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宁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没有过多犹豫,便一口答应下来。
直播安排得很简单,就在当地一家火腿工坊的展示厅里,背景是琳琅满目的火腿制品。陆士宁穿着简单的毛衣,素颜出镜,看起来就像个邻家大男孩。
开播初期,直播间人数并不多,大多是本地的乡亲和零星收到推送的粉丝。陆士宁也不急,认真地听着老师傅讲解火腿的腌制、发酵过程,时不时插话问些有趣的问题。
比如“怎么判断火腿的年份?”“最好的部位是哪块?”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偶然闯入的观众身上,一位远在东北的网友随手刷着抖音,画面里那个专注听讲的侧脸让她愣了一下。
她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看直播间标题“宣城火腿,家乡年味”,又看了看主播名字,并不是“陆士宁”,但那张脸……
她颤抖着手截了图,发到了微博超话里:“卧槽!!!我是不是眼花了?这个在卖火腿的主播,怎么长得那么像我失踪人口陆导???[截图]”
一石激起千层浪!
“真的假的?陆士宁??他去直播卖火腿了?”
“点开链接了!就是他!这侧脸这声音,化成灰我都认得!”
“地址发我!立刻!马上!我要去买空他!”
“哈哈哈,顶流编剧导演返乡再就业,直播带货家乡特产?这剧情我爱看!”
瞬间,直播间的人数呈指数级暴涨!
弹幕从之前的“火腿怎么卖”瞬间被淹没:
“陆导!!!真的是你吗陆导!”
“《鱿鱼游戏》第二季剧本写完了吗你就出来卖火腿?(狗头)”
“旁边那是安甜小姐姐吗?好漂亮!”
“啊啊啊老公看我!给我称二斤火腿!不,十斤!”
“这是哪?宣城?宣城火腿是吧?买了!支持陆导家乡建设!”
“陆导,能剧透一下《夏洛特烦恼》谁演夏洛吗?”
陆士宁看着瞬间卡顿的屏幕和疯狂滚动的弹幕,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无奈地笑了,对着镜头挥了挥手:“大家好,我是陆士宁。对,我在家乡曲清宣城,帮乡亲们推荐一下我们这的特产火腿,品质非常好……”
这场意外的直播变成了大型粉丝见面会和特产抢购现场。陆士宁一边介绍火腿,一边还得抽空回答粉丝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互动得手忙脚乱又趣味横生。
安甜偶尔入镜帮拿一下样品,立刻引来弹幕一片“嫂子好”的刷屏。原本计划半小时的直播,硬是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准备的货品被一扫而空,连样品都没剩下。
直播结束,在负责人一再地表示感谢下,陆士宁还是接过了他们递过来的火腿,装在车上又带着安甜回了家。
今年的大年三十有了安甜在,更加的热闹,大伯陆俊彦一家、小叔陆俊才一家都来了。堂姐陆丹丹围着陆士宁问娱乐圈八卦,堂妹陆童童则拿着手机教安甜玩游戏。
年夜饭桌上,火腿自然是主角,陆妈妈得意地说是“我儿子直播卖的那个最好的部位”,惹得大家笑声不断。
吃完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对春晚兴致不高,决定出门逛逛,感受宣城的年味。夜色下的宣城张灯结彩,宣城的人口很多,但基本都去往浙江、广东这些地方打工了,所以过年的时候也是宣城最热闹的时候。
陆士宁戴着口罩和帽子,牵着安甜的手,混在家人中间,享受着难得的平凡温馨。
然而,他还是被眼尖的路人认了出来。
“哎!你是不是……陆士宁?”
这一声惊呼,立刻引来周围人的注意。很快,就有年轻人围上来,激动地请求合影签名。陆士宁好脾气地一一满足,陆爸陆妈和大伯小叔一家则站在一旁,脸上带着骄傲又有点不好意思的笑容。安甜紧紧挽着他的手臂,眉眼弯弯。
有路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发到网上:“宣城偶遇陆士宁带全家过年!超级接地气,一家人颜值都好高!安甜好乖一直陪在旁边!幸福死了!”
评论区再次沸腾:
“安甜这就见家长了?”
“你这个假粉丝,人家都见几次了”
“羡慕宣城人民,出门遛个弯都能撞见大佬!”
“又是一年没有陆导的春晚,哪怕写首歌也好啊。”
“今年还有没有演唱会计划啊?”
···
这个春节在曲清市的烟火气与亲情温暖中悄然流逝。陆士宁和安甜收拾好行装,踏上了前往香港的旅程。
安甜此行是为了与父母和妹妹团聚,而陆士宁则要与《姥姥的外孙》剧组汇合,即将参加于3月10日举行的亚洲电影大奖颁奖礼。
这部影片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等四项重量级提名,无疑是本届大奖的热门之一。
抵达香港后,安甜自然是去与家人相聚。陆士宁将行李放入酒店,见时间还早,便决定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逛逛。
陆士宁沿着弥敦道信步而行,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人流如织,快节奏的都市气息与曲清形成了鲜明对比。
行至九龙城一带,他偶然发现一个临街封路区域,似乎有剧组正在拍戏。
出于职业习惯,陆士宁饶有兴致地站在警戒线外围观,想看看香港同行的拍摄模式和工作流程。只见现场工作人员忙碌穿梭,导演正用粤语大声地给演员讲戏,气氛紧张而专业。
刚好安甜发消息过来:“士宁,你在酒店吗?我爸妈问你要不要去香港的房子住?”
陆士宁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过去:“我在这边看剧组拍戏呢。”
一位副导演模样的人注意到了这个拿手机拍照的年轻面孔,见他穿着普通,又是独自一人,便带着几分不耐烦走上前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呵斥道:“喂!边个俾你喺呢度影相??行开啦!阻住晒!”(喂!谁让你在这里拍照的?走开啦!碍事!)
陆士宁微微一怔,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正准备礼貌离开。这时,那位坐在监视器后的导演也转过头,打量了他一下,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嘲讽道:“大陆仔,冇见过拍戏啊?返去睇你哋啲抗日神剧啦!”(大陆小子,没见过拍戏啊?回去看你们的抗日神剧吧!)
旁边几个正在休息的演员闻言,也发出一阵附和的笑声,显然对这种居高临下的调侃习以为常。
这番话像一根刺,瞬间扎进了陆士宁的心里。他原本平和的心情荡然无存,一股火气涌了上来。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向那位导演,语气平静:“拍戏是门艺术,也是门技术,看你们现在这模样,也怪不得香港电影会落寞,自以为高人一等,其实啥也不是。”
导演显然没料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大陆仔”敢直接顶撞,他愣了一下,脸上有些挂不住,猛地站起来:“你系边个啊?喺度指手画脚!我点拍戏使你来教?”(你是谁啊?在这里指手画脚!我怎么拍戏要你来教?)
“我是谁不重要,”陆士宁迎着他的目光,声音提高了几分,周围的工作人员和演员都注意到了这边的冲突,“重要的是尊重。尊重你的工作,也尊重每一个可能对你工作感兴趣的人。大陆的影视剧也在进步,不是只有你想象中的那种样子。”
现场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这时,剧组里一个似乎有点见识的制片人仔细端详了陆士宁片刻,忽然脸色一变,赶紧凑到导演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导演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精彩,从愤怒到惊讶,再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和强装镇定。他显然知道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身份,正是本届亚洲电影大奖最大热门影片《姥姥的外孙》的导演、编剧,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陆士宁。
导演的气势明显弱了下去,但长久以来的优越感和在剧组面前的权威让他拉不下脸来道歉。他清了清嗓子,语气生硬地转换了话题,试图找回场子:“哦…系陆导啊,失敬。我哋呢度拍紧戏,场面混乱,唔系几方便外人参观。你请自便啦。”(哦…是陆导啊,失敬。我们这里在拍戏,场面混乱,不太方便外人参观。你请自便吧。)
话语虽然客气了些,但那股子高高在上的姿态并未完全收敛,更像是用一种“我认出你了,给你个面子,你赶紧走”的态度在处理。
陆士宁看着对方色厉内荏的样子,心中只觉得一阵可笑。他也懒得再与这种人纠缠,便转身离去,将那片嘈杂和某些人僵硬的脸色抛在身后。
这次不愉快的偶遇,让陆士宁更深刻地体会到某些固化的狭隘。他摇了摇头,将这些不悦甩开,重新将目光投向香港繁华的街道,心中对这个地方显然是失望透顶。
尤其那句充满轻蔑的“返去睇你哋啲抗日神剧啦”,像回声一样在他脑海里盘旋,让他胸中的闷气难以平息。
回到酒店房间,香港璀璨的夜景在窗外铺陈,陆士宁却无心欣赏。他越想越觉得憋屈,这种无端的歧视和坐井观天的优越感,凭什么?他打开手机,编辑了一段长长的文字,发给了安甜。
“甜甜,帮我用微博发点东西。今天遇到点事,不吐不快。”
消息刚发过去,安甜的电话立刻就打了过来,声音带着关切:“士宁,发生什么事了?你没事吧?”
陆士宁尽量用平静的语气,简单叙述了在片场被嘲讽以及对方得知他身份后依旧态度倨傲的经过。安甜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坚定地说:“好,我明白了,我这就帮你发。”
她没有劝他“算了”或者“别惹麻烦”,这种无条件的支持让陆士宁心中一暖。安甜打开微博,将他写好的那段话,一字未改地发布了出去。
安甜的微博突然更新了一条长文,网友还以为和陆士宁的感情出什么事了,赶紧仔细看。
“因为陆先生没有账号,所以拜托我帮他发这条微博:”
“来香港参加亚洲电影大奖,本是件高兴事。下午闲逛,偶遇一本地剧组拍戏,驻足观摩,本是同行间的学习心态。却无故遭导演厉声驱赶,并嘲讽‘大陆仔’、‘回去看你们的抗日神剧’。
对方得知我身份后,态度稍缓,但骨子里的优越感依旧,毫无歉意。
在此,我想请教某些抱着莫名优越感的香港同行几个问题:
根据公开数据,近三年,香港本土每年开镜的电影数量维持在50部左右,甚至难以突破60部。年度总票房徘徊在十几亿港币,其中好莱坞电影及合拍片占据大半江山,纯港产片份额几何?市场容量与影响力,与内地动辄数百亿的年票房、数千部的年产量相比,差距不言自明。
昔日辉煌值得尊敬,但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用狭隘的眼光审视今日蓬勃发展的内地影视,甚至口出恶言,究竟是谁给的底气?是每年那区区几十部的开机量?还是那需要奋力才能守住的本地市场?
真正的强大,在于开放、包容与自省,而非固步自封的傲慢。共勉。”
微博一经发出,瞬间引爆平静的网络!这是陆士宁第一次发火怼人,也好像是陆士宁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失态”。
“陆导硬刚!说得太对了!某些港圈人士还活在上世纪呢!”
“数据打脸最为致命!自己市场萎缩成那样了,还瞧不起这瞧不起那?”
“支持陆士宁!凭什么看不起人?内地多少好作品他们看不到吗?”
“《姥姥的外孙》全球票房口碑双丰收,不比他们那些老套警匪片强?”
“哈哈哈,陆导这是被气得不轻,直接上数据怼脸了,干得漂亮!”
“作为香港影迷,我也觉得有些老派人是该醒醒了,市场说明一切。”
这条微博迅速被各大影视媒体、财经媒体转载,#陆士宁直言香港影坛傲慢#、#香港电影年产量#、#抗日神剧梗#等话题火速冲上热搜。数据对比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引发了关于华语电影格局、两地影视业发展现状的广泛讨论。
许多内地电影明星也纷纷发声,支持陆士宁的观点。
有自媒体开始发视频,汇总这么多年以来,内地明星到了港岛,被排挤、欺负的各种八卦,这些明星甚至有的已经在国内大红大紫了,这也是他们的“来时路”。
没想到视频中的其中一位突然给视频点赞了,网友纷纷跑去他账号下留言。
“是不是手滑了?快取消,神仙打架,别当炮灰”
“下次记得用小号刷视频,哈哈哈!”
“哥们硬气,难怪这几年你没什么作品了,原来是得罪大佬了啊?”
“赶紧取消吧,哥们,待会人家粉丝跑过来了”
而香港影坛内部,无疑遭受了一次强烈的舆论冲击,马上亚洲电影大奖就要开幕了,这个关头,突然出这档事,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作为推动CEPA协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纳入电影合作条款的核心人物,郑嘉木长期致力于两岸电影融合。郑嘉木曾多次公开呼吁香港导演适应内地审查制度,同时建议内地给予合拍片更多创作空间。
这一次郑嘉木有些头疼,惹谁不好,偏偏惹到陆士宁,以陆士宁在海外的知名度,闹大了这届亚洲电影节就是完完全全的笑话。
“王辉是不是认识他?让王辉赶紧去联系。”
不少文化界名人,刘正宏、梁智宇等在内地活跃的爱国艺人也被动员起来,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言,谴责这些歧视的行为,强调电影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然而网友似乎不太买账,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说道:“和我们说又没有用,谁歧视谁道歉呗!”
陆士宁的电话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响起,全都是陌生电话,大概明白什么来意,陆士宁一概不接,将手机调成静音之后,就去洗澡了。
等回来之后,陆士宁看着手机上数十个未接电话,吓了他一跳,看到王辉给他发的消息:“陆导,看到消息记得回我个电话,这事情我来解决。”
陆士宁看着手机若有所思,王辉经常合作的也没几家,英皇?
第285章 下战书
陆士宁若有所思地回拨过去,语气轻松:“王导,这是被哪位大佬请出山了?”
王辉在电话那头苦笑:“我的陆导啊,你来香港怎么也不提前打声招呼?”
“行了王导,直说吧,是谁有这么大面子能请动您?”陆士宁靠在沙发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
“是郑嘉木先生托我向你致歉。”王辉正色道,“这件事已经引发两地电影人的对立情绪。郑先生承诺会严格规范从业人员,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郑嘉木?这位香港电影界的建制派元老,陆士宁早有耳闻。没想到最先出面调解的竟是这位前辈。
“我本意也只是吐槽一下,”陆士宁语气缓和,“并没打算深究。”
王辉这才松了口气:“颁奖礼那天我做东,一定好好设宴赔罪。”
···
第二天晚上,安胜位于九龙塘的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