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扫过众人,“剩下的工作就交给大家了,我们要借着这股东风,把宣传和口碑持续下去。我马上要开始准备《白日梦想家》的拍摄了,8月底上映的《情书》就辛苦大家做一下宣发了。”
“是,陆总!”所有人异口同声,士气高昂。
看着手下这群焕发着斗志的伙伴,后面的工作,他就不需要再盯着了,陆士宁起身拿着包就离开了公司。
···
这个堪称“奇迹”的周六票房战报,瞬间在影视媒体圈激起了千层浪。
当各路电影自媒体博主看到各大数据统计平台放出来的票房统计,第一反应几乎都是难以置信。
“这数据……确定没搞错?”一位资深影评人在自己的小群里发出了灵魂拷问。“《疾速3》首日1.52亿,符合预期;但《无间道》在排片被显著分流的情况下,次日还能拿下1.31亿?这上座率和票房韧性也太恐怖了!”
很快,更为详尽的数据分析和对比图开始充斥各大社交平台。
“电影票房透视”这个拥有百万粉丝的专业博主持续更新:
【周六战报:意料之中的王者与意料之外的硬骨头!】
《疾速3》首日斩获1.52亿,凭借近40%的排片占比稳坐头把交椅,表现强劲。
然而,最大亮点却是《无间道》!在排片占比被压缩至28%的情况下,次日票房逆跌至1.31亿!其单日票房与排片占比的“坪效”远超对手,市场饥渴度可见一斑。
结论:好莱坞大片的冲击波确实存在,但《无间道》凭借过硬的口碑,硬生生顶住了压力,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以小博大”!
而当天《疾速3》的豆瓣开画评分也新鲜出炉——8.1分。这个分数对于一部商业动作片而言堪称优秀,但当它被放在《无间道》那纹丝不动、熠熠生辉的9.5分旁边时,高下立判。
分数的差距,直观地反映了二者在观众心中截然不同的分量。
“Cinema看我的”博主迅速发布了一篇对比长文,标题颇为犀利:《“爽”完就忘,与“品”后余香——这个暑假,你选哪一道?》
文章中写道:
“《疾速3》依旧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杀神,爽!这个词足以概括其核心卖点。凌厉的动作设计、拓展的世界观、极致的暴力美学,都让系列粉丝大呼过瘾,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它无疑是合格的,甚至可称优秀。”
“但,也仅此而已。其在叙事上的薄弱和套路化,依旧是该系列无法忽视的短板。它提供的是两个小时的感官刺激,走出影院后,除了几个精彩的打斗镜头,你还记得什么?”
“反观《无间道》,9.5分的背后,是每一个角色的血肉丰满,是每一句台词的余音绕梁,是宿命感的无孔不入。它让你在观影结束后,还会忍不住回想刘建明的眼神,回味电影里数不胜数的精彩镜头,思考无间地狱的真正含义。”
“所以,我的建议很明确:如果你只想放松大脑,享受纯粹的视听盛宴,《疾速3》不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在这个暑期档,只想选择一部绝不能错过的电影,那么,《无间道》就是唯一的答案。这样的华语经典,错过此次影院体验,下次重映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这样旗帜鲜明、有理有据的评论,迅速得到了大量网友的认同和转发。
“博主说得太对了!看完《无间道》我真的缓了好久,后劲太大了!”
“已买票,今晚二刷!第一次看剧情,第二次看演技细节!”
“感谢排雷,我还是去看《无间道》吧,对单纯打打杀杀有点审美疲劳了。”
“两部都看了,实话实说,《无间道》值得9.5分,《疾速3》8分顶天了,1分给特效和动作。”
在这样强大的口碑发酵和自媒体自发的自来水安利下,“《无间道》是暑期档必看经典”的概念被迅速夯实。许多原本犹豫不决的观众,在看到如此悬殊的口碑对比和《无间道》展现出的强大市场韧性后,纷纷倒戈,加入了购票大军。
周一上午,中影集团总经理办公室。
杨旭刚看着新鲜出炉的周末最终票房数据和最新的全国排片统计表,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手中的钢笔被捏得咯吱作响,最终“啪”一声被他重重拍在红木办公桌上。
《无间道》周六1.31亿,周日1.25亿,首周末两天累计票房突破2.5亿!
《疾速3》周六1.52亿,周日1.41亿,首周末两天累计2.93亿。
这组数据已经足够刺眼,而更让他胸口发闷的是排片表——仅仅过了一个周末,院线们已经用脚投票,将《无间道》的排片占比从周六的28%迅速拉升到了周一的35%,与《疾速3》的36%几乎持平!
这意味着他精心策划的提档狙击,不仅没能按预想中将《无间道》一举压垮,反而像是给对手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压力测试,测试的结果是《无间道》这块骨头,硬得出奇!甚至借着《疾速3》带来的关注度和那档该死的综艺节目的后续发酵,完成了新一轮的票房冲刺和观众圈层突破。
“好一个陆士宁……好一个零号影视……”杨旭刚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他本以为凭借好莱坞顶级IP的碾压性优势,足以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和他的小公司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滑不溜手,用这种他完全没预料到的“盘外招”把棋局给盘活了。那种蓄力一拳打在棉花上,反而被对方借力反弹的憋屈感,让他无比烦躁。
他知道,事已至此,在现阶段想要再强行压制《无间道》已经不可能了。市场的选择是最无情的,也是最具说服力的。院线经理们只认能帮他们赚钱的电影。
“呼……”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他手里能打的牌不多了。稳住《疾速3》现有的排片和基本盘,尽可能多地收割票房,是当前最现实的目标。
而且,更大的变数马上就要来了。上影集团的那部《一路有你》系列公路喜剧,凭借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合家欢属性,几天后就将上映。届时,势必会从《疾速3》和《无间道》手中抢走大量排片,尤其是下午和晚上的家庭观影时段。
“三国鼎立……”杨旭刚揉了揉眉心,已经预见到接下来更加惨烈的排片争夺战。暑期档中段的格局,大概率就是这三家瓜分绝大部分市场,其他影片沦为陪跑。而《疾速3》的票房,恐怕会提前进入一个缓慢下跌的平台期。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董事长华新荣缓步走了进来。
“华董。”杨旭刚立刻起身。
华新荣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桌上那份排片表,语气听不出喜怒:“看到了?我早就说过,内容为王。好的作品,自有其生命力,不是靠一些场外手段就能轻易按下去的。”
杨旭刚脸上有些挂不住,但也只能点头:“是,这次是我们低估了《无间道》的口碑韧性和对方的宣传策略。”
“过去的事,总结经验就好。”华新荣在他对面坐下,语气转为严肃,“《疾速3》稳住基本盘,能收多少是多少。我现在要提醒你的是,眼光放长远点,别只盯着眼前。”
他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告诫意味:“暑期档的尾巴,还有个七夕。我们中影主投的那部《星空下的约定》,阵容、IP都不错,是今年七夕档的重头戏。但是,零号影视的《情书》,可是刚刚从戛纳拿了奖回来,风头正劲。”
华新荣盯着杨旭刚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那才是我们和陆士宁的下一场正面交锋。我要你立刻把宣发的重心和准备工作,向《星空下的约定》倾斜。别到时候,在自家最擅长的爱情片领域,再被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杨旭刚心神一凛,立刻明白了华新荣的深意。与《无间道》的对抗暂时告一段落,但中影与零号影视的竞争,远未结束。七夕档,将是另一个不容有失的战场。
“我明白了,华董。您放心,《星空下的约定》的宣发方案我已经让他们在优化了,绝不会再掉以轻心!”杨旭刚沉声应道,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这一次,他绝不允许自己再失败。
看着又在酝酿什么幺蛾子的杨旭刚,华新荣眼睛轻眯,自从招惹上陆士宁之后,杨旭刚在西影喜欢耍小手段的性子又再次暴露出来了,本来以为来了中影会成熟不少,没想到就是烂泥扶不上墙,那就看这个七夕的成绩吧,不行就别怪自己不给他机会了。
···
七月初的京城,暑气蒸腾。陆士宁难得清闲半日,窝在家中书房,巨大的实木书桌上铺满了《白日梦想家》的分镜脚本、场景概念图和密密麻麻的拍摄计划表。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一如他脑海中那个介于现实与奇幻之间的世界。他正专注于一场关键戏份的调度,主角沃特·米蒂为了寻找失踪的25号底片,在幻想与勇气的驱使下,毅然跳上那架由醉醺醺的飞行员驾驶的小型直升机,前往冰岛。
“长焦镜头,跟拍直升机在格陵兰海上空颠簸飞行,透过舷窗,是沃特紧张又充满期待的脸部特写,背景是巍峨的冰川和漂浮的冰山……”陆士宁用铅笔在分镜稿上快速标注着,笔尖沙沙作响,“切换到主观视角,从空中俯瞰壮阔无垠的冰原,色调要冷冽、纯净,与他在《生活》杂志社压抑的暖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
他不仅仅在构思画面,更在精确计算着技术实现的可能性。他翻出之前与幻影视效马克斯团队的沟通记录,在“直升机颠簸模拟”、“冰川材质渲染”、“海面浮冰碰撞物理效果”等条目后面打上勾,确认技术储备足以支撑他的想象。
“道具组,”他切换到另一个文档,开始罗列清单,“需要一比一还原的尤斯塔斯公文包,里面的钱包、日志本、玩具直升机等细节物品必须与剧本描述完全一致……联系冰岛和奥地利的相关机构,确认拍摄许可和当地协拍团队,雪山滑板那段戏需要专业的极限运动摄影师和安全保障……”
他的思维在宏观调度与微观细节间无缝切换,从冰岛的苍茫到纽约街头的喧嚣,从现实世界的枯燥到内心幻想的瑰丽,每一个转场,每一处伏笔,都在他脑海中回放了无数遍。这种对项目全流程的精准把控和近乎偏执的细节追求,正是他对来自地球那边电影的负责态度。
就在他沉浸于构建这个“白日梦”世界时,手机屏幕亮起,是安睿发来的消息,附带了几条新闻链接。
“奈飞和索尼动画的新片《KPOP:猎魔女团》今天上线了,果然没什么水花。”
陆士宁挑了挑眉,点开链接。正如安睿所说,这部由奈飞和索尼动画联合出品的音乐动画电影,在7月5日这天,以一种近乎“悄无声息”的方式登陆了流媒体平台。没有盛大的首映礼,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通稿,甚至连两家出品方似乎都未对其抱有过高期待,显得异常低调。
影片讲述了一个韩国流行偶像女团,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私下里却是一个秘密的猎魔人组织,用音乐和舞蹈对抗隐藏在都市中的邪恶力量。这个将KPOP偶像文化与奇幻冒险缝合在一起的设定,听起来新颖,实则有些尴尬,受众定位模糊,喜欢KPOP的粉丝未必买账这种“魔改”,而动画爱好者又可能对来自韩国的偶像题材兴趣缺缺。
尽管奈飞方面之前确实通过关系,邀请陆士宁为这部电影创作了一首核心曲目。但在整体剧情略显老套,无非是偶像成长、团队羁绊、对抗邪恶势力拯救世界。
宣发乏力的情况下,一首优秀的歌曲,似乎无力回天。
陆士宁随手翻了翻社交媒体上的零星讨论,大多是“设定好奇葩”、“剧情有点幼稚”之类的评价,并未掀起太大波澜。他对此倒也平静,商业合作而已,他完成了创作,作品本身的命运,自有市场评判。
他放下手机,目光重新回到铺满桌面的《白日梦想家》资料上,当下这部电影会更重要一些。
第301章 《Golden》
电影上线八小时后,《KPOP:猎魔女团》的电影原声带正式登陆各大音乐平台。
起初,注意到这张专辑的,大多是两个女团LumAura和 Blossom的核心粉丝,以及一些关注动画音乐的乐迷。当看到主打歌《Golden》的演唱者名单时,LumAura的苏雨安、田小萍,以及Blossom的朴秀敏,粉丝圈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梦幻联动!苏雨安和朴秀敏居然合作了?!”
“双厨狂喜!这是什么神仙组合!我两个本命啊!”
“速听!光是这个阵容就值得单曲循环一百遍!”
粉丝们的激动情有可原。虽然之前大家已经知道了她们三位会给奈飞的动画电影演唱核心曲目,但这三位分属不同顶尖女团的成员,是五代女团中公认的顶流,平日里分属不同公司,竞争关系微妙,像这样打破组合界限的顶级合作,堪称史无前例。
尤其是同时喜欢两个团体的粉丝,更是双厨狂喜。
狂热的气氛迅速在粉丝社群里蔓延,试听量和下载量开始悄然攀升。
然而,真正点燃《Golden》的,并非仅仅是粉丝的热情。
歌曲本身的质量极高。陆士宁的作曲巧妙地融合了KPOP特有的强烈电子节拍与富有叙事感的弦乐,副歌部分旋律激昂且极具记忆点。
更绝妙的是,电影里编舞师为副歌部分设计了一套极其出彩的动作,双手在胸前交错划出弧线,随即向上展开,如同挣脱束缚,拥抱光芒,最后以一个飒爽的定点姿势收尾。这套动作既有视觉冲击力,又简单易学,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第一波助推,来自一个意外的源头。
一位在TikTok上拥有数十万粉丝的舞蹈博主“小鹿乱撞”,本是LumAura的粉丝,在第一时间学习了《Golden》的完整舞蹈。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布了自己在练习室的翻跳视频,并带上了#GoldenChallenge的标签。视频里,她精准地抓住了副歌动作的精髓,力量感与美感并存。
令她没想到的是,这条视频的传播速度远超平常。许多被歌曲吸引,又觉得完整舞蹈太难的人,纷纷被这个简短有力的副歌片段所吸引。
“这个副歌动作好帅!看起来不难,我也要试试!”
第二波浪潮,接踵而至。
嗅觉敏锐的网红和内容创作者们立刻发现了这个潜在的热点。短短几小时内,TikTok和抖音上涌现出大量参与#GoldenChallenge的视频。
有情侣默契对跳,有高校舞蹈社的集体翻跳,甚至还有西方网友的跨文化演绎,甚至还有小朋友憨态可掬的模仿。病毒式的模仿与再创作,让这段充满感染力的副歌旋律和标志性动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紧接着,第三波,也是决定性的一波推力到来,原唱下场。
苏雨安、田小萍和朴秀敏三位成员,各自在她们的Ins和TikTok上,没有像众多挑战者一样唱跳,也没有如大家所愿亲自示范更细致的分解动作。
反而三人在镜头前清唱副歌部分,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极具挑战性,在陆士宁的设计里,这个Part是交给朴秀敏来完成的,当时在梦想演唱会上,陆士宁就是被她的爆发力给惊到的。
苏雨安:“I'm done hidin',now I'm shinin' like I'm born to be”
“We dreamin' hard,we came so far,now I'll believe”
朴秀敏坐在凳子上,开始真正展现她那恐怖的嗓音:
“We're goin' up,up,up,it's our moment”
“You know together we're glowing”
“Gonna be,gonna be golden”
田小萍紧随其后:“Oh,I'm done hidin',now I'm shinin' like I'm born to be”
“Oh,our time,no fears,no lies”
“That's who we're born to be”
不少网友看到这都不得不佩服,这是真的强啊!坐着都能唱这么高的音。
没有意外,三人热情邀请大家参与演唱挑战。偶像的本尊认证和亲自推广,如同在熊熊烈火上浇了一桶热油,瞬间将挑战推向了最高潮。
“这首歌叫什么?好耳熟!”
“是《KPOP猎魔女团》里的?电影好看吗?”
“不管电影了,歌是真的好听!单曲循环停不下来!”
“陆士宁作曲?怪不得旋律这么抓耳!”
话题#GoldenChallenge如同坐上了火箭,空降各大平台热搜榜前列。数据曲线开始以近乎垂直的角度陡然拔高——流媒体播放量指数级增长,音乐平台实时榜、新歌榜迅速登顶,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轻松突破十亿……
这个火不仅仅是在国外火,国内不少的音乐博主也跟着发自己的翻唱视频,不少网友开始在各个视频下面打卡,给参与翻唱的网络歌手来回点评打分。
《Golden》这首原本只是作为电影配乐,甚至奈飞和索尼动画都没想到会突然引爆社交媒体挑战,几乎是全世界的网友都在跟着翻唱。
更没想到这首歌首发即空降Spotify全球日榜第2位,登顶Melon日榜。
《KPOP猎魔女团》原本首日920万次观看,因为《Golden》爆火的原因,第二天直接来到了4000万次播放。
这个成绩不仅让奈飞惊呆了,索尼的人也懵了。
奈飞顺势公布,公司已经与索尼商谈《猎魔女团》续集制作,并探索虚拟成员与真人剧集的联动可能。韩国的两大娱乐公司,其中就有朴秀敏所在的公司,共同宣布启动虚拟偶像团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