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旨!”宋应星手捧着那沉甸甸的金牌,只觉得比一座山还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格物院的命运,已经和这座即将拔地而起的“蜂巢城”,和整个大明的未来,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就在这时,一直瘫软在地的宋濂,猛地抬起头,双目赤红,死死盯着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又看了看龙椅上那个冷酷的帝王。
他毕生坚守的信仰、尊严、荣耀,在这一刻,被砸得粉碎。
一股急火攻心,宋濂喉头一甜,喷出一口鲜血,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老师!”
“宋学士!”
翰林院的官员们惊呼着乱作一团。
朱元璋却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毫无波澜。
“拖下去,别在这碍眼。”
在他看来,一个旧时代的腐儒,其价值,甚至不如格物院沙盘上的一块木头。
第155章 皇帝的施工队
宋濂的倒下,像一个象征。
它象征着一个时代的颜面,被彻底撕碎,也象征着另一个崭新而务实的时代,正以不容抗拒的姿态,轰然降临。
皇家格物院,这个三天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新衙门,一夜之间,成了整个大明最炙手可热的地方。
宋应星手持御赐金牌,俨然成了“蜂巢城”项目的总指挥。他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权力冲昏头脑,反而以超乎年龄的沉稳,迅速展开了工作。
他带着团队,直接进驻了工部衙门,将一间最大的公房,改造成了临时指挥部。
“陛下有旨,‘蜂巢城’项目,所有料物,由工部统一调配。”宋应星将一份长达数十页的材料清单,拍在了工部尚书吴琳的桌上。
吴琳,一个年过六旬的老臣,看着眼前这个嘴上没毛的年轻人,又看了看他腰间那块刺眼的金牌,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他堂堂二品大员,六部主官之一,现在居然要听一个八品格物博士的调遣?
“宋博士,”吴琳皮笑肉不笑的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慢,“你这清单上的东西,可不少啊。什么‘一号标号水泥’、‘淬火螺纹钢筋’,老夫在工部几十年,闻所未闻啊。”
“还有这数量,光是砖石木料,就要掏空整个应天府的库存。调配起来,怕是需要些时日……”
宋应星眉头一皱。
他听出了对方话里的刁难之意。
“吴尚书。”宋应星的声音冷了下来,“清单上的所有材料,都是经过我们精密计算的。至于水泥和钢筋的配方,格物院会提供。工部要做的,只是按照配方,保质保量,按时生产。”
“至于时间……”宋应星直视着吴琳的眼睛,“陛下给的工期,是半个月。我给工部的期限,是五天。五天之内,第一批材料必须运抵城外工地。否则……”
他没有说下去,只是轻轻拍了拍腰间的金牌。
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吴琳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你好大的官威!”他终于忍不住,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你一个黄口小儿,也敢在老夫面前指手画脚?你当这工部是什么地方?是你家的后院吗?”
他身后的几名工部官员,也纷纷出言附和。
“就是!毛都没长齐,就敢号令朝廷大员!”
“没有我们工部的工匠,光凭你们几个书生,建得起城吗?”
指挥部内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宋应星没有动怒,他只是平静的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这是新旧势力必然的碰撞。光靠一块金牌,压不住这些盘根错节的老油条。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
“哟,挺热闹啊。”
陈玄背着手,慢悠悠地踱了进来。他身后,跟着面色沉凝的太子朱标。
“皇……皇商大人!太子殿下!”
吴琳等人大惊失色,连忙跪下行礼。
陈玄看都没看他们,径直走到宋应星身边,拿起那份清单扫了一眼。
“怎么?有人不想干活?”
宋应星躬身道:“回皇商大人,工部说,材料调配,有困难。”
“困难?”陈玄笑了,他转向跪在地上的吴琳,“吴尚书,本官最喜欢帮人解决困难了。”
“你来说说,有什么困难?是人手不够,还是银子不够?”
吴琳满头大汗,支支吾吾道:“都……都够。只是……只是这水泥钢筋,乃是新物,工匠们不熟悉,怕……怕是会耽误工期。”
“哦,原来是怕担责任啊。”陈玄恍然大悟。
他走到吴琳面前,蹲下身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和颜悦色道:“吴尚书,你看这样好不好?”
“这‘蜂巢城’的项目,太过重要,不能有任何闪失。让你来负责,确实是难为你了。”
吴琳一听,以为陈玄要收回成命,心中一喜,连忙道:“皇商大人体恤,臣感激不尽……”
“所以,”陈玄的笑容,变得有些诡异,“我跟陛下商量了一下,决定给你换个轻松点的差事。”
“从今天起,你不再是工部尚书了。”
吴琳的笑容僵在脸上。
“我给你在‘蜂巢城’的工地上,安排了一个‘总监工’的职位,正三品,专门负责监督材料质量和工程进度。”
“陛下说了,工期每延误一天,就砍你一根手指头。要是出了质量问题,比如房子塌了,那就直接把你砌进墙里,以儆效尤。”
陈玄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你看,这个差事,是不是很简单,很轻松?”
吴琳浑身一软,瘫倒在地,裤裆处,迅速湿了一片。
他看着陈玄那张笑眯眯的脸,只觉得比阎王还可怕。
“臣……臣不敢!臣有罪!臣马上就去办!五天!不!三天!三天之内,第一批材料一定送到!”吴琳磕头如捣蒜,声泪俱下。
“早这么说不就结了。”陈玄摆了摆手,“行了,去干活吧。”
吴琳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召集所有官员工匠,整个工部衙门,瞬间像上了发条一样,疯狂运转起来。
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太子朱标的嘴角抽了抽。
他这位大伯,整治人的手段,真是……闻所未闻。
“大伯,”朱标低声道,“您这么做,虽能解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日后若还有其他工程,难道都要如此威逼吗?”
“当然不。”陈玄摇了摇头,“杀鸡儆猴,只是第一步。”
“想要马儿跑得快,光用鞭子抽是不行的,还得给它吃草,而且是最新鲜的草。”
他从怀里掏出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书,递给朱标。
“这是我草拟的‘皇家工程招投标章程’。”
“从‘蜂巢城’项目开始,所有官方工程的材料供应、运输、部分非核心工段,都不再由工部垄断。”
“我们要把它,拆分成一个个的小合同,面向全天下的商人,公开招标!”
朱标接过章程,只看了几眼,瞳孔便猛地一缩。
“价低者得?引入竞争?信用评级?违约惩罚?”
这些全新的词汇,每一个都像一扇窗,让他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效、透明、并且能让朝廷和商人都获利的全新世界。
“大伯,”朱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您这是……要重塑大明的经济规则啊!”
陈玄微微一笑:“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套章程,是给守规矩的人准备的。但总有些自作聪明的,会想用联合抵制之类的老办法,来跟我们叫板。”
朱标若有所思:“那该如何应对?”
“所以,在咱们的牌桌上,除了当裁判,我们自己也要有一个永远不会背叛的‘庄家’。”陈玄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已经让钱庄那边,以皇家的名义,秘密筹建了几个涵盖农垦、运输、矿业的商行。它们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就按照市价经营。可一旦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这支‘皇家商队’,就是我们砸烂他们饭碗的铁拳。我们自己,就是最大的供应商,这才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底气。”
朱标闻言,心中豁然开朗,对陈玄的敬佩更是无以复加。
他郑重点了点头:“大伯深谋远虑,儿臣受教了。”陈玄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去吧,告诉天下商人,想要跟朝廷做生意,得按我的规矩来。”
第156章 浮萍之军
工部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很快又摆在了朱标的面前。
应天府城外,那片临时搭建的营地里,三万名被裁撤的卫所老兵,像一群无头苍蝇,终日无所事事。
他们曾经是大明的刀剑,是帝国的骄傲。
但现在,他们只是被时代抛弃的闲人。
没有了操练,没有了军饷,甚至没有了明确的身份。恐慌、迷茫、愤怒的情绪,如野草般在营地里疯长。
小规模的斗殴、酗酒闹事,时有发生。一些别有用心的旧军官,开始在私下里煽风点火,抱怨朝廷不公,怀念过去的日子。
一个巨大的火药桶,正在形成。
“大伯,必须想个办法了。”东宫的书房里,朱标忧心忡忡地对陈玄说道,“这些都是跟了父皇打天下的悍卒,若真的闹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前几日校场之后,我虽给了蓝玉舅舅一个‘国防军总教官’的虚职,希望能稳住他。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三万弟兄的生计与归属问题。他们没了根,一个虚名,反而更像是一种讽刺。”
“派人去安抚,他们不听。发些钱粮,也只是杯水车薪。他们要的,不是施舍。”
陈玄正在摆弄一个新得的地球仪,闻言,他转动着那颗蔚蓝的星球,头也不抬地问道:“标儿,你觉得,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是令行禁止,是战无不胜?”朱标试探着回答。
“不。”陈玄摇了摇头,“是荣誉感,和归属感。”
“他们现在之所以闹,不是因为没饭吃,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废物,被抛弃了。你把他们的魂抽走了,他们当然会闹。”
“你给蓝玉一个总教官的名头,只是给了他一个人的魂,却没给那三万人的魂。这正是问题所在。”
“那……该如何是好?”
“很简单。”陈玄停下手中的动作,指着地球仪上那片广袤的土地,“把魂,还给他们所有人。”
“你之前让蓝玉当总教官,只是给了他一个名头。不如,就让他带着这三万老弟兄,组建一支真正有番号,有任务,有荣誉的新队伍。这,才是给了他一支真正的军队,一个真正的新战场。”
“军队?”朱标一愣,“可他们已经被裁撤了……”
“谁说军队就一定要打仗?”陈玄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我打算,以这三万老兵为基础,成立一支全新的部队。”
“大明皇家工程兵团!”
“工程兵团?”朱标咀嚼着这个新词,眼睛瞬间亮了。他明白了!
“没错。”陈玄解释道,“他们的任务,不再是杀人,而是建设。修路、架桥、开矿、建城……未来大明的‘星辰熔炉’,都需要他们。”
“他们将继续保留军籍,享受军人待遇,甚至比以前更高。他们将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自己的家园,去创造一个崭新的大明。这份荣誉,难道比在战场上砍几个人头要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