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犯错,就什么都不做
这就会产生一个现象,各家自扫门前雪,每家都没有风险,但是整个一看都是风险。
第三,监管不能只会“管”,更要会“监”!
其实监和管是两件事,监是看着你发展,关注你发展.
管是有问题的时候才去管
好的创新不怕监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监管,我们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办法来管机场,不能用昨天的办法去约束未来这是扼杀创新!
就像带着镣铐跳舞,在放大镜下求存,这是不对的!
如果当年淘宝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它根本不可能活下来。
我以前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如今看来,我们确实带来了一些改变。
所以我认为银行要改掉当铺思想!
那就是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管理,我们必须接纳并依靠信用体系。
大家都知道,你向银行借10万块,你有点慌;
借1000万,你和银行都有点慌;
借10个亿,你一点不用慌,银行会很慌。
还有一个习惯,他们总喜欢给好企业、不需要钱的企业贷款,结果让很多好企业变成了坏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钱太多也惹很多事。”
这时,台下恒大的许皮带不自觉地移开了目光,神情讪讪,感觉自己莫名中了一枪。
而陈默,则在本子上百无聊赖画着一副简笔画
第952章 一战:老马开炮(下)
老马越讲越投入,看稿的频率越来越低,手势愈发有力,此刻已完全进入状态:
“这种当铺模式,放在100年前也是很厉害的思想,可放到现在它已经过时了,是不可能支持未来30年世界发展对金融的需求的。
所以未来金融的本质,一定是信用,我们必须依靠大数据和科技,真正让信用等于财富。
我们今天有这个责任和思考,去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未来、属于年轻人和下一代,属于这个时代的金融体系。
今天我们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
今天我们的技术发展让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些,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或者更进一步说,是有些人不让能做的人去做.”
就在这时,老马的声音莫名顿了一下,因为他感知到台下有一道目光宛如实质,乍现即逝,却令他遍体生寒。
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他的使命,不过语气中带着些许悲壮,
“.新金融体系是未来的方向,不管我们高兴不高兴,它一定会来;
不管我们做不做,一定会有人去做。
未来的标准必须符合普惠、绿色、可持续。
过去16年,蚂蚁一直在坚持探索,如果普惠、绿色、可持续是个错误,那么我们愿意一错到底。
改革是要牺牲的、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这一代人埋下的种子,也许要等到下一代才能开花。
我们可能是负重前行的一人,但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机遇,也是历史给我们的责任”
他的声音逐渐高亢,尾音甚至带上了一丝嘶哑,近乎歇斯底里。
最后一句落地:“.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当老马放下话筒的那一刻,会场陷入一种诡异的真空般的寂静。
仿佛一颗思想核弹刚刚引爆,而冲击波尚未抵达现实。
当冲击波过境,寂静被打破,会场迅速化为一个微型舆论场,反应两极分化。
部分与会机构代表、业内企业家和创投人士中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他们面色潮红,仿佛听到有人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在他们看来,老马就是他们的嘴替,替他们喊出了对陈旧体系的不满。
前排的负责金融的领导、传统银行业大佬、资深经济学家们,则面色凝重,眉头紧锁。
许多人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身体后仰,这是一种典型的防御和质疑姿态。
他们低声与邻座交换意见,面容严肃者不在少数。
对他们而言,这番否定金融监管基石、颠覆传统的言论,不仅是“外行的狂言”,更是一种危险的挑衅。
外宾和国际组织代表们则大多表现出一种饶有兴味的观望姿态,脸上挂着礼貌但意味深长的微笑。
而两侧媒体区上百名中外记者几乎同时倒吸一口冷气,随后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混杂着兴奋与难以置信的低声惊呼。
但他们手里的相机没有随着他们震惊的情绪导致丝毫停顿。
欻欻欻欻
相机快门此起彼伏像疾风骤雨般响起,长焦镜头死死锁定台上那位看似平静却刚刚掀起惊涛骇浪的身影,以及台下嘉宾们无比丰富的表情特写。
国内财经媒体财新、财经、一财等媒体的记者在短暂的错愕后,迅速陷入两难。
兴奋于抓到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头条,但职业敏感性让他们下意识地斟酌着措辞的尺度与风险。
“炮轰”、“当铺”、“没有系统,全是风险”等词在编辑框内被打了又删,很是纠结。
而国际媒体则没有这么多顾虑,路透社、彭博社、金融时报的资深记者们彼此交换着兴奋的眼神,他们的手指已在键盘上飞舞,第一时间将简要内容拟成快讯发往总部。
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一枚投向全球金融市场的重磅炸弹,新闻价值极高。
身在场间的陈默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氛围感受更加深刻。
这段类似的讲话陈默曾经在视频中看过,当时的他对老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为万世开太平的魄力,被老马过往的经历和人格魅力所折服。
后来得知蚂蚁的真相才恍然这家伙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演出。
此时此刻,陈默深陷此局,听完老马刚才的发言,感受又不一样。
在这样一个特殊场合,老马怼银行怼监管,火力全开,以睥睨天下的胜利者姿势,大声宣告新金融(New Money)对老金融(Old Money)的革命。
当着一众顶级经济专家的面,大谈特谈讲金融生态,还敢重新定义系统性风险。
合着时代红利你享了,漏洞你钻了,端着碗自己吃饱了,放下碗就开始骂娘。
制造了风险,当了既得利益者,试图把风险甩出去,还他妈在台上立牌坊。
此次老马的输出部分观点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就像九假一真的谎话,通过断章取义、偷换概念、以假乱真.更具有信服力和煽动性。
看似攻击创新不足为开题,实际以要挟监管继续开绿灯为落脚!
一切都是为了诸方辟易,蚂蚁先行进行的铺桥搭路。
如果最终蚂蚁事成,老马凭借此次发言,直接封神成圣。
陈默眼底燃起冷火,他想起十几年前,另一个姓马的野心家妄图染指铸币权被铁锤砸得眼神清澈了十几年。
既然历史总要有人执锤,他不介意亲自上场,送老马最后一程,哪怕玉石俱焚。
对方想要实现“资产私有化、负债公司化、风险社会化、子女欧美化”,也得问他同没同意。
陈默闭上眼,摒弃杂念,心中的那篇演讲稿缓缓浮现,最后再强化一遍。
就像一场脱口秀,开场选手一上来就炸场,这就导致后面登台的选手很难接。
后续几位代表的发言虽不乏洞见,但在核爆后的余震里,显得不痛不痒。
观众的情绪阈值已被老马拉到全新的档位,再看这些人的讲话就有些不咸不淡起来。
慢慢许多人的关注点就开始放在即将压轴出场的那道身影。
谁都知道他跟老马不对付,这能忍得了?
众所周知,全华夏有两个企业家演讲能力断档领先,一个就是刚才率先放大的老马,剩下就是锋芒毕露,剑走偏锋的陈默。
“.我们会将改革开放这条路继续坚定走下去,当改革进入深水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全面依法治国’这两句话非常重要.”
就在北大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倒数第三个发表题为《改革开放要勇蹚深水区》讲话的时候。
陈默的起身准备候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此刻没有人关心台上嘉宾在讲着什么,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随着陈默的移动而转移。
全场目光向他看齐
第953章 陈默进化:上善若水
当陈默一往无前地走向候场区时,脚步在经过朋友们的座位旁微微顿了一下。
雷军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担忧。
他太了解这位小兄弟的秉性,忍不住倾身低语:“小默,别冲动.”
雷军旁边的小马哥显然听到了这声劝告,感同身受地微微颔首,轻声附和:“默总,三思.”
刘强东的目光扫过不远处老马意气风发的身影,从商业竞争的角度,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他恨不得拱火喊上一句,“默总,上去干他!”
但看着这个曾经救过自己的兄弟,他最终还是压下了好胜的本能,用眼神示意,急促而低沉地提醒:“陈默.场合不合适!”
陈默将他们的担忧、谨慎和关切尽收眼底,没有说话,只是唇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弧度,毫不犹豫地继续向前走去。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在如潮的掌声中,发言嘉宾走下讲台,与候场的陈默擦肩而过时,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点头致意。
这短暂的互动平和如常,却仿佛暴风雨前最后一片宁静的落叶。
主持人正以流畅的串场词介绍着他和彼岸的相关信息,随后一道声音朗朗响起:
“.让我们有请,彼岸科技集团董事长陈默先生上台发言!”
潮水般的掌声在会场涌动。
陈默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向聚光灯下的讲台。
看到他登台,现场的掌声似乎又热烈了几分,无数道目光聚焦于此,带着毫不掩饰的期待——所有人都预感到,一场针锋相对的“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台下,老马注视着这个年纪足以做他子侄的对手,心情颇为复杂。
他承认陈默的能力——若非如此,也不会将其视为劲敌。
早在登台开炮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应对陈默强势反击的心理准备。
即便对方在台上爆粗或直接开炮,他也能从容以对,保持微笑。
正当他思忖之际,台上的陈默忽然朝他的方向望来。
老马下意识微微抬起下巴,目光中透出几分挑衅。
讲台上,陈默对上老马那道“有种,就来干我!”的视线,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泛起嘀咕,这很不老马。
而当他的目光扫过某个特定方位时,骤然一凝。
无人知晓他内心掀起的波澜——就在刚才,前排就座的领导极轻地对他摇了摇头,动作细微得让他几乎以为是错觉。
好友的劝阻、对手反常的挑衅、领导无声的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