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厨师学徒开始 第439节

  而且鱼太瘦了没肉,太肥了又腻,得肥瘦适中才行。”

  挑选好鲤鱼后,林老又带着厨师们来到调料区,精心挑选各种香料。

  他拿起一包八角,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说道:“这八角香味浓郁,是好货。

  咱们做这道菜,香料的品质可不能马虎。”

  回到“黄河口食府”的厨房,林老穿上围裙,手持锅铲,瞬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自信,仿佛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他对围在身边的徒弟们喊道:“都听好了,这鲤鱼处理的时候,鱼鳃和鱼鳞一定要清理干净,一片鱼鳞都不能留,鱼肚里的黑膜也得刮得干干净净,这可关系到鱼的腥味去留,要是处理不好,这道菜就毁了。”

  徒弟们在一旁认真聆听,手上动作丝毫不马虎,仔细地清理着每一条鲤鱼。

  在研发过程中,林老遇到了一个难题——酱料的调配。

  他尝试了多种配方,可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林老坐在厨房的角落里,眉头紧锁,看着面前一堆调料,陷入了沉思。

  这时,助手小陈走过来,小心翼翼地说道:“林老,要不咱们再试试加点陈皮?我听说陈皮能去腥增香。”

  林老眼睛一亮,说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小陈,你这主意不错,咱们试试。”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林老特制的酱料终于调配成功。

  里面融合了十几种香料,在大铁锅里小火慢熬,香气渐渐弥漫整个厨房。

  厨师们围在锅边,闻着这浓郁的香气,纷纷赞叹:“林老,这酱料太香了,这道菜肯定能行!”在煎鱼环节,林老亲自示范。

  他把清理好的鲤鱼放入烧热的油锅中,随着“滋滋”的声响,鱼身慢慢变成金黄色。

  林老一边煎鱼,一边对徒弟们说:“煎鱼的时候火不能太大,要小火慢煎,这样才能煎出鱼的香味,又不会把鱼煎糊。”

  鱼煎好后,倒入酱料炖煮。

  炖煮过程中,林老拿着勺子,不断浇汁在鱼身上,让味道充分渗透。

  他对徒弟们解释道:“这浇汁的过程很重要,能让鱼的每一处都入味,吃起来才够味。”

  经过十几天的反复试验,“秘制黄河大鲤鱼王”终于诞生。

  出锅后的鲤鱼,色泽红亮,香气扑鼻,鱼身上的酱汁浓稠,泛着诱人的光泽。

  林老将鱼端出厨房,放在大堂的展示台上,“黄河口食府”的员工们纷纷围过来,发出阵阵惊叹:“林老,这鱼也太漂亮了,看着就好吃!”“黄河口食府”立马展开宣传。

  店门口张贴着大幅海报,上面是色泽诱人的“秘制黄河大鲤鱼王”,旁边写着“鲁菜大师独家秘方,震撼登场”。

  服务员们站在门口,向过往行人热情介绍:“快来尝尝我们新推出的‘秘制黄河大鲤鱼王’,鲁菜大师亲手烹制,那味道,绝了!不好吃不要钱!”一时间,食客们听闻消息,纷纷前来尝鲜。

  饭店里又热闹起来,大堂里坐满了顾客。

  服务员们穿梭在餐桌之间,忙着上菜。

  一位服务员将“秘制黄河大鲤鱼王”端上桌,说道:“几位,这就是我们店新推出的‘秘制黄河大鲤鱼王’,请慢用。”

  食客们迫不及待地动起筷子,一边品尝,一边议论:“这鱼味道确实不一样,酱料特别香,鱼肉鲜嫩得很,入口即化。”

  “是啊,不愧是鲁菜大师出手,这手艺就是不一样。”

  听到顾客们的夸赞,张大海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但他心里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要想真正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还需要不断努力。

  ……

  在王氏全系饭店,厨房里热气腾腾,锅碗瓢盆碰撞声不绝于耳,厨师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

  李师傅刚从炉灶前转身,就有个服务员匆匆跑来,神色焦急地说:“李师傅,听说‘黄河口食府’请了个鲁菜大师,搞出个新招牌菜,叫‘秘制黄河大鲤鱼王’,最近可火了,好多顾客都被吸引过去了。”

  李师傅听闻,眉头微微一皱,手中的勺子下意识地在锅边敲了敲,随后大步走到厨房中央,清了清嗓子,对正在忙碌的厨师团队高声喊道:“大伙都停一停!人家‘黄河口食府’推出新菜了,咱可不能落后。

  咱们得利用东营这得天独厚的海鲜优势,搞出一道更出彩的菜,把顾客都给拉回来!”厨师们纷纷停下手中动作,围拢过来,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待。

  第二天天刚破晓,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李师傅就带着厨师们赶到了东营最大的海鲜码头。

  码头上早已热闹非凡,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搬运工们扛着一箱箱海鲜,脚步匆匆,吆喝声、海浪声交织在一起。

  一艘艘渔船刚靠岸,新鲜捕捞的海鲜摆满了甲板。

  李师傅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些海鲜上。

  他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摊位上的螃蟹张牙舞爪,十分鲜活。

  李师傅弯腰伸手,抓起一只肥美的螃蟹,那螃蟹在他手中奋力挣扎,钳子挥舞得虎虎生风。

  李师傅扭头对身旁的厨师小张说道:“瞧见没,这螃蟹得活蹦乱跳的,肉质才紧实鲜甜。

  咱们这道菜,海鲜的品质就是关键,要是食材不新鲜,做出来的菜味儿就差远了。”

  小张连忙点头,眼睛盯着螃蟹,仔细观察李师傅的挑选动作。

  李师傅又拿起一只虾,轻轻捏了捏虾身,感受虾肉的弹性,一边挑一边对厨师们念叨:“选虾的时候,得选这种身体硬实、虾壳透亮的,这说明虾够新鲜。”

  回到饭店厨房,众人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桌上铺满了各种食材和纸笔。

  年轻厨师小王挠了挠头,率先开口:“师傅,我琢磨着,咱们把这些海鲜一股脑都放在一起炖,您看咋样?一锅鲜,肯定够味儿!”

第641章

  李师傅托着下巴,沉思片刻,缓缓点头道:“这想法有点意思,不过还得再细细琢磨琢磨,怎么把咱鲁菜的传统工艺巧妙地融入进去,不能光是把海鲜凑一块儿。

  咱做的是融合菜,得有咱自己的特色。”

  这时,另一位厨师小李提出:“师傅,要不咱在调味上多下功夫,用鲁菜的老汤来炖这些海鲜,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记录下灵感。

  接下来的几天几夜,厨房成了他们的战场。

  李师傅带着厨师们反复试验,从食材的搭配比例,到烹饪的火候与时间,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有一次,他们按照新的方案炖煮海鲜,结果出锅后发现味道太淡,海鲜的鲜味没有完全激发出来。

  李师傅皱着眉头,仔细查看每一种调料的用量,思考问题所在。

  这时,助手小赵说:“师傅,是不是咱们放调料的顺序不对呀?”李师傅眼睛一亮,说道:“有道理,咱们再试试。”

  经过一次次调整,“海味鲁韵一品锅”的雏形渐渐形成。

  制作这道菜时,厨房里热闹非凡,宛如一场激烈的战斗。

  厨师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小张戴着围裙,双手小心翼翼地揭开螃蟹的硬壳,用小勺熟练地去除内脏,随后将蟹身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动作干净利落。

  另一边,小李专注地清洗着鲜虾,他手法娴熟,迅速剥去虾壳,再用一根细牙签精准地挑出虾线。

  还有厨师在一旁有条不紊地准备着鲁菜常用的葱姜蒜、八角、桂皮等调料,将葱姜切成丝,蒜拍成末,香料摆放整齐。

  李师傅亲自掌勺,他先将葱姜蒜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瞬间,“噼里啪啦”一阵声响,浓郁的香味弥漫开来。

  李师傅快速翻炒几下,待葱姜蒜微微泛黄,放入处理好的海鲜。

  海鲜入锅,“滋滋”声不断,李师傅熟练地翻炒着,让每一块海鲜都均匀受热。

  接着,他拿起鲁菜特有的甜面酱和酱油,沿着锅边缓缓倒入,一边倒一边翻炒,使酱料均匀地包裹在海鲜上。

  翻炒均匀后,李师傅将食材倒入砂锅中,添上适量的高汤,盖上锅盖,调至小火慢炖。

  随着炖煮时间增加,砂锅里渐渐香气四溢,浓郁的香味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推开厨房的门,飘向饭店大堂,引得店内顾客纷纷张望。

  一位正在用餐的顾客吸了吸鼻子,对同伴说:“这味儿太香了,不知道厨房在做啥好吃的。”

  此时,东营当地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美食评选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在市中心的广场上,彩旗飘扬,人声鼎沸。

  各个摊位前都围满了食客,热闹非凡。

  “黄河口食府”的摊位前,装饰得古色古香,服务员们穿着传统的中式服装,大声吆喝:“快来尝尝我们的‘秘制黄河大鲤鱼王’,鲁菜大师的独家秘方,机会难得!错过可就没啦!”食客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满怀期待。

  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小伙排在队伍里,对身旁的朋友说:“听说这鱼是鲁菜大师做的,味道肯定差不了。”

  终于轮到他品尝,小伙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随后评价道:“这鱼确实不错,鱼肉鲜嫩,酱料也香,就是感觉少了点新意,好像和以前吃的鲤鱼做法差不多。”

  王氏全系饭店的摊位前同样人头攒动。

  李师傅站在摊位后,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亲自为食客们盛上“海味鲁韵一品锅”,一边盛一边笑着说:“各位尝尝我们这新菜,融合了东营海鲜和鲁菜工艺,味道独特得很。”

  一位大妈走上前,接过碗,轻轻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竖起大拇指:“哎呀,这菜味道太丰富了,海鲜的鲜和鲁菜调料的香完美融合,好吃!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吃过这么特别的菜呢。”

  一位年轻小伙也凑过来,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一边吃一边兴奋地说:“这口感层次分明,先是海鲜的鲜嫩,接着是鲁菜调料的醇厚,太赞了!师傅,您这手艺绝了!”周围的食客们纷纷点头,对这道菜赞不绝口。

  投票环节,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工作人员拿着投票箱,穿梭在人群中,食客们认真填写选票,投出自己心中的最爱。

  最终,评选结果公布。

  主持人站在舞台中央,手持话筒,高声宣布:“本次美食评选活动的获胜菜品是——王氏全系饭店的‘海味鲁韵一品锅’!”王氏全系饭店的员工们听到结果,顿时欢呼雀跃,大家相互拥抱,脸上洋溢着喜悦。

  李师傅站在一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看着自己的团队,感慨地说:“大伙的努力没白费,这是咱们共同的功劳。”

  而“黄河口食府”摊位前,张大海听到结果,脸色铁青,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他看着自己摊位前渐渐散去的人群,心中满是失落,新菜品计划宣告失败。

  ……

  “黄河口食府”内,老板张大海坐在略显冷清的大堂角落,眉头拧成了个死疙瘩,眼睛死死地盯着门口那偶尔才走进来的寥寥几个顾客。

  自从王氏全系饭店凭借新菜品在美食评选活动中胜出后,自家饭店的生意一落千丈。

  张大海心里清楚,在菜品上想要短时间内超越王氏全系饭店,不太现实。

  他猛地一拍桌子,把旁边正在收拾餐具的服务员吓了一跳。

  “不行,不能就这么被他们比下去,得从别的地方找找突破口。”

  张大海自言自语道。

  张大海把经理赵强叫到跟前,一脸严肃地说:“赵强,咱在菜品上输了一阵,现在得在服务体验上下功夫。

  你马上安排人重新装修店面,把环境弄得更舒适些。

  还有,在大堂那边隔出一块地方,搞个儿童游乐区,现在带孩子出来吃饭的家庭多,这能吸引不少顾客。

  另外,再推出个免费擦鞋服务,给顾客提供点实实在在的便利。”

  赵强听后,微微皱了下眉头,犹豫着说:“张老板,重新装修店面得花不少钱啊,而且这儿童游乐区和免费擦鞋服务,能有多大效果啊?”

  张大海瞪了他一眼,大声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现在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还怕花钱?赶紧去办,越快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河口食府”里一片忙碌景象。

  装修工人进进出出,电锯声、敲打声不绝于耳。

  张大海每天都守在店里,监督装修进度。

  他看着工人在大堂一角搭建儿童游乐区的框架,对工人师傅说:“这游乐区的设施一定要牢固,不能有安全隐患,孩子们在这儿玩,安全是第一位的。”

  工人师傅点头应道:“张老板,您放心,我们都是按标准来施工的。”

首节 上一节 439/5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