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第217节

  他的手中,把玩着那几块同心锁的碎片。

  “它失败了,但也学习了。”陈玄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它明白了,将希望寄托于一个‘完美’的个体上,是脆弱的,是容易被攻破的。”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三人,最后落在了那副巨大的地图上。

  “所以它的下一次出手,不会再试图建造一个华丽的玻璃盒子了。”

  “它会拥抱我们所有的不完美,拥抱所有的混乱、欲望和挣扎……”

  “它会把自己,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它要建造的,是一个你身在其中却永远无法察觉,一个用我们所有人的爱、恨、情、仇共同构筑的,无形的,遍布整个帝国的……巨大囚笼。”

  话音刚落,一名信鸽情报官脸色煞白的冲了进来。

  “总督大人!北平急报!”

  “靖海王……不……原燕王麾下大将张玉,在军营中宣称与凉国公蓝玉乃是‘八拜之交,生死兄弟’。”

  “他……他以‘保护大哥,免受小人非议’为由,软禁了蓝玉,并接管了整个北平大营的军权!”

第224章 无形的枷锁

  情报官的声音在寂静的文华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朱元璋的神经上。

  “张玉……软禁了蓝玉?”

  朱元璋缓缓重复着,脸上的肌肉因为忿怒而微微抽搐。

  他猛地一拍御案,那坚硬的梨花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反了!都反了!”朱元璋的怒吼声几乎要掀翻殿顶,“咱的儿子刚当上靖海王,他手下的大将就在北平给咱捅刀子!这是要干什么?要效仿赵匡胤黄袍加身吗?!”

  在他看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哗变,而是朱棣在背后指使的一场彻头彻尾的叛乱!

  “来人!传旨!命京营三大营即刻整备,咱要亲自去北平,把张玉和蓝玉这两个混账,连同他背后的主子一并剁了!”

  帝王的雷霆之怒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凝固了。

  朱标脸色煞白,想要劝阻,却又被父亲身上那股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杀气骇得说不出话。

  “重八,你糊涂了。”

  陈玄平静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针,精准的刺破了朱元璋暴怒的气球。

  他走上前,从惊魂未定的情报官手中拿过那份薄薄的军报,轻轻放在朱元璋面前。

  “你再看看,张玉用的是什么理由?”

  朱元璋低头扫了一眼,怒气更盛:“‘八拜之交,生死兄弟’?狗屁!张玉是朱棣的人,蓝玉是咱的刀,他们两个在北平斗了多少年,恨不得生吞了对方!这理由三岁小儿都不信!”

  “对,三岁小儿都不信。”陈玄的声音冷了下来,“可张玉信了,而且整个北平大营的将士似乎也都信了。你不觉得这比一场单纯的兵变,要可怕一百倍吗?”

  陈玄的话让朱元璋猛地一怔。

  他眼中的暴怒渐渐被一种更深的困惑和不安所取代。

  是啊,太荒谬了。

  这种荒谬,让他想起了平安村那些麻木的村民,想起了坤宁宫里那个完美到诡异的微笑。

  “大哥,你的意思是……”朱标颤声问道。

  “虚空的新招数。”陈玄的目光落在地图上北平的位置,眼神冰冷,“它从坤宁宫的失败里学到了,完美的‘爱’是脆弱的,一戳就破。所以它换了一种玩法。”

  “它不再追求完美,它开始拥抱‘不完美’。它开始利用我们人性中最真实也最坚固的东西——义气、忠诚,还有兄弟情。”

  陈玄一字一句的说道:“它不再试图建造一个琉璃囚笼,而是用我们自己的情感编织一张张看不见的网,打造一个个无形的枷锁。”

  “张玉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枷锁里。在他的认知中,蓝玉正身处巨大的危险之中,而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保护蓝玉的人。所以他‘保护’他的方式就是将他软禁起来,隔绝一切。他不是在造反,他是在尽一个‘兄弟’的本分。”

  这番解释让朱元璋和朱标父子遍体生寒。

  一个要毁灭你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发自内心认为是在“爱你”、“保护你”的敌人。

  这种扭曲的逻辑根本无从下手。

  “那蓝玉呢?他难道就任由张玉胡来?”朱元璋嘶哑的问道。

  “如果我没猜错,”陈玄的声音愈发沉重,“蓝玉现在恐怕也正享受着这种‘保护’。因为虚空这一次打造的是一个‘闭环’,一个共享的梦境。在这个梦里,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依靠,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兄弟。”

  就在此时,宋应星匆匆从隔壁的指挥室跑了进来。

  他手中捧着一卷刚刚从机械星盘上拓印下来的图纸,脸色惨白。

  “总督大人!破解出来了!是……是一种新的形态!”

  他将图纸在御案上展开。

  上面是一个由两个纠缠在一起的复杂符号构成的全新图案,它们彼此缠绕,互为根基,形成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结构。

  旁边是宋濂用颤抖的笔迹写下的注解。

  【吞噬的共生体】

  【腐化模式:寄生于两个或多个拥有强烈情感羁绊的个体,扭曲并极端化这份羁绊,使其转化为强烈的占有欲与排他性。被寄生者将构建一个以彼此为核心的封闭认知体系,排斥并敌视一切外部干涉,直至双方在精神上彻底融合,能量耗尽,一同归于死寂。】

  “归于死寂……”朱标喃喃自语,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这……这要怎么破?我们远在京城,根本没办法插手他们的‘梦’啊!”

  陈玄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眼神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决断。

  “从外部确实破不开。”

  “所以我们必须派一个人,走进这个疯人院里去。”

  “一个与他们有着更深、更真实羁绊的人。一个用真正的‘义气’,去戳破这个虚假‘梦境’的人。”

  他的手指重重点在了地图上北平的位置。

  朱元璋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瞬间明白了陈玄的意图,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他刚要开口,殿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负责海防情报的信鸽官员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总督大人!不好了!”

  “靖……靖海王,朱棣的舰队调转了航向!”

  “他……他正率领全部主力,朝着应天府的方向全速返航!”

  “他打出的旗号是……”

  “清……君……侧!”

第225章 靖海王的归来

  “清君侧”三个字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文华殿内轰然炸响。

  朱元璋刚刚压下去的怒火,以一种更加狂暴的姿态瞬间冲破了理智的束缚。

  “好!好一个咱的好儿子!”他怒极反笑,一把将面前的御案掀翻在地,上面的笔墨纸砚摔了一地。

  “一个在北平软禁大将,一个在海上私调舰队!他们这是约好了要逼咱退位吗?!”

  “传咱的旨意!命沿海所有卫所、水师立刻进入最高战备!只要朱棣的船敢靠近海岸线一步,就给咱往死里打!不必禀报!”

  皇帝的咆哮声在殿宇间回荡,充满了被最信任之人背叛的无尽忿怒。

  在他看来,朱棣的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鲁莽,而是赤裸裸的谋反。这是对他皇权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挑战。

  “父皇息怒!”朱标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死死抱住朱元璋的大腿,“四弟的性子您是知道的,他或许只是听闻了北平的变故,一时情急,绝无反叛之心啊!”

  “情急?他手握大明最精锐的舰队,肩负着为帝国开疆拓土的重任,一句情急就可以擅离职守、挥师内向?!”朱元璋一脚踹开朱标,赤红着双眼嘶吼,“等他的舰队兵临城下的时候,你再去跟他说这句话!”

  大殿之内,父子反目,君臣失据,一片混乱。

  “都给咱闭嘴!”

  陈玄一声断喝,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他俯身捡起那份海防军报,冷冷的看着朱元璋:“你现在下令开火,正中虚空的下怀。它巴不得看到你们父子相残,巴不得看到大明的军队在内耗中流尽鲜血。”

  “他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回来,你告诉我这不是造反?”朱元璋的胸膛剧烈起伏,显然不服。

  “那如果我说,他不是来造反的,是来当解药的呢?”陈玄反问道。

  “什么?”朱元璋愣住了。

  陈玄没有理会他的惊愕,而是径直走到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前。

  “北平的局是一个由虚假的‘兄弟义气’构筑的死局。想要破这个局,唯一的办法就是扔进去一个更强大、更真实、也更霸道的‘感情’。”

  他转身,目光灼灼的盯着朱元璋:“重八,你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有谁和蓝玉的‘兄弟情’,比得上朱棣和蓝玉之间的‘宿敌怨’?”

  “蓝玉是你的刀,是太子未来的臂膀。可他也是北平军中唯一一个敢当面顶撞朱棣,甚至抢他军功的人。他们两个是对手,是敌人,却也是最了解彼此的人。”

  “虚空扭曲了张玉和蓝玉的关系,那我们就用朱棣和蓝玉之间那份真实到刻骨的仇恨与竞争,去把这个虚假的梦境撞得粉碎!”

  陈了疯狂的地步。

  他要用毒药去解毒。

  他要把大明军中最不安分、也最危险的两个变量关进同一个笼子里,让他们去斗,去撕咬。

  “这太冒险了!”朱标失声喊道,“这等于把整个北境的安危都压在了四弟的一念之间!万一……万一他和张玉联手……”

  “没有万一。”陈玄打断了他,“这也是一次考试。是考校朱棣在他心中的‘兄弟’、‘军功’和‘皇权’之间,到底哪个更重。也是考校我们之前种下的那些‘疫苗’,到底有没有用。”

  “我们不能永远把他当成一头需要防备的猛虎,圈在遥远的海上。有时候你需要解开老虎的锁链,让它去对付另一头更凶恶的豺狼。”

  一番话让朱元璋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看着地图,看着那个代表着北平的标记,又看看那个从东海急速逼近的舰队符号,眼中闪烁着痛苦的挣扎。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北境危局可解,还能顺势敲打一下蓝玉和朱棣这两个骄兵悍将。

  赌输了,那就是烽火连天,江山动荡。

  良久,朱元璋缓缓的抬起头,眼中只剩下了一位帝王的决断和冷酷。

  “好,咱就陪你赌这一把。”

  他沉声下令。

  “传旨!着锦衣卫飞马传谕,斥靖海王朱棣擅离职守之罪,然念其忧心国事,情有可原。特命其以‘皇家特使’之名即刻前往北平,彻查凉国公蓝玉被软禁一案,准其调动北平大营周边一切兵马,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这是一道充满了帝王权术的圣旨。

  明面上是任命,给了朱棣合法的身份和无上的权力。

  暗地里却也是一道催命符。彻查?怎么查?查到最后无论结果如何,朱棣、蓝玉、张玉这三方都必然会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朱元璋在用阳谋,逼着这三个他最不放心的悍将去互相制衡,互相消耗。

  “再传一道密旨。”朱元璋的眼神望向陈玄,声音压得极低,“给你的‘信鸽’。告诉他们启动‘风筝’计划。咱要知道朱棣在北平说的每一句话,见的每一个人。如果他有任何不臣之举……”

首节 上一节 217/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