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50节

  陈光良忍不住摇摇头,说道:“你们看,这些沪市来的人都是这种心态,尽管他们在香港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却仍然坚持着要过精致的生活,穿着旗袍,搓着麻将,生活的窘迫好像根本是不存在的问题,或许至少在外人面前,他们永远要那么精致,这就是我们上·海人的普遍心态.反观粤籍人士,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这未来的香港,粤籍人士更有优势了!”

  严人美和蒋梅英很是认同陈光良的观点,她们虽然也是沪市人,但‘本土化’已经随陈光良非常深,所以对香港不会有半点瞧不起,反而对香港的未来十分的看好。

  “这位先生,你是想教育我们吧?怎么感觉指桑骂槐,而且你还是沪市人。”

  刚刚发表言论的男人,此时不满起来,他被人当庭教训了。

  陈光良笑道:“我不是教育你们,我是给所有沪市来港生活的人,一个警示——既然来到香港,又回不去内地,就应该安心的做一个香港人。”

  “你是谁啊?”

  “陈光良”

  “啊,陈先生,抱歉,我刚刚酒喝了点,胡言乱语。”

  本来站起来的男人,吓得连忙低头行礼。

  “陈先生说的好,我们沪市人来港发展,也要抱着谦虚的心态,不要整体怨天尤人”

  “对啊,回去又不敢回,在香港又不安心做事业,我们上·海人早晚老本要吃完。还是陈先生厉害,成为我们上·海人在港最厉害的代表,且压过港人一筹。”

  陈光良笑道:“该改改了,以后都是香港人了!”

  一场风波,就此停息,但陈光良站着的角度,确实有这种忧愁。

  在银行业,沪市来港的银行家,纷纷水土不服,目前就平安银行一枝独秀;在地产业,沪市来港的富人们,似乎不热衷投资,更希望投资‘可走资产’.

  陈光良倒不是希望分‘粤籍’和‘沪籍’,实际上他是希望大家对‘香港人’的概念,应该早一点承认。

  严人美低声笑道:“你带我们来,说是感受沪市的风气,没想到最后被这个风气给破坏心情!”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心情哪里有这么容易破坏!”

  随即,三人认真的品尝起本帮菜来。

  “最近宁波同乡会,支持了一位宁波饭店老板,晚点我们也去尝尝宁波菜。”

  说来也巧,三人都是宁波祖籍,虽然后来又都是上·海人。

  “好呀”

  有两位娇妻的陪同,陈光良也是心情很好,吃完饭,又带着两人去一家沪市裁缝开办的服装店,为两位妻子定做了旗袍,最后还请一位沪籍理发师,打理了一下头发。

  约翰·凯瑟克听闻环球航运在码头和仓库涨价的情况下,居然还在几个航线上进行降价揽业务,顿时感受到陈光良的坚硬。

  双方打交道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他知道陈光良不会轻易屈服,此次降价揽业务,一定是准备打持久战。

  “将怡和空置的船只,特别是比较陈旧的二手船,进行整理,然后全部在香港拍卖。我不信,目前远东的航运,能有什么前景!”

  属下马上说道:“好”

  约翰·凯瑟克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远东主要的人口区是华夏、日本,但目前华夏封锁沿海,日本经济又发展缓慢;所以航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跌入寒冬季节,他暂时不看好航运前景。

  既然华资航运喜欢二手船,他就抛出一些肉骨头,让这些华资航运去争抢。

  4月底,陈光聪从欧洲回来,给了陈光良一份资料。

  “大哥,一共是12艘船,六艘万吨(含2艘自由轮)、四艘7000~8000顿、两艘5000吨船,总计10.5万吨耗费资金360万美金,主要是有三艘船,已经35年龄”

  大大完成预期的目标!

  船老一点无妨,反正环球航运还不打算订购新船,至少等朝战结束,他才会去订购新船。

  陈光良详细的看着这些船的资料,期间弟弟也发电报回港,汇报了情况,所以倒是也一直有了解。

  买下这些船后,他手中已经有17万吨的船只,比怡和、太古也丝毫不差,甚至还要超出。

  而整个日本,目前也就140万吨的船只,这还是这几年美国一直在取消其限制。

  “好,买下来就准备安排海员等问题。另外,怡和太古最近要卖出一些船只,你去照单全收,只要价格合理、船只还能走几年,统统都要。其他航运公司出售的话,也是如此,我会调集资金支持的。”

  陈光聪犹豫的说道:“大哥,你真有把握?”

  已经斥资420万美金了,虽然他知道大哥非常富有,但也很担心!

  陈光良指着地图上的‘朝鲜半岛’,说道:“这里要打仗了!搞不好是苏美之间的大战!”

  陈光聪惊涛骇浪,当即说道:“好的,我马上去办!”

  他明白,这是两个阵营的战争,那么日本、朝鲜半岛、华夏,也就是整个远东都会有影响,那么有船不就是印钞机嘛?

  陈光聪离开后,陈光良露出笑容。

  怡和、太古大量出售二手船,是他很意外的事情,正好,他照单全收。

  远东的二手船越少,越集中在环球航运,那么赚的钱越多。

  当然了,环球航运如果手中的船突破20万吨载重,确实很难短时间租出去。

  不过陈光良正好有办法,所以他才敢买那么多。

第380章 赢家通吃

  一个月后,环球航运的船只增加至36艘船,总吨位增加至21.5万吨。

  “疯了疯了,这个陈光良疯了,他一定会后悔的!”

  怡和大班约翰凯瑟克,在办公室里咆哮道。

  他不知道自己在生气什么,毕竟怡和出售一批船只,是他下达的命令;而这些船只,环球航运照单全收,关键是拍卖会上,环球航运业没有遭到谁的竞价。

  大家都认为航运不景气,凭什么陈光良要大肆购入船只,听说其弟弟在伦敦也大肆购入一批二手船。

  属下劝道:“大班,多想无益,不如接下来看看环球航运是怎么倒闭的!”

  约翰凯瑟克也冷静下来,说道:“我现在就担心,陈光良不是那么轻易失败的人,他若是管理着这支庞大的船队,将大大挤压我们英资航运的生存空间。”

  属下说道:“若是航运景气,我们可以订购新船,或者去欧洲购入更好更新的二手船,我们英国人才是大海的霸主,而不是华人。”

  约翰凯瑟克笑道:“说的对,你去忙吧!”

  何止凯瑟克震惊,整个香港都在震惊,环球航运大量购入船只,逆势的行动,让很多人错愕。

  大家虽然不知道环球航运有多少船只,多少吨位,但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大家隐隐约约知道——香港最大的船队,已经产生变化,不再是怡和、太古,而是环球航运。

  实际上,环球航运已经超过怡和、太古的总和,这叫此消彼长。

  陈光良来到将军澳的码头,望着海面上的数艘大船,忍不住心生自豪感。

  此次‘购船行动’可谓声势浩大,四个月左右,斥资650万美金,买下足足27艘船,吨位16.6万吨。

  而环球航运的总共已经拥有36艘船、21.5万吨,都是清一色的货船(其它还有油船、游轮)。

  “海员方面,有没有问题?”

  旁边的赵铁毅当即说道:“预计六月底能全部到位,毕竟我们从今年2月已经招募中高级海员当然,环球航运还有极少量的外籍高级海员,一些作为培训官,一些在船上担任重要岗位而按照目前的船队,我们预计将有近千位海员。”

  跟着的人,都不可思议起来!

  陈光良则觉得很正常,将军澳的海面上,只是有几艘船,此时香港的不少港口都有他们的船停靠着,这些船最近在安装一些设备,以及进行维护保养,并急着出海。

  当然,如果有业务,自然也是可以安排的。

  “每艘船的无线电波,一定要保持通畅。如果36艘船航行在世界各地,那么每艘船之间的无线电波,就可以将整个世界连成一个通信网络。哪里有风暴、哪里有搁浅的风险,我们要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递,而香港将设置无线电波的总部室,24小时的指挥枢纽。这件事,光聪你要办好,不要出半点纰漏。”

  陈光聪连忙说道:“好,都正在进行!”

  最后,陈光良感叹的说道:“虽然你们在做,但船上的海员到底有没有当回事,会不会疏忽,这些都是我们作为管理层,随时应该关注和预防的。”

  “好的”

  大家的干劲十足,都相信36艘船能很快全部启动,然后环球航运就真的‘环球’了。

  船上的无线电波,能传送几百公里,36艘船行驶起来,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全球性的通信网络。

  而这个‘网络’,则是老板非常重视的。

  卢船王还是北上了,走之前还留给陈光良一封信,劝陈光良多为国家做事。

  陈光良望着北方的天空,长叹一口气!

  他还是保存实力,为将来的国家多做事吧,现在不是好时机!

  他也不需要什么荣誉,将来能看到同胞富裕起来,也就满足了!

  这天,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邀请了港督葛量洪、嘉道理、凯瑟克等洋人前来,自然也少不了华人名流,大家也纷纷前来祝贺。

  在现场,陈光良为葛量洪等人,亲自介绍了‘香格里拉酒店’的大厦规划设计,引得一众人惊叹不已。

  葛量洪更是说道:“铝合金加玻璃幕墙,能抵御香港的台风吗?”

  陈光良自信的说道:“我们邀请了美国建筑企业作为顾问团队,这项技术已经通过验证,美国纽约的华利大厦,就是铝合金加玻璃幕墙,预计将在明年竣工”

  葛量洪赞叹道:“陈先生总是大手笔,这次又是一个大工程啊!”

  陈光良回道:“这个工程可以解决至少500人,两三年的工作问题。”

  去年,他和葛量洪讨论一个问题——‘难民’是会回去,还是会留下。

  如今已经应验,所以今年4月的时候,港府就已经关闭关卡,不再接受内地来的人。

  而香港的总人口,已经增加至240多万人,要知道在1945年8月,人口才60万;在战前,也就160的人口。

  葛量洪高兴的说道:“好啊,陈先生在为香港民生上,解决了很多,我代表港府,对你表示感谢!”

  接下来,这个年轻人将会得到英国王室的奖章,这已经是必然的。

  两三年内,陈光良肯定能拿到爵士衔。

  这玩意在八九十年代前,还是挺管用的。

  期间,陈光良和前来的嘉宾,也是交谈甚多。

  嘉道理也做足了表面功夫,向陈光良表示祝贺。当年在上海滩交际的事罗兰士·嘉道理的父亲——伊利·嘉道理,其死在了日本的集中营里,如今是罗兰士·嘉道理主持中华电力和半岛酒店。

  事实上,罗兰士·嘉道理比陈光良还大11岁,是19世纪尾出生的人。

  “陈先生,香格里拉酒店建成后,我们半岛是英式,你们是美式,一南一北,又隔海相望,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一下!”罗兰士嘉道理‘真诚’说道。

  陈光良纠正道:“香格里拉酒店不是美式,而是现代酒店风格。当然,半岛酒店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罗兰士停顿了一下,才说道:“也是,香格里拉饭店在沪市时,我也常去,很现代化!”

  香格里拉饭店在沪市时,就率先有‘自助餐’、‘下午茶’等,可谓现代化的很。

  接下来,奠基仪式正式开始。

  现场舞狮舞龙,喜庆洋洋!

  而陈光良更期待,1953年底或1954年初开业的样子。

  6月初旬,天气炎热。

  不过香港的天气,实际上是没有内地很多城市热,特别是一些‘火炉城市’。

  陈光良清晨苏醒,左看看右看看,忍不住露出得意的表情。

  随着年龄的增加,他和两个妻子也会来到情/趣的事情,当然只是闺房中的乐趣,不至于是BT方面的,例如穿衣打扮、招式变化上。

  在两边各抓爆一下,严人美和蒋梅英纷纷娇嗔起来。

  “知道啦,一大早就作怪,是不是昨晚还没有玩够!”蒋梅英妩媚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50/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