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家父文宣帝 第163节

  休息了一个时辰,才再次收到至尊的命令,让他们来这里查探情况。

  娥永乐倒没什么想法,他只是听令行事,欺骗自己的是太子妃,擅自行动的是太子,他们从始至终执行的都是皇帝的命令。

  至于皇家的事情有多复杂,就不在他们的考虑内,做好刀子的职责就行。

  “你们是来带我走的?”

  高殷倒是释然了,这帮人只听高洋的话,他们真的上来动手,耶稣都保不住自己。

  “至尊让我们来看看您。”

  高殷看向身后的殿门:“请派人通传父皇:昭仪有恙,我不想离开,如果可以,我想在这里守到天亮;你们能陪着我,就更好了。”

  想起至尊的暧昧态度,娥永乐也有些沉默。

  他不是精于政治斗争的人,但也不算傻,这世界上谁又敢对太子下手,又是让至尊投鼠忌器的呢?

  无非是仁寿殿的那位。

  这件事上,太子是受害者,昭仪则是有嫌疑的对象,由他这个受害者亲自来这里坐镇,自然是对昭仪最好的保护,想必也是这个原因,才让至尊默许太子的出格行为。

  否则光凭他擅离东宫,进入内宫,换在其他正常一些的国家,已经会被皇帝纳入废黜的范围了。

  娥永乐等人对高洋的忠诚没有一丝的动摇。但随着高洋身体的恶化,他们也不得不考虑起高殷的分量,毕竟他是高洋选择出的,承载了他们未来利益和前途的接班人。

第294章 分化

  “你们三人回去跟至尊说明。”

  从高殷这得知他可以知道的事情后,娥永乐向身边的同僚下令。

  三匹马驰离显阳殿,娥永乐的表情并没有更轻松,但气氛没有那么严峻了,他们沉默地伫立在四方,守护和监视着,娥永乐则带人站在高殷身侧,和康虎儿并立。

  从一开始,高洋得知事情经过,就想派人护住高殷,他是高洋派系的唯一希望。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高殷才不能待在东宫被关得死死的,也因此让高洋颇为恼火。

  “你们有去太后那边吗?”

  听见高殷发问,侍卫们转过头,装作没看见这里,娥永乐眼珠稍转,最终点了点头:“今夜凶事频起,至尊关心诸亲,不仅是东宫,仁寿、宣光也多有人把守。”

  唯独显阳没有,符玺局是来拷问的。

  绍仁身死以及自己受伤的消息,高洋肯定是知道了,显然他关心则乱,一时没控制住,将怒火倾泻到了段华秀身上。

  高殷暗自庆幸,自己又抓住了一次机会:段华秀绝对不能出事。

  他敢断定,石梅的刺杀必定出自娄昭君,至少她绝对清楚这件事,别的不说,光是毒药的来源和使用的剂量,如何刚好达到能毒死幼童又能让成人无恙,就不是石梅能搞定的。

  然而石梅孤身一人,现场没有其他帮手,虽然这样更加隐蔽,但刺杀成功的几率也不会高,这也许是娄昭君出于保护自身的考虑,也有可能……是她并不担心刺杀失败。

  或者说,只要刺杀发动,娄昭君的基本目的就达成了。

  杀死自己固然好,然而接踵而来的就是高洋的报复,洋子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像历史上一样,“夺则任汝,慎勿杀也”,彻底摆烂躺平。

  但另外一种,就是疯狂的报复,他的确可能会为了高殷之后的高绍德继位,从而隐诛母后、高演高湛等一切威胁他孩子皇位的人,乃至不惜发动内战。

  这就涉及到了高洋对未来的齐国皇权的设计思路。

  在这个时代,宗室永远比外臣可信,至少宗室篡位,皇位还是自家人的,如果是外臣,那就如周齐陈故事了。

  高洋正是在这样的理解上,杀死觉得有威胁而可杀的宗室,剩下的加以重用,再用世家汉儒、文襄旧臣来压制晋阳的军事勋贵们。

  做得这么辛苦,就是希望未来的高殷能够不用再吃他吃过的苦,在多方势力中借助皇权优势高坐钓鱼台,任用并制衡这些势力,最终收归于己、加强皇权,其中最好用的,就是天然有血缘关系的宗室派系。

  可一旦高殷死亡,就代表着以娄昭君和高演等人为首的宗室外戚会不顾大局破坏掉他高洋的皇位,哪怕代价是高氏有倾覆的可能。

  这样高洋还跟他们玩个什么劲儿?

  原本就是为了压制勋贵才和自家人抱团在一起,现在自家人比外臣都要反骨,那么还不如调转枪口,和晋阳那帮人谈好价钱,以皇帝的身份帮继承人立下承诺、缔结联盟,从而夺取太后和嫡亲宗王的地位,彻底消灭他们的肉体和政治权力。

  哪怕未来的继承人会因此变成孝静帝那样的傀儡,也没有办法了,因为自家人更不可信。

  这就是高殷一旦遇刺身亡,那绝望之下的高洋可能会为高绍德铺路,而选择的路线,在高洋死前,一定会尽量带走不稳定因素,展开一场彻底的大清洗。

  说得通俗点,如果逼得高洋狗急跳墙,那他这条疯狗在最后还真可能把亲妈亲弟弟都咬死,双输总好过单赢。

  而要实现这一切,一个人的存在是必须的,那就是晋阳勋贵的头面人物,平原王段韶。

  和太后立场的娄睿、站队灵活的斛律金父子不同,段韶打一开始就支持高洋,是高洋的忠实盟友。如果高洋转而扶持晋阳勋贵,段韶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他,高洋对晋阳的控制力度将削弱许多。

  因此娄昭君才把目光盯上了段华秀。

  段华秀就是高洋和段韶情谊的联系,只要她出事,高洋和段韶也会互相猜疑起来,娄昭君巧妙的布局,就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高洋不可能真正杀死自己的母亲娄昭君,即便不提人伦,晋阳那边就不允许高王的遗孀出事,只能等待她自己死亡,否则大头兵们就会借着这个理由要价,这也是娄昭君能保护高演高湛的资本;

  而石梅这个刺客出自段华秀宫中,无论如何段华秀都脱不了干系,越是追究,越让段华秀难看,也就是给段韶难看。

  因此比起看顾绍仁和审问石梅,来保护段华秀才是最重要的。

  说实话,绍仁已经死了,再如何待在他身边,也不能让他死而复生;

  而石梅呢?就算把她拷问出花来,说是娄昭君高演高湛一起下的令,高洋难道还能凭着一个小宫女的口供将自己老妈兄弟一网打尽?

  那他早就抓几百个小宫女挨个诬陷晋阳勋贵,将齐国不服他的人全部换下去了。

  这就是娄昭君的分化之计,即便石梅刺杀失败,也能引起高洋的愤怒,顺着明面上的线索追查,也只能让段韶和太后越靠越近,就和刘向的事情一样,真相不重要,背后的势力角力才是重头戏。

  护好段华秀,不让她出事,也就是在给段韶做姿态,不把他逼到太后那边去;反过来,若是连一个宫女都处理不了,不正说明太子这边连段昭仪都保护不好?

  没准娄老太婆就乐见这种情况,希望能追查下去,闹得满城风雨,到时候推几个替死鬼结案脱身,狼狈的只有至尊与太子这边。

  因此高殷才觉得自己必须出面,自己这个受害人亲自来段昭仪宫中镇守,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众人对段昭仪的不信赖,至少太子自己是相信段昭仪的。

  而今他还阻止了符玺局的迫害,救下段华秀的命。

  此前他和段华秀的联系,仅仅只有一层姨姊,中间卡着高洋,而现在越过了他,高殷独立与段华秀建立了明面上可以叙说的深厚关系,再加上此前所立下的军功,让段韶不得不认真考虑太子这边的立场。

  救下段韶的妹妹,段韶还不得以身相许?

  还好自己来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过了一会儿,徐太医从里面出来,高殷连忙发问:“情况如何了?”

  “昭仪性命无虞,需要静养,多加休息就没事了。”

  徐太医忙不迭回应,收下赏赐匆匆离开。

  高殷推门而入,段华秀在床上熟睡,青蕊站在一旁,见到高殷,松了口气。

  “太子,您守在外边,让昭仪很安心。”

第295章 母子

  小小的人儿摆放在桌案上,像是熟睡了一般,但谁都知道他再也不会醒来。

  无上的皇帝伸出手,抚摸自己孩子的头发,随后帮他整理表情,可因断肠草中毒而死,可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呕出的血液已经在皮肤上刻印痕迹,皇帝的指甲刮擦,怎么也刮不干净。

  高洋大怒,手中情不自禁的用力,那块污渍随着血肉一同消失,留下空洞的肉孔。

  底下仍是红艳艳的,是绍仁最后的生命力。

  高洋无数次见到这种场面,可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还是第一次,怔怔地向后退去,靠在支柱上,无助的捂住了面颊。

  血液顺着手心在他面上涂抹,与脂粉混在一块,让他面目全非,心下更是憔悴。

  可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母后在看笑话,齐国上下都在等待他处理这次刺杀事件。

  “太子呢?”

  黑暗中传来回应:“太子受了些轻伤,大体无恙。事情发生后,太子前往显阳殿,保护段昭仪。”

  “他到底在做什么!”

  高洋怒喝,这是人吗?亲弟弟死了,还是因他而死,死在眼前,是什么兄长!

  如果高殷站在眼前,他恨不得抓起绍仁的尸体砸过去,让他亲身感受自己的弟弟变成了什么样子。

  近侍不敢询问至尊接下来怎么做,那样会被看作是在引导至尊的想法,至尊一时激动,事后反应过来,可能会将他们杀死。

  而且涉及到太子,很容易就得罪到各方人,连话都不能接。

  沉默之后。是空虚和悲哀,高洋连痛快的大哭和纯粹的愤怒都做不到。他想责骂高殷,为什么看不好绍仁,可那样只会让母后更加得意。

  谁都知道幕后的真凶是谁。高洋无法接受,自己都没有下手去伤害她的孩子,她居然要对自己的孩子动手!

  所以高殷前段时间对他说的话,是对的。

  “您爱您的母亲,孩儿看在心里。可太后不爱您,世人都知道。若非如此,为什么文襄皇帝篡位,她就没有反对,而您要称帝挽救高氏,她便出来阻挠呢?”

  这些话清晰地打在高洋身上,刺痛他的心扉,逼他直面总是想要逃避的事实。

  原来自己即便成了皇帝,得了天下,也仍旧得不到宠爱。

  原来自己可以被嫌弃成这样。

  原来自己只是一个有母亲的孤儿。

  “可是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爱父母的。就像您爱着太后一样,我也同等的爱着您,继承您的血脉和霸业,是我来到这世界的意义。”

  高洋闭上眼,任凭这些记忆在脑海中流转,安抚他的精神。

  等再度睁开眼时,他已经恢复了冷静,甚至有些许不耐烦:“唤裴嫔进来。”

  一名美妇跌跌撞撞地进入殿中,看到孩子的尸体,暂歇的眼泪再次开赛,声音也是极度悲哀:“我的儿啊!”

  她扑在高绍仁的身上,娇美的面容哭成丑硬的面具,像是一场小型暴雨,高洋居然在想,自己还和这样的女人生下过孩子。

  他忽然想笑,却止住了,大步离开,留下天人永隔的母子。

  “他要给我个解释。”

  高洋喃喃自语,他隐约能猜到高殷会说些什么,不过在这之前,他已憋不住怒火,要去找母后说点什么。

  ……

  仁寿殿中,娄昭君正躺在床上休憩,隐约有些得意。

  她没睡着,等待着传来的消息,结果让她有些意外:汉种没死,倒是意外牵连到了绍仁,而汉种去了华秀那边。

  想证明华秀无关,让她感激,从而让铁伐改观?想得倒美,哪怕他自己想把这件事掩盖住,自己也要闹大挑起来。

  石梅的事情由宫中的自己人一手操办,演儿、湛儿根本就不知道,更不用说攀扯上他们,自己也会极力替他们遮挡;最后只要侯尼干不是发了疯,真把自己杀了,那到最后,还是要出一个人来负责,只能让华秀苦一苦了。

  她了解侯尼干,说一千道一万,自己还是他的母亲,无论如何,他都舍不得杀害自己。

  之前说要把自己嫁给胡人,还动手殴打自己,但那些只是情绪激动之下的癫狂之举。

  这恰恰证明侯尼干的内心是软弱的,发怒只是他掩盖自己真实情绪的方式,他——绝对不想做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娄昭君吃定了自己可以保护演儿和湛儿,杀死他们会被自己恨一辈子,侯尼干不敢,所以不敢干。

  虽然对不起华秀,但这也是为了她们大齐的天下,而且……

  侯尼干不是信赖唐邕么?已经和唐邕那边谈好了,他做梦也想不到,信赖的近臣已经归顺了自己,等他死后,华秀就会嫁给唐邕,算是对她的补偿。

  佛珠握在手上,娄昭君心中暗喜,侯尼干虽然是疯子,但自己却能看破他的规律,这就不可怕了。

  对她而言,侯尼干始终是那个笨拙又丑陋的孩子。

首节 上一节 163/2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