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业猛吸一口烟,皱着眉头说道:“咱们不能一直这么被动应对,得主动出击,想个法子,把顾客都给吸引过来。”
陈宇挠了挠头,思考片刻后说道:“王总,我觉得咱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做做宣传。
现在这网络多发达啊,好多人都在网上找好吃的。
咱们把店里的特色菜、优惠活动啥的都发上去,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李师傅也在一旁说道:“菜品还得继续创新,顾客就喜欢新鲜玩意儿。
咱们得不断给顾客新的惊喜,才能留住他们。”
王建业认真听取着他们的意见,一边听一边点头,脑海里开始构思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而在“黄河口食府”,张大海也正和员工们围坐在一起开会。
他敲了敲桌子,说道:“王氏全系饭店最近动作不断,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大家都想想办法,怎么巩固咱们的市场地位,把生意做得更好。”
员工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说要加强服务培训,提高顾客满意度;有的说要推出新的优惠活动,吸引更多顾客。
……
在东营的餐饮市场上,王氏全系饭店凭借独特的菜品和优质的服务,逐渐从“黄河口食府”手中吸引走不少顾客。
“黄河口食府”的老板张大海坐在办公室里,眉头拧成了个死疙瘩,眼睛死死地盯着门口那条原本热闹非凡、如今却略显冷清的街道。
他看着自家饭店里稀稀拉拉的顾客,又望了望对面王氏全系饭店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群,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不行,不能就这么看着他们把生意抢走!”张大海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着晃了几晃。
他把经理赵强叫进办公室,劈头盖脸地说道:“赵强,你看看现在这生意,都被那王氏全系饭店抢去了!咱们得想个办法,把顾客给拉回来。”
赵强推了推眼镜,小心翼翼地说:“张老板,我看要不咱们也搞点优惠活动?”张大海瞪了他一眼,大声说道:“那还用你说!我决定了,搞价格战!把咱们的招牌菜价格大幅降低,糖醋鲤鱼、葱烧海参这些,统统降价,甚至推出‘吃一送一’的活动,我就不信,这样还吸引不了顾客。”
赵强犹豫了一下,说道:“张老板,这价格降得太狠了,咱们利润可就少了啊。
而且食材成本……”张大海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先别管那么多,把顾客抢回来再说。
要是生意都没了,还谈什么利润!赶紧去安排,明天就开始宣传。”
第二天一大早,“黄河口食府”门口就挂起了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招牌菜大降价,吃一送一,错过再等一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店里的服务员也都忙碌起来,拿着传单站在门口,见人就发。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们‘黄河口食府’搞大优惠啦,招牌菜吃一送一,味道正宗,价格实惠!”服务员们扯着嗓子吆喝着。
这一招还真管用,没一会儿,“黄河口食府”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顾客们一边排队,一边议论纷纷。
“听说他们家搞活动,招牌菜吃一送一,挺划算的。”
一个年轻小伙子对身边的朋友说道。
“是啊,之前就听说他们家菜不错,就是价格有点贵,这次可得尝尝。”
朋友回应道。
而在王氏全系饭店这边,王建业正在店里巡查,看着店里热闹的景象,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这时,陈宇急匆匆地跑过来,说道:“王总,不好了,‘黄河口食府’那边搞价格战,招牌菜吃一送一,现在他们门口排起了长队,好多顾客都被吸引过去了。”
王建业听后,脸色一沉,说道:“走,去看看。”
两人来到店外,远远地就看到“黄河口食府”门口的长队和那醒目的横幅。
王建业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走,回店里,召集大家开个会。”
回到饭店,会议室里,王建业、陈宇、李师傅以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围坐在会议桌旁。
王建业神色严肃,开口说道:“大家都知道了,‘黄河口食府’搞价格战,这对我们冲击不小。
咱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价格战不能盲目跟。
但也不能让顾客觉得我们的菜贵。
大家都说说,有什么想法?”陈宇推了推眼镜,率先发言:“王总,我们可以推出‘性价比套餐’,把特色菜组合起来,以更实惠的价格出售,同时保证菜品质量。
这样既能让顾客觉得划算,又能突出我们的特色。
比如说,把黄河口鲜鱼汤、油焖渤海大虾配东营锅饼,再加上几个特色凉菜,组成一个家庭套餐,定价合理一些。”
李师傅接着说:“对,陈经理这主意不错。
另外,我们在食材采购上再找找新渠道,降低成本,但不能降低品质。
我最近听说东营周边有几个养殖场,他们的海鲜和肉类品质不错,价格也相对实惠,我可以去联系联系。”
采购部的老张也发言道:“李师傅说得对,我也可以多跑几家供应商,对比对比价格和质量,争取拿到更优惠的采购价。”
这时,负责市场推广的小刘说道:“王总,我们市场部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突出我们的品质和特色服务,让顾客知道我们不仅仅是价格实惠,更重要的是菜品好、服务好。”
王建业听着大家的发言,不时地点头。
等大家都说完,他说道:“大家说得都很好,就按刚才说的办。
陈宇,你负责‘性价比套餐’的策划和推广;李师傅,你去联系新的食材供应商;老张,你配合李师傅做好采购工作;小刘,市场推广这一块,你多想想办法,突出我们的优势。
大家都抓紧时间,一定要稳住我们的顾客。”
就在王氏全系饭店积极应对的时候,“黄河口食府”那边却出了问题。
一位顾客在吃糖醋鲤鱼的时候,发现鱼肉有点异味,仔细一看,鱼肚子里的内脏似乎都没清理干净,还有些发臭。
顾客顿时怒了,把服务员叫过来,大声说道:“你们这什么鱼啊,都不新鲜,还臭烘烘的,这怎么吃?”服务员赶紧道歉:“实在不好意思,先生,我马上给您换一份。”
顾客却不依不饶:“换一份就行了?你们这是拿不新鲜的食材糊弄顾客啊!”周围的顾客听到动静,都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
第640章
这件事很快就在店里传开了,其他顾客也开始检查自己的菜品,结果又有顾客发现蔬菜不新鲜。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当地传开。
大家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听说了吗,‘黄河口食府’为了搞价格战,用不新鲜的食材,太坑人了。”
“是啊,以后可不能去他们家吃了,还是王氏全系饭店靠谱。”
而王氏全系饭店这边,凭借一直以来坚持的高品质,吸引了大量因“黄河口食府”口碑受损而流失的顾客。
顾客们走进王氏全系饭店,一边看着菜单,一边互相交流着。
“还是这家店好,菜品新鲜,味道也正宗。”
一位大爷说道。
“是啊,之前去‘黄河口食府’,就因为价格便宜,结果吃得一肚子气。
还是这里让人放心。”
旁边一位女士附和道。
王建业在店里看到顾客越来越多,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对陈宇说:“这次多亏了大家,咱们一定要保持住。
继续提升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能让顾客失望。”
陈宇点了点头,说道:“王总,您放心,大家都干劲十足呢。”
在这场价格战引发的风波中,“黄河口食府”因盲目降价导致食材质量问题,口碑急剧下滑;而王氏全系饭店则通过积极应对,凭借品质和特色服务,成功稳住了脚跟,还吸引了更多顾客,在东营的餐饮市场上进一步站稳了脚跟,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黄河口食府”内,灯光昏黄黯淡,往日热闹非凡的大堂如今冷冷清清,服务员们三三两两,无精打彩地站在角落里,偶尔有一两个顾客走进来,扫视一圈后又犹豫着离开了。
老板张大海的办公室门紧闭,屋内弥漫着浓烈的烟味,张大海坐在办公桌前,身子深陷在椅子里,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双眼布满血丝,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烟灰缸里堆积如山的烟头,手无意识地在桌上敲打着。
回想起之前那场失败的价格战,张大海满心懊悔。
为了与王氏全系饭店竞争,他不顾一切地降低菜品价格,甚至推出“吃一送一”的疯狂活动。
可没想到,为了压缩成本,采购的食材质量严重下滑,顾客们纷纷投诉菜品不新鲜,消息一经传开,“黄河口食府”的口碑瞬间一落千丈,原本门庭若市的饭店如今门可罗雀。
张大海狠狠掐灭手中的香烟,把烟头重重摁在烟灰缸里,烟头与缸壁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也在为饭店的现状哀鸣。
他咬着牙,自言自语道:“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想办法翻身!”张大海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请鲁菜大师出山。
他知道,在鲁菜圈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林老,厨艺精湛,经验丰富,若能请他出山,或许能拯救“黄河口食府”。
想到这儿,张大海立刻行动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张大海精心挑选了一份厚礼,又仔细整理了自己的着装,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林老家。
林老的家在一个幽静的小区,环境宜人。
张大海站在门前,深吸一口气,抬手敲响了门。
不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现在门口,正是林老。
张大海满脸堆笑,态度极为诚恳,微微欠身说道:“林老,您好啊!我是‘黄河口食府’的老板张大海,今天冒昧前来,实在是有要事相求。”
林老上下打量了张大海一番,微微皱眉,说道:“张老板,我已退休多年,不知你找我所为何事?”张大海连忙把礼物递上前,说道:“林老,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我‘黄河口食府’如今遇到大难题了,还得靠您出手相助啊!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我们饭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只要您能帮我研发出新招牌菜,价钱不是问题,您尽管开口。”
林老看着张大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他本已退休,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每天种种花、养养鱼,实在不想再卷入餐饮行业的纷争中。
但张大海那诚恳的态度,又让他有些动容。
林老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张老板,我已多年未下厨,这手艺都生疏了,怕是帮不上你什么忙。”
张大海一听,急忙说道:“林老,您在鲁菜界那可是泰山北斗,您的手艺肯定没问题。
我知道您是担心做不好,可您要是都做不好,这东营还有谁能行呢?您就当是再给咱们鲁菜发扬光大一次机会,也给我这饭店一条生路。”
林老听了这话,心中一动,他对鲁菜确实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希望鲁菜能在东营继续大放异彩。
最终,林老点了点头,说道:“行,看在你这诚心的份上,我就再出山一次。
不过,咱丑话说在前头,我尽力而为,可不敢保证一定能让你满意。”
张大海一听,欣喜若狂,连忙说道:“林老,太感谢您了!只要您肯出手,就一定能行。”
林老进驻“黄河口食府”后,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新菜品的研发中。
清晨,天刚蒙蒙亮,林老就带着“黄河口食府”的厨师们来到东营最大的海鲜市场。
市场里早已热闹非凡,各种海鲜琳琅满目,摊主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林老在摊位间穿梭,目光如炬,仔细挑选着每一条黄河鲤鱼。
他蹲下身子,拿起一条鲤鱼,用手轻轻抚摸着鱼身,感受鱼的弹性,又翻开鱼鳃,查看鱼鳃的颜色,嘴里还念叨着:“这鱼鳃要鲜红,鱼身要结实有弹性,才是新鲜的好鱼。”
一旁的厨师小李忍不住问道:“林老,这鱼大小有讲究吗?”林老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水,说道:“当然有讲究,咱们这道菜,得选个头超大的黄河鲤鱼,这样鱼肉才够厚实,吃起来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