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宏见状瞬间明白好友的心里所想,这不服不行啊,难怪这陆士宁的作品,口碑都如此出色,有这样一点一点带着你走的导演,演员自己不仅轻松了,而且对于角色的把控也不会偏离剧本。
围读持续三小时,陆士宁始终以剧本为纲,既尊重演员经验,又用精准的解读化解分歧。
刘正宏私下对梁智宇低声道:“他比我想象中厉害得多。每个细节都有依据,不是凭感觉瞎指挥。”
梁智宇微微颔首:“年轻人能这么沉得住气,确实比较少见。”
看着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陆士宁总结道:“《无间道》不是警匪对决,而是身份认同的战争。刘建明和陈永仁互为镜像,一个想洗白而不得,一个想回归而不能,这种痛苦才是无间地狱的真意。”
全场沉默片刻后,响起自发掌声。刘正宏主动起身与陆士宁握手:“陆导,接下来拍摄,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梁智宇也露出罕见的笑意:“剧本我拿回去再琢磨,有新想法随时沟通。”
见两位离开后,房间里的人都松了口气,刚才围读的时候,两人的气场直接压得其他人都有些不在状态了,只有楚然依旧平稳发挥。
随后几人也和陆士宁告别,这几天工作量有些大,回去还得看剧本,为第二天的状态做准备。
···
四月十一日,香港的天空蒙着一层薄薄的灰云,空气中带着海风特有的咸湿气息。位于观塘的一处老旧工业大厦天台,被选为《无间道》中那场终极对决的拍摄地。
经过十天的进一步研读剧本、揣摩角色和初步的台词对练,陆士宁决定带领刘正宏和梁智宇等主创人员,亲自到现场进行首次正式的走戏,以便演员更好地理解调度、感受环境,并将表演与具体的空间结合。
天台上视野开阔,废弃的水塔、纵横的管道和斑驳的地面构成了极具香港特色的压抑背景。工作人员已经用标记带划定了大致的机位和演员走位范围。陆士宁穿着简单的外套和牛仔裤,正与摄影师低声讨论着镜头运动的角度。
“刘老师,梁老师,”陆士宁招呼着两位影帝走到天台中央,“我们今天就走一遍最关键的天台戏。重点是你们两位的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的变化。”
他先是对刘正宏说:“刘建明走上天台时,你的心态是孤注一掷,想寻求一个解脱,但内心深处又存着一丝侥幸,希望陈永仁能放过你。所以你的步伐要稳,但眼神是游移的,会不自觉地去观察周围的环境,这是一种潜意识里的警惕和计算。”陆士宁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走了几步,身体姿态显得疲惫却强硬,眼神复杂地扫过周围。
接着,他转向梁智宇:“陈永仁在这里是收网者,但他自己也已身心俱疲。他拿着枪指向刘建明,不是胜利者的姿态,而是背负着沉重代价的执行者。你的站姿要稳如磐石,但拿枪的手可以有一点极细微的、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不是害怕,是长期压抑和巨大悲愤下的生理反应。”
陆士宁拿起一把道具枪,演示了那种紧绷中带着一丝颤抖的感觉,眼神里充满了决绝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情绪。
“最关键的对白部分,”陆士宁站在两人中间,仿佛在调动他们之间的能量场,“‘给我一个机会’、‘怎么给你机会’这段经典交锋,语速不能快,每一个字都要像石头一样砸出去。刘老师,你说‘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时,语气里要有哀求,但更深处是连你自己都不再相信的虚伪,这是一种自我欺骗的绝望。”
“梁老师,你回应的‘对不起,我是警察’,不是宣言,是审判,也是自嘲。你一生都想堂堂正正说出这句话,但最终却是在这种情境下,对着一个你最想绳之以法的人说出来。所以语气要冷,要平静,但平静之下是汹涌的悲哀。”
陆士宁细致入微的讲解和精准的示范,让刘正宏和梁智宇频频点头。他们原本就对剧本理解深刻,此刻在具体的场景中,经陆士宁一点拨,更觉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他们按照指示,一遍遍尝试走位、调整语气和表情,三人不断交流着想法。
就在这时,陆士宁放在一旁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示意大家稍作休息,走到天台边缘接听。电话是安睿从内地打来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陆总!好消息!戛纳电影节官方名单刚刚公布!我们的《情书》入围了!虽然不是主竞赛单元,是一种关注单元!”
陆士宁闻言,虽然对于没能入围主竞赛单元有些遗憾,但还是能够接受这个结果,《情书》的体量和戏剧冲突并不具备主竞赛金棕榈所需的宏大叙事。
一种关注单元偏爱这样形式工整、情感细腻、有东方韵味的影片,选上倒也正常。
随后陆士宁挂断电话,走回剧组中间,平静地对大家宣布:“刚接到消息,《情书》入围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
话音刚落,现场先是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热烈的祝贺声。
“哇!恭喜陆导!”
“戛纳!太厉害了!”
“一种关注单元也很强啊!恭喜恭喜!”
刘正宏率先上前,由衷地拍了拍陆士宁的肩膀:“陆导,恭喜!年纪轻轻就闯入戛纳,前途无量!”他此刻的语气里,早已没有了最初的隔阂,满是真诚的赞赏。
梁智宇也微笑着点头祝贺:“戛纳认可,实至名归。能在一种关注单元亮相,本身就是对导演功力的极大肯定。”
就连一旁的工作人员也围上来道喜,现场气氛瞬间从紧张的排练变成了喜悦的庆祝。
陆士宁笑着感谢了大家:“谢谢各位老师!”
第288章 戛纳
消息传回国内,迅速冲上热搜榜,不过排名并不靠前:#陆士宁情书入围戛纳#
与之前《鱿鱼游戏》全球爆火和亚洲电影大奖上硬刚港圈时的全民狂欢不同,这次网友的反应稍微理智了很多。
“牛逼!!!陆导牛逼!!!才大二啊!就入围戛纳了!还有谁?”
“不管什么单元,那可是戛纳!国际A类电影节!能入围就是绝对的认可!”
“大家冷静一下,先别急着吹上天。入围的是一种关注单元,不是主竞赛单元。这两个单元的含金量还是有区别的。主竞赛是争金棕榈的,是最高荣誉。一种关注更侧重于鼓励新锐导演和独特视觉风格,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行单元。”
“科普一下:一种关注单元出了很多大师的早期作品,能入围已经非常非常厉害了,尤其是对陆导这样年轻的导演来说,这是国际顶级艺术电影界对他导演能力的极大肯定!”
“啊?只是一种关注啊?还以为能进主竞赛呢,白高兴一场。”
“???您知道每年有多少电影挤破头想进一种关注都进不去吗?这已经是中国青年导演近年在戛纳非常好的成绩了!”
“有点小失望,还以为陆导能直接剑指金棕榈呢。不过还是恭喜吧。”
“下个月就颁奖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很快就能看到《情书》了?”
“应该是暑期档吧”
···
与网络上关于戛纳入围的沸沸扬扬讨论不同,陆士宁在香港的片场,正沉浸在一种高效的创作节奏中。《无间道》的备案公示正式下达,意味着项目全面启动。
此时,距离戛纳电影节开幕仅剩一个月,时间紧迫得近乎苛刻。然而,得益于前期极其充分的剧本围读、实地走位和精密筹划,整个剧组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运转得异常顺畅。
片场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无疑是刘正宏与梁智宇的对手戏。他们不再是剧本围读时需要导演点拨的演员,而是完全化身为刘建明与陈永仁,每一次对视、每一句台词都充满了张力。
拍摄那场经典的天台戏时,两人已经不需要过多外在指令。当梁智宇用枪指着刘正宏,说出“对不起,我是警察”时,他的眼神里没有胜利的快意,只有无尽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而刘正宏在回应“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时,语气中的绝望、挣扎乃至一丝自欺欺人的哀求,层次丰富到让监视器后的陆士宁都忍不住屏住呼吸。这场戏几乎是一条过,结束后全场静默数秒,才爆发出由衷的掌声。
然而,并非所有演员都能立刻跟上这两位影帝的节奏。在一场刘建明与年轻警员在警局走廊对峙的戏中,面对刘正宏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年轻演员明显紧张,台词说得磕磕绊绊,眼神也无法做到应有的坚定和探究。
陆士宁没有着急,他喊了“卡”,然后走上前去。他没有指责年轻演员,而是把两人叫到一起,用非常具体的方式引导:“你现在不是新人演员,你是一个敏锐的警察,你怀疑刘警官,但你没有证据。你的眼神不能飘,要盯着他,不是凶狠,是审视,像要看穿他一样。”
接着,他又对刘正宏说:“刘老师,这时候的刘建明是有点心虚的,但他必须用更强的气场压住对方。你可以试试在他说完话后,不要立刻走开,停顿一下,看他一眼,再离开,那种压迫感会更强。”
他亲自示范了两种不同的走位和眼神,让年轻演员瞬间明白了方向。经过几次调整,这场戏终于达到了理想效果。
如果说两位影帝的精彩表现在意料之中,那么陈国栋饰演的黑帮大佬韩琛,则给了所有人一个巨大的惊喜。
陈国栋彻底摆脱了以往给人的“憨厚武生”印象。他饰演的韩琛,在警局里面对黄志诚时,脸上总是挂着看似无害、甚至有点慈祥的笑容,语气温和,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冰冷的算计。
而当他在自己的地盘上,面对手下时,一个眼神、一句轻声的话语,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慑力。那种笑里藏刀、不怒自威的感觉,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
尤其是一场韩琛处理内鬼的戏。他没有声嘶力竭,只是慢条斯理地吃着盒饭,然后用最平静的语气宣布了对方的命运,甚至还在对方被拖下去时,惋惜地叹了口气。这种将极度残忍包裹在极度平淡之下的表演方式,产生的反差感让现场所有工作人员都感到脊背发凉。
拍摄结束后,楚然都忍不住对陈国栋说:“栋哥,你刚才那样子,我看了都怕。”
陈国栋的出色演绎,完美实现了陆士宁的要求,让韩琛这个角色成为了推动剧情的关键张力点,丝毫不逊于两位卧底主角的博弈。
在这样一种全员状态在线的氛围中,《无间道》的拍摄进度远超预期。
五月六日,香港的天气晴朗。随着陆士宁在监视器后喊出最后一声“卡!”,《无间道》剧组历时一个月的紧张拍摄,宣告提前杀青。
现场并没有立刻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反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无论是刘正宏还是梁智宇,都仿佛还没有完全从刘建明与陈永仁中抽离出来,脸上带着一丝恍惚和怅然若失。这种沉浸感,恰恰证明了他们投入之深。
很快,寂静被热烈的掌声和相互的道贺声打破。工作人员开始拥抱、合影,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已经完成自己戏份、早早杀青的演员,如姚圣锦、柳慕瑶,甚至一些戏份更少的配角,这段时间都经常赖在剧组,美其名曰学习,实则是不愿错过观摩两位影帝飙戏的宝贵机会。此刻,她们也由衷地感到不舍。
当晚的杀青宴设在维多利亚港畔的一家高级餐厅,氛围热烈。郑嘉木如约而至,他先是满面春风地举杯,向陆士宁表示双重祝贺:“陆导,双喜临门!先是《情书》入围戛纳,扬威国际;现在《无间道》又提前顺利杀青,效率惊人!我代表香港电影界,敬你一杯,感谢你为港片注入新的活力!”
陆士宁谦逊地回应,与众人共饮。宴席上,觥筹交错,笑声不断,一个多月拍摄的辛苦与压力都在此刻释放。刘正宏和梁智宇也放下了巨星光环,与剧组年轻演员们打成一片,气氛融洽。
待到酒过三巡,宴席接近尾声,众人陆续散去。郑嘉木与刘正宏、梁智宇并肩走到餐厅外的露台上,凭栏望着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景。夜风微凉,吹散了些许酒意。
郑嘉木看着身旁两位神色比以往多了几分深沉的老友,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正宏,智宇,这里没外人,跟我说句实话,这次合作,感觉到底怎么样?”
刘正宏和梁智宇对视一眼,没有立刻回答,脸上都浮现出一种复杂的、带着回味的神情。
最终还是梁智宇先开了口,他轻轻晃着手中的酒杯,目光望着远处的灯火,仿佛在梳理思绪:“嘉木,说实话,刚开始接到这个邀请,心里是有些……别扭的。”他看了一眼刘正宏,刘正宏也苦笑了一下,表示认同。
“但是,”梁智宇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起来,“这一个月下来,我只能用惊叹来形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首先,是陆导这个人。太年轻了,年轻得让人嫉妒。可偏偏又沉稳得像在片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导演。他对剧本的理解,不是停留在表面,是完全吃透了,我甚至觉得这个剧本他早就写好了,只是一直没有拍。”
刘正宏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由衷的佩服:“最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导演能力。你相信吗?他脑子里好像已经有一部完整的成片了。每一个机位,每一次光影,演员的每一个眼神,甚至剪辑点的节奏,他都非常清楚。给我们讲戏的时候,他不是在描述一个模糊的感觉,而是在告诉我们,这个镜头在最终的电影里会起到什么作用,前后如何衔接。这种对全局的掌控力,是我合作过的很多资深导演都未必具备的。”
“没错,”梁智宇点头附和,“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且能用最精准的方式引导演员去实现。他不会强迫你,而是激发你。和他合作,你会觉得特别踏实,因为你不需要思考太多角色的心境变化,每一场戏他都会和你说的特别清楚。”
刘正宏总结道,语气无比郑重:“嘉木,我们俩合作过两岸三地这么多导演,形形色色,各有千秋。但陆士宁,绝对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这次合作,与其说是我们帮了他,不如说是他帮了我们。这部《无间道》,我有预感,会不一样。”
郑嘉木静静地听着两位老友的感慨,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他望向夜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香港电影或许真的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破局者。
···
京城的春意已深。从高度紧张、快节奏的香港剧组抽身,回到熟悉的家中,陆士宁难得地享受了几天完全放松的时光。
大部分时间,他只是和安甜待在一起,看看电影,逗逗猫,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安甜也默契地没有过多打扰他,只是用温柔的陪伴帮他洗去连日来的疲惫。
五月十日,短暂的休整结束,陆士宁再次启程,这一次的目的地是法国南部的海滨小镇,戛纳。他与《情书》剧组的成员们约好在戛纳汇合。
五月的戛纳,阳光灿烂,地中海吹来的风带着咸湿温暖的气息。著名的克鲁瓦塞特滨海大道旁棕榈树摇曳,豪华酒店、精品店林立,空气中早已弥漫着电影节特有的兴奋与艺术气息。
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明星、媒体和影迷汇聚于此,让这座小镇瞬间成为全球娱乐的焦点。
陆士宁在下榻的酒店很快与《情书》剧组的伙伴们汇合。
殷柔柔一见面就开心地挥手:“陆导!好久不见!”她穿着清新的连衣裙,脸上洋溢着喜悦,演了这么多电影,没想到和陆士宁合作的第一部就来到戛纳,简直想都不敢想。
宋怀勇眼神中同样充满激动,恭敬地问好:“陆导,您好。”作为新人,还在北电表演班读书的他,一直以来都特别羡慕班上已经接到不少戏的男同学、女同学。
可自从自己出演陆士宁电影的消息传出去,却瞬间变成了他们的羡慕对象,班上同学们的态度都迎来180度大转弯,上个月《情书》入围的消息一出,大家都在群里恭喜自己,就连班主任许阳老师也不吝夸奖。
这也让宋怀勇对陆士宁的感激越来越深,不仅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还有要不是出演这部电影,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女朋友米娅。
张闻诚一看到陆士宁,便笑道:“陆导,咱们又见了”。
陆士宁笑着回应,张闻诚在《无间道》拍完傻强的戏就赶回去跑通告了,对于这次张闻诚问都没有多问就赶过来帮忙,听说还推了几个品牌活动,他还是很感谢的。
十三号才正式开幕,这两天,陆士宁打算和他们出去逛一逛。
趁着好天气,一行人沿着海滨大道漫步,感受着南法的阳光与闲适。他们也会钻进戛纳老城苏克区狭窄的街道,探索那些充满历史感的小店和画廊。
当然,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靠近港口的餐厅,他们品尝了地道的海鲜拼盘和马赛鱼汤,虽然陆士宁对某些地中海风味不是很适应,但这种体验本身已是乐趣。
“喂?陆导?”
听着电话那头金成勋的声音,陆士宁疑惑道:“金导,怎么了?”
金成勋笑道:“陆导在戛纳吗?我也到了。”
陆士宁这才反应过来,金成勋的新电影《狂热》入围了主竞赛单元,自己好像还没恭喜过他:“金导,我在戛纳了,恭喜啊,《狂热》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金成勋谦虚道:“我这次大概率是陪跑了,鲍尔斯的新作压得这届其他导演喘不过气。不过你不一样,一种关注单元的首场放映,就是陆导你的《情书》,我觉得有希望哦。”
陆士宁感谢道:“借你吉言,咱们开幕式当天见。”
挂断电话后,陆士宁这次打算去看一看金成勋的新电影,接触了这么多韩国导演,这位完全没有韩国人的那些臭毛病,相反还比较谦虚,这个电话的目的他也清楚,就是邀请自己去看他新电影的首映媒体场。那自己说什么也要去装装样子,哪怕不好看也得捧捧场。
第289章 首映成功
五月十三日,法国戛纳,蔚蓝海岸线被电影的热浪点燃。戛纳国际电影节在全世界瞩目下正式拉开帷幕。
下午时分,著名的克鲁瓦塞特滨海大道早已被媒体和影迷围得水泄不通。长达六十米的红色地毯从街边一直铺展到卢米埃尔电影宫的台阶下,两侧的摄影记者们长枪短炮严阵以待。空气中弥漫着香水、欢呼和此起彼伏的快门声。
当《情书》剧组的车队抵达红毯起点时,现场的声浪骤然拔高。陆士宁率先下车,他身着由国内顶级设计师量身定制的黑色中式立领礼服,气质沉稳内敛,又不失东方的儒雅风度。
紧随其后的是盛装出席的殷柔柔、宋怀勇和张闻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