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V社的Steam,虽然在海外市场能与G-Home分庭抗礼,但在华夏市场却完全不是对手。
一方面是因为G-Home支持微信登录极其便捷;另一方面是Steam网络状况不稳定,需要加速器才能流畅访问——而市面上最好用的加速器,恰好也是彼岸旗下的产品。
经过短短几天的发酵,游戏圈几乎无人不知这款国产3A大作即将上线的消息。虽然具体售价尚未公布,但考虑到彼岸投资、陈默站台、又是国产首款3A大作,玩家们都预期价格不会太低。
无数华夏玩家已经准备好钱包,等待着11月18日预售开启的时刻。
当然,质疑的声音也从未缺席。
一种普遍的担忧是:媒体和社区的热情已经将游戏捧到了过高的位置,存在“捧杀”的风险。在这样的高度期待下,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另一个质疑点在于:游戏科学团队此前并未主导过如此大型的叙事驱动型项目,他们上一次的成功还停留在《斗战神》时期,前期惊艳后期烂尾的记忆中。
因此有人对该团队能否讲好一个复杂、有深度的《西游记》故事持保留态度。
还有少数人指出:虽然从试玩和预告片来看,游戏的视听效果堪称顶级,但实际游戏表现仍存疑问。
毕竟这是彼岸天工游戏引擎首次在3A级作品中的应用,之前还没有在如此体量规模单击PC游戏的案例。
因此,从游戏科学公布消息到开启预售的这段时间里,《黑神话:悟空》处于一种既被“神话”又被当作“靶子”的矛盾状态。
爱它的人视其为信仰,质疑的人则冷眼旁观,等待它从神坛跌落。
好在国内舆论环境整体以支持为主,这些质疑并未形成主流。
然而,在预售和发售日期公布后,除了常规的玩法、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讨论外,一场由特定组织发起的、围绕“女性角色缺失”和“团队文化”的争议,突然成为海外舆论的焦点。
批评者指出,在《黑神话:悟空》已展示的众多预告片和画面中,鲜有重要的、正面的女性角色出现。
它们认为,游戏世界充满了男性妖怪和神佛,是对女性角色的忽视和边缘化。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国外知名媒体IGN报道称,多家组织向游戏科学发邮件,索要高达700万的“指导费”。
理由竟是“游戏主角虽为男猴却并非纯正的黑色”.
第972章 再逼逼,弄死你!
这场荒诞的争议在发售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形成了一定的声浪,试图给游戏贴上各种负面标签。
陈默在第一时间得知这些消息后,不但没有皱眉,反而隐隐感到兴奋——舆论战,可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不过,怎么哪都有它们。
他很快给冯骥发了条微信:“专注上线发售,不要回应,剩下的交给我。”
显然,这套打着“ZZZQ”旗号的施压手段在华夏市场并未奏效,甚至显得颇为愚蠢——这里的玩家对此根本不买账。
这一举动不仅激起了国内玩家的强烈反感,更在国际玩家社群中引发广泛共鸣。
许多海外玩家纷纷发声,谴责IGN等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行为。
与此同时,暗网上的某个悬赏网站悄然更新任务列表,开始定向征集特定群体的黑料。由于目标对象过往行径实在罄竹难书,不到24小时,海量证据便如雪片般汇集。
在充足的海外营销预算支持下,一场针对这些“不明生物”的全方位、无死角舆论反击战迅速打响。
先是该群体在各个领域的黑料被系统性曝光,范围远不止游戏领域,更涉及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随后,为其站台的IGN等海外媒体平台也相继被卷入舆论漩涡。
短短一周内,这场因游戏而起的舆论风波迅速反噬,令对方自顾不暇。
就这样,时间来到11月8日,《黑神话:悟空》预售正式开启。
游戏共推出四个版本:数字版包含普通版(268元)和数字典藏版(328元,含游戏内披挂套装及原声大碟)。
实体版则更为精致:实体豪华版限量10万套,除游戏激活码外,还包含金箍、风铎项链&雷榍戒指&金乌徽章三件套、画卷及明信片等实物,售价820元;
实体典藏版仅限1万套,在豪华版基础上增配金箍棒、天命人和真·大圣手办、心经画卷等珍品,售价2010元。
定价公布,业界哗然——不是太便宜,而是创下了国产买断制游戏的价格新高。最基础的版本都要近300元,这在国内也很是罕见。
IGN方面得知消息后喜形于色,在经历内部混乱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攻击的突破口:什么水平的游戏敢与《刺客信条》《巫师3》《怪物猎人:世界》等国际大作定价看齐?
限量版竟敢标价300美元,难道里面的实物是金子做的不成?
总编辑特丽·施瓦茨立即下令撰写抨击文章。
然而稿件刚刚完成,她就收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
“再说一遍,什么叫全部卖完了?限量版一个不剩?甚至加价都买不到?这才过了多久?”
分析师无奈解释:“很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和此前的舆论风波,反而激发了核心支持者的保护欲和逆反心理,促使更多人用实际购买行动来为这款游戏'投票'。”
“WTF!什么鬼!”特丽·施瓦茨怒不可遏。
就在这时,她收到一封内容古怪的邮件,里面内容狗屁不通。
起初她并未在意,但当晚竟遭遇抢劫事件。
第二天,惊魂未定的她找来翻译,要求解读邮件内容。
“你给翻译翻译,这里面什么意思!”
「don’t BB,Bang Bang U!」
翻译看着内容,有些为难地说,“应该是,别乱BB,否则弄死你~通过语法看应该符合华夏汉语的习惯也就是传说中的Chinglish”
随后,“主编,昨天那边稿子能发了么?”
“发个屁发,该干嘛干嘛去!get out!”
1个小时后,电话打来,特丽·施瓦茨耐着性子回道,“这个任务只能到这里,你另请高明吧.”
24小时后,《黑神话:悟空》预售成绩公布:首日销售额破3亿,累计突破10亿,彻底刷新国产游戏预售纪录。
随着第二天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同步上线,几乎所有的主流争议,都消失了,因为大家都在玩游戏没时间
抖音、B站、YouTube、Twitter等平台涌现出海量直播内容和游戏片段,各大直播平台被《黑神话:悟空》屠榜,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
游戏的顶级画面、震撼的BOSS战、扎实的手感、深邃的世界观和出色的优化.
全球主流游戏媒体均给出了高分,其中IGN更是一反常态给出了9.5的高分,肯定了其顶级的视听盛宴、激动人心的BOSS战和对华夏神话世界的成功构建。
随后,《黑神话:悟空》迅速登顶各大游戏平台全球销量榜,并打破了多项纪录。
如同时在线人数峰值(全球超过300万,跻身历史前三),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单机游戏之一。
在G-Home、Steam等平台上,游戏收获了97%好评率的最高评价“好评如潮”。
在PS5平台同样表现强势,位列多国销量榜前列。
豆瓣开分9.7,史无前例。
许多国人开始跑到国外平台科普西游背景,国外玩家也开始学习西游文化.
随着第一批资深玩家通关整个剧情,在海啸般的玩家好评和销售数据面前所有争议都迅速消散。
首批资深玩家通关后,口碑持续发酵:
“真的是儿时心目中的大圣,最后一战开打的间歇BGM响起时浑身战栗,握着手柄的手不停颤抖,这种感受谁能懂?”
“剧情、动画、音乐完美融合,这才是只有华夏人才懂的情怀。真希望外国玩家能理解什么是'大圣',而不只是'Monkey King'。”
“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了属于是,我踏马当场吹爆!”
“天哪,原来一共有81个成就,这是对应81难么?游科太细节了.”
“远超期待,一共六个章节,越玩越震撼,
“那些打低分的是什么成分不用多说。
育碧丑闻的时候,他们没有抵制《刺客信条》;
暴雪暴雷的时候,他们没有抵制《魔兽世界》
黑猴网上几张被P的图片,他们就开始盖棺论定.”
虽然仍有少数低分评价,但在全民“黑猴”的热潮中,这些声音很快便被淹没。
这场由东方神话引爆的狂欢,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
第973章 十天爆赚50亿
受此影响,彼岸平台各大手游联动内容销量应声暴涨。
以《荣耀世界》为例,其为孙悟空推出的“天命人”皮肤一经上架便被玩家买爆。
周边产品同样遭到疯抢:卡游推出的《黑神话:悟空》联名卡牌、彼岸花出品的限定咖啡杯、主题T恤和背包等,几乎一上架便秒空,市场反响极为热烈。
无数商家嗅到商机,合作意愿如浪潮般涌向彼岸,洽谈邮件与电话络绎不绝。
《黑神话:悟空》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现象级的游戏作品。
随着时间推移,游戏口碑从硬核玩家圈逐渐蔓延至普通玩家群体,网络上各种趣味梗与段子层出不穷:
“虎先锋三拳打碎大圣梦,猴头都快吃吐了.”
“我就说以焦恩俊为原型建模的杨戬怎么能是反派”
“我老婆早上睡醒,问我:‘这三百块的游戏翻来覆去就这一个大头怪?’”
“黄风岭,八百里,全是耗子架大狙!”
不少主播的直播效果也随游戏难度层层加码:
发售之初是“死一次送一份《黑神话》^^”;
三天后变成“死三次送一份-_-”;
五天后彻底崩溃:“死十次送一份!!(╯‵□′)╯︵┻━┻”;
B站高玩“小黑”凭借行云流水的操作征服了无数观众,尤其是他与小黄龙的对决视频,一招一式间充满东方武侠式的见招拆招与心理博弈,令人叹为观止。
弹幕纷纷刷起“卧槽,这和我玩的是同一个游戏?”“怎么能这么帅!”“感觉玩的就是两个游戏”.
当大多数玩家陆续通关隐藏剧情,片尾高燃动画搭配BGM《未竟》留下巨大留白,引发玩家无限遐想.
随之而来的是各类二创内容的全面爆发:动画解读、西游文化考据、DLC剧情猜测、高手无伤通关、音乐赏析.
而国外玩家玩完游戏后开始回头补课,了解其中不太理解的各种背景和西游庞大的世界观,这一幕让国内玩家莫名有种优越感,曾几何时他们也是如此
而今,攻守之势异也!
而有些浪漫只有国人才懂。
当有人逐个分析“影神图”中包含制作团队心血的彩蛋与细节,挖掘出不少惊人发现:
“卧槽,要论细节还是游科细,成就81个也就算了,妖王加头目还是81个,这么巧?”
“还有一个影神图内容你们细品,‘现在啥都不用做,就有吃不完的供品,要多少花样,有多少花样.我们吃了,他们就少吃一点.’”
“肉眼可见的致敬,尤其是最后 boss站的场景,我走之后,你们就是我.即是夕阳,更是旭日.”
“你猜为什么打完boss屏幕上显示的是得胜~”
这些充满情感、文化与传承的共鸣解读,令无数华夏玩家深深动容。
不过感动归感动,许多铁血直男一遇四妹误终身,纷纷破口大骂游科,尤其那个姓冯的不做人。
相关梗图与段子也随之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