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厨师学徒开始 第273节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娄晓娥,充满了期待。

  娄晓娥轻抿一口茶,那纤细的手指握着茶杯,显得格外优雅。

  她思索片刻,目光中透露出精明与果断。

  “我看行,东城区人流量大,客源不成问题。”

  王冰冰接着说:“可这开分店,方方面面都得操心,资金、选址、人员……”

  她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王建业大手一挥,“不怕,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没啥办不成的。”

  ……

  当王建业决定开设分店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北京城都为之震动。

  众多投资者闻风而动,纷纷找上门来,都想在这即将崛起的商业版图中分得一杯羹。

  “王老板,我这儿资金雄厚,保证您的分店顺风顺水!”

  “老王,咱可是多年的交情,这机会可得留给我!”

  “我能带来最先进的管理经验,跟我合作准没错!”

  一时间,王氏全系饭店门庭若市,人声鼎沸。

  王建业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对于那些真心诚意、条件合适的投资者,他热情相迎,仔细商谈合作细节。

  而对于那些心怀不轨、妄图占便宜的,他则果断拒绝,毫不留情。

  经过一番筛选和谈判,王建业接受了那些他认为能够为分店带来真正帮助的投资。

  条件谈妥,合同签订,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

  接下来的日子,王建业和娄晓娥、王冰冰开始为分店的事宜奔波。

  选址是首要任务。

  他带着王冰冰和几个得力助手,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

  他们在地图上标记出一个个潜在的地点,然后亲自前往实地考察。

  每到一处,王建业都会仔细观察周边的环境。

  人流量是关键,他会在不同的时间段计算过往的行人数量。

  交通便利性也不容忽视,他要确保顾客能够方便地到达分店。

  周边的商业氛围同样重要,是否有其他热门的店铺能够带来更多的客流量。

  资金的筹备是个大问题。

  王建业坐在办公室里,面前堆满了账本和报表。

  他仔细计算着总店的盈利,预估能够投入到分店的资金数额。

  同时,他与娄晓娥以及其他投资者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谈判。

  在谈判桌上,王建业据理力争,既要保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又要确保自己对分店的控制权。

  每一个条款,每一个数字,他都反复斟酌,不容有一丝差错。

  市场调研方面,王建业让王冰冰负责,王冰冰派出了专门的团队。

  他们在街头巷尾发放问卷,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需求。

  深入到其他餐厅,观察顾客的喜好和消费模式。

  分析市场的趋势和动态,为分店的定位提供数据支持。

  王建业亲自阅读每一份调研报告,思考如何让王氏全系饭店的分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人员配备是重中之重。

  王建业在总店中挑选出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厨师,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他们是否愿意前往分店工作。

  对于新招聘的厨师,他亲自把关面试,不仅考察厨艺,更注重他们对烹饪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服务员的招聘也毫不马虎,他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在培训方面,他制定了严格的培训计划,从菜品知识到服务技巧,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这事儿主要是秦淮茹负责。

  菜品质量的把控是王氏全系饭店的生命线。

  王建业与陈晓阳、马华等厨师团队一起研究分店的菜单,既要保留总店的招牌菜品,又要根据当地的食材供应和口味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

  他亲自到市场挑选食材,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食材的新鲜和优质。

  在厨房的设计上,他精心规划,确保设备齐全、布局合理,能够满足高效的烹饪需求。

  装修和布局上,王建业邀请了专业的设计师。

  他向设计师阐述了王氏全系饭店的品牌文化和风格,要求分店既要体现传统的韵味,又要融入现代的元素。

  从大堂的桌椅摆放,到包房的设计,他都一一过问。灯光的亮度、色彩的搭配,每一个细节都要符合王氏全系饭店的品质要求。

  品牌推广方面,王建业与营销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利用社交媒体、线下活动、与旅行社合作等多种方式,提前为分店造势。他亲自参与宣传文案的撰写,强调王氏全系饭店的特色和优势。

  在开业前的一段时间,王氏全系饭店分店的名字已经在京城的餐饮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管理和监督制度的建立是确保分店顺利运营的保障。

  王建业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准化流程,从食材采购到菜品上桌,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范。

  他定期组织总店和分店的管理人员开会,交流经验,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他还设立了顾客反馈机制,认真对待每一个顾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和菜品质量。

第406章 不满

  东城区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阳光洒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映照着他们匆匆的身影。

  “这地儿不错,交通便利。”王建业指着一处店面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未来分店的繁荣景象。

  王冰冰却皱起眉头,她仔细打量着店面,“爸,我觉得这店面有点小。”

  娄晓娥在一旁出主意,“再往前走走,或许有更合适的。”

  他们走过一条条街道,看过一家家店面。

  有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而争论不休,有时又会因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兴奋不已。

  终于,他们找到了一处满意的店面。

  “就这儿了!”王建业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店内,他们规划着布局。

  “这儿设厨房,要宽敞明亮。”王建业比画着,仿佛在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

  “这边摆桌椅,得让客人坐得舒服。”王冰冰补充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细节的关注。

  娄晓娥笑着说:“装修得有特色,让人一眼就能记住王氏全系饭店。”

  装修队伍进场,叮叮当当的声音此起彼伏。王建业每天都要来查看进度,心里满是期待。

  “师傅们,加把劲,早点完工。”他鼓励着工人们,眼中闪烁着焦急与渴望。

  新分店开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王氏全系饭店的全体员工都忙碌起来。采购人员早早地奔赴市场,精心挑选着新鲜的食材。

  厨师们反复练习着新的菜品,力求做到完美。

  服务员们接受着严格的培训,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开业那天,王氏全系饭店东区分店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王建业站在门口,迎接着八方来客。他身着整洁的中山装,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欢迎欢迎,里边请。”他的声音洪亮而亲切,让人如沐春风。

  店内,食客们品尝着美食,赞不绝口。

  “这王氏全系饭店的菜,就是地道!”一位老者细细品味着菜肴,眼中满是陶醉。

  “以后吃王氏全系饭店方便多了。”一位年轻人兴奋地说道,手中的筷子不停地夹着菜。

  王建业听着这些夸赞,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在这一刻化作了甜蜜。

  夜晚,喧嚣散去,王建业坐在店里,望着灯火阑珊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创业的艰辛,想起了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

  “这王氏全系饭店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他喃喃自语道,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

  王氏全系饭店分店开业的那天,阳光格外灿烂。

  店内,人声鼎沸,欢声笑语交织成一片,热闹非凡。

  精致的菜肴如同一件件艺术品,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伙计们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王建业站在大堂,目光中透着欣慰与自豪。

  他身着整洁的中山装,身姿挺拔,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他仿佛看到了王氏全系饭店分店在京城餐饮界大放异彩的美好画面。

  然而,这繁荣的景象却如同一颗耀眼的星辰,刺痛了周边竞争对手的眼睛。

  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小酒馆里,几个竞争对手围坐在一起,他们的脸色阴沉,仿佛被一层厚厚的乌云笼罩。

  酒馆里弥漫着劣质烟酒的气味,灯光昏暗,气氛压抑。

  “这王氏全系饭店分店一开业,咱们的生意可是一落千丈!”

  一个满脸横肉的男人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咬牙切齿地说道。他的眼睛瞪得滚圆,脸上的横肉随着愤怒的表情颤抖着,“以前咱们店那也是门庭若市,现在倒好,冷冷清清!”

  “不能让他们这么得意!咱们得想办法把客人抢回来。”

  另一个瘦高个男人附和着,眼神中满是不甘。

  他细长的手指紧紧握着酒杯,关节泛白,“凭什么他们王氏全系饭店就能这么红火?咱们也不比他们差!”

  “哼,咱们联合起来,压低价格,我就不信客人不动心。”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阴恻恻地说道,

  “我算过了,咱们哪怕少赚点,也要把王氏全系饭店的客人拉过来。大不了先赔本赚吆喝,等把王氏全系饭店挤垮了,咱们再把价格提上去。”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光压低价格还不够,咱们再散布些谣言,就说王氏全系饭店的菜不干净,用的都是过期食材,服务态度也差,服务员对客人爱答不理的!”

  一个身材矮胖的男人出着主意,脸上露出一丝狡黠。他压低声音,“咱们找些人到处去说,再在网上发帖子,让更多的人知道。”

  “对对对,咱们还可以雇些人在王氏全系饭店门口闹事,让客人都不敢进去。”另一个人急切地补充道,“就说在他们店里吃坏了肚子,要他们赔偿。”

  “这主意好,我认识几个混子,给点钱就能办事。”满脸横肉的男人一拍大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咱们就这么办,我就不信弄不倒王氏全系饭店!”

首节 上一节 273/5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