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不公平。”
“你说的对。”
仓库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愣住了。
包括王五。
他眼中那即将沸腾的黑色,仿佛被这一句突如其来的认同给凝固了。
“你为大明造了一辈子船,功劳盖世。但你的名字除了这船厂里的人,无人知晓。”
“你看着那些远不如你的官员,只因会写几句诗便能平步青云,封妻荫子。”
“你心中不平,你感到愤怒。”
朱标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的剖开了王五内心最深处的脓疮。
“所以你恨。”
“你恨这个世界,恨那些比你风光的人。”
“你觉得既然这个世界对你不公,那你便要毁了它。”
王五呆住了。
他眼中的疯狂在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和茫然。
那股寄生在他精神中的“虚空”之力,仿佛失去了嫉妒的养料开始萎缩。
这一幕让朱标心中升起了一丝明悟。
对付这种精神瘟疫,堵是堵不住的。
唯有疏导。
当夜朱标将船厂的见闻和自己的尝试详细汇报给了陈玄和朱元璋。
朱元璋听得眉头紧锁,对这种“攻心为上”的手段将信将疑。
陈玄却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殿下,你成长了。”
他随即话锋一转,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你找到了对付‘渗透者’的方法,这很好。”
“但是……”
他将另一份刚刚由宋濂团队破译出的“生物图谱”档案放在了桌上。
“法典里记录了第三种‘虚空’的造物。”
“它不靠绝望,不靠嫉妒。”
“它寄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稳固、最高贵的情感。”
朱元璋凑过去念出了档案上的标题。
“【狂热的殉道者】?”
陈玄点了点头,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大殿门口那些站得笔直,眼神中只有绝对忠诚的锦衣卫。
“它寄生的是忠诚。”
“它会将最忠诚的战士变成最可怕的刺客。”
“它会让我们最引以为傲的利剑从背后刺向我们自己的心脏。”
第214章 狂热的阴影
陈玄的话如同一阵来自九幽的寒风吹进了文华殿。
朱元璋的脸色第一次变得有些苍白。
他下意识的看向殿外那些护卫了他一生的锦衣卫。
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能为他毫不犹豫挡刀的忠犬,此刻在他的眼中却仿佛都带上了一层看不见的阴影。
皇帝的猜忌是世上最可怕的毒药。
仅仅一瞬间,大殿内的气氛就凝固到了冰点。
“大哥……”朱元璋的声音有些干涩,“你是说……连他们都不可信了?”
“不。”陈玄摇头,“不是不可信,是‘太可信’了。”
他将那份关于【狂热的殉道者】的档案推到朱元璋面前。
宋濂和他的团队已经将破译出的内容整理成了文字。
【狂热的殉道者:虚空腐化的最高级战斗单位之一。】
【寄生目标:拥有绝对、纯粹、不容置疑的忠诚信仰的个体。】
【腐化方式:非扭曲,而是‘极端化’。它不改变目标的信仰,而是将这份信仰推向自我毁灭的狂热。】
【行为逻辑:当‘殉道者’认为其信仰之物(如君主、神明、国家)受到‘玷污’或‘威胁’时,它们会采取最极端的方式进行‘净化’。包括且不限于毁灭‘被玷污的’信仰载体本身,以期用毁灭换取‘神圣的新生’。】
朱元璋看着最后那段描述手脚冰凉。
他终于明白陈玄的意思。
一个被腐化的锦衣卫如果听到有人说皇帝的一项政策是错的。
他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杀那个提意见的人。
而是认为“皇帝”这个神圣的概念被错误的“政策”玷污了。
他会为了维护心中那个“完美皇帝”的形象,而去杀死这个犯了“错误”的活生生的朱元璋。
这是一种何其荒谬又何其恐怖的逻辑!
“这……这他娘的叫什么事!”朱元璋一拳砸在桌上,眼中满是憋屈和暴怒。
他戎马一生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
可这种敌人已经超出了他所有的人生经验。
它不是要打败你而是要让你自己打败自己。
“必须想个办法。”陈玄的声音冷静的可怕,“在它发作之前。”
“怎么想?”朱元璋烦躁的站起身,“难道把锦衣卫和亲军都解散了不成?”
“当然不。”陈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我们非但不能解散还要加强。”
“但要换一种方式。”
他提出了一个堪称离经叛道的计划——“忠诚审查”。
他要求朱标的“文明存续总署”和宋应星的“格物院”合作立刻成立一个“思想钢印部”。
这个部门的任务不是对士兵和卫士进行传统的忠君思想教育。
恰恰相反。
他们要做的是在军队和卫队中系统性的植入“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他们要开办课程让那些只懂得服从命令的军人去学习逻辑,去学习辩证的看待问题。
他们甚至要组织辩论赛让士兵们去争论“皇帝的命令如果是错的,应该执行还是应该劝谏”。
这个计划一出连朱标都倒吸一口凉气。
“大哥!这……这不是在动摇国本吗?一支懂得怀疑的军队那还是军队吗?”
“一支只懂得盲从的军队在‘虚空’面前就是一群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陈玄冷冷反驳。
“殿下,未来的敌人是思想的瘟疫。我们要对抗它就必须给我们的战士先接种思想的疫苗。”
“而‘怀疑’就是最好的疫苗。”
在陈玄的坚持和朱元璋的默许下,这场史无前例的“思想改造”运动在大明最精锐的部队中秘密展开了。
半个月后。
京畿大营一处被列为最高机密的演武场。
朱元璋和陈玄正通过一面特制的单向透光琉璃观察着场中的一场特殊演习。
演习的内容是摹拟“奸臣妖言惑众企图动摇圣心”。
一名由格物院学者扮演的“奸臣”正唾沫横飞的指责皇帝开启民智、发展工业是“违背天道必遭天谴”。
而受训的十名锦衣卫百户则需要在此场景下做出正确的应对——即刻拿下“奸臣”封住他的嘴,押入诏狱听候发落。
前九名百户都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轮到第十个。
他叫赵敬是锦衣卫中最骁勇、最受朱元璋赏识的后起之秀。
在听到“奸臣”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后,赵敬的身体猛的一震。
他的双眼瞬间充血闪过一丝非人的暗红色光芒。
站在琉璃墙后的朱元璋心脏猛地一缩。
“保护陛下!”
赵敬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抓捕“奸臣”。
他发出了一声如同野兽般的咆哮拔出了他的绣春刀。
他的目标不是那个扮演“奸臣”的学者。
而是……立在演武场中央那具代表着皇帝的穿着龙袍的木人!
“妖言玷污圣体!唯有毁灭方得净化!”
赵敬状若疯魔挥刀就朝木人砍去。
在他扭曲的逻辑里那个被“妖言”玷污的皇帝已经不再神圣。
他要亲手“毁灭”这个不完美的躯壳来捍卫自己心中那个“完美”的信仰!
砰!
千钧一发之际一旁的几名锦衣卫反应了过来。
他们没有拔刀而是严格按照新操典的规程,用特制的捕网和长杆瞬间将赵敬死死压制在地上。
赵敬疯狂的挣扎着嘴里依旧嘶吼着狂热而混乱的口号。
琉璃墙后一片死寂。
朱元璋的脸比白纸还要白。
他亲眼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