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继续。接下来颁发了最佳导演奖,身边的剧组成员目光全都看向陆士宁,大家都在期待。
只有陆士宁清楚,以《情书》的体量,估计很难拿到最佳导演。
结果也不出意料地颁给了一位来自黎巴嫩的新人导演的作品《地中海之东》。镜头这时还给到了陆士宁,只见他丝毫不觉得意外地鼓起了掌。
此时,尚未颁发的重要奖项只剩下压轴的“一种关注”大奖,这相当于该单元的最佳影片。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情书》已经获得了一个重要的表演奖,按照电影节奖项分布的惯例,获得最高荣誉的可能性似乎降低了。陆士宁面色平静,但放在膝盖上的手也不自觉地微微握紧。殷柔柔紧紧抱着自己的最佳女演员奖杯,既期待又忐忑地为剧组祈祷。
终于,评审团主席克洛伊·鲁索再次走上前台,她手中拿着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信封。
“接下来,将要颁发的是本届一种关注单元的一种关注大奖。”克洛伊·鲁索环视全场,微笑着说,“这部影片以其极致细腻的情感、精妙绝伦的叙事结构,以及贯穿始终的、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深刻哲思,打动了我们所有人。”
这番描述,让《情书》剧组成员的心脏再次狂跳起来。
“获得一种关注大奖的影片是——”克洛伊·鲁索打开信封,清晰地宣布:
“《情书》,中国,导演:陆士宁!”
“轰——!”
巨大的喜悦和难以置信的狂潮瞬间席卷了《情书》剧组所在的位置!所有人都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双喜临门!《情书》竟然在拿下最佳女演员后,再度斩获了单元最高奖!
殷柔柔激动地捂住嘴,眼泪再次决堤。宋怀勇和张闻诚更是兴奋地用力拥抱陆士宁。陆士宁在结果宣布的刹那,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嘴角扬起一个如释重负又充满骄傲的笑容。
他深吸一口气,在团队和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整理了一下西装,再次从容而坚定地走向了领奖台。
陆士宁从评审团主席克洛伊·鲁索手中郑重地接过那座象征着“一种关注”单元最高荣誉的奖杯。
听到克洛伊·鲁索轻声说道:“恭喜你,来自中国的年轻人,这部电影很棒!”
陆士宁说道:“谢谢,我会更加努力的。”
随后陆士宁站定在话筒前,望着台下那些曾经只能在电影书籍和杂志上看到的熟悉面孔,深吸了一口气。
聚光灯有些灼热,他微微眯了下眼,随即露出了一个带着些许青涩,却无比真诚的笑容。
“谢谢,非常感谢评审团给予《情书》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他的声音传遍德彪西厅,流利的英语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静,“此刻站在这里,握着这个奖杯,我感觉像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梦。”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台下自己的团队成员——激动落泪的殷柔柔、兴奋不已的宋怀勇和张闻诚,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我必须感谢我的全体剧组,感谢柔柔、怀勇、闻诚,以及每一位为这部电影倾注心血的工作人员。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情书》。这个奖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接着,他的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谦逊,甚至带着一丝学生的腼腆:“其实,在来这里之前,以及在戛纳的每一天,我都怀着一种近乎贪婪的学习心态。我……我还只是北京电影学院一名即将升入大三的学生。”
“学生”这个词被他清晰地强调出来,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善意的、夹杂着惊叹的低语和掌声。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以学生身份夺得戛纳重要奖项的导演奖,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所以,这些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继续说道,眼神中流露出真诚,“我观看了主竞赛单元许多大师的新作,比如尼古拉斯·莫里亚蒂导演的《永恒之门》,其宏大的叙事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我叹服。也认真学习了一种关注单元里其他优秀的作品,像是巴西的《腹地回响》,那种粗粝的生命力给了我很大震撼。”
他列举的这些影片名称和导演,显示出他确实有用心地去看了这些展映的电影,而非仅仅作为一个参赛者。
“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学习,一次对我现有认知的挑战和拓展。在这里,在戛纳,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无穷边界,以及我自己需要学习和探索的,还有太多太多。”
陆士宁的话语诚恳而真挚,没有丝毫的骄矜自满,这也让台下各个国家的电影工作者对他抱有极高的好感。
“这个奖项,对我而言,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它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会带着在这里学到的一切,带着各位的认可与期待,继续在电影这条路上,像一个学生一样,努力地、虔诚地走下去。”
陆士宁高高举起手中的奖杯,向全场致意。
“谢谢戛纳,谢谢电影!谢谢大家!”
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再次为他响起。陆士宁用自己的作品和人格魅力,成功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第292章 横跨两年的新项目
陆士宁和《情书》剧组在戛纳一种关注单元连夺两奖的消息,瞬间在国内激起了巨大的舆论浪潮。
最主要的是讨论点当然是陆士宁这恐怖的年纪,年仅20岁,亲自执导的两部电影,《姥姥的外孙》《情书》都拿下大奖,前者韦轩拿了最佳新演员,后者殷柔柔拿下最佳女主角。
这成绩让圈内不少演员都有些觉得夸张,能在戛纳拿奖,已经足以说明电影的优秀。
#陆士宁戛纳一种关注大奖#和#殷柔柔戛纳最佳女演员#两大话题空降微博热搜前五,后面都跟着鲜红的“爆”字。
网友们的评论更是精彩纷呈:
“陆导,你是我的神!”
这是评论区最高频的一句话。网友们疯狂为陆士宁点赞:“二十岁的戛纳获奖导演,还是编剧、音乐人,这是什么开挂的人生?”
“殷柔柔这次真的是抱到了大腿!”
“从花瓶到戛纳影后,这逆袭剧本太燃了!”
对于殷柔柔的粉丝来说,这一天如同节日。他们迅速换上了统一的庆祝头像,将殷柔柔手捧奖杯的照片和“戛纳影后”的字样制作成各种海报、表情包,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粉丝后援会的微博“恭喜演员殷柔柔荣获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女演员奖!”转发量迅速破万,评论中充满了“我们陪你走花路”、“苦尽甘来”、“实力是最好的回应”等感人留言。
林晚也看到了这个消息,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当初陆士宁的邀请,她已经大概率猜到了,那就是出演《鱿鱼游戏》里面的一个角色,和前男友丁立伟一块进组。
没想到这个机会被她亲手推了出去,后来为了王辉戏里的一个配角,林晚实在没办法,亲自找上门道歉,当然,肯定得付出点什么。结果被丁立伟知道后,两人就分手了,本来也没公开宣布,甚至各自经纪人都不知道,所以分手也就没有什么波澜。
后来《鱿鱼游戏》全球爆火,丁立伟仅仅饰演一个配角都火得不行,这让她心里怎么能平衡,随后她又想到王辉执导的这部电影马上就上映了,两位影帝加上现在炙手可热的韦轩还有她林晚,这个票房和话题度应该都差不了。
本以为藉此可以压其他三位小花一头了,没想到传来殷柔柔在戛纳拿下影后了,虽然是一种关注单元的影后,但是架不住媒体玩文字游戏,直接把殷柔柔的声望抬到了另一个高度。
在宋怀勇所在的北京电影学院,消息传来后,整个校园都轰动了。
第一部出演的电影,就获奖了,虽然个人没拿到奖,但是这个履历写上去就不一样了,《情书》男主?单单这一条,就能加分不少。
他的班级群、年级群直接被“恭喜宋怀勇”、“为我们班的大明星点赞”刷屏。
就连鲜少冒泡的几位已经在娱乐圈崭露头角的同学,此时也跑出来开玩笑道:“怀勇回来必须得请客吃饭!”
···
京城,初夏的空气已带着一丝暑气。陆士宁风尘仆仆地从戛纳载誉而归,剧组的其他成员都打算在戛纳多待几天,不过陆士宁还有事情,所以得提前回来了。
休息了一天,陆士宁一早就将车开到了幻影视效公司楼下。
幻影视效,这家曾经以承接国外大型特效项目边角料和简单合成工作为主的公司,在陆士宁通过徐晓蕾注资并成为持股27.1%的第二大股东后,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持股32.7%的第一大股东徐晓蕾利用其广泛的国际人脉,在过去大半年里,不惜重金,从全球顶尖特效公司引进了数位核心人才,并推行了严格的“老带新”模式,旨在打造一支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本土特效团队。
陆士宁的到来没有惊动太多人,在徐晓蕾的陪同下,他直接来到了核心的技术展示区。
“陆导,欢迎归来,恭喜《情书》在戛纳大放异彩。”徐晓蕾笑着祝贺,但两人都明白,此刻的重点不在此处。
“晓蕾姐,客套话稍后再说。”陆士宁摆摆手,目光锐利地扫过正在忙碌工作的团队,“我想知道,我们现在到底能做到哪一步了。我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徐晓蕾会意,立刻引荐了三位核心的技术领头人。
首先是一位身材高大,留着络腮胡,目光专注的中年白人。“这位是马克斯·霍夫曼,德国人,前德国RISE视觉特效工作室的高级特效总监,参与过《生化游戏3》、《极乐世界》等项目的核心特效制作,尤其擅长复杂的流体模拟和大规模动态解算。他现在是我们的特效总监。”
马克斯用带着德式口音的英语,言简意赅地介绍:“陆先生,我们目前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电影级别的流体模拟,包括大规模的爆炸、烟尘、流体交互。你看这个”他指向屏幕上一段正在渲染的测试片段,只见滔天巨浪冲击着摩天大楼,水花的飞溅、与建筑碰撞产生的泡沫和涡流,物理现象极其逼真。
“我们基于Houdini开发的新的粒子系统和FLIP流体解算器,效率比我们之前依赖的国外团队提供的黑盒工具高了40%,而且可控性更强。”
陆士宁仔细看着,点了点头:“渲染层级和细节能做到多少?”
“8K输出,单帧粒子数量可以达到十亿级别,足以应对IMAX银幕的考验。”马克斯自信地回答。
接着,一位气质干练,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的亚裔女性走上前。
“艾米丽·陈,美籍华人,前工业光魔的生物角色与材质艺术家,负责过《星球外传》和《恐龙世界3》中主要恐龙的皮肤质感和肌肉绑定。”徐晓蕾介绍道。
艾米丽微笑着调出另一个工程文件:“陆导,这是我们正在攻关的高级生物角色。基于您之前提过的,对未来项目的设想,我们尝试创建了这个。”
屏幕上,一个半成品的东方神话生物模型正在旋转,它的皮肤呈现出一种介于岩石与鳞甲之间的质感,肌肉在运动时有着清晰的拉伸和收缩。
“我们改进了肌肉系统和皮肤动力学解算,让它动起来更符合解剖学逻辑。材质方面,我们开发了新的着色器,可以实现多层材质的混合与实时反馈,比如汗水、污渍与伤口。”
陆士宁凑近屏幕,仔细审视着生物眼部的细节:“眼神光的动态捕捉和渲染,能同步吗?”
“可以,我们整合了最新的面部捕捉数据,能够驱动模型做出微表情,保证情绪传递的准确性。”艾米丽肯定道。
最后是一位年轻但眼神中透着狂热的技术专家,名叫马绍尔·摩根,加拿大华裔,曾在加拿大维塔数码参与过环境创建与程序化生成的工作。
“陆导,看看我们的世界构建能力。”马绍尔·摩根兴奋地操作着界面。屏幕上出现了一片广袤而无垠的废弃城市,残破的摩天大楼被植被缓慢侵蚀,街道上散落着锈蚀的车辆。
“这不是手动建模的,而是通过程序化生成技术。我们设定了规则参数,比如建筑密度、毁坏程度、植被覆盖类型和生长逻辑,电脑就能自动生成数平方公里级别、且每一处细节都独一无二的环境。这能为大型科幻或奇幻项目节省至少60%的基础建模时间,让艺术家能更专注于核心区域的艺术塑造。”
陆士宁看着那宏大而充满细节的虚拟世界,眼中终于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他沉吟片刻,问道:“那么,整合能力呢?我的意思是,将马克斯的爆炸、艾米丽的生物、马绍尔的宏大的环境,以及精确的灯光、渲染,无缝地整合进一个完整的、具有电影感的镜头里。我们现在能做到什么程度?”
三位技术领头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由马克斯代表回答:“陆先生,这正是我们过去半年老带新和流程优化的核心目标。我们建立了统一的资产库和渲染农场,制定了严格的流程管线。目前,我们已经可以承接中等预算国际A级制作的全流程复杂镜头,而不再是简单的分包。我们正在为一个迪士尼的奇幻剧集制作片头的主要特效镜头,完全由我们主导,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陆士宁听完,沉默了片刻,然后脸上露出了一个真正放松的笑容。他拍了拍徐晓蕾的肩膀:“晓蕾姐,辛苦你了。看来,我的下一张牌,可以打了。”
话音未落,陆士宁已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装订严谨的剧本,郑重地递到徐晓蕾手中。
他的语气有些重视:“晓蕾姐,这个剧本,是公司未来三年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场三位技术领头人,在签署最严格的保密协议后,才有资格翻阅。向下布置任务时,必须采用模块化、匿名化的方式,绝不允许任何剧情细节泄露出去。”
他随即又指向旁边厚厚一摞文件,“下面这些,是我的分镜手稿和视觉概念图。我需要三位根据我设定的画面基准,动用我们目前所有的技术储备和想象力去还原。如果现有的能力还不足以实现,”陆士宁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位技术专家,“那就继续招人,不计成本,我要的是最终银幕上极致的呈现。”
徐晓蕾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剧本,明显愣住了。她完全没预料到陆士宁在戛纳折桂、新片即将上映的间隙,竟已不声不响地筹备好下一个如此庞大的项目,并且重视到需要动用最高保密级别。
而一旁的三位技术领头人,在听完翻译的转述后,脸上不约而同地掠过一丝不以为然。保密协议?在他们过往参与过的诸多好莱坞A级制作中,这虽是常态,但陆士宁此刻如此郑重要求,语气中的严肃程度,让他们觉得这位年轻的天才导演是否有些……过于谨慎,甚至显得有些小题大做。
尽管他们认可陆士宁在导演和音乐上的才华,也是因此被吸引而来,但对于一个东方导演创作的科幻剧本,他们内心深处并未抱有超越以往的期待。马克斯甚至微微挑了下眉,觉得这或许是年轻人获得成功后的某种膨胀。
然而,这种微妙的轻慢情绪,在他们签署协议,真正开始阅读名为《星际穿越》的剧本时,如同遭遇超新星爆发般,被瞬间彻底摧毁了。
起初,他们以为这只是一个关于太空探险的故事。
但很快,剧本中宏大的设定便扑面而来,近未来的地球危机,人类为寻找新家园而穿越虫洞,相对论效应下的时间膨胀,高维空间的奥秘,以及那贯穿始终、超越维度的爱的引力……剧本的逻辑严谨得像一篇物理学论文,情感却磅礴得如同宇宙本身。
会议室内陷入了长时间的、近乎凝滞的沉默。
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因极度震惊而倒抽冷气的声音。
马克斯死死盯着描述米勒星球上千米高巨浪的段落,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艾米丽则被“曼恩星球”冰晶云层中那诡异而壮丽的景象,以及休眠舱中宇航员面临的道德困境深深吸引,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当读到库珀坠入五维空间“超立方体”,通过引力与过去女儿墨菲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时,一向冷静理性的马绍尔·摩根也忍不住喃喃自语:“My God...This is... insane...”(我的天……这太疯狂了……)
他们原本以为凭借现有的技术积累,足以应对任何科幻挑战。但现在,他们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幻故事,其想象力的边界与科学的严谨性,远远超出了他们此前接触过的绝大多数好莱坞科幻片。
而接下来,当他们翻开陆士宁亲手绘制的那厚厚一摞分镜手稿和视觉概念图时,真正的、技术层面上的“头皮发麻”才刚刚开始。
手稿的精细程度令人发指。
旋转中的黑洞“卡冈图雅”,并非简单的漆黑漩涡,其周围被清晰地绘制出因极致引力透镜效应而形成的、犹如钻石星环般璀璨明亮的光线扭曲光环,吸积盘的物质流如同一条炽热的、动态的宇宙缎带,细节丰富到令人窒息。
“永恒号”空间站利用旋转模拟重力的内部结构,被以精确的工程草图视角呈现,每一个模块,每一次对接,都符合物理规律。
冰云星球上冻结的巨浪,其晶体结构和折射光线的效果被细致标注。
最震撼的是那五维空间超立方体的视觉化尝试,那是一个由无限延伸、不断变幻的书架构成的时空迷宫,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过去的一个瞬间,视觉语言既抽象又具象,充满了惊人的想象力。
“这……这些都是你画的?”艾米丽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陆士宁只是微微颔首。
震撼过后,是扑面而来的、极其具体的技术恐惧。
马克斯最先从震惊中恢复,他指着“卡冈图雅”的手稿,眉头紧锁,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陆先生,请原谅我之前的想法。这个黑洞……它太复杂了。要实现您手稿上这种基于广义相对论的、精确的引力透镜效应,以及吸积盘物质动态旋转和光线扭曲……这超出了现有商用渲染器的能力范围。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开发一套新的渲染器,这需要时间,需要顶级的物理学家和编程专家的支持。”
马绍尔紧接着补充,指向虫洞穿越的序列:“还有虫洞内部的视觉表现,这些流光溢彩的时空隧道,它不能是简单的粒子特效,它需要有一种符合理论物理假设的、拓扑学的结构感和穿越的眩晕感,目前的流体和粒子模拟可能无法完全实现。”
面对这些世界级的难题,陆士宁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或沮丧。他的目光反而更加锐利,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所以,”他平静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决心,“这就是我把剧本和手稿交给你们的原因。新渲染器?如果我们需要,那就投入资源去研发我们自己的渲染器,需要物理学家的支持,我这边会通过我的学校,以研发赞助的形式,请一些物理学教授来做顾问,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技术上的壁垒,从来都不是停止的理由,接下来公司会集中所有资源,为你们提供所有的一切,徐总这边会根据阶段给大家发奖金。从现在开始,《星际穿越》项目,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