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眉头一挑,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我有一个条件。”朱棣一字一顿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说。”
“我不要口头承诺。”朱棣的眼中,闪烁着狼一般的光芒,“我要一份……契约!”
“一份白纸黑字,写明我的权力、我的义务,以及我该得到的一切!我要你,我大哥,甚至父皇,都在上面签字画押!”
他死死地盯着陈玄,说出了自己在这短短时间内,想得最清楚的一件事。
他不懂什么叫CEO,但他懂总帅的权力!他不懂什么叫股东,但他懂合伙分赃的规矩!
他听懂了,那个男人是在用一套全新的规矩,来定义这个世界。
既然如此,他朱棣,就要成为第一个,将这套规矩,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人!
他要的,不是皇帝的恩赐,不是兄长的许诺,而是一份在全新规则之下,神圣不可侵犯的……商业合同!
听到“契约”二字,朱标愣住了。他从未想过,君臣兄弟之间的事情,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约定。这在他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
然而,陈玄的脸上,却露出了发自内心的、赞许的笑容。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朱棣,比他想象中,上道得更快!
“好!”陈玄抚掌大笑,“不愧是重八的儿子,有魄力!”
他转头对已经有些懵的朱标说道:“标儿,去,取文房四宝来。今天,我就亲自为大明的第一位‘靖海王’,拟定一份……《海洋宪章》!”
第104章 舰队上市!本王的龙旗,也卖股份?
太子府的书房内,气氛庄重而又诡异。
一张巨大的梨花木桌上,铺着一张上好的宣纸。但纸上书写的,却不是什么诗词歌赋,也不是什么圣贤道理,而是一条条充满了现代商业气息的条款。
陈玄亲自执笔,朱标在一旁研墨,朱棣则站在对面,双目如炬,紧紧盯着笔下的每一个字。
“第一条:甲方,大明皇家商业集团,授权乙方,靖海王朱棣,为‘大明皇家远洋舰队’之最高指挥官(CEO),全权负责舰队的一切军事、外交及商业活动。海外之一切行动,无需向朝廷请示,只需……定期提交财务报表与战略规划。”
朱棣看到此处,心中暗道:“这便是总帅之权,白纸黑字,再无掣肘!”
“第二条:舰队所获之一切利益,包括但不限于新发现之土地、矿产、贸易航线、以及战利品,甲方占七成,乙方及其团队占三成。此三成,为乙方团队之薪俸、奖金及分红,具体分配,由乙方全权决定。”
……
当陈玄写下最后一条“本契约效力等同于祖宗之法”时,朱棣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他知道,有了这份东西,他的征途,才算有了最坚实的基石。
“好!”朱棣沉声道,“我签!”
他接过笔,在乙方的位置上,龙飞凤舞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朱棣。
随后,陈玄和朱标,也分别在甲方的两个位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最后一笔落下,这份足以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海洋宪章》,正式成立。
“好了。”陈玄将契约小心翼翼地收好,递给朱棣一份,“从现在起,你就是大明皇家远洋舰队的CEO了。接下来,咱们该谈谈……启动资金的问题了。”
朱棣眉头一皱:“不是由户部拨款吗?”
“户部?”陈玄嗤笑一声,“户部的钱,是民脂民膏,是用来修桥铺路,赈济灾民的。我们这个‘公司’,是要去賺钱的,怎么能用他们的钱?”
“那钱从何来?”朱棣不解。
陈玄神秘一笑,打了个响指。
门外,管家钱万三走了进来,递上一份烫金的请柬。
“三天后,‘帝国拍卖会’结束之后,我会在应天府的‘大明皇家交易所’,为你的远洋舰队,举行一场……‘首次公开募股’。”
“什么?”朱棣和朱标异口同声地问道,脸上全是茫然。
陈玄看着他们,就像一个老师看着两个求知欲旺盛的学生。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舰队,当成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我们把它分成一百万份,每一份,我们称之为‘股份’。”
“然后,我们会向全天下的商人,公开出售这些股份。谁买了股份,谁就是我们舰队的‘股东’,以后舰队赚了钱,他们就能按股份的比例……分红。”
“当然,”陈玄补充道,“为了保证集团的控制权,我们只会出售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一,将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
轰!
这一次,连朱棣都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他刚刚才签下契约,获得了舰队的绝对掌控权,转眼间,这个男人就要把他的舰队拆开卖掉?
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谬感涌上心头,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欺骗的警惕与愤怒。
“你的意思是,本王刚刚拿到的总帅之权,要被一群素未谋面的商人指手画脚?本王在海外浴血奋战,还要分钱给那些坐在家里数钱的商贾?”
朱棣的声音冰冷下来,他盯着陈玄,一字一顿地问:“你这是在稀释本王的权力!契约上可没写这一条!”
朱标也觉得此事太过骇人听闻,劝道:“大伯,此事……是否太过惊世骇俗了?将国之利器,与商贾捆绑,恐动摇国本啊!”
陈玄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
“你们啊,还是不懂。”
“动摇国本?不,我这是在……铸造国本!”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街道上,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眼中闪烁着贪婪光芒的商人们。
“朱棣,你以为权力是什么?是你一个人的令行禁止吗?不,真正的权力,是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为你的目标服务!”
“当全世界最有钱的这批人,都成了我们舰队的股东;当我们的每一次远航,都关系到他们身家性命的时候……”
陈玄缓缓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你猜,他们是希望我大明强盛,还是希望我大明衰败?”
“他们会用尽自己所有的财富和人脉,去维护我们舰队的利益,去为我们提供全世界的情报。他们会成为我们……最忠实的盟友!”
“这,才叫真正的……万国来朝!”
第105章 皇帝的股份!爹,这是您的江山!
朱元璋很愤怒。
他刚从户部尚书张德全那里,听到了一个让他差点把御案掀了的消息。
陈玄,他那个无法无天的大哥,居然要把即将组建的皇家舰队,拆分成什么“股份”,卖给那些商人?
滑天下之大稽!
他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他倾尽国力打造的无敌舰队,凭什么要让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来分一杯羹?这是在卖国!
“备驾!去皇商府!”朱元璋怒吼一声,带着满身杀气,直奔陈玄的府邸。
他要当面问问他那个好大哥,他到底想干什么!是不是觉得这大明的江山,真的成了他陈家的生意!
皇商府内,气氛正有些凝固。
朱棣依旧在消化着“舰队上市”带来的冲击,脸色铁青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朱标则在苦苦思索陈玄那番话背后的深意,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下人惊慌来报:“陛下……陛下驾到!”
话音未落,身穿龙袍的朱元璋,已经如同一阵狂风般,卷进了书房。
“陈玄!”
朱元璋一进门,就指着陈玄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个败家子!你是不是疯了!把咱的舰队拿去卖?你把咱大明的军队当成什么了?菜市场的猪肉吗?!”
他的声音,震得整个书房嗡嗡作响。
面对暴怒的朱元璋,陈玄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甚至还有心情给自己倒了杯茶。
“重八,稍安勿躁,先喝口茶,降降火。”
“喝个屁!”朱元璋一把将他递过来的茶杯扫落在地,茶水碎瓷溅了一地。
“咱今天要是听你一句解释,咱就不姓朱!”朱元璋指着自己的鼻子,怒目圆睁。
陈玄无奈地摇了摇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朱标和朱棣。
“你们爹,还是这个牛脾气。”
他不再理会暴跳如雷的朱元璋,而是转向朱棣,平静地问道:“朱棣,我问你,组建一支远洋舰队,需要多少钱?”
朱棣虽然心中有气,但还是沉声答道:“建造百艘宝船,配备火炮,招募三万水师,再加上前期的训练和物资储备……至少,需要白银三千万两。”
“三千万两……”陈玄点了点头,又问,“这笔钱,如果让户部出,需要多久?”
朱标在一旁轻声回答:“大明如今虽国库充盈,但各项开支巨大。一次性拿出三千万两,恐怕要掏空国库,至少需要三年的税收才能缓过来。”
“听到了吗,重八?”陈玄看向朱元璋,“三千万两,三年。而帖木儿,不会给我们三年。那些西方的蛮夷,更不会给我们三年。”
朱元璋的怒气,稍稍收敛了一些,但依旧嘴硬:“没钱,咱就加税!砸锅卖铁,咱也要把这支舰队给凑出来!”
“然后呢?”陈玄冷笑一声,“加税,逼得百姓造反?让你刚刚稳定下来的江山,再次烽烟四起?重八,你打仗是把好手,治国……你还是得多听听你儿子的。”
朱元璋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恶狠狠地瞪着他。
陈玄这才不紧不慢地道出了自己的核心逻辑。
“我之所以要卖股份,第一,是为了钱,这叫藏富于国。第二,是为了绑住他们,这叫利益捆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玄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看着朱元璋,一字一句地说道:
“是为了给你这个皇帝,减负。你是一个人,不是神。你将不再是一个辛辛苦苦的包工头,而是一个……董事长。”
朱元璋愣住了。虽然“董事长”这个词他听不懂,但他听懂了陈玄的意思。他的怒气,在冰冷的利益和现实面前,渐渐消散。但他心中,那份作为帝王的骄傲,依旧让他无法接受。
“就算你说的有道理,咱的江山,也不能让外人染指!”
陈玄看着他那副样子,终于笑了。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装裱得无比精美的烫金文件,递到朱元璋面前。
“谁说要让外人染指了?”
“重八,你以为朕要卖的是你的江山吗?不,朕是在帮你把你的江山,换一种更强大的方式来持有。”
陈玄指着那份文件,声音变得郑重。
“这份,是远洋舰队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认购书。它代表着这家‘公司’最高的权力。它不是朕送给你的,它本来就是你的!朕只不过,是帮你把你的皇权,翻译成了这个新时代,最通用的语言——股份!”
“有了它,你,朱元璋,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永远的……掌控者!”
朱元璋看着那份文件,彻底呆住了。这不是卖国,这是……把皇权变成了可以增值的资产?
就在他脑子一片混乱的时候,太子朱标,突然上前一步,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拜。
“父皇,大伯此举,乃是为我大明开万世之基业!儿臣,愿倾东宫所有,认购舰队百分之十的股份,为父皇分忧,为四弟壮行!”
紧接着,一直沉默不语的朱棣,也猛地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
“父皇!儿臣也明白了!这舰队,不是我朱棣一人的,也不是商人的,它永远是您,是我大明的舰队!儿臣愿立下军令状,此生必将大明的龙旗,插遍四海!舰队所有收益,皆归……公司所有!”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个儿子,一个懂事得让他心疼,一个雄心万丈让他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