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家父文宣帝 第276节

  燕都由此对自己那个婿子更加嫉妒了,真是生了好命,不仅睡了自己的女儿,还能有着这种军队,和那个不可多得的神将!

  与燕都确认后,齐骑拨马归队,大股齐军则缓缓靠近,燕都朝着最前方的将领举起手,大声打起招呼:“乐城公!”

  高长恭微微低头:“没成想可汗还记得在下,实是荣幸。”

  “哈!猎手会记住最狡猾的猎物,还有比自己更优秀的猎手。”燕都发起感慨:“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乐城公倒是给我了不小的惊喜,没想到居然已经过去了一年之久。”

  “具体的时间是一年五个月。”高长恭还以微笑:“齐国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在下已晋爵为兰陵王。”

  “噢?那要恭喜了!”燕都挑眉:“我还以为皇帝会顾虑你的英武和俊秀,狠狠打压你呢!”

  “至尊不是那样的人。”高长恭的语气变得强硬,想是逆鳞,燕都也没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转头说着:“郁蓝在齐国如何?”

  “可汗的公主已为我齐的皇后,备受至尊荣宠,请可汗放心。”

  “若是其他人,我只以为是敷衍我的话,但若是你高长恭来说,那我就会信。”

  燕都想是极为欣赏高长恭的,居然又说:“可惜,若我还有小女儿,或大女儿未嫁人,那就许配给你了。”

  高长恭面带微笑,不予作答,一名女子和一名小将靠近,用汉话向高长恭汇报,燕都转眼望去:“这是……”

  “女子叫做李秀,是我的徒弟,这位是清河王高劢,为先帝所爱,至尊特令其在我麾下,历练一二。”

  把联挟出击库莫奚的事情当做历练,燕都也不知道该说自己那个皇帝女婿是心大,还是想得太肤浅。

  但看着这支齐军,燕都把话咽了回去,他可以不尊重齐军,但必须要尊重齐军的力量。

  “总之来了就好,我们也在这等了好些日子了,及早解决库莫奚,对我们都有好处。”

  打败三部对库莫奚是伤筋动骨,但对剩下的三个部落算不上什么大事,反而得到了更多的生态位,因此继续追击库莫奚,对齐国来说能解决北部边患,能腾出更多精力来对付周国,对突厥而言能扩张土地,向东发展。

  而且草原人的征战多在夏秋季,如今抵近腊月,库莫奚人中的三部也是受不了苦寒,才南下劫掠,其他没出漠北的三部则躲在老家,必然不会大举移动,比较容易偷袭。

  而对于真正有作战意志的军队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都能够凝聚一战之力,何况是二国国主亲率的精锐之师,以有备破无备,胜算极大。

  突厥此前正处于强势上升期,前代首领土门在天保二年就已经打到了新城,也就是现在的抚顺附近,说明奚人和契丹所在的松漠之地也是突厥想要霸占的领土,已经把手伸向了辽东地区。

  此前最受威胁的,还是齐国本地,毕竟最肥美的地方就是中原的膏腴之地了,突厥此时不进行寇略,一个原因是他已经和齐国和亲了,虽然这和亲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高洋用钱砸出来的;另一部分,则是在和亲的基础上,皇帝女婿提供的粮草和金帛。

  “两千匹丝绸,二十万石粮草,五十万钱,我记得没错吧?”

  高长恭承认:“这是自然,事成之后,朝廷的车队就会开拨都斤山,可汗回去就能见着了。”

  燕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虽然劫掠可能得到更多,但也可能没有,如今不用动刀兵,女婿就主动将这些东西送上山来,实在是让他快意。

  反正库莫奚也是自己要解决的,这样颇有一种用别人的钱消自己的灾的感觉,燕都心里暗爽到内伤。

  且自从高殷登基后,他所获得的钱币,有一部分是崭新的天保通宝和乾明通宝,比此前劫掠的铜钱更加精美,让燕都喜不自胜,深感自己的女儿真是把齐国的小皇帝夹得死死的,自己所得的大量好处,少不得女儿的枕边风。

  再一想到周国……燕都心里就生出无限庆幸,还好没把女儿嫁给那个穷国,不然可真是亏本买卖了。

  在二人说话的功夫,突厥人就已经开始收拾营帐等物,做行军准备。

  突厥的军队中,不乏一些敕勒或小部族的女子,想是他们行进之时掳掠来的女子,陪他们玩耍了这些天,也算是苦中作乐。

  然而这种苦日子也过不下去了,突厥人要行动,带走了粮食和酒,这些女子活不下去,只能尽量爬到缠住那些突厥人,甚至爬上突厥人的马,任他们如何说都不下来,一定要跟着他们走。

  这是她们最后的活路。

  突厥男人们无奈,只得拔出刀,将不听话的女子杀死,才吓走并驱赶这些异族女子,从容上马准备随可汗行进,至于她们的死活,无人关注,也注定被皑皑的大雪覆盖。

第497章 盟杀

  将领有如演员,都有着自己的档期,燕都愿意出兵,主要还是现在处于冬季,正是各方休养生息之时,刚好皇帝女婿有邀,便顺道来此,途中灭几个小部落,权当散散心。

  他还希望着,在这时候也许能见到女儿,不过这就很是妄想了,毕竟他的女儿郁蓝已经是皇后,本就不太可能出现在这前线,即便出现,也不会冒着让郁蓝逃跑的风险,允许她与燕都见面,若是郁蓝产生异心,想要回突厥,那就是齐国千古丑闻了;更有甚者,若是在一年之内,郁蓝诞下一名男婴,那突厥便可以公然宣称这是大齐的嫡长皇太子,将来以此侵略齐国,搞不好那时的齐帝在法统上都没这位草原英雄硬。

  而他这个突厥可汗出现在中原的惟一可能就是打进去,因此若是无意外,只怕此生他都没机会再见郁蓝这个女儿了,想一想还是蛮令人伤感的。

  好在齐帝这个王八蛋给得钱粮够多,很好地安抚了燕都的心里,在内心咒骂发泄完毕后,他又成了燕都在嘴上要点名表扬的好婿子。

  两军各自划定区域,在山坡上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高台,以红毯布盖之,鲜艳的色泽让突厥人看直了眼睛,这种上好的绸缎居然在齐人眼中只能拿来做祭祀的铺路之用,让他们为齐国的财富咂舌。

  搭建完毕,燕都穿上可汗打扮,其实和他的日常无太大区别,齐国那边则精致华丽许多,那名叫做高劢的少年身着深红色的武弁服,腰佩宝剑,由他代表齐国皇帝盟誓。

  按照自家国土的方位,可汗据西,齐帝据东,突厥、齐将随主上各自据守左右。

  双方一步步迈上台阶,分别用自己的语言宣讲祭文:

  “天下有悖逆不义之人,上天必降敕命,使四方共讨,故商高宗征伐鬼方,三年克之。今突厥与大齐既结盟好,而库莫奚屡犯二境,实为两国之共敌。今突厥可汗与大齐皇帝会盟于此,歃血为誓,同举义师,共诛库莫奚丑逆!若违此誓,皇天不佑!”

  突厥人的信仰包括了对天神的敬仰。若是心怀鬼胎的誓约,发便发了,什么都抵不过利益,然而这次盟誓恰恰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与盟友齐国加强联系,在无有异心的情况下,这种誓约便对突厥人极具感染力,因为这是可以不用违背的誓约,因而让燕都略略失神,只觉得冥冥之中,似乎真的有神在注目。

  祭礼之事,突厥这边尚不完备,因此多由齐人来安排流程,让突厥人大开眼界,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齐人与齐帝的神圣程度,这便是仪式感所带来的神秘力量。

  阿史那燕都与高劢发完誓后,底下抬上来一名奚人俘虏,横置在祭台上,下方放着桶,中间摆放着一把刀。

  高殷与燕都互相辞让,随后一同举刀,将俘虏杀死,砍下头颅,丢在桶内,待血液几近流尽,便将奚人首级从桶中捞起,面朝漠北方向摆放,接着可汗与齐帝再用奚俘之血在自己的脸面上划出二道血痕。

  这之后,可汗与齐帝代表再次沾染俘血,互相点在对方的眉心处,表示同心协力。这个过程里还有个有趣的插曲,因为高劢年纪幼小,受礼时若跪下,则可汗点不到他的眉心,因此高劢是站着受礼,而可汗若是站着,则高劢也难以点到,因此可汗则略略弯身,使双方得以完礼。

  这或许有欺骗突厥行拜礼之嫌,但高劢是至尊指定的齐帝代表,也无其他法可替代,否则若是兰陵王上,便不会有这种问题。

  盟誓既成,便自此刻开始生效,在这一战中,突厥与齐军是无可置疑的盟友。

  突厥人是闲散惯了的,除了在战时,在可汗的麾下,他们会是最勇武的士兵,其他时候也都看个人素质,而多数突厥人没有素质这个属性。

  然今日观礼,突厥人却从中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仪式宿命,仿佛在天上有一双眼睛,在推动着突厥与齐国的天命,在他们的铁骑下,第一个牺牲品便是库莫奚。

  这种感觉让突厥人十分愉悦,亢奋异常,对着那些不敢亲近的齐人也产生了些许奇异的联系,似乎自己和他们的区别,也只是没有那么华丽的装扮而已。

  人不怕穷,但怕比较,此次齐军出征所动用的百保鲜卑是五千名,但实际上出现的军队是七千,还有两千,是代表着皇后的骨密啜所率领的两千突厥士兵。

  他们同样跟在齐军的队列中,身着差一些,但也精美无比的兜鍪与两裆铠,让突厥老乡羡慕异常:我勒个乖乖,去了齐国一趟,就变成大富哥了,跟一起辫发的穷哥们儿不一样了,甚至都戴上齐人的武弁了!

  这真是让他们太陌生,又太伤心了。而这又忍不住让他们生出多余的期待,若是能有机会,一样进入齐国,说不得……

  燕都没发现自己部下的细微心思,却见到了齐军的异常举动:盟誓结束后,齐军派出小股人马,将那些被驱赶的女人重新聚集起来,似乎给了她们一些粮食,甚至还有十几匹马。

  他踱马靠近高长恭,挠了挠头:“这是什么意思?”

  “我告诉她们,现在给她们留些粮食和马匹,若愿意等到我们回来,就带她们一起回齐国,若不愿意,就自己寻去路,如果去的是齐国,那还有几州缺人,到时候可以给她们分配土地耕种,能够活下去,还能配个男子,结婚成家。”

  高长恭说得清楚明白,还看了燕都一眼,仿佛他问的是一个不该问的奇怪问题。

  燕都被说得发愣,好一会儿才奇怪道:“为什么要这样?”

  此时是高长恭诧异了:“人命在此,不该救吗?”

  燕都摇摇头:“可她们都不是齐人,甚至不是汉人!有敕勒,有羯族……救她们做什么呢?浪费粮食。”

  高长恭沉默片刻,随后缓缓开口,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只要他们愿意入我大齐,便是我齐国人,至于粮食,只要送给需要的人,不让她们饿死,就算不得浪费。”

  燕都真有些糊涂了,眼前的高长恭可一点不像当初袭杀周使营地的果断模样,让他怀疑高长恭是不是还有一个弟弟,眼前就是那个心慈手软的双胞胎弟弟:“你真是这么想的?”

  “是至尊这么想。他若在此,也一定会这么做,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是追寻着至尊的步伐罢了。”

  高长恭说完,拨马转身离去,李秀、高励等人轻笑着跟了上去。

  燕都转头看向那些被抛下的女子,只见她们手捧粮食,对离去的齐军千恩万谢,滚烫的眼泪滴落在雪地中,溶出一抹浅浅的白烟。

第498章 默契

  白雪覆盖大地,寒意冷得人混身僵直,骑乘在马上的骑士只觉得四肢百骸都变成了坚冰,就连大脑都麻木了,只是根据着本能控制着浑身上下的经脉,按照着惯性驾驭战马。

  这是高殷的第一感受,他此刻终于明白了那些在冰天雪地还能对敌军发起攻击的名将的含金量,某种意义上高殷玩砸了,选的战争难度远远超出了此时的极限。

  他已经披着厚重的大氅,齐国最上等的绸缎用最熟妙的手艺所编织出的最精致的华服,仍抵不过最刺骨的天意,周围的骑士打着火把,尽可能为他驱散严寒,让高殷有些羞臊,希望能让他们撤下来,但生存的本能又令他不好说出口。

  燕都忍不住发问:“清河王似乎不太适应战场啊,皇帝何必派他来呢?”

  高长恭冷着脸,语气和天气一样森严:“清河昭武王被平秦王所谗害,为先帝赐鸩而死,今年平秦王作乱,被至尊所平,昭武王也被平反,配享高祖太庙。清河王因此泪流满面,发誓要尽忠报国,因此至尊才选他为代表。”

  燕都笑了笑:“原来如此,若其不来,那便全权由汝负责了吧?”

  高长恭一言不发,似是默认,燕都又继续说:“汝毕竟来出使过,我等也好与汝说话,可惜还要带上这么个累赘,莫非皇帝疑汝之故?”

  “可汗言过了。至尊自有其考量,我等做臣子的,尽心用命便是,余者不做他想。可汗也是,即为一家人,合二国之好,还请少说这种惹人误会的话,让长恭难做。”

  高长恭的脸上反而绽放出微笑,在这雪地中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引得燕都身后的突厥骑兵心跳加速,侧目不已,燕都回头怒视,他们收回目光,却又忍不住用眼角窥探。

  高长恭摸出面具,戴在脸上,遮断这些孟浪的目光,燕都的话头也换了个方向:“我是感慨中原多义士,一个如此幼小的孩子,也愿意为了报恩而上战场,值得钦佩。说起来,皇帝与他是同龄人吧?”

  戴上面具后,高长恭的声音又变得深幽,配上鬼面的狰狞,颇有一种择人而噬的鬼怪之感:“可汗疑其非王,而是帝么?”

  “哈哈,若真是如此,那我倒要佩服郁蓝了,嫁给了一个英雄天子!”

  燕都没想到高长恭会戳破得这么迅速,发出张狂的大笑,却跳过了这个话题,不再细聊下去。

  “啊嚏!”

  高殷被冷风吹得瑟瑟发抖,根本没听到自己的岳父和堂兄的对话。

  等到了休息之时,这种苦难才暂时告息,两支军队各自扎起营帐,生火取暖做饭,只希望赶紧吃上一口热食。

  诸多火盆围拢在高殷面前,双脚放在热水中,此刻他才感受到了生命的鲜活,似乎比在邺都的冬日还要更舒服一些。

  所以说人就是贱的,自己在皇宫里过得太舒服了,容易感觉无聊,现在出来铁马冰河,一点小暖和就让自己直呼快活,还是以前日子过得太好了。

  “还是不得不佩服汉高祖啊。”高殷用热巾擦拭身体,随后敷在面上,片刻后才取下:“彼已入关中,居然能纳樊张之谏,封秦国重宝财物府库,无怪最终能取得天下。”

  “至尊能抵御严寒,亲统三军入漠北破库莫奚,将来传出去也是天下佳话,胜魏太武帝远甚,不比汉高祖弱矣。”

  高长恭顺手接过巾帕,帮他拧干,笑着说:“纵是先帝,在这个年纪,也无至尊之勇气。”

  “欲追踵先帝,朕还差着不少,何日能取得一次真正的大胜,才好扬眉吐气。”

  高殷舒服了不少,说话也硬气起来:“什么时候打下了玉壁,莫说先帝,高祖也比不上朕!”

  “臣相信着呢。”

  高长恭这么说,场中的气氛忽然一凝,高殷愣了愣,忍不住笑:“孝瓘这句真心话,可比什么都要实在。”

  他又问起:“可汗怀疑朕了吗?”

  高长恭点点头:“颇有疑心,或许已经猜到,然而……”

  “然而他没什么对朕下手的理由,因此乐得装聋作哑。”

  高殷的这步棋虽然冒险,却是看准了才下的,事实上不仅是高殷希望得到突厥的帮助,突厥也希望得到中原大国的支援,毕竟除了高殷,这个时代谁都不知道突厥是未来上百年的草原霸主,也许明天就会出一个新的部落将其打得大败。

  若能和中原强国联手,能在物资上获得补助,还能帮突厥人在草原上站得更稳,且攻打库莫奚,也是在为突厥的领土做着扩张,百利而无一害。若“高劢”真是齐帝,事后传扬出去,不仅能帮高殷做成第二个“英雄天子”的美名,同时也给突厥增加了可汗与齐帝共伐库莫奚的战绩,让天下知道突厥背后有着一个强大的齐国,更加恐惧这二国的联手。

  反之,若是燕都强行把高殷带回都斤山,高殷还没有子嗣,郁蓝根本无法做太后,最终大概率是让高殷的弟弟继位,这样高殷这个正主就失去了绝大多数意义,必被新朝全盘否定,因此郁蓝也不会同意——从字里行间看来,郁蓝对这个丈夫还挺满意的,失去高殷,她的地位也会不稳固,能否继续吹枕头风还难说得很。

  而且即便燕都有强留之心,但能否顺利实行还两说得很,齐国这支入漠之军精锐异常,对于消灭他们,燕都也没什么把握——不反过来被消灭已经是不错了,中原还是有强大的实力的,何况齐国是当世第一强国,若不是彼等愿意抛来橄榄枝,燕都也不会选择联齐,而是和周国一起抗齐。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经过综合考虑后,双方都暂时接受了目前的局面,高劢就是高劢,皇帝远在数百里之外。

  “如今我们到哪里了?”

  高殷发起问来,一旁的娥永乐立刻回禀:“已进了平地松林。”

  “很好。想来与库莫奚的牙庭不远了吧?”

  这个词曾经在考公题上出现过,在高殷的记忆里,平地松林位于内蒙古,在辽代是辽帝们经常临幸狩猎的地方,这个时期则是库莫奚活动的地域,其地域广大,往中心愈发深入,就能抓到库莫奚人。

  “至尊明鉴。突厥人对此地颇为熟悉,而且头几日还能见到些许地豆于人,如今已看不见了,再过几日,应当就能与库莫奚人开战。”

  “搞快些吧。”高殷打着呵欠:“我还希望快些打完,班师回朝呢。”

首节 上一节 276/2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