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朽,斗胆请教。”
“可否……可否教教我。”
宋濂缓缓抬起头,浑浊的老眼中,没有了怨恨,没有了不甘,只剩下一种最纯粹的、对知识的渴求。
“如何……看懂这张图?”
【叮!检测到关键思想节点发生转变!】
【宿主对‘儒家思想领袖’宋濂的隐性投资,触发“顿悟”效果,产生百倍暴击返利!】
【恭喜宿主获得:《大明皇家大学体系建设蓝图》!】
【恭喜宿主获得:‘宋濂’角色忠诚度提升至“敬畏”,其个人属性面板已解锁!】
远在皇商府书房内,正听取钱万三汇报的陈玄,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他笑了。
看来,是时候为这个帝国,种下真正的未来了。
第170章 大学蓝图,与太子殿下的新差事
皇商府,静谧的书房内,檀香袅袅。
太子朱标坐在陈玄的对面,神情间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与好奇。他刚刚听说了发生在格物院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宋濂的俯首,在他看来,不亚于蓝玉的投降,其意义甚至更为深远。
这意味着,帝国最顽固的阻力,正在从内部开始瓦解。
“大伯,宋学士他……”
“他只是做了一个聪明人该做的选择。”陈玄放下茶杯,打断了朱标的话,“标儿,一个宋濂的转变,还不够。我要的,是千千万万个‘宋濂’的转变。”
说着,他从身后的一个紫檀木柜中,取出了一卷巨大而厚重的图纸,在宽大的书桌上缓缓展开。
朱标凑上前去,只看了一眼,呼吸便为之一滞。
这并非任何工程图纸,而是一副结构宏大、体系严谨的规划图。
图纸的最上方,用苍劲的笔触写着七个大字——“大明皇家大学堂”。
在这七个大字之下,是一个个如同枝杈般延伸开来的方框。
“格物学院:下设算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天文系……”
“工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矿冶系、船舶系……”
“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防疫系……”
“法学院:下设宪法系、民法系、商法系、刑法系……”
“商学院:下设会计系、金融系、管理系……”
甚至在最后,还有一个他最熟悉,却又感到无比陌生的学院。
“文学院:下设史学系、经学系、语言系、社会学系……”
这……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培养工匠或者学者了。
这分明是要将全天下所有的知识,分门别类,尽数囊括,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培养帝国所有顶尖人才的超级熔炉!
“大伯,这……这就是您说的,为大明种下未来?”朱标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没错。”陈玄的手指,轻轻点在图纸的中心,“格物院,只是一个起点,一个火种。但星星之火,若没有燎原之势,终究会被风雨浇灭。我要建的,是一座真正的象牙塔,一座为大明源源不断提供新鲜血液和思想的发动机。”
“这所大学,将向大明所有子民开放,无论出身贵贱,只要通过考核,皆可入学。毕业之后,择优入仕,其地位,等同军功!”
“我要让天下的读书人明白,经义文章能安邦,这格物实学,同样能兴国!我要让天下的父母知道,将孩子送进大学堂,和考取状元一样,光宗耀祖!”
朱标听得热血沸腾,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指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如此宏大的构想,谁来掌总?谁,又有这个资格和威望,来当这第一任的校长?”
陈玄笑了,他深深的看着朱标,一字一句的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我?”朱标愕然,随即连连摆手,“不,不行,大伯,我……我哪里懂这些格物之学,我当不了这个校长!”
“我没让你去教他们如何造蒸汽机。”陈玄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标儿,你要记住。作为储君,未来的皇帝,你不需要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你需要做的,是为专家们提供最好的平台,制定最合理的规则,让他们为你,为这个帝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让你当这个校长,就是要告诉全天下,这所大学,代表着皇家的意志,代表着大明的未来!它的地位,与国同级!这,是千金难买的威望!”
“而且……”陈玄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我可没说让你白当。这所大学堂,将会是你未来,最重要的权力根基之一。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将是你的门生。他们会遍布朝堂、军队、商界、工厂……成为你推行新政,最坚实的支持者。”
朱标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瞬间明白了陈玄的深意。
这不仅仅是在办学,更是在为他,为未来的建文朝,培养一个全新的,忠于他本人的执政班底!
“我……我明白了。”朱“标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很好。”陈玄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明白了,那么,校长大人,你的第一个任务来了。”
他将那张大学蓝图,缓缓卷起,郑重的交到朱标手中。
“我要你,拿着这份蓝图,亲自去一趟格物院。不是以太子的身份,而是以‘大明皇家大学堂’创办人的身份。”
“去邀请宋濂,以及他那些门生。告诉他们,他们的惩罚结束了。”
“我,陈玄,以及你,朱标,正式邀请他们,成为‘大明皇家大学堂’文学院的第一批教习和学子。”
“他们的任务,不再是空谈误国,而是去伪存真,将圣贤的智慧,与格物实学相结合,为大明,编撰出一套全新的,能真正指导我们走向未来的‘新经学’!”
“去吧。去告诉他们,扫帚,该放下了。是时候,重新拿起笔杆了。只不过这一次,他们要书写的,是历史。”
朱标紧紧握着手中沉甸甸的图纸,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份蓝图,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他对着陈玄,郑重的行了一个大礼。
“大伯放心,标儿,定不辱命!”
当朱标的仪仗再次来到格物院时,整个院子都轰动了。
然而,这一次,朱标没有前呼后拥,他屏退了所有侍从,只身一人,走进了那个简陋的院落。
他看见了让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夕阳的余晖下,须发皆白的宋濂,没有在扫地。他正和一群翰林学士,围在一张桌子旁。桌子上,摊开着一张巨大的矿脉分布图。
宋应星,正站在一旁,手指着图上的一点,耐心的讲解着什么。
而宋濂,正拿着一支笔,在一个小本子上,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扭曲的符号(阿拉伯数字),飞快的记录着,神情专注,如同学堂里最认真的孩童。
那一刻,朱标的眼眶,有些湿润。
他走上前,对着众人微微一笑。
“宋学士。”
宋濂等人猛然惊醒,见到太子亲临,就要下跪行礼。
朱标却一步上前,扶住了宋濂的手臂,不让他跪下。
“不必多礼了。”朱标的声音温和而郑重,“孤今日前来,不是以太子的身份,而是有一个新的身份,想请诸位品鉴。”
他将手中的大学蓝图,缓缓展开在另一张桌子上。
“孤,大明皇家大学堂,第一任校长,朱标。”
“今日,特来邀请宋濂学士,出任我大学堂文学院,第一任院长!”
“不知宋院长,可愿屈就?”
宋濂呆呆的看着那张宏伟的蓝图,又看了看眼前目光真诚的太子。
他忽然觉得,这些日子所受的屈辱、内心的挣扎、信仰的崩塌……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被时代洪流选中的,庄严与使命感。
“噗通”一声。
宋濂,还是跪了下去。
但这一次,他跪的不是皇权,不是威压。
他抬起头,老泪纵横,声音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罪臣……宋濂,领旨!”
第171章 第一车矿石,与来自西方的警报
就在应天府紧锣密鼓的筹备着一场将改变整个帝国教育体系的宏伟计划时,千里之外的辽东,鞍山。
连绵起伏的山脉,如同巨龙的脊背,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山脚下,一个巨大的营地已经拔地而起。数万名身穿统一工装,头戴藤制安全帽的皇家工程兵团士兵,正以军人的纪律,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凉国公蓝玉,身披甲胄,腰挎长刀,站在一处高岗上,俯瞰着这片热火朝天的战场。
他的眼神中,没有了往日沙场上的暴戾与杀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新奇、震撼与狂热的复杂情绪。
这确实是一场战争。
一场与山川,与岩石,与大自然伟力的战争!
“将军!”一名地质工程师快步跑来,他脸上沾着泥土,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三号矿区的爆破点已经计算完毕!我们发现了主矿脉!纯度极高!”
蓝玉猛地回头,粗声问道:“能开采了吗?”
“随时可以!”工程师递上一张图纸,“按照计算,我们只需要进行三轮梯次爆破,就能直接剥离表层岩土,将整个富矿区暴露出来!预计第一轮,就能采出超过五十万斤的矿石!”
蓝玉一把抓过图纸,那上面画满了各种他看不懂的线条和数字,但他现在已经学会了抓住重点。
他指着图上那个用红色朱砂标记出的核心区域,下达了命令。
“传令!爆破组准备!所有非战斗人员,后撤三里!”
“喏!”
随着尖锐的铜哨声响起,整个矿区的人员开始有序撤离。
蓝玉站在高岗上,举起了手中的令旗。他身边,那些曾经在战场上百战余生的亲卫们,一个个也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见过千军万马的冲锋,见过血肉横飞的惨烈。但眼前即将发生的一幕,对他们来说,同样是前所未聞的。
蓝玉深吸一口气,猛地挥下了令旗!
“轰——!!”
“轰隆隆——!!”
大地,剧烈的震颤起来。
一连串沉闷而恐怖的巨响,从山体内部传来。紧接着,半面山坡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撕开,无数的岩石和泥土被高高抛起,又重重落下,激起漫天烟尘。
这股由精准计算所控制的暴力,远比千军万马的冲锋更具毁灭性,也更有效率。
等到烟尘稍散,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原先坚不可摧的山壁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豁口之内,暗红色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岩石,大片大片的暴露在阳光之下。
那就是铁!支撑起一个帝国脊梁的,最原始的钢铁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