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家父文宣帝 第158节

  突厥人一向被说成是茹毛饮血的野蛮人,郁蓝不仅知道,还能从周围人的眼神中感受到,闻言哼了一声,没听出高殷是想嘲讽还是想赞扬。

  “可到了一个村庄,出现第二、第三,乃至更多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地位,比出一个高低和尊卑——就像那个叫宇文邕的俘虏,在周国是周主之弟,但在这,任我们捏圆搓扁,生杀只在我一念之间。”

  郁蓝笑了起来:“这跟你说的关系,有什么关系?”

  “人受限于各种关系,比如我的那个部下,他对自己的孩子,肯定比其他人的孩子更加亲近。同样的,太后信赖他,也是因为之前的关系缔结的够深。但如果我给他的赏赐和前途比太后能给的更大,那他会选择谁呢?”

  “就看谁的关系更硬,让他更安心了。”

  高殷打了个响指:“没错。没有太后,我不会收下他,可现在若是无我,他就不会在我的军中,享受优渥的待遇,他舍得放弃吗?若是再被我提前知道了,他会恐惧我的报复吗?”

  郁蓝赞许地点头:“但是你不会亲自去和他说这些道理。”

  “不会。”

  “那你就要派人提醒他,既不能让他一无所知,又不能把他逼急了,就像是钓鱼,将饵埋在钩子里,钩子挂在鱼竿上,你在岸上控制鱼竿,不需要亲自下水。”

  “正是。”

  郁蓝的嘴角微翘:“这些鱼竿是谁?”

  “晚些时候再告诉你。”

  郁蓝没有觉得被敷衍,至少她知道了丈夫留有后手,似乎这邺城是他的领域,那么同样是她的领地。

  感觉到妻子的满意,高殷心里颇有成就感,门窗已经被关好,精神上的共鸣让夫妻俩产生了相同的情欲。

  敲门声响起:“太子,午膳已经准备好……”

  “放那儿吧。”

  宫人们已经很熟悉这种有事要办的语气了,自觉退避。

  ……

  话分两头,高湛这边可就惨了。

  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府中,他已经很久没这样了。和士开与慧心弈棋,二人面面相觑,高湛走到他们身边,打砸摔骂:“可恶!可恶!”

  和士开见怪不怪,将高湛拉在座位上,揉搓抚摸着他的胸口,替他舒心缓气,不断安慰,随后才问起缘由。

  高湛说出了经过,还没等他发怒,和士开就大骂起太子,将高湛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话都吐了出来,让高湛很是共情:“正是,他这么做,眼里还有我这个叔叔吗?!”

  “唉,将来有这么一个主子,我们的日子也难过得好了。”

  和士开哀叹,高湛知道他在暗示什么,捏紧了拳头,没有反驳。

  他看向慧心,慧心笑着询问:“是否太子对小僧也有安排?”

  高湛惊奇地瞪大双眼,接着又不断叹息,甚至流出眼泪:“是我保不住你,那家伙……他要把你发配到突厥去!”

  和士开和慧心闻言,都大惊失色,急忙问高湛有没有办法,高湛摇头。其实他可以再劝劝母后,让她施加压力,但这样会联系上高洋,他现在暂时不想和高洋父子起正面冲突,特别是不想暴露马脚,让高洋知道他们正在谋划的秘事。

  忽然间,他动了杀死慧心的心思,既然这人要走,总有可能泄密,不如就弄死他,不让他把秘密带出府。

  这么想着,就听慧心惋惜:“……若如此,我当自刎于王府,以示小僧愿用一生追随大王。”

  高湛听得呆了,他来真的?

  只见慧心去摸墙上的宝剑,取下之后就对着自己的脖颈一横,和士开连忙阻拦,慧心怕伤了他,才被和士开轻松夺下,他叹息着:“士开,何必呢?就让我为大王去死!”

  “哎呀~平常那么聪慧的一个人,怎么这时候不懂事呢?”和士开收起宝剑,走到高湛身边:“现在是至尊要我们交人,若是交出去前,人就死了,不就等于说我们有鬼吗?”

  高湛一拍脑门:对啊!他没想到这茬。

  “再者说,就算不知道我们的底细……查不出来……但至尊若是因此发怒,岂不是得不偿失?”

  高湛连连点头,甚至发起怒来,对着慧心大骂:“真是不明事理,自己死倒落得清静,可怜我府中百余口,都被你牵累!”

  慧心跪地,连连谢罪,高湛见状也不好意思再责骂:“算了,也不是你的问题。”

  “是那个该死的汉种!”

  他又咬牙切齿起来。

  和士开眼珠一转,继续说着:“其实这也是好事。”

  “哦?如何说?”

  “太子可能是真心举荐慧心——毕竟奉国任而出使,又是传播佛法,是一件极利好的事情,慧心做好了,您面上也有光。”

  “是这个理……”

  见高湛微微点头,和士开又继续说:“况且慧心人在突厥,也能给我们传递突厥的情报,甚至于说——太子将自己包装成月光王,您又为何不能也变成一个佛王呢?”

  这话说得高湛心中一动。他这一年来,在邺都的声名愈发狼藉——虽然本来就臭,但进谗言害二贤的谣言已经流传得满天飞,鼠王的外号已经没跑了,连带着王府诸人都面上无光,这也是他这段时间夹起尾巴做人的原因之一。

  如果慧心能帮自己开拓突厥蓝海市场,抓住风口发力点,运营起长广王这个IP,那对高湛也有极大的好处。

  甚至于破坏掉高殷和突厥的关系,让他们反目成仇……这个太美好了,高湛不敢细想,只希望能够通过慧心,从突厥那捞点好处。

  这么想着,他又变了个脸色,语气沉重的说:“真的是委屈你了。”

  慧心摇头,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一切都是为了大王,您才是大齐的天命所归!”

  高湛一凛,缓缓点头,心中涌起了无限自信。

第286章 无巧

  “这就走了?”

  慧心上车,离开王府,和士开为其送行。

  听见同僚的询问,慧心微笑以对:“日后仍有再见时。”

  “唉,汝能离此,说不定也是好运。”和士开哀叹,赶走周围的人,说自己要跟慧心说两句肺腑之言。

  他凑上来,悄声询问:“太子对我可是有什么安排?”

  慧心露出不解的神色:“有这个消息吗?听说只安排了我。”

  “呵呵呵……不要装傻,这个时间来到王府,汝真当我不知?”

  和士开伸出细长滑嫩的手指,轻点慧心的脸颊,嘴上说着温柔的话,目光却狡诈如蛇。

  “不用怕,都是为太子做事,现在汝远走高飞,咱们里外互相支应,若将来有事,希望汝记得今日情谊,照顾一下我。”

  “……”

  慧心沉默不语,这个样子,在和士开眼中就是承认的意思,他大笑:“放心,以后我便是君之下友,以君马首是瞻。”

  等马车走后,和士开抹了抹头上的汗。

  即便慧心真不是太子的人,也无妨,至少在这长广王府,他的影响力比慧心大,想弄死他还不是小事一桩?

  何况他能笃定,慧心和太子关系匪浅,如今慧心被调走,看似是太子排挤长广王,其实很有可能是太子保护他撤离。

  那也就是说,太子对长广王要下手了,自己未来称价如何,全看这次。

  他不由得苦笑,若不是把柄被人捏在手中,也不愿行此贰臣之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太子比至尊更阴毒呐!

  ……

  从长广王府出来,车驾行驶向大都督府,按照规矩,慧心要去举荐人处道谢,太子高殷正在那里等他。

  见慧心来自长广王府,大都督府内的诸员面色颇为不善,不过没冲他发脾气,由于义将他带进府中。

  两方会面,慧心应答得体,让高殷很满意,随后高殷屏退众人,独自留下慧心与于义:“在九叔府中待得如何?”

  “据实而言,不怎么样。”慧心讪笑,高湛的兴趣爱好都有些残暴,自己受到的最高恩赏居然是侍奉他,除此以外还要想尽办法帮他敛财和掠女,慧心毕竟修习佛法,这种事情逼迫到眼前甚至要亲自操劳,多少令他感觉不适。

  不过他还是挺下来了:“幸不辱命,这些日子,我一直在给长广王灌输天命在他的想法,让他相信至尊百年之后,太子必不饶恕,而晋阳的兵力远胜于邺城之兵,加之太后支持……”

  这本就是现实里有的情况,只是说高演比高湛大,而高湛除了是她亲生子,其他一无是处,有着两个劣势,娄昭君才以扶持高演为主。

  当高演登基后,做的操作都表明他不甘心为傀儡,要抓稳自己的基本盘:寻找已经没落的高欢时期的功臣后代,重新赐予封国官位,追封名望高的督将、朝士,并且让臣子探讨追封前朝两代王与前朝三王朝的子孙名单重新封赏,在国子监设立学生每年考试,同时下诏书颁布推恩令。

  是的,高演也搞了推恩,让那些有大量封地的人分出并授予自己的子弟,“以广骨肉之恩”。

  并且他八月份登基,十一月就亲征库莫奚,这是要立军功,而立自己的儿子高百年为太子,而不是按照娄昭君的心意与之前的约定,立高湛为太弟,其心昭然若揭。

  因此他表现出种种要摆脱母后控制的迹象,俨然又是另一个高洋的时候,娄昭君便有了痛下杀手的理由,历史上高演的马匹受惊,让他摔下来折断腿骨,很可能便是他母亲的手笔。

  政治可以有巧合,但政治家绝对不能相信巧合,否则就不合格。

  即便摔伤摔到濒死,是高演真的倒霉,但杀死高殷,则多半不是出自他的本心,因为高殷已经失去了绝大多数力量,而高演若真的连自己亲儿子高百年的皇位都不想保,愿意交给弟弟高湛,那他还有什么必要杀高殷呢?

  只有高湛登基,高殷才会威胁到他的正统,因此高殷猜测,历史上的高演后期已经被母亲控制住了,毕竟他们就是母亲一手扶持起来的,只要娄昭君想要高湛继位,那么逼迫高演传位于弟弟,杀死废帝侄子,都是合理的。

  否则高演就太抽象了,明明自己对侄子动了手,却寄希望于高湛的人性。这个弟弟有没有,他难道还不知道?只是被控制住罢了。

  娄昭君需要的是听话而好用的孩子,高湛是最听话的,所以也最受她的喜爱。

  那么如果,高湛表现出了可以取代高演的迹象,娄昭君应该也不是没有调转扶持对象的可能。

  毕竟这种世系的转移,还是从高洋开始的,他取代了兄长的位置,事实上夺取了高孝琬的继承权,所以如果再度出现一个“突发情况”,那么高湛在母后的支持下从中取乱,奠定权格,在这种继承法下,高殷和高演等人也都没有办法。

  这就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高洋死亡的时机,高洋活着的时候,他们可不敢有所动作。

  另一个则是晋阳军方的支持,这点,娄昭君能给予高湛最大的帮助。

  谁能掌握这两点,谁就是下一个齐帝。

  “……长广王的野心,的确已经被我勾起,从他的立场来想,也是为了保命。”

  慧心微笑,人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总是会惊慌失措,匆忙进行判断。

  有高殷此前表现出来的恶意,以及这段时间慧心潜移默化的洗脑,高湛已经很恐惧高殷了,完全相信高殷一登基就会收拾他。

  即便慧心走了,还有一个和士开留在高湛身边继续发力,这个是真正的亲信,高湛不可能不中招。

  到时候行明朝旧事,什么龙袍、御用器皿,全都往长广王府中塞,给高湛扣一个谋反罪名问题不大。

  其实现在就可以做这一切,只是谁都知道,高湛没那个能力,会有很多人怀疑是对他的栽赃诬陷。

  不仅不能坐实罪名不说,出于娄昭君的面子和宗族亲睦的礼学,高殷说不定还要为高湛求情,这样反而给了他逃脱法网的机会。

  要想一个更有力的招数,让高湛失去翻身的可能。

  “你做得很好。”

  高殷微微点头,他不怀疑慧心会叛变,只要把他之前做过的事情,包括编造高湛为鼠王的种种流言告诉高湛,他自己就会把慧心切八段,只有高殷才能庇护慧心,也是慧心将来的依靠。

  而且这次出使突厥,在不求上进只求荣禄的人眼中,是一个苦差事,但在野心勃勃的人手里,确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机会,借着齐国之任去突厥之地传播佛教,无论对哪边都有功德,做得好了,后面的陈玄奘就是“慧心第二”。

  这种机会才是慧心想要的,也是高湛无法提供的,他连连磕头:“多谢太子,臣必为太子再建功勋!”

第287章 鹌鹑

  高殷在大都督府处理完事务,就准备回宫去了。

  而今已是七月中旬,离高洋去世还有两个月,高殷也要在这两个月内巩固自己的势力,包括吞并京畿大都督府。

  京畿大都督原本是尔朱荣时期,为了控制住京畿这一块的军政,所建立的一个统军机构,实际上和霸府差不多,只是由于权臣位次的需要,在行政上低于晋阳军府。

  即便如此,京畿府也统兵二十万,最开始高殷手中新建立的大都督府,其中两万兵马就来自于京畿府。

  而高洋之所以诛杀尔朱英娥,也不是乱杀的,在疯狂的表象下,是缜密的算计。

  第一个自然是元魏复仇,不仅让诸元松懈,入宫赴宴,几乎被他一网打尽,还让高殷在吃了彭城王妃肉的同时,也吃到了残元的人脉;

首节 上一节 158/2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