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下午的论坛演讲环节,他将率先发言,而陈默,则被安排在压轴出场。
这并非他们第一次同台交锋。
此前公开场合的数次交锋,双方虽未有明面上的胜负,但整体上他已渐处下风。
但这一次,他不想输,也不能输。
那就来吧!
第950章 群贤毕至,老马登台
“陈默,当你触及了某些人的根本利益,尤其是那些习惯于在规则之外解决问题之人的利益时,这场较量就已经超越了正常商业竞争的范畴。
你这篇稿件中暗含的深意,说明你已看清了局面,这很好。
但眼下这篇稿子.非常危险。
它近乎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最后一搏,若非万不得已,绝不可轻易动用。
即便能暂时遏制对手,彼岸也必将承受猛烈的反噬——而你自己,也将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那,您有什么更稳妥的策略么?”
“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有些时候,我们只需事前稍作引导,自负与傲慢自会催生他们的败局,甚至拖累整个资本阵营一同沉没。
接下来这一周至关重要.有些事情我不便明说,待时机成熟时,你自会明白该如何行动。
若对方最终未入局,我允许你抛出此篇。”
上午会议结束,陈默看着不远处依旧坐在位置上久久未动的老马,面色沉郁,眼神深不见底,这让他想起那天清晨的一次交谈,若有所悟。
其实这两天,他反复总结这个清晨讲话的内容,从中还真品出不一样的门道。
过去数年蚂蚁金融和微信支付之所以发展如此之顺利,其中还是有上面支持的,这也代表着某一层面试图冲击金融格局,通过蚂蚁和微信支付发展倒逼改革升级。
这也是为什么前两年,他提的预警方案石沉大海的缘由。
而蚂蚁上市成为了这次态度转变的导火索,因为发现蚂蚁开始夹带私货,强行上了杠杆,致使风险剧增,转而变成了将计就计。
彼岸或者说是自己就成了对方手里斩断对方利益链条一柄的利刃。
“默总?”听到刘强东的呼唤,陈默回过神来。
随后他跟雷军、刘强东等人聊着刚才听完讲话后的心得,还未走出多远,他便看见领导的助手正在一处僻静的角落向他示意。
“我先过去一下,你们不用等我。”跟同伴说完,他独自走了过去
“你上午的回答虽颇具启发性,但偏向总结性,不够具体。领导希望你能整理成一篇详尽的材料”
陈默顿时心领神会:“明白,会议结束前我一定提交。”
这短暂一幕,被不远处的老马全然看在眼里。
下一刻,他眼中蓦地掠过一丝决绝,起身离席的背影里,已透出一股破釜沉舟的气势。
下午,梅江会展中心,此刻俨然真正成为全球经济与智慧交汇的中心。
高耸的穹顶之下,水晶灯如星河垂落,映照出来自监管机构有关领导、顶尖银行家、投资巨子、经济学家及智库专家们的身影。
第一排座上,不乏银行行长、证监会退休大佬、跨国集团亚太区总裁与诺奖得主——他们低声交谈着什么,而居中数个座位却仍暂时空置,引人遐思。
媒体区内早已严阵以待,CCTV、财新、第一财经、CNN、POLITICO、法新社、路透社等国内外重磅媒体的长焦镜头如林而立,静候捕捉历史性的瞬间。
每一位在座嘉宾都足以牵动市场的神经,而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第三排靠近中央的两道身影,他们就是过去两个月在华夏商界掀起巨浪的阿里巴巴与彼岸集团的掌舵者。
今天两人的同台演讲成为本次大会绝对的看点,甚至没有之一。
要知道过往两人数次交锋,无论是在互联网大会,还是财富、地位、企业规模、商业竞争贡献了无数名场面。
这一次不是寻常的演讲,也非普通的企业家发言。
而是在达沃斯这种曾经见证过无数金融风云的场合上。
首先登台的就是阿里集团的掌门人。
这位从教师转型为数字经济革命者、重塑华夏电商生态的企业家,即将以蚂蚁集团实控人的身份,面对华夏乃至世界金融体系的精英发表讲话。
此时蚂蚁集团上市在即,估值以3500亿美元创造历史,冠绝全球,其构建的金融科技生态正试图挑战着传统金融的每一根神经。
舞台一侧,老马在候场,他明白今天要说的,绝不会是例行的客套与展望。
他手中握着的,不仅是话筒,更是一种新型金融势力的发言权;
他所代表的,也不只是一家企业,而是一场关于未来金融走向的深刻发问。
这次发言,将奏响新时代的凯歌,吹响金融变革与创新霸业的号角;
也可能成为旧秩序的绝唱,在传统与颠覆的最后交锋中,留下一个时代渐远的回响。
就在此时,不远处传来一阵低低的骚动,老马踮脚望去,竟发现上午致辞的领导悄然入座第一排中央。
他心头一紧,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的讲稿。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
主持人的话音落下,全场灯光渐暗,唯一道追光落向台侧那道并不高大的身影。
会场顷刻寂静,落针可闻。
老马收拢思绪,稳定心神,面带微笑,从容登台,目光扫过台下如星辰般熠熠生辉的嘉宾。
望向台下,一众嘉宾,尤其第一排居中就坐那道渊渟岳峙的身影,他没敢对视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双眼,而是略微向远处看去。
随即他看到陈默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不知是否错觉,他竟从中看到了些许鼓励?
什么鬼!
随后他就看到许多老熟人小马哥、李彦洪、雷军、刘强东等人的身影。
但更多的是来自盟友们支持的笑容,这令他心里稍安。
这一刻,久经沙场的他真正体会到何为“仙人之兮列如麻”:这或许是他人生中规格最高、影响最深的一场演讲。
他并未急于开口,只是轻轻调整了一下话筒。
华夏金融的一个关键转折,正等待被他以语言揭开
“2013年,我在陆家嘴金融峰会,说了一些那时被认为是‘异想天开’有关互联网金融的观点.”
“五年过去了,有些事情得到了验证,如今我这个外行,又来了”
第951章 背水:老马开炮(上)
“其实今天在这里,到底该不该讲这些?说实话我纠结过。
但我们这代人,有一个责任逃避不了:那就是必须为未来思考,为未来开路。
因为这个世界虽然留给我们的发展机会很多,但是关键性的机会也就那么一两次,现在我认为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这些年,我有幸担任过等许多国际职务,接下来的这些想法也是跟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学者、经济领域的专家还有实践者探讨交流得出的。
反正我也快到退休的年纪了,不如就在这样的场合畅所欲言,以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身份,分享一些或许还不成熟、甚至可能贻笑大方的观点,大家姑且一听。”
老马开场的几句,依旧符合他一贯的演讲风格,一上来就开始拔高,一下就吸引了全场的注意,让所有人都期待他接下来的要讲什么内容。
而随后自黑的反差,让台下一众嘉宾脸上露出莞尔的笑容,觉得老马这人实在太会讲话了。
但会场之中,唯有一人始终神色凝重。
当陈默听到老马开始给自己叠了一层又一层甲的时候,他便缓缓坐直了身体。
因为他知道,往往越是漫不经意的话语,越说明这家伙接下来所要说的才是真话!
今天?你还会火力全开,炮轰全场么?
陈默目光锐利,紧紧望向台上,整片会场仿佛也在这一刻悄然屏息。
“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思维的惯性——总在强调‘与国际接轨’,盲目追随某一国的标准,把‘填补国内空白’当作终极目标。
但我想说,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去适应谁、填补谁,而是要与未来接轨、弥补未来的空白、定义属于明天的规则!
如果我们永远重复别人的话语,永远在别人设定的议题里打转,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当下,更是整个未来。
说到国际规则,许多人把巴塞尔协议视作金科玉律。
但在我看来,它更像一个‘老年人俱乐部’——设计的初衷,是应对金融系统老化、过度复杂所带来的风险.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不存在金融系统性风险,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系统,何来风险?
所以我们更需要建设的是健康的金融系统”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惊呼,随后台下出现小声议论。
陈默也不禁吸了一口气,他以为自己比较莽,但是现在,老马当着台下一众大佬的面开炮,跟指着和尚骂秃驴没什么两样!
此时此刻,称老马一句真的勇士并不为过.
随后他就看到,台上老马从西装内袋缓缓掏出手帕,轻轻擦拭额角的汗珠,低头瞥了一眼讲稿。
看来他也清楚刚才这番话的威力。
或许是万事开头难,台上的老马接下来的发言更像是解放了天性,
“就像老年痴呆症和小儿麻痹症,症状看起来很像,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病,如果小孩子吃了老年痴呆的药,不光会得老人的病,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病.
我很自豪的宣布,就在前两天晚上,我们内部确定了蚂蚁接下来上市的定价。
这是第一次华夏如此体量的科技公司在纽约以外的地方定价,这是几年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但是今天发生了。
所以世界的变化是神奇的!
这是我说的第一点!”
“巴塞尔协议就像个‘老年人俱乐部’”、“我们没有系统性金融风险,因为我们没有系统”、“老年痴呆症和小儿麻痹症吃错药的比喻.”
这些比喻尖锐、大胆,甚至近乎挑衅。
老马话音未落,台下已响起零星却热烈的掌声。
陈默转头望去,鼓掌的多是蚂蚁背后的‘大哥’和‘小弟们’。
台下坐着不少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和领导,他们在金融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深谙金融发展的规律。
这些人眉头紧锁,低声交换着眼神。
在他们看来,将严谨的巴塞尔协议简单归类为“老年人俱乐部”,不仅片面,更显露出对全球金融治理演进逻辑的漠视。
该协议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审慎、稳健、国际协同的风控框架,其价值恰恰在于防范系统性崩溃——不论年轻或古老的金融体系,都需敬畏风险。
结果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场,刚才的内容充其量只是老马的热身,接下来发言更加炸裂。
“第二点,”老马声音陡然提高,“创新,必须敢于承担风险!我们这代人,要有付出代价的觉悟!”
他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愈发激昂:“创新一定会有错误,但没有风险的创新,就是杀死创新。风险控制到零,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赤壁之战,曹操把船连起来,那就是最早的“航母”思维。
但一把火,烧掉了一整个时代的想象力。
我们不能让P2P这样的伪创新,一把火烧掉真正的数字金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