面,整部影片沉重绝望的基调,便已被直接定下!
第180章 真敢拍
赵启明难掩欣赏,侧头对徐国璋低语:“小陆这组镜头用得妙!楼下倒计时牌那个巨大的60,切回教室黑板上的60,再配合所有人埋头苦读的群像......几个简洁的画面,高考高压的窒息感扑面而来!”
徐国璋点头,补充道:“不止如此。陈念戴上耳机后,我们清晰地听到英语听力音频,外界嘈杂的人声也被削弱成模糊的背景音。胡小蝶出事那一刻,我们和陈念一样无知,直到周围同学一个接一个惊愕地站起、跑出去。镜头才跟随人群,揭示惨剧。这种处理,手法相当老道!”话语间,满是前辈对后辈惊艳才情的赞叹。
而银幕前的无数网友也屏住了呼吸,显然他们也被这开头的剧情给怔住了。
周围同学的议论声嗡嗡作响,镜头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有人在班级群里冷漠地讨论“压力太大?”,有人则兴奋地拍照,急于向圈外朋友分享这场骇人“盛事”。
姚圣锦饰演的陈念,脚步虚浮地从楼梯口走出。她眼神空洞,如同被抽走了魂魄,茫然地望向那被层层围观的、令人心悸的中心。
终于,她站定在胡小蝶的身体前。怔怔地、无声地凝望着冰冷的地面,泪水如断线的珠子,毫无预兆地滚落。她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刀,刺向楼上那一张张冷漠俯视的脸孔。某种决绝在她眼底凝聚。她脱下自己的校服外套,轻轻覆盖在胡小蝶身上,试图为这逝去的同伴保留最后一丝尊严与体面。
等起身后,陈念的泪水更是止不住的流下,抬头有些愤恨地看了眼楼上,而她抬头的瞬间也被人用手机拍下。
就在这一刻,“咔嚓!”一声刺耳的快门声响起,音乐戛然而止,屏幕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的黑暗。
随后,画面快速闪回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笑靥的脸庞,那些看似无忧无虑的少年,最后,所有光影定格在片名“少年的你”四个大字上。影片,这才算真正拉开帷幕。
放映室内的气氛逐渐缓和,仅仅是这短短五分多钟的电影开场,就让赵启明和徐国璋感叹好几次,不论是镜头的运用,俯拍与仰拍的切换,还是剪辑节奏的把控,这绝对是今年他们看过的电影里面最出色的开场画面了。
赵启明对主演姚圣锦更是赞不绝口:“开场这几分钟,几乎是陈念一个人的独角戏。姚圣锦的表演极具层次,从麻木、惊惧、悲恸,那股无声的张力,瞬间将所有人带进了电影里。”
时间悄然流逝,放映室里再无点评低语。所有老师早已忘记“研究问题”的初衷,心神完全被银幕上发生的事攫住。
校园暴力并没有因为胡小蝶的事件发生而终止,而是汇聚成一系列猝不及防的新的悲剧。
这样的画面令老师们也感到了寒意。陈念的善良与勇敢,在滔天恶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特写镜头下,她眼中是无尽的彷徨与惊惧,泪水在眼眶里绝望地打转。周遭的黑暗与逼仄,将她无助的渺小无限放大,也让观众感受到深深的压抑与心痛。
没有任何对青春期的美好幻想,只有一次又一次伤害,逼着你必须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